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污染水处理专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79792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污染水处理专用设备,该装置采用臭氧氧化技术、气浮技术相结合进行污水深度处理,使得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ⅳ类水质标准要求。
背景技术
:城市污水经过二级处理后,出水中仍会含有相当数量的污染物,且多是经过生物处理后残留的难生物降解的物质。目前对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回用处理的常用工艺主要是混凝沉淀过滤工艺和膜过滤工艺,这些工艺对水中呈胶体和悬浮态的污染物去除效果明显,但是由于没有强氧化剂的存在,对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的去除十分有限;同时对色度、臭味的去除也很有限。同时,由于水库、河流等水源地污染的不断加重,大量自来水厂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含量不断增加,而原有自来水厂的常规处理工艺主要也是混凝沉淀过滤工艺,同样也对有机污染物处理能力有限。另外,传统混凝沉淀过滤工艺还存在着水力停留时间长、占地面积大、运行维护复杂等缺点,急需技术革新。技术实现要素:为了克服常规水质提升处理工艺存在的对水中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色度、臭味的去除十分有限的缺点,也为了避免建设周期长、占地大、运行维护复杂等弊端,本发明提出一种微污染水处理专用设备,该装置采用臭氧氧化技术、气浮技术相结合进行污水深度处理,并将所有设备集中一个钢制设备内,可现场快速安装,极大地缩短了建设周期,也减少了占地面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污染水处理专用设备,该装置包括:进水管、水质提升装置、接触反应装置、臭氧制备装置、加压泵、压力溶气罐、深度反应装置、出水管、溶气水管、排渣管,进水管和出水管、溶气水管置于水质提升装置底部,排渣管置于水质提升装置顶部,经过投加混凝药剂的污水与投加臭氧的溶气水在接触反应装置内快速混合、反应,臭氧发挥其氧化作用的同时发生固液分离,污水得到净化处理,经接触反应装置处理的污水进入深度反应装置,深度反应装置的出水由水质提升装置底部的出水管收集后排出;浮渣经排渣管定期外排至脱水装置处理。进一步的,臭氧的投加方式为,外置的加压泵从出水管上取水回流加压后,与臭氧制备装置4产生的臭氧气体混合,然后经压力溶气罐6后进入水质提升装置2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为穿孔出水管。进一步的,深度反应装置包括滤料。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该微污染水处理专用设备采用臭氧氧化技术、气浮技术相结合进行污水深度处理,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ⅳ类水质标准要求。该设备将所有装置集中于一个钢制设备内,可现场快速安装,极大地缩短了建设周期,也减少了占地面积,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微污染水处理专用设备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进水管,2、水质提升装置,3、接触反应装置,4、臭氧制备装置,5、加压泵,6、压力溶气罐,7、深度反应装置,8、溶气水管,9、穿孔出水管,10、排渣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表达得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介绍。本发明提出一种微污染水处理专用设备,从附图1可以看出,该装置包括:进水管1、水质提升装置2、接触反应装置3、臭氧制备装置4、加压泵5、压力溶气罐6、深度反应装置7、溶气水管8、出水管9、排渣管10,进水管和出水管、溶气水管置于水质提升装置底部,排渣管置于水质提升装置顶部,投加混凝药剂的污水经过提升后经进水管1进入水质提升装置2,所述污水与投加臭氧的溶气水在水质提升装置中的接触反应装置内快速混合、反应,有机污染物质被臭氧氧化降解,其它胶体或悬浮态污染物与微气泡粘附上浮,初步处理的污水中的污染物在深度反应装置7内进一步得到去除,出水由水质提升装置2底部的出水管9收集后排出;浮渣经水质提升装置2顶部的排渣管10定期外排至脱水装置处理。进一步的,臭氧的投加方式为,外置的加压泵5从出水管9上取水回流加压后,与臭氧制备装置4产生的臭氧气体混合,然后经压力溶气罐6后进入水质提升装置2。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为穿孔出水管。进一步的,深度反应装置包括滤料。实施例1:该微污染水处理专用设备采用某城市某河流的水体作为实验对象,选择cod、氨氮和总磷的处理情况作为实验分析指标,具体进水和出水水质如下表1所示:表1水体水质净化处理装置的污水处理效果表水质指标进水(mg/l)出水(mg/l)cod(化学需氧量)49.8-66.124.3-27.6氨氮16.7-26.61.2-1.5总磷0.8-1.10.22-0.28从上表1可以看出,该微污染水处理专用设备的出水水质良好,处理后出水水质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ⅳ类水质标准要求。实施例2:该微污染水处理专用设备采用某城市某河流的水体作为实验对象,进水水质和实施例1不同,选择cod、氨氮和总磷的处理情况作为实验分析指标,具体进水和出水水质如下表2所示:表1污水深度处理装置的污水处理效果表水质指标进水(mg/l)出水(mg/l)cod(化学需氧量)56.3-61.725.8-28.9氨氮20.7-29.41.2-1.5总磷1.0-1.30.23-0.28从上表2可以看出,该污水处理装置的出水水质良好,处理后出水水质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ⅳ类水质标准要求。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