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基安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0999阅读:9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基安装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态基的安装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生态基安装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生化系统的生态基普遍采用的安装方式是碳钢支架安装,分为上下两层,生态基绑定于所述碳钢支架上;这种安装方式的弊端在于,生化系统检修排水过程中,生态基由于失去水的浮力作用,自身的重量在不断的加重,从而造成支架的坍塌现象,严重时,整个生化系统的生态基和支架都需要重新更换,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解决该问题,申请号为201520792249.0的中国专利申请提出在在池体内设置竖杆,上浮杆与所述竖杆滑动配合,来避免支架的坍塌,但是该方案存在的问题是:竖杆常年累月的浸泡在池体内,容易滋生水藻以及,从而影响上浮杆的下滑,排水时上浮杆不能顺利下滑同样会引起支架坍塌,且蓄水时,仅仅依靠水的浮力,上浮杆也无法顺利归位,因此需要人工归位,归位操作在水体中进行,十分不便,且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基安装系统,该安装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生态基安装系统,包括池体和设置于池体内的安装支架,以及设置于安装支架上的若干生态基;所述安装支架包括设置于池体下部的若干下固定杆,设置于相对应下固定杆正上方的上浮绳、设置于所述池体上部的左右两个压绳辊,以及设置于池体顶部的左右两个收绳装置;所述生态基设置于相对应的上浮绳和下固定杆之间,所述生态基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相对应的上浮绳和下固定杆上,所述下固定杆的两端分别通过预埋式固定环固定于所述池体的左右侧壁上,所述压绳辊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池体的前后侧壁上,并与所述池体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上浮绳设置于所述压绳辊的下方,所述收绳装置包括前侧板、后侧板,设置于前侧板和后侧板之间的收绳轴,以及限制收绳轴转动的定位销;所述收绳轴的后端设置于后侧板上,并与所述后侧板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收绳轴的前端设置于前侧板上,并延伸出所述前侧板后设置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另一端设置转动手柄,所述收绳轴与所述前侧板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前侧板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定位槽,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销穿过所述定位孔后插设于所述定位槽内,所述上浮绳的两端分别绕过相对应的压绳辊后延伸至池体顶部环绕设置于所述收绳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收绳轴上相邻上浮绳之间设置有隔板。

进一步的,还包括生态基悬浮装置,所述生态基悬浮装置包括设置于上浮绳上方的气囊收纳箱和设置于所述收纳箱内的气囊,所述收纳箱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池体的前后壁上,所述收纳箱的底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底盖板,所述气囊胶粘于所述底盖板上,所述底盖板通过若干连接绳与相对应的上浮绳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收纳箱左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控制底盖板打开或闭合的锁绳,所述收纳箱的右侧壁上设置有凸起,所述锁绳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用于悬挂在所述凸起上的挂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生态基固定于上浮绳和下固定杆上,并在池体的顶部设置了收绳装置,通过收绳装置来控制上浮绳的升降,当池体检修排水时,拔出收绳装置上的定位销,转动收绳装置的转动手柄,随着水的排出,逐渐松开收绳轴上缠绕的上浮绳,直至将上浮绳降落至池体的底部,当检修完毕往池体内注水时,可以转动收绳轴,从而将上浮绳逐渐拽起,完成生态基的复位,收绳装置的设置不仅避免了池体排水时,因生态基浮力减小、重力增大造成的支架坍塌现象;还方便了池体注水时生态基的复位,且生态基的复位时,仅需转动收绳装置即可,省时省力;本实用新型在池体上设置悬浮装置,池体不需要检修时,悬浮装置的气囊收纳于收纳箱中,当池体因检修而排水和注水时,打开锁绳,底盖板与收纳箱分开后,往气囊内注入气体,气囊和底盖板与上浮绳固定连接,并随上浮绳一起升降,排水时,增大了生态基的浮力,使上浮绳的下降更平缓,注水时,由于浮力的增大,收绳轴的转动更省力。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避免了传统的安装系统中因排水时因生态基的重力增加而造成支架坍塌,以及因藻类的影响而使生态基的不能顺利下降和复位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中,1、池体,2、生态基;3、下固定杆,4、上浮绳、5、压绳辊,6、收绳装置;7、预埋式固定环,8、前侧板,9、后侧板,10、收绳轴,11、定位销,12、定位板,13、转动手柄,14、定位槽,15、定位孔,16、隔板,17、收纳箱,18、气囊,19、底盖板,20、连接绳,21、锁绳,22、凸起,23、悬浮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2所示的一种生态基安装系统的一个实施例,包括池体1和设置于池体1内的安装支架,以及设置于安装支架上的若干生态基2;所述安装支架包括设置于池体1下部的若干下固定杆3,设置于相对应下固定杆3正上方的上浮绳4、设置于所述池体1上部的左右两个压绳辊5,以及设置于池体1顶部的左右两个收绳装置6;所述生态基2设置于相对应的上浮绳4和下固定杆3之间,所述生态基2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相对应的上浮绳4和下固定杆3上,所述下固定杆3的两端分别通过预埋式固定环7固定于所述池体1的左右侧壁上,所述压绳辊5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池体1的前后侧壁上,并与所述池体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上浮绳4设置于所述压绳辊5的下方,所述收绳装置6包括前侧板8、后侧板9,设置于前侧板8和后侧板9之间的收绳轴10,以及限制收绳轴10转动的定位销11;所述收绳轴10的后端设置于后侧板9上,并与所述后侧板9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收绳轴10的前端设置于前侧板8上,并延伸出所述前侧板8后设置定位板12,所述定位板12的另一端设置转动手柄13,所述收绳轴10与所述前侧板8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前侧板8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定位槽14,所述定位板12上设置有定位孔15,所述定位销11穿过所述定位孔15后插设于所述定位槽14内,所述上浮绳4的两端分别绕过相对应的压绳辊5后延伸至池体1顶部环绕设置于所述收绳轴10上。本实用新型将生态基2固定于上浮绳4和下固定杆3上,并在池体1的顶部设置了收绳装置6,通过收绳装置6来控制上浮绳4的升降,当池体1检修排水时,拔出收绳装置6上的定位销11,转动收绳装置6的转动手柄13,随着水的排出,逐渐松开收绳轴10上缠绕的上浮绳4,直至将上浮绳4降落至池体1的底部,当检修完毕往池体1内注水时,可以转动收绳轴10,从而将上浮绳4逐渐拽起,完成生态基2的复位,收绳装置6的设置不仅避免了池体1排水时,因生态基2浮力减小、重力增大造成的支架坍塌现象;还方便了池体1注水时生态基2的复位,且生态基2的复位时,仅需转动收绳装置6即可,省时省力;此外,所有的上浮绳4均设置收绳轴10上,实现了转动收绳轴10时,所有的上浮绳4一起同步升起,复位速度更快,操作更简便,更省时。

进一步的,所述收绳轴10上相邻上浮绳4之间设置有隔板16,将相邻上浮绳4分开,避免了其收绳轴10转动时,相邻上浮绳4叠置环绕于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生态基安装系统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3-5所示,还包括生态基悬浮装置23,所述生态基悬浮装置23包括设置于上浮绳4上方的气囊收纳箱17和设置于所述收纳箱17内的气囊18,所述收纳箱17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池体1的前后壁上,所述收纳箱17的底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底盖板19,所述气囊18胶粘于所述底盖板19上,所述底盖板19通过若干连接绳20与相对应的上浮绳4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收纳箱17左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控制底盖板19打开或闭合的锁绳21,所述收纳箱17的右侧壁上设置有凸起22,所述锁绳21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用于悬挂在所述凸起22上的挂环。本实用新型在池体1上设置悬浮装置23,池体1不需要检修时,悬浮装置23的气囊18收纳于收纳箱17中,当池体1因检修而排水和注水时,打开锁绳21,底盖板19与收纳箱17分开后,往气囊18内注入气体,气囊18和底盖板19与上浮绳4固定连接,并随上浮绳4一起升降,排水时,增大了生态基2的浮力,使上浮绳4的下降更平缓,注水时,由于浮力的增大,收绳轴10的转动更省力。生态基2复位完毕后,卸掉气囊18内的气体,重新将气囊18置于收纳箱17内,通过锁绳21将底盖板19固定于收纳箱17的开口处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