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32842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特殊性,每天排污量不一样,特别是节假日和旅游旺季与平时的排污量相差很大,若采用大规模的污水处理设施,则运行费用高,且在排污量小时可能产生活性污泥营养供给不足而导致微生物死亡,活性污泥失效;若采用小规模的污水处理设施,则高峰期时,活性污泥处理能力不够,污水排放不能达标。

目前国内外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基本采用传统污水处理技术进行处理,传统污水处理技术一般采用化粪池、地埋一体式设备或SBR工艺。化粪池处理难以满足排放要求,目前已经进入淘汰行列或作为预处理装置。地埋一体式设备的布水、曝气不易均匀,生物填料容易堵塞,且需要定期更换,费用高,操作繁琐,埋于地下的机电设备一旦出现故障,维修更换麻烦。SBR工艺虽然运行稳定、出水水质好,但投资和运行费用高且对管理的要求也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装置,解决了建设及维护成本高、操作繁琐、适应性弱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污水沉淀器、改良人工湿地和集水池;所述污水沉淀器包括沉淀池和进水管,所述沉淀池内设有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和所述第二分隔板将所述沉淀池分隔成第一级沉淀池、第二级沉淀池、第三级沉淀池,所述第一分隔板的底端和所述第二分隔板顶端开设有通孔,所述进水管穿过沉淀池与第一级沉淀池连通,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朝上,进水管的出水口为上大下小的喇叭口状,第三级沉淀池内设有与通孔连接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朝下,出水管的出水口为上小下大的喇叭口状;改良人工湿地由下至上设有防渗底层、砾石层、砂层、土壤层、土壤层上种植植物,改良人工湿地的进水口位于砾石层,出水口位于土壤层上方,且低于水面,第三级沉淀池底部通过管道与改良人工湿地的进水口连通,改良人工湿地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集水池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作如下改进: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级沉淀池内设置有多道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从下往上依水平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上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沉淀池上端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污水沉淀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沉淀池下方的固体处理器,所述固体处理器通过多根底部管路与所述沉淀池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改良人工湿地前端设置湿地防堵槽。

进一步的,土壤层上种植植物采用芦苇、水葱和美人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依次连接的沉淀器和改良人工湿地两个单元,其中沉淀器起到均匀水质和沉淀悬浮物提高系统的抗冲击能力,改良人工湿地对服务区污水进行深度净化处理。

2、本实用新型的沉淀器通过物理沉降和过滤的方法对水中的铜粉和杂质进行隔离,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能够有效降低对废水中的处理难度。沉淀池设有进水管、出水管和反射板等部件,通过进水管、出水管的出水口的特性形状和反射板,能够改变水流方向和水力学特征,发生折流、沉淀及散射反应,具有更好的沉淀效果。

3、建设及维护成本低,采用湿地,可以综合利用服务区绿化面积,因地制宜采用人造生态环境,利用生态环境的净化能力来处理污水,使污水中的废物成为生境中生物的营养物,变废为宝,有利于环境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沉淀池,2-改良人工湿地,3-集水池,,4-固体处理器,5-进水管,6-出水管,7-顶盖,8-第一分隔板,9-第二分隔板,10-通孔,11-过滤网,12-底部管路,13-管道,14-防渗底层,15-砾石层,16-砂层,17-土壤层,18-反射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权利要求书和下面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实施例

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设置的污水沉淀器、改良人工湿地2和集水池3;所述污水沉淀器包括沉淀池1和进水管5,所述沉淀池1内设有第一分隔板8、第二分隔板9,所述第一分隔板8和所述第二分隔板9将所述沉淀池1分隔成第一级沉淀池1、第二级沉淀池1、第三级沉淀池1,所述第一分隔板8的底端和所述第二分隔板9顶端开设有通孔10,所述进水管5穿过沉淀池1与第一级沉淀池1连通,第三级沉淀池1内设有与通孔10连接的出水管6;改良人工湿地2由下至上设有防渗底层14、砾石层15、砂层16、土壤层17、土壤层17上种植植物,改良人工湿地2的进水口位于砾石层15,出水口位于土壤层17上方,且低于水面,第三级沉淀池1底部通过管道13与改良人工湿地2的进水口连通,改良人工湿地2的出水口通过管道13与集水池3连通。

其中,所述进水管5的出水口朝上,进水管5的出水口为上大下小的喇叭口状,水流在反重力喷涌湍射及过水断面面积突然变大的共同作用下,使得水流纵向速度头损耗严重,宏观上表现为纵向初始速度变小、纵向加速度为减速的横向紊动的减速上升运动,微观上表现为质点的横向旋滚、碰撞、掺混的减速上升运动,而水流能量则由动能及压能转化为位能。这就使得水体内的悬浮颗粒能够在第一级沉淀池1内相互碰撞聚集成片状絮凝体,而较大的絮凝体则能够在减速上升中沉淀于第一级沉淀池1底部。

其中,所述出水管6的出水口朝下,出水管6的出水口为上小下大的喇叭口状。同样使得水体内的悬浮颗粒相互碰撞聚集成片状絮凝体,而较大的絮凝体则能够在减速上升中沉淀于第三级沉淀池1底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作如下改进:

在一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二级沉淀池1内设置有多道过滤网11,所述过滤网11从下往上依水平设置。加强对杂质的隔离效果

在一优选方案中,所述沉淀池1上设置有顶盖7,所述顶盖7与所述沉淀池1上端可拆卸连接。用以防止灰尘落入到沉淀池1中。

在一优选方案中,所述污水沉淀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沉淀池1下方的固体处理器4,所述固体处理器4通过多根底部管路12与所述沉淀池1连通。

在一优选方案中,所述改良人工湿地2前端设置湿地防堵槽。用以将沉淀池1底部的固体沉淀物抽入到固体处理器4中进行处理。

在一优选方案中,土壤层17上种植植物采用芦苇、水葱和美人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依次连接的沉淀器和改良人工湿地2两个单元,其中沉淀器起到均匀水质和沉淀悬浮物提高系统的抗冲击能力,改良人工湿地2对服务区污水进行深度净化处理。

2、本实用新型的沉淀器通过物理沉降和过滤的方法对水中的铜粉和杂质进行隔离,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能够有效降低对废水中的处理难度。沉淀池1设有进水管5、出水管6和反射板18等部件,通过进水管5、出水管6的出水口的特性形状和反射板18,能够改变水流方向和水力学特征,发生折流、沉淀及散射反应,具有更好的沉淀效果。

3、建设及维护成本低,采用湿地,可以综合利用服务区绿化面积,因地制宜采用人造生态环境,利用生态环境的净化能力来处理污水,使污水中的废物成为生境中生物的营养物,变废为宝,有利于环境保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