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式厌氧发酵混料注料设备及干式厌氧发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19717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干式厌氧发酵混料注料设备及干式厌氧发酵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干式厌氧发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干式厌氧发酵混料注料设备及干式厌氧发酵系统。



背景技术:

在国内,生活垃圾及厨余垃圾干法发酵普及率不高。很大程度上与将新鲜垃圾注入到发酵罐中比较困难有关。在湿法发酵工艺中,由于含固率很低,一般都在5%-10%之间,垃圾被水大量稀释,一般用普通渣浆泵即可完成垃圾入罐。在干法发酵工艺中,由于含固率较高,一般在33%-35%,一般设备很难输送这种高黏度固体垃圾。在进入发酵罐前,需要对混入垃圾的数量精准测量。现有技术中,还不能很好的将一定数量的新鲜垃圾顺利输送到发酵罐中。

因此,如何顺利将新鲜垃圾精准注入发酵罐中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式厌氧发酵混料注料设备及干式厌氧发酵系统,能够将新鲜垃圾顺利且精准的输送到发酵罐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干式厌氧发酵混料注料设备,包括:沿物料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运输装置、混料装置和送料装置,其中:

所述运输装置包用于称量新鲜垃圾将称量后的新鲜垃圾输送到所述混料装置内;

所述混料装置包括用于初步混合的混料斗和用于深度混合的混料器;

所述混料斗上设有用于承接所述运输装置运输的垃圾的进料口、用于注入稀释液的稀释液入口和用于输出混合后物料的出料口,所述运输装置靠近所述混料斗的一端可伸入所述混料斗的进料口;

所述混料器设有进料口、搅拌组件和出料口,所述混料器的进料口与所述混料斗的出料口通过管道连接;

所述送料装置包括用于输送由所述混料器输出的物料的输送泵,所述输送泵的进料口与所述混料器的出料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输送泵的出料口用于与发酵罐的进料口通过管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运输装置包括支架和安装于所述支架的输送带,其中:

所述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撑架和位于两个支撑架之间的连杆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组件包括沿所述支撑架延伸方向排列的多个连接杆和位于所述连接杆上方、且与所述连接杆一一对应的承载杆组,每一对相互对应的所述连接杆和所述承载杆组中:

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一个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

所述承载杆组包括多个承载杆,所述连接杆上设有用于分别与所述多个承载杆连接的立架;所述立架顶端与所述连接杆的距离沿一个所述支撑架到另一个所述支撑架的方向先减小后增大。

进一步地,每个承载杆上套装有滚筒,且滚筒可绕自身轴线相对于承载杆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运输装置包括用于称重的载荷传感器和用于检测输送带速度的速度传感器,所述速度传感器和所述载荷传感器均设在所述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混料斗上设有用于混入发酵罐内循环液的循环液入口。

进一步地,所述混料斗上还设有用于排除臭气的气体排出口和用于检测所述混料斗内物料高度的液位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混料斗还设有舱门,所述舱门上设有用于观察所述混料斗内部的观察孔。

进一步地,所述混料器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搅拌组件工作的动力单元,所述动力单元包括电机和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的变速箱。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干式厌氧发酵系统,包括发酵罐,还包括第一方面中任一种所述的干式厌氧发酵混料注料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式厌氧发酵混料注料设备及干式厌氧发酵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的干式厌氧发酵混料注料设备及干式厌氧发酵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运输装置、混料装置和送料装置,其中:运输装置用于称量新鲜垃圾并将称量后的新鲜垃圾输送到混料装置内;混料装置包括用于初步混合的混料斗和用于深度混合的混料器;混料斗上设有用于承接运输装置运输的垃圾的进料口、用于注入稀释液的稀释液入口和用于输出混合后物料的出料口,运输装置靠近混料斗的一端可伸入混料斗的进料口;混料器设有进料口、搅拌组件和出料口,混料器的进料口与混料斗的出料口通过管道连接;送料装置包括用于输送由混料器输出的物料的输送泵,输送泵的进料口与混料器的出料口通过管道连接,输送泵的出料口用于与发酵罐的进料口通过管道连接。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的干式厌氧发酵混料注料设备的功能是将新鲜垃圾稀释后注入发酵罐,主要包括计量、混料和送料等设备及管道。分拣后的垃圾经运输装置输送至混料斗。为验证发酵罐内发酵程度的进展状况以及生产指标的优劣,需用运输装置对进入发酵罐的垃圾数量进行精准测量。新鲜垃圾的含固率一般为40%-45%,按照工艺需求需将垃圾进行稀释调配至33%-35%。稀释液和新鲜垃圾在混料斗内混合。为保证垃圾能顺利输送到发酵罐,减少管道阻力,垃圾与稀释液需充分混合,因此采用混料器进行混合搅拌。混合后的垃圾采用输送泵输送到发酵罐内。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的干式厌氧发酵混料注料设备结构简单,垃圾混料均匀,含固率容易掌控,能够将新鲜垃圾顺利且精准的输送到发酵罐中。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的干式厌氧发酵系统设置有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的干式厌氧发酵混料注料设备,从而具有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的干式厌氧发酵混料注料设备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干式厌氧发酵混料注料设备物料运输流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运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混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混料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输送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运输装置;2-混料装置;3-送料装置;11-载荷传感器;12-支架;13-速度传感器;21-混料斗;22-混料器;121-支撑架;122-连杆组件;211-进料口;212-稀释液入口;213-循环液入口;214-气体排出口;215-液位传感器;216-舱门;217-观察孔;221-搅拌组件;222-动力单元;1221-连接杆;1222-承载杆组;2221-电机;2222-变速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图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干式厌氧发酵混料注料设备及干式厌氧发酵系统作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干式厌氧发酵混料注料设备,包括:沿物料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运输装置1、混料装置2和送料装置3,其中:

运输装置1用于称量新鲜垃圾将称量后的新鲜垃圾输送到混料装置2内;

混料装置2包括用于初步混合的混料斗21和用于促进物料深度混合的混料器22;

混料斗21上设有用于承接运输装置1运输的垃圾的进料口211、用于注入稀释液的稀释液入口212和用于输出混合后物料的出料口,运输装置1靠近混料斗21的一端可伸入混料斗21的进料口211;

混料器22设有进料口、搅拌组件221和出料口,混料器22的进料口与混料斗21的出料口通过管道连接;

送料装置3包括用于输送由混料器22输出的物料的输送泵,输送泵的进料口与混料器22的出料口通过管道连接,输送泵的出料口用于与发酵罐的进料口通过管道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干式厌氧发酵混料注料设备及干式厌氧发酵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运输装置、混料装置和送料装置,其中:运输装置用于称量新鲜垃圾并将称量后的新鲜垃圾输送到混料装置内;混料装置包括用于初步混合的混料斗和用于深度混合的混料器;混料斗上设有用于承接运输装置运输的垃圾的进料口、用于注入稀释液的稀释液入口和用于输出混合后物料的出料口,运输装置靠近混料斗的一端可伸入混料斗的进料口;混料器设有进料口、搅拌组件和出料口,混料器的进料口与混料斗的出料口通过管道连接;送料装置包括用于输送由混料器输出的物料的输送泵,输送泵的进料口与混料器的出料口通过管道连接,输送泵的出料口用于与发酵罐的进料口通过管道连接。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干式厌氧发酵混料注料设备的功能是将新鲜垃圾稀释后注入发酵罐,主要包括计量、混料和送料等设备及管道。分拣后的垃圾经运输装置输送至混料斗。为验证发酵罐内发酵程度的进展状况以及生产指标的优劣,需用运输装置对进入发酵罐的垃圾数量进行精准测量。新鲜垃圾的含固率一般为40%-45%,按照工艺需求需将垃圾进行稀释调配至33%-35%。稀释液和新鲜垃圾在混料斗内混合。为保证垃圾能顺利输送到发酵罐,减少管道阻力,垃圾与稀释液需充分混合,因此采用混料器进行混合搅拌。混合后的垃圾采用输送泵输送到发酵罐内。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干式厌氧发酵混料注料设备结构简单,垃圾混料均匀,含固率容易掌控,能够将新鲜垃圾顺利且精准的输送到发酵罐中。

进一步地,运输装置1包括支架12和安装于支架12的输送带,其中:

支架12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撑架121和位于两个支撑架121之间的连杆组件122。

需要说明的是,运输装置的输送带安装在连杆组件上,输送带带体具体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在支架未安装成型时,将一体成型的带体套装在支架上,之后将支架安装成型。未使用一体成型结构带体的输送带相比使用一体成型结构带体的输送带出厂后,需首次更换带体的时间更短,也就是说,带体上存在接口时,该接口在使用时会被不断摩擦,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接口处容易发生断裂,需要更换新的带子,而一体成型结构的带体没有接口,使用寿命更长。

进一步地,连杆组件122包括沿支撑架121延伸方向排列的多个连接杆1221和位于所述连接杆1221上方、且与连接杆1221一一对应的承载杆组1222,每一对相互对应的连接杆1221和承载杆组1222中:

连接杆1221的一端与一个支撑架121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另一个支撑架121固定连接;

承载杆组1222包括多个承载杆,连接杆1221上设有用于分别与多个承载杆连接的立架;立架顶端与连接杆1221的距离沿一个支撑架121到另一个支撑架121的方向先减小后增大。

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时,将输送带的带体沿支撑架延伸方向铺设于支撑架之间的多个承载杆组的上方,带体搭在承载杆上。由于立架顶端与连接杆的距离沿一个支撑架到另一个支撑架的方向先减小后增大,这种结构使得带体的横截面上形成靠近支撑架的两边高于中间的凹型。

区别于由两个相互平行的支撑架及两个支撑架中间多个垂直其放置的滚筒构成的输送带架子,本实用新型中的输送带架子可避免使用时输送带的带体上的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偏移、掉落的现象,提高输送带运输货物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每个承载杆上套装有滚筒,且滚筒可绕自身轴线相对于承载杆旋转。

具体的,每一个承载杆上套装有滚筒,输送带的带体搭在滚筒表面。当输送带转动时,滚筒在带体与其接触面处的摩擦力的作用下滚动,带体与其自身的摩擦力,使带体的运转更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承载杆的结构为圆管,滚筒的结构为可实现绕自身轴线相对于承载杆旋转的各种结构。优选地,滚筒的结构为圆管,圆管外表面相对圆滑,当圆管绕自身轴线相对于承载杆旋转时,带体不会因滚筒表面的凹凸不平出现抖动,其运转更加稳定。

此外,滚筒在承载杆上转动时,二者接触处易形成磨损,为了增强滚筒的使用寿命,可在滚筒的两端分别嵌入套装于承载杆上的轴承。轴承的摩擦阻力小,使用寿命长,且具有互换性,便于安装拆卸,维修方便。嵌入轴承的滚筒使用寿命变长,转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变小。

进一步地,运输装置1包括用于称重的载荷传感器11和用于检测输送带速度的速度传感器13,速度传感器13和载荷传感器11均设在支架12上。

需要说明的是,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输送带的速度,载荷传感器用于给物料称重,二者配合能够很好的控制进罐的垃圾数量,精准的测量。

进一步地,混料斗21上设有用于混入发酵罐内循环液的循环液入口213。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充分利用稀释液,发酵罐内的循环液循环输送到混料斗内,对资源进行充分利用,节约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混料斗21上还设有用于排除臭气的气体排出口214和用于检测混料斗21内物料高度的液位传感器215。

为了保护工作环境,产生的恶臭气体经气体排出口通过抽气管道排出混料斗。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混料斗内物料高度。

进一步地,混料斗21还设有用于检修时可容人进入的舱门216,舱门216上设有用于观察混料斗21内部的观察孔217。

进一步地,混料器22还包括用于驱动搅拌组件221工作的动力单元222,动力单元222包括电机2221和与电机2221传动连接的变速箱2222。

具体地,混料器采用双螺旋混料器,双螺旋混料器结构合理、性能优异,喂料由两根同向旋转啮合的螺杆组成,喂料均匀、精确,且自洁性好、对流动性差的物料也能准确喂料。螺杆能快速装拆,料斗清理方便。螺杆、料斗、搅拌桨等与物料接触的零部件均采用食品级不锈钢制作,减速分配器关键零部件选用进口产品,运行平稳。

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干式厌氧发酵混料注料设备的输送泵采用配备S摆管的KOS柱塞泵,能够顺利的将混合均匀的物料输送到发酵罐内。配备S摆管的KOS柱塞泵用于输送颗粒含量高的粗糙污泥和浆料。系统的移动部件非常少,是实现最低磨损和维修保养需求量的保障。输送缸入料端足够大,且进料不受限制,因此物料吸入阻力小。即使在维修保养不良的情况下。液压回路也始终保持与泵送物料的隔绝状态。KOS系列固体泵的出料口和输送缸是由S摆管连接的。这意味着物料可被直接泵送、无间断、无机械阻碍、无需采用任何阀门进行转换,正因为如此,物料中的杂物可被顺利的泵送,最大颗粒物质可达被输送物料的50%。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干式厌氧发酵系统,包括发酵罐,还包括任一项实施例中的干式厌氧发酵混料注料设备,干式厌氧发酵混料注料设备中的输送泵的出料口与发酵罐的进料口通过管道连接。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干式厌氧发酵系统设置有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干式厌氧发酵混料注料设备,从而具有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干式厌氧发酵混料注料设备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

新鲜垃圾经输送带计量后,进入混料斗,在混料斗内与稀释液进行充分混合,达到合适的含固率,再进入柱塞泵,柱塞泵经液压推动后,将物料注入到发酵罐内。这个过程PLC全程控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