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净水设备,尤其涉及了一种净水机。
背景技术:
为解决不安全的饮水问题,目前普遍使用滤膜,如反渗透膜或纳滤膜等,净水机净化原水。
滤膜净水机原理是通过滤膜将原水分为可直接饮用的纯水及浓缩废水,废水通过废水阀后排出。为了节约水资源减排废水和延长滤膜寿命,通常在水路系统中增加阻垢机构,防止滤膜及废水比堵塞。为了达到滤膜高回收率、长寿命和过滤出水离子不超标目的,需要控制滤膜中阻垢剂浓度稳定在最佳浓度范围。
现有技术中,采用直接过阻垢机构,阻垢用量及环境温度的变化会导致滤膜中阻垢剂的浓度变化很大,会增加滤膜性能衰减过快或过滤出水离子超标风险。
另外,随着净水机停机时间的延长,会带来三个问题:第一阻垢机构溶解出的部分物质有可能渗透至滤膜纯水侧,造成直饮水离子超标问题;第二,停机时阻垢剂的溶解会缩短使用寿命,在现有技术中通过排空或冲洗的方法,会造成阻垢剂使用量增加,增加用户成本;第三,净水机运行时,阻垢剂浓度过高会增加形成其他沉淀,导致滤膜寿命缩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净水机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净水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净水机,包括与自来水管连接的前置滤芯,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电磁阀、增压泵和滤膜元件,前置滤芯的出水口处并联连接有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第二出水管上依次连接有阻垢机构、比例阀以及第二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的出水口和第一出水管的出水口均与第一电磁阀的进水口连接;滤膜元件的出水口处分别连接有浓缩水排水管和纯水出水管,浓缩水排水管上设有组合冲洗阀。
作为优选,纯水出水管上设有后置炭滤芯。通过后置炭滤芯对经滤膜元件处理后的水进行进一步的处理,进一步提高最终饮用纯水的水质。
作为优选,阻垢机构内设有自前置滤芯出口端流向第二电磁阀侧的单向阀。单向阀的设置可防止阻垢剂释放到生活水中。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与后置阻垢机构回流相比存在如下有点:无回流,水路简单;在运行时后置的阻垢剂一直存在废水冲洗,降低阻垢剂利用效率,增加用户使用成本;停机时利用自来水降低滤膜中阻垢剂的浓度,更有效防止阻垢剂从滤膜原水侧渗透到滤膜纯水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前置滤芯、2—第一电磁阀、3—增压泵、4—滤膜元件、5—第一出水管、6—第二出水管、7—阻垢机构、8—比例阀、9—第二电磁阀、10—浓缩水排水管、11—纯水出水管、12—组合冲洗阀、13—生活水出水管、14—后置炭滤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净水机,如图1所示,包括与自来水管连接的前置滤芯1,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电磁阀2、增压泵3和滤膜元件4,前置滤芯1的出水口处并联连接有第一出水管5和第二出水管6,第二出水管6上依次连接有阻垢机构7、比例阀8以及第二电磁阀9,第二电磁阀9的出水口和第一出水管5的出水口均与第一电磁阀2的进水口连接;滤膜元件4的出水口处分别连接有浓缩水排水管10和纯水出水管11,浓缩水排水管10上设有组合冲洗阀12。本实施例中的滤膜元件4为反渗透膜滤芯。
本实施例中阻垢滤芯置于增压泵3之前,在改变阻垢用量和温度时均可通过阻垢剂及自来水的可调节混合比例,控制更稳定的阻垢剂浓度,来满足净水机不同状态对阻垢剂浓度的需求。
本实施例中前置滤芯1的出水口处还连接有生活水出水管13。纯水出水管11上设有后置炭滤芯14。阻垢机构7内设有自前置滤芯1出口端流向第二电磁阀9侧的单向阀,单向阀的设置可防止阻垢剂释放到生活水中。
当用户关闭纯水龙头时,停机时先关闭第二电磁阀9,打开组合电磁阀,再关闭增压泵3,利用自来水冲洗滤膜元件4,降低滤膜中阻垢剂浓度,有效降低停机时阻垢剂从滤膜的原水侧渗透到纯水侧的风险。
当用户开机时,根据净水机停机时间,设置第二电磁阀9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周期性开停后再进入电磁阀全开模式,从而降低滤膜中阻垢剂浓度变高的风险,将阻垢剂浓度控制在更佳的浓度范围内。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