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渣清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0168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浮渣清除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浮渣清除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浮渣清除系统中,浮渣清除系统的浮渣打捞部的旋转使水流在重力作用的下流入到浮渣打捞部内,从而使漂浮在水面上或悬浮在水中的部分浮渣随水流一同进入到浮渣打捞部内并进入浮渣收集池内。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当浮渣大部分为活性污泥或全部为活性污泥时,活性污泥进入到浮渣打捞部内后很难随水流流动而容易沉积,从而导致堵塞浮渣打捞部的浮渣进口,进而造成浮渣清除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此外,当沉积成块的活性污泥被清理至浮渣收集池后,仍然容易堆积在浮渣收集池的池底而无法被有效地泵送出,同样造成了浮渣清除系统工作稳定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浮渣清除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浮渣清除系统的工作稳定性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浮渣清除系统,包括:浮渣清理池;浮渣打捞部,浮渣打捞部相对于浮渣清理池可旋转地设置以打捞收集漂浮或悬浮在浮渣清理池内的液面处的浮渣;污泥稀释泵,污泥稀释泵的出液口与浮渣打捞部内连通,以向浮渣打捞部内泵送液体。

进一步地,浮渣清除系统还包括浮渣收集池,浮渣打捞部的排渣端口与浮渣收集池连通。

进一步地,浮渣打捞部呈管状,呈管状的浮渣打捞部绕其轴线可摆动地设置。

进一步地,浮渣打捞部沿其长度方向的第一端为封闭端口,且浮渣打捞部的第一端与浮渣清理池的一侧的池壁可枢转地连接,浮渣打捞部沿其长度方向的第二端为排渣端口,且浮渣打捞部的第二端与浮渣清理池的另一侧的池壁可枢转地连接。

进一步地,浮渣打捞部上开设有浮渣进口,浮渣进口为多个,多个浮渣进口沿浮渣打捞部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污泥稀释泵包括泵体和与泵体连接的抽液管路和喷射管路,其中,抽液管路与浮渣清理池连通,喷射管路设置在污泥稀释泵的出液口处并与浮渣打捞部的远离浮渣收集池的一端连通。

进一步地,浮渣清除系统还包括排渣泵,排渣泵设置在浮渣收集池内以将浮渣收集池内的浮渣向浮渣收集池外输送。

进一步地,浮渣清除系统还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浮渣打捞部驱动连接以驱动浮渣打捞部转动。

进一步地,浮渣清除系统还包括液位检测部,液位检测部设置在浮渣收集池和/或浮渣清理池内以检测液面高度。

进一步地,液位检测部为超声波液位计。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浮渣清除系统中设置污泥稀释泵,且污泥稀释泵的出液口与浮渣打捞部内连通,从而使污泥稀释泵能够向浮渣打捞部内泵送液体。这样,污泥稀释泵向浮渣打捞部内泵送具有一定流量和压力的液体,不仅能够在污泥进入浮渣打捞部时便对污泥进行稀释,降低了污泥的浓度,提高了污泥随液体流动的流动性,避免了污泥在浮渣打捞部内沉积;而且还能够有效地清除已经沉积在浮渣打捞部内的污泥,使浮渣打捞部内具有足够的容纳处理空间,保证了浮渣打捞部的处理能力,进而确保了浮渣清除系统能够稳定地工作。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的浮渣清除系统的主视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浮渣清除系统的俯视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浮渣清理池;20、浮渣打捞部;21、排渣端口;22、浮渣进口;30、污泥稀释泵;31、抽液管路;32、喷射管路;40、浮渣收集池;50、排渣泵;60、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浮渣清除系统的工作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浮渣清除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指的浮渣清除系统可以是初沉池、反应池、二沉池、高效沉淀池、生化系统厌氧池、缺氧池中的一种。

如图1和图2所示,浮渣清除系统包括浮渣清理池10、浮渣打捞部20和污泥稀释泵30,浮渣打捞部20相对于浮渣清理池10可旋转地设置以打捞收集漂浮或悬浮在浮渣清理池10内的液面处的浮渣,污泥稀释泵30的出液口与浮渣打捞部20内连通,以向浮渣打捞部20内泵送液体。

通过在浮渣清除系统中设置污泥稀释泵30,且污泥稀释泵30的出液口与浮渣打捞部20内连通,从而使污泥稀释泵30能够向浮渣打捞部20内泵送液体。这样,污泥稀释泵30向浮渣打捞部20内泵送具有一定流量和压力的液体,不仅能够在污泥进入浮渣打捞部20时便对污泥进行稀释,降低了污泥的浓度,提高了污泥随液体流动的流动性,避免了污泥在浮渣打捞部20内沉积;而且还能够有效地清除已经沉积在浮渣打捞部20内的污泥,使浮渣打捞部20内具有足够的容纳处理空间,保证了浮渣打捞部20的处理能力,进而确保了浮渣清除系统能够稳定地工作。

可选地,污泥稀释泵30为潜污泵。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污泥稀释泵30的流量Q为5m3/h、扬程H为30m,污泥稀释泵30设置在浮渣打捞部20的外套下方1米的位置处。

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保证将浮渣打捞部20打捞手机的浮渣和污泥稳定地向外输送,浮渣清除系统还包括浮渣收集池40,浮渣打捞部20的排渣端口21与浮渣收集池40连通。浮渣收集池40的尺寸为3m×3m×3m(长×宽×深)的方形池,浮渣收集池40的顶部安装超声波液位计,用来控制浮渣打捞部20、污泥稀释泵30和排渣泵50的启停。

如图1所示,污泥稀释泵30包括泵体和与泵体连接的抽液管路31和喷射管路32,其中,抽液管路31与浮渣清理池10连通,喷射管路32设置在污泥稀释泵30的出液口处并与浮渣打捞部20的远离浮渣收集池40的一端连通。这样,污泥稀释泵30能够利用浮渣清理池10内的液体对浮渣打捞部20内的污泥进行稀释、推流,增加浮渣打捞部20内浮渣的流动动力,使浮渣、上浮污泥或密度较大、量较多的浮渣进入浮渣收集池40内进而被稀释外排处理。

可选地,浮渣打捞部20呈管状,呈管状的浮渣打捞部20绕其轴线可摆动地设置。

如图1和图2所示,浮渣打捞部20上开设有浮渣进口22,浮渣进口22为多个,多个浮渣进口22沿浮渣打捞部20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这样,保证了浮渣清理池10内的浮渣能够有效地进入到浮渣打捞部20内而被打捞收集。

在本实施例中,浮渣打捞部20的管径为DN300,浮渣进口22的长度为400cm。

需要说明的是,喷射管路32从浮渣打捞部20的轴线处与浮渣打捞部20连通,喷射管路32的长度50cm,喷射管路32的管径为内径100mm;为了提高喷射效果,喷射管路32的喷射端口处设置有圆形枪头,圆形枪头距离浮渣打捞部20的下壁距离为3cm。

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浮渣打捞部20沿其长度方向的第一端为封闭端口,且浮渣打捞部20的第一端与浮渣清理池10的一侧的池壁可枢转地连接,浮渣打捞部20沿其长度方向的第二端为排渣端口21,且浮渣打捞部20的第二端与浮渣清理池10的另一侧的池壁可枢转地连接。这样,保证了浮渣打捞部20相对于浮渣清理池10稳定地转动从而高效地打捞收集浮渣清理池10内的浮渣,提高了浮渣清除系统的工作可靠性。

如图1和图2所示,浮渣清除系统还包括排渣泵50,排渣泵50设置在浮渣收集池40内以将浮渣收集池40内的浮渣向浮渣收集池40外输送。

如图1和图2所示,浮渣清除系统还包括驱动电机60,驱动电机60与浮渣打捞部20驱动连接以驱动浮渣打捞部20转动。

在本申请的一个未图示的可选实施例中,浮渣清除系统还包括液位检测部,液位检测部设置在浮渣收集池40和/或浮渣清理池10内以检测液面高度。液位检测部与浮渣打捞部20、污泥稀释泵30进行联锁,从而操作人员能够根据浮渣打捞部20处的液面高度来控制浮渣打捞部20、污泥稀释泵30和排渣泵50的启停作业,实现对浮渣清除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可选地,液位检测部为超声波液位计。

需要说明的是,当浮渣收集池40内的液位低于0.5m时,排渣泵50停止运行,同时开启浮渣打捞部20和污泥稀释泵30,当浮渣收集池40内的液位高于2.8m时,浮渣打捞部20和污泥稀释泵30停止运行,排渣泵50启动。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利用本申请的浮渣清除系统,解决了传统撇渣槽针对环境风向、池面大量浮泥时无法正常运行问题。可以适用各种类型浮渣,并且根据液位及连锁实现全自动运行。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