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浮除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8516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浮除油机。



背景技术:

气浮是水中形成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粘附污水中疏水基的固体和液体颗粒,形成水-气-颗粒三相混合体系,颗粒粘附气泡后,形成表观密度小于水的絮体而上浮到水面,形成浮渣层被刮除,从而实现固液或者液液分离的过程。

现有技术在气浮除油时,通常利用刮油机来刮除上浮油层,或者在气浮箱体侧壁上设置上浮油层出口,但是现有气浮除油机气浮去除的油层含水量较多,浓度不高,一定程度上存在浪费水资源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气浮除油机,旨在解决现有气浮除油机气浮去除的油层含水量较多,浓度不高,一定程度上存在浪费水资源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气浮除油机,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部设有锥形顶部,所述罐体底部设有锥形底部,所述罐体上部设有进水口,所述罐体下部靠近锥形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罐体锥形底部的最低处设有排空口,所述罐体锥形顶部的最高处设有出油口,所述罐体下部设有溶气水进口,所述溶气水进口连通溶气箱,所述溶气箱内设有释放器,所述溶气箱连接溶气罐,所述溶气罐连接行走空压机;

所述罐体内部固定设有混合室,所述混合室的顶部设有倒圆台形开口,所述倒圆台形开口内设有筛板,所述筛板上设有环形通气槽,所述溶气水进口连接有溶气水管道,所述溶气水管道连接所述混合室的底部。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混合室包括圆形筒体,所述圆形筒体与所述罐体同轴设置,所述圆形筒体的底端封闭,所述圆形筒体的底部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罐体的锥形底部固定连接。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溶气水管道沿所述圆形筒体的切向设置。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罐体顶部环绕所述锥形顶部设有踏板和护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浮除油机,含油污水经过进水口进入罐体,从设备底部进行溶气,污水中的油与水中的气泡粘附在一起上升,上层油滴汇集到一起,通过出油口排出,完成污水除油功能,排出去除的油滴浓度高,含水量少,节约水资源,设有混合室,溶气水沿混合室切向进入混合室并在混合室内激烈运动,使得溶气水中的溶气充分、稳定形成粒径均匀小气泡并上浮,设置筛板,避免污水过早接触溶气水而影响气泡形成,混合室顶部设有倒圆台形开口,利于气泡与污水充分混合接触其中的油滴,除油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罐体,2-锥形顶部,3-锥形底部,4-进水口,5-出水口,6-排空口,7-出油口,8-溶气水进口,9-溶气箱,91-释放器,10-溶气罐,11-行走空压机,12-混合室,121-倒圆台形开口,122-筛板,123-圆形筒体,124-支架,13-溶气水管道,14-踏板,15-护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气浮除油机,包括罐体1,罐体1上部设有锥形顶部2,罐体1底部设有锥形底部3,罐体1上部设有进水口4,罐体1下部靠近锥形底部3设有出水口5,罐体1锥形底部3的最低处设有排空口6,罐体1锥形顶部2的最高处设有出油口7,罐体1下部设有溶气水进口8,溶气水进口8连通溶气箱9,溶气箱9内设有释放器91,溶气箱9连接溶气罐10,溶气罐10连接行走空压机11;

罐体1内部固定设有混合室12,混合室12的顶部设有倒圆台形开口121,倒圆台形开口121内设有筛板122,筛板122上设有环形通气槽,具体地,环形通气槽的宽度可以设置为20mm,环形通气槽的数量根据具体气浮需要设置,溶气水进口8连接有溶气水管道13,溶气水管道13连接混合室12的底部。

本实施例中,行走空压机11、溶气罐10和溶气箱9共同构成溶气系统,是气浮除油机的关键部位,其中,溶气罐10是根据溶气原理使空气在水中充分溶解的设备,溶气箱9设置释放器91,可以使溶器罐10里面的溶气均匀地分布在溶气箱9内,然后溶气箱9再与设备连接到一起,把溶气释放到设备内,从而促进设备很好的工作。

本实施例中,混合室12包括圆形筒体123,圆形筒体123与罐体1同轴设置,圆形筒体123的底端封闭,圆形筒体123的底部设有支架124,支架124与罐体1的锥形底部3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溶气水管道13沿圆形筒体123的切向设置,有利于溶气充分气化。

本实施例为使用方便,罐体1顶部环绕锥形顶部2设有踏板14和护栏15,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爬梯等结构以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的污水处理设备,是利用油水间表面张力大于油气间表面张力,油疏水而气相对亲水的特点,将空气通入污水中,同时加人浮选剂(主要为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使油粒粘附在气泡吸附油滴及悬浮物上浮到水面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主要去除的是残余浮油和不含表面活性剂的分散油。

本实施例采用高效溶气装置,将空气(或其它净化过的气体)溶入水中,然后通过高效率的释放器91,将溶于水中的气体释放成粒径小于10μm的微气泡,使这些微气泡迅速吸附到污水中的悬浮物或油粒的表面上,减轻絮体的整体比重,从而达到迅速上浮,与水分离,便可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本实施例的除油过程大体由以下步骤完成:向处理水中投加混凝剂,使污水中微细油粒及悬浮物凝聚成为大的含油絮凝体;溶入空气的水减压时放出大量分散的细微气泡,细微气泡与油及悬浮物组成的絮凝体碰撞粘附,粘附的絮凝体在气泡的带动下,漂浮于处理水的表面,然后集中在一起从出油口7排出。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