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原位水气净化与景观绿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32847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一体化原位水气净化与景观绿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集生活污水处理与空气净化为一体的景观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因为工作和生活的原因,大部分人群的80%-90%时间处于室内,室内空气质量的优劣对人的身体健康直接产生影响。但是,随着现代建筑装饰材料的大量使用及空调装置的普及和长期使用,再加上环境污染特别是大气污染的加重,室内空气不能达到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为了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物(如甲醛、苯及苯系物、TVOC、氨、氡及PM2.5)浓度,改善室内生活环境,室内空气净化是人们普遍采用的技术手段。其中,室内植物绿墙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处理技术,这种技术是将植物种植在墙体上,并通过一定的方法使空气从植物深度净化景观墙中流过,在流过的过程中,使用植物对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过滤,达到净化空气,提升室内空气质量。

专利201610236698.6提供了小型污水与空气处理的一体式净化装置,该装置将生活污水处理、室内空气净化、室内植物景观合为一体,采用生活污水,经处理池处理后,对植物进行浇灌,并安装风机,将室内空气通过植物深度净化景观墙进行净化,该专利结构为圆柱体,四周为植物深度净化景观墙,具有观赏性达到功能与美观兼具。

但是经申请人长期对上述产品研究与试用,发现该产品存在如下不足:1、整体形状的圆形不利于在室内安放,对室内占用面积偏大。2、污水处理池的分布排列空间利用率低,污水处理能力有限。4、风机设置在底部,极易被飞水沾湿,减少使用寿命。5、植物深度净化景观墙内若有损坏,必须把整个植物体系移除才能进行检修。为此,我们需要更实用的污水与空气处理一体化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一体化原位水气净化与景观绿化装置。具有结构更合理,使用更方便,外观更美观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的一体化原位水气净化与景观绿化装置,由水循环净化部分,空气净化部分,光照消毒部分组成。

光照消毒部分设置在顶部,空气净化部分设置在中部;水循环净化部分由设置在空气净化部分底部的水循环净化池1,及设置在光照消毒部分处的储水管9组成;水循环净化池为圈层阶梯式分布结构,最外圈的为清水观赏水族池6,第二圈层水循环植物深度净化区7,内圈为品字形排列式污水多级处理池8,由内向外呈三级阶梯;清水观赏水族池由暗管穿过水循环植物深度净化区连接到储水管9;所述的空气净化部分由内部多级空气净化筒4与外部植物深度净化景观墙11组成,内部多级空气净化筒的顶端设置风机;在空气净化部分内部的底部设置有污水箱3,污水箱通过管道连接到污水多级处理池;所述的储水管设置出水孔,出水孔与植物深度净化景观墙上的植物灌溉系统相连;光照消毒部分设置有盖体10,盖体内设置植物补光灯,盖体上表面设置有太阳能板,储水管安装在盖体内部。

如上所述的一体化原位水气净化与景观绿化装置,进一步说明为,所述的植物灌溉系统包括植物种植窝,种植窝里种植植物;植物深度净化景观墙11设有支撑柱2,支撑柱四周由植物灌溉系统覆盖。

如上所述的一体化原位水气净化与景观绿化装置,进一步说明为,所述的水循环植物深度净化区设置有支撑柱插孔,支撑柱插入支撑柱插孔进行固定。

如上所述的一体化原位水气净化与景观绿化装置,进一步说明为,所述的污水多级处理池底部为倒锥体,倒锥体的锥顶部设置排泥孔。

如上所述的一体化原位水气净化与景观绿化装置,进一步说明为,多级空气净化筒的顶端设置有空气过滤网。

如上所述的一体化原位水气净化与景观绿化装置,进一步说明为,所述的清水观赏水族池6的隔板为透明材料制成;优选钢化玻璃或有机玻璃。

如上所述的一体化原位水气净化与景观绿化装置,进一步说明为,所述的储水管9内安装紫外消毒灯。

如上所述的一体化原位水气净化与景观绿化装置,进一步说明为,污水多级处理池带有臭气吸收装置。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洁,稳固,设计合理。采用方形结构,其占地面积小,更适合室内使用。

2、水循环部分的圈层式结构设计,更利于在潜流湿地内填充基质,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利于植物种植。

3、污水池内的倒锥体设计,利于污泥沉淀与排泥。

4、顶端设置风机,使空气流在空气净化部分内的分布更均匀,风机在顶部,与水汽接触更少,延长风机使用寿命。

5、采用植物深度净化景观墙四周的支撑柱直接插入支撑柱插孔,进行空气净化部与水循环部分的连接安装,其安装方式简单、稳固。

6、本实用新型的顶部可以设置太阳能板,在室外放置时,可以利用太平阳,为内部的用电器(水泵)供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水循环净化池结构示意图。

图3是植物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2,水循环净化池1的最外圈的为清水观赏水族池,第二圈层水循环植物深度净化区,内圈为品字形排列式污水多级处理池。

最外圈的清水观赏水族池6的外层隔板做成钢化玻璃,便于观赏。水循环植物深度净化区为深度净化前端多级处理的污水,水质好。污水多级处理池8由污水池、厌氧区,兼氧区,潜流湿地构成,污水在重力作用下经过处理,流入清水观赏水族池6中储存。臭气吸收装置为厌氧区向上伸出的一段通气管,管内填充吸附剂吸收臭气。

参考图1、图3,为了使整个水循环净化池1更具有层次感,以及提高污水的处理能力,让水能够实现无动力流动,将水循环部分设计为阶梯错层结构。具体为:设置一个污水箱3,污水箱3放置在空气净化部分内部的底部,其位置比水循环净化池更高;污水池、厌氧区,兼氧区,潜流湿地的高度相同,本示例为440mm,水循环植物深度净化区高度为390mm,清水观赏水族池高度为340mm。污水先加入到污水箱里,然后通过虹吸或自流进入到污水池。

污水池的底部设置有污水沉淀部分,污水的沉淀部分为污水池底部中央设置的一个倒锥体,倒锥体的锥顶部设置排泥孔。

整个水循环部分采用不锈钢做成边框,边框之间加装隔板,清水观赏水族池6的隔板为钢化玻璃或有机玻璃。为了体现更好的品质,清水观赏水族池6的隔板优选为钢化玻璃。

本实用新型的植物灌溉系统包括植物种植窝,种植窝里种植植物;植物深度净化景观墙设有支撑柱,支撑柱四周由植物灌溉系统覆盖。本实用新型利用暗管上的水泵将清水观赏水族池中的清水泵入储水管9后,通过重力,水从储水管上的出水孔流出,流入到植物灌溉系统,为种植窝5里的植物提供水份和营养。

在水循环植物深度净化区四个角落处,设置支撑柱插孔,支撑柱插孔深度为100mm。支撑柱插孔可以采用圆形或方形钢管制成,然后通过螺钉或焊接的方式固定便可。支撑柱2采用不锈钢制造,支撑柱2插入支撑柱插孔。

空气净化部分由内部多级空气净化筒4与外部植物深度净化景观墙11组成,多级空气净化筒的顶端设置风机;所述的多级空气净化筒由多级空气处理净化装置构成,所述的“多级”指多种处理方式,包括粉尘过滤、捕捉、吸附、除臭等等,将上述功能集中在一个装置内,即为多级空气处理净化装置。

光照消毒部分设置有盖体10,盖体上表面设置有太阳能板,储水管安装在盖体内部,储水管9上设置植物补光灯。

植物补光灯照射到植物上,如果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放置于长期光线较差的室内角落,可以打开植物补光灯为植物提供光照供其生长。

如果本实用新型装置放在室外,则可以利用太阳能板发电,为本装置中的用电器(比如水泵、主板、风机)提供电能。

在具体工作中,将污水加入到本实用新型的污水箱内,污水经过沉淀、多级潜流湿地处理,转化为无异味的清水,并流入到清水观赏水族池内。清水观赏水族池内可以饲养鱼类。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示例性说明,不代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