一种养猪用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7428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养猪用污水处理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养猪用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化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养猪场采用密集化养殖,随着养殖的规模扩大,产生的养殖废水越来越多,养猪场的废水处理过程中固体废物容易过滤,但是废水溶解的有机物较多,水体容易发臭,不利于再利用;多数的处理方式为进行发酵进而用于沼气发电或者农业种植,但发酵过程需要时间较长,难以满足废水的净化。且发酵仅需要废水中的有机物,多余的水分将会被浪费掉,不利于环保。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养猪用污水处理系统,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养猪场废水处理过程中残留有机物多,水资源容易浪费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养猪用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过滤单元,其包括过滤架、若干个过滤网以及过滤池,所述过滤架安装于所述过滤池的上端,若干个所述过滤网安装于所述过滤架上;生化处理单元,其包括曝氧池以及滴流机构,所述曝氧池包括池体、若干个分隔板、曝气管以及供氧机构,所述池体的上端与所述过滤池相通,所述池体内从上至下分布若干个所述分隔板,所述曝气管安装于所述池体内,所述供氧机构的出气端与所述曝气管连接,所述分隔板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相邻的两个所述分隔板之间填充有第一滤材;所述滴流机构通过管道与所述曝氧池连接,所述滴流机构包括若干个滴流箱以及滴流架体,所述滴流架体从上至下分布若干个所述滴流箱,所述滴流箱内填充有第二滤材;以及蓄水池,其设置于所述滴流架体的下方,该蓄水池用于储存过滤完成的清水。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若干个所述过滤网相互平行的安装于所述过滤架上,若干个所述过滤网从上至下孔径逐渐变小。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过滤网倾斜的设置于所述过滤架上,所述过滤单元设置有固体收集容器,所述固体收集容器与所述过滤网的最低端对应。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供氧机构为鼓风机或者臭氧发生器。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曝气管至少有一个安装于所述池体的底壁上。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滤材以及所述第二滤材为玻璃环、陶瓷环、细菌屋或生化球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蓄水池设置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端位于最上端的所述滴流箱的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一种养猪用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过滤单元、生化处理单元以及蓄水池,过滤单元能够过滤污水中的固体有机物,生化处理单元中的曝氧池以及滴流机构能够培养硝化细菌,硝化细菌能够进行硝化作用从而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过滤完成的水体储存于蓄水池从而能够直接再利用。本发明通过采用硝化细菌进行污水处理,硝化作用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从而减少过滤后的水体中有机物的残留,并且还能够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生态环保。

2、本发明的过滤网倾斜的设置于过滤架上,通过设置与过滤网的最低端对应的固体收集容器,以便于收集过滤网上掉落的固体有机物,从而减少过滤网的清理次数。

3、本发明通过在蓄水池内设置第一水泵,第一水泵能够将水体输送至滴流箱内,从而能够进行循环过滤,进一步提高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养猪用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曝氧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的放大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过滤架,11-滑槽,2-过滤网,3-过滤池,4-曝氧池,41-池体,42-分隔板,43-供氧机构,44-曝气管,45-通孔,46-第一滤材,47-加热棒,5-滴流机构,6-蓄水池,7-第一水泵,8-第三水泵,9-固体收集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参考图1,一种养猪用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过滤单元、生化处理单元以及蓄水池6,过滤单元与生化处理单元连接,蓄水池6用于储存过滤完成的清水。

参考图1,过滤单元包括过滤架1、若干个过滤网2以及过滤池3,过滤架1安装于过滤池3的上端,若干个过滤网2安装于过滤架1上。过滤网2连接污水的出水口,过滤网2能够过滤污水中的固体有机物,从而能够减少污水中的固体有机物的含量,经过过滤网2过滤的污水排放至过滤池3内。若干个过滤网2平行的安装于过滤架1上,若干个过滤网2从上至下孔径逐渐变小,从而能够逐级对固体有机物进行过滤,提高固体有机物的过滤效果。过滤网2以能够拆卸的方式安装于过滤架1上,参考图3,过滤架1上设置有滑槽11,过滤网2的两端能够分别安装于两个滑槽11内,当过滤网2的表面堆积过多固体有机物时,拆卸过滤网2并进行清理即可再次使用。

过滤网2倾斜的设置于过滤架1上,过滤单元设置有固体收集容器9,固体收集容器9与过滤网2的最低端对应。当过滤网2上的固体有机物堆积过多时,固体有机物在污水的冲力以及自身的重力的作用下往过滤网2的最低端滚动,并最终掉落至固体收集容器9内,从而能够减少过滤网2的清理次数。

生化处理单元,其包括曝氧池4以及滴流机构5。参考图2,曝氧池4包括池体41、若干个分隔板42、曝气管44以及供氧机构43,池体41的上端与过滤池3相通,即过滤池3内的污水能够排放至池体41的上端,可以在过滤池3内设置第二水泵,且第二水泵的出水端位于池体41的上端,第二水泵将过滤池3内的污水抽取至池体41中。池体41内从上至下分布若干个分隔板42,分隔板42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45,相邻的两个分隔板42之间填充有第一滤材46。曝气管44安装于池体41内,优选地,曝气管44安装于分隔板42的下端,供氧机构43的出气端与曝气管44连接。第一滤材46为玻璃环、陶瓷环、细菌屋或生化球的一种或多种,第一滤材46能够培养硝化细菌,硝化细菌能够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水体中含氧量越高,硝化细菌活性越强。供氧机构43将气体输送至曝气管44内,曝气管44排出气体,气体在池体41内经过通孔45往上运动,气体经过第一滤材46时能够为第一滤材46内的硝化细菌提供氧气,以便于提高硝化细菌的活性并促进硝化细菌繁殖,从而提高污水中的有机物的分解效率。

参考图2,曝气管44至少有一个安装于池体41的底壁上,以便于供氧机构43输送的气体能够覆盖整个池体41,提高气体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硝化细菌对污水中的有机物的分解效率。

供氧机构43为鼓风机或者臭氧发生器,以便于根据污水的流量大小以及污染物的浓度大小输送不同浓度的氧气,从而调节硝化细菌的活性。

池体41内设置有自动加热装置,自动加热装置用于维持池体41内的水体温度处于20°至26°之间,从而进一步提高硝化细菌的活性。参考图2,自动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棒47以及温度感应器,加热棒47安装于池体41的上端且不高于池体41内的水面,温度感应器安装于池体41的底壁上,温度感应器与加热棒47连接。当池体41内的水体的温度低于20°时,温度感应器触发并驱动加热棒47启动,从而对水体进行加热;当水体的温度高于26°时,温度感应器触发并驱动加热棒47停止。

参考图1,滴流机构5通过管道与池体41连接,池体41内设置有第三水泵8,第三水泵8的出水端与滴流机构5连接。滴流机构5包括若干个滴流箱以及滴流架体,滴流架体从上至下分布若干个滴流箱,滴流箱内填充有第二滤材,第二滤材为玻璃环、陶瓷环、细菌屋或生化球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选择生化球,生化球能够培养硝化细菌,生化球还能够引导水体流动并使水体与空气进行良好的接触,从而提高硝化细菌的活性,增强有机物的分解。

继续参考图1,蓄水池6位于滴流架体的下方,蓄水池6用于储存过滤完成的清水,蓄水池6设置有第一水泵7,第一水泵7的出水端位于最上端的滴流箱的上方,第一水泵7能够将蓄水池6内的水输送至滴流机构5内,以便于再次对水体进行过滤,从而减少水体中的有机物含量。

本发明的一种养猪用污水处理系统,其工作原理为,出水口的污水首先排放至过滤网2上,过滤网2过滤污水中的固体有机物,经过过滤网2的污水排放至过滤池3内,过滤池3内的第二水泵将水体输送至曝氧池4内;其次,供氧机构43输送气体至池体41内,第一滤材46中的硝化细菌进行硝化作用以分解水体中的有机物,池体41中的第三水泵8将水体输送至滴流机构5,水体在滴流箱内流动,滴流箱中的第二滤材再次进行硝化作用;最后,滴流箱排出的水体储存于蓄水池6内,蓄水池6中的第一水泵7将水体输送至滴流箱进行循环的过滤,从而进一步增加过滤效果。蓄水池6中的水可以直接再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