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处理集成设备上的生化处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92646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处理集成设备上的生化处理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处理集成设备上的生化处理器。



背景技术:

污水生化处理是指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来处理废水中的污染物质,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好氧处理是在曝气的作用下利用好氧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活动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常见的好氧处理工艺有活性污泥法,CASS,CAST,SBR,MBR,接触氧化,氧化沟等法;厌氧处理是在隔绝氧气的情况下利用厌氧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常见的厌氧工艺有水解酸化,UASB,ABF,IC等,目前很多生化处理设备存在废水污染物处理不完全,分解沉降之后的污染物不好统一处理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处理集成设备上的生化处理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处理集成设备上的生化处理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顶部连通有进水管,所述筒体内腔通过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将其分割为第一处理空腔、第二处理空腔与第三处理空腔,所述第一处理空腔、第二处理空腔与第三处理空腔内均设置有微生物板;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上开有向下延伸的第一锥形凹槽与第二锥形凹槽,所述第一锥形凹槽与第二锥形凹槽底部分别连通有第一输 送管道与第二输送管道,所述第一输送管道尾端向下延伸至第二锥形凹槽内,所述第一输送管道与第二输送管道上均设置有控制阀a;所述第一处理空腔与第二处理空腔之间连接有一级输送管道,所述第二处理空腔与第三处理空腔之间连接有二级输送管道,所述一级输送管道与二级输送管道上均设置有控制阀b;所述筒体上分别设置有排水管道与排污管道,所述排水管道与排污管道上均设置有控制阀c。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污水从筒体顶部的进水管排放至第一处理空腔内,通过第一处理空腔内的微生物板进行无氧分解之后静置,将分解的杂质沉降至第一隔板上开的第一锥形凹槽内,紧接着打开一级输送管道上的控制阀门b,将上清液体排放至第二处理空腔内,通过第二处理空腔内的微生物板再进行分解沉降,然后打开二级输送管道上的控制阀b,将第二处理空腔内的上清液体排放至第三处理空腔,通过第三处理空腔内的微生物板再继续的分解沉降,最终将上清液体通过排水管道排放出去,待上清液体排放完全之后,依次打开第一输送管道与第二输送管道上的控制阀a,让沉降的杂质依次从第一输送管道与第二输送管道流入至第三处理空腔内,最后通过打开控制阀c,让杂质通过排污管道排出筒体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输送管道与第二输送管道中间部分均为圆弧状管,所述控制阀a安装在圆弧状管处,所述控制阀a的阀柄位于筒体外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一级输送管道与二级输送管道呈“匚”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处理空腔、第二处理 空腔与第三处理空腔上均设置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上采用亚克力板密封。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输送管道尾端与第二锥形凹槽侧壁通过支撑杆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污水进行多次的分解沉降,能够大大提高污水处理的净化程度,而且最后还能够统一回收沉降下来的杂质,整体操作简单且净化效率高,具有较为广阔的市场前景,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第一处理空腔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第一隔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筒体;2-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4-第一处理空腔;5-第二处理空腔;6-第三处理空腔;7-微生物板;8-第一锥形凹槽;9-第二锥形凹槽;10-第一输送管道;11-第二输送管道;12-控制阀a;13-一级输送管道;14-二级输送管道;15-控制阀b;16-排水管道;17-排污管道;18-控制阀c;19-观察口;20-亚克力板;21-支撑杆;22-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2与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处理集成设备上的生化处理器,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顶部连通有进水管22,所述筒体1内腔通过第一隔板2与第二隔板3将其分割为第一处理空腔4、第二处理空腔5与第三处理空腔6,所述第一处理空腔4、第二处理空腔5与第三处理空腔6内均设置有微生物板7;所述第一隔板2与第二隔板3上开有向下延伸的第一锥形凹槽8与第二锥形凹槽9,所述第一锥形凹槽8与第二锥形凹槽9底部分别连通有第一输送管道10与第二输送管道11,所述第一输送管道10尾端向下延伸至第二锥形凹槽9内,所述第一输送管道10与第二输送管道11上均设置有控制阀a12;所述第一处理空腔4与第二处理空腔5之间连接有一级输送管道13,所述第二处理空腔5与第三处理空腔6之间连接有二级输送管道14,所述一级输送管道13与二级输送管道14上均设置有控制阀b15;所述筒体1上分别设置有排水管道16与排污管道17,所述排水管道16与排污管道17上均设置有控制阀c18。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污水从筒体1顶部的进水管22排放至第一处理空腔4内,通过第一处理空腔4内的微生物板7进行无氧分解之后静置,将分解的杂质沉降至第一隔板2上开的第一锥形凹槽8内,紧接着打开一级输送管道13上的控制阀门b15,将上清液体排放至第二处理空腔5内,通过第二处理空腔5内的微生物板7再进行分解沉降,然后打开二级输送管道14上的控制阀b15,将第二处理空腔5内的上清液体排放至第三处理空腔6,通过第三处理空腔6内的微生物板7再继续的分解沉降,最终将上清液体通过排水管道16排放出去,待上清 液体排放完全之后,依次打开第一输送管道10与第二输送管道11上的控制阀a12,让沉降的杂质依次从第一输送管道10与第二输送管道11流入至第三处理空腔6内,最后通过打开控制阀c18,让杂质通过排污管道17排出筒体1内。

具体的,述第一输送管道10与第二输送管道11中间部分均为圆弧状管,所述控制阀a12安装在圆弧状管处,所述控制阀a12的阀柄位于筒体1外部。

具体的,所述一级输送管道13与二级输送管道14呈“匚”形结构。

具体的,所述第一处理空腔4、第二处理空腔5与第三处理空腔6上均设置有观察口19,所述观察口19上采用亚克力板20密封,便于观察上清液体排放情况。

具体的,所述第一输送管道10尾端与第二锥形凹槽9侧壁通过支撑杆21固定。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污水进行多次的分解沉降,能够大大提高污水处理的净化程度,而且最后还能够统一回收沉降下来的杂质,整体设计结构操作简单且净化效率高,具有较为广阔的市场前景,便于推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