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大棚水循环综合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8510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种植大棚水循环综合利用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植大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种植大棚水循环综合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在国家提出的倡导“科技农业”“精准农业”的大背景下和温室大棚的智能化建设的迫切需求下,为了普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解决我国农民普遍收入低的问题,缩小城市与乡村的差距,推动全面小康社会,急切需要价格合理,自动化程度高的农业设备;目前,市场所见到最多的自动喷灌控制器进行的是自然的灌溉或采用喷灌技术,这两种灌溉方式在实施中最大的问题是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特别是对于未被植物吸收的水分及外漏于地面上的水分不能实现对其合理的收集,最终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和企业投入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新颖、可实现对水资源循环合理利用的种植大棚水循环综合利用系统。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设计一种种植大棚水循环综合利用系统,包括大棚本体、设置于大棚本体顶部的供水管路、与供水管路连通的供水泵,所述供水管路上设有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本体内的地表内设有一集水槽,在所述集水槽内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集水槽的底部间隔设置;所述集水槽侧部的地表内埋设有一集水池,所述集水池的高度低于集水槽的高度,所述集水槽的底部向集水池方向倾斜,且在所述集水槽的底部最低端处设有与所述集水池连通的排水通口;所述集水池内设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出水端口与供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抽水管的进水端口设置于所述集水池的中部,且该抽水管的进水端口所处的高度低于排水孔所处的高度。

优选的,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并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槽,所述种植槽由两个间隔设置于第一支撑板上的竖板构成,位于两个竖板之间的第一支撑板上设有若干个通孔,种植槽内的区域通过通孔与第一支撑板下方的集水槽内部区域连通,用于种植植物的培养土位于两个竖板之间的种植槽内;在所述竖板的中上部设有与第一支撑板下方的集水槽内部区域连通的溢流孔。

优选的,所述种植槽外部的第一支撑板构成过道,且为过道的第一支撑板上设有与第一支撑板下方的集水槽内部区域连通的排水孔。

优选的,在为过道的第一支撑板上还设有呈网状镂空结构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通过垫块悬空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

优选的,所述溢流孔纵向贯穿所述竖板内部后与第一支撑板下方的集水槽内部区域连通。

优选的,在所述集水池内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隔板,所述隔板的顶端与所述集水池的顶壁间隔设置,且所述集水池侧壁与相邻隔板之间、相邻两个隔板之间构成的区域形成沉淀槽。

优选的,所述集水池的顶端开口并与外界连通。

优选的,所述竖板与第一支撑板一体化构成,且两者均为混凝土板。

优选的,所述集水槽的侧壁端部凸出至地表面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设计其结构设计新颖,实施中可在不限于种植大棚内实施推广使用,且通过本设计在实施中可对未被合理利用的水资源进行收集,而后可实现对收集的水进行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表;2.大棚本体;3.供水管路;4.集水槽的侧壁端部;5.供水泵;6.抽水管;7.隔板;8.集水池;9.集水槽的底部;10.集水槽;11.第一支撑板;12.过道;13.竖板;14.培养土;15.溢流孔;16.通孔;17.排水孔;18.支撑板;19.垫块;20.集水池的顶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种植大棚水循环综合利用系统,参见图1至图3;它包括大棚本体2、设置于大棚本体2顶部的供水管路3、与供水管路3连通的供水泵5,所述供水管路3上设有喷头;本设计在所述大棚本体2内的地表1内设有一集水槽10,所述集水槽的侧壁端部4凸出至地表面上方;所述集水槽10内设有第一支撑板11,本设计中的所述第一支撑板11与所述集水槽的底部9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本设计还在所述第一支撑板11上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并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槽,本设计中的种植槽由两个间隔设置于第一支撑板11上的竖板13构成,位于两个竖板13之间的第一支撑板11上设有若干个通孔16,种植槽内的区域通过通孔16与第一支撑板11下方的集水槽10内部区域连通,而用于种植植物的培养土14位于两个竖板13之间的种植槽内;同时,本设计还在所述竖板13的中上部设有与第一支撑板11下方的集水槽10内部区域连通的溢流孔15,所述的溢流孔15纵向贯穿所述竖板13内部后与第一支撑板11下方的集水槽内部区域连通;本设计中的所述竖板13与第一支撑板11一体化构成,且两者均为混凝土板。

如图所示,所述的种植槽外部的第一支撑板11构成过道12,且为过道12的第一支撑板11上设有与第一支撑板11下方的集水槽10内部区域连通的排水孔17,在为过道12的第一支撑板11上还设有呈网状镂空结构的支撑板18,所述支撑板18通过垫块19悬空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1上。

进一步的,本设计中的所述集水槽10侧部的地表内埋设有一集水池8,所述集水池8的高度低于集水槽10的高度,且所述集水槽的底部9向集水池8方向倾斜,且在所述集水槽的底部9最低端处设有与所述集水池8连通的排水通口;所述集水池8内设有抽水管6,所述抽水管6的出水端口与供水泵5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抽水管6的进水端口设置于所述集水池8的中部,且该抽水管6的进水端口所处的高度低于排水孔所处的高度,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对进入集水池中的水中的杂质进行沉淀,本设计在所述集水池8内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隔板7,所述隔板7的顶端与所述集水池的顶壁间隔设置,且所述集水池8侧壁与相邻隔板7之间、相邻两个隔板7之间构成的区域形成沉淀槽,同时,所述集水池的顶端开口并与外界连通。

实施中,种植槽内可以通过大棚本体顶部的喷头对种植槽内的植物进行灌溉,灌溉中,喷头喷出的水进入种植槽内或进入至过道12中的支撑板上,进入种植槽内的水被植物和土壤吸收,而多余的水经种植槽底部的通孔和溢流孔进入至下方的集水槽内,同时,过道上的水经过支撑板上的镂空结构及第一支撑板上的排水孔亦进入至下方的集水槽内,而进入至集水槽内的水通过排水通口进入至集水池中进行沉淀处理,本设计采用多个隔板的设计可以对进入集水池中的水中的杂质沉淀处理,而经沉淀后处理后的水经抽水管被供水泵抽出后再次的送入供水管路中循环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