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52495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属废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生产车间的产生的废水通常需要进行处理之后再排放或者回用,根据生产废水的种类会选用不同的废水处理装置和工艺,其中采用沉淀法来处理废水的常用装置为多级沉淀池,污水经过加药曝气处理流入沉淀池,沉淀物沉积在沉淀池池底,再通过泵等抽泥设备将沉淀物抽送至压泥机,在压泥机的作用下将沉淀物压成固体状。采用这种装置,多级沉淀池中会不同程度的沉积沉淀物,抽泥设备伸入沉淀池中难以将沉淀池中的沉积物清理彻底,造成沉积物堆积,需要较为频繁地定期人工清理沉淀池,增加了劳动强度。

鉴于此,本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理更加彻底、能够减轻劳动强度的废水处理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加药曝气池、沉淀池、抽泥设备以及压泥机,还包括竖流罐,加药曝气池与竖流罐之间设有输送设备,加药曝气池的出液端与输送设备的进液端连通,竖流罐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中的罐体以及设置在罐体内的中心管,竖流罐具有设置在中心管的上端的进液端、设置在罐体的上部的出液端以及设置在罐体的下部的沉淀排出口,输送设备的出液端与竖流罐的进液端连通,竖流罐的沉淀排出口与抽泥设备的进口端连通,抽泥设备的出口端与压泥机的进口端连通,竖流罐的出液端与沉 淀池的进液端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竖流罐的出液端与所述沉淀池的进液端之间的中转池,中转池包括第一池体、第二池体以及第三池体,第二池体设置在第一池体与第三池体之间,第二池体对应第一池体形成第一溢流部,第二池体对应第三池体形成第二溢流部,第一池体和第三池体的下部设置有回流管道,回流管道的出液端连接至所述沉淀池的进液端,在第二池体内设有沿纵向设置的导流筒,导流筒安装在第二池体中,导流筒的上端高于第一溢流部和第二溢流部,导流筒的下端与第二池体的池底之间形成回水通道,还包括回水管,回水管的一端从导流筒的下端伸入导流筒中,另一端延伸至用水车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罐体的下部形成锥形部,所述沉淀排出口设置锥形部的下端,所述中转池对应所述竖流罐的下部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罐体的上部的周沿设有溢流槽,溢流槽与所述第二池体之间设有导管,导管的上端与溢流槽连通,下端与所述第二池体连通。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加药曝气池中的溶液先通过输送设备输送至竖流罐中进行沉淀处理,沉淀物从竖流罐的下部输送至压泥机中进行处理,竖流罐中流出的清液回流至沉淀池进行进一步沉淀,通过竖流罐沉积掉大部分沉淀物,从而减轻了沉淀池的负担,大大减少人工清洗沉淀池的频率,而且废水处理得更加彻底。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中转池的结构简图;

图中:

10-加药曝气池 20-沉淀池

30-竖流罐 31-罐体

32-中心管 33-锥形部

34-溢流槽 35-导管

36-支架 40-压泥机

50-抽泥设备 60-输送设备

70-中转池 71-第一池体

72-第二池体 73-第三池体

74-导流筒 75-回水通道

76-第一溢流部 77-第二溢流部

78-回水管 79-回流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

参照图1至图2,图中箭头表示液体的流动方向,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加药曝气池10、沉淀池20、抽泥设备50以及压泥机40,还包括竖流罐30,加药曝气池10与竖流罐30之间设有输送设备60,加药曝气池10的出液端与输送设备60的进液端连通,通过输送设备60将加药曝气池中的溶液输送至竖流罐30中,输送设备60具体可以选用泵。本实用新型中竖流罐30包括支架36、设置在支架36中的罐体31以及设置在罐体31内的中心管32,中心管32与罐体31同轴设置,竖流罐30具有设置在中心管32的上端的进液端、设置在罐体31的上部的出液端以及设置在罐体31的下部的沉淀排出口,沉淀排出口设置在罐体31的下部,输送设备的出液端与竖流罐30的进液端连通,竖流罐30的沉淀排出口与抽泥设备50的进口端连通,抽泥设备50的出口端与压泥机40的进口端连通,竖流罐30的出液端与沉淀池20的进液端连通。采用这种,加药曝气池10中的溶液进入竖流罐30后,沉淀物沉积在罐体31的底部并通过抽泥设备50传送至压泥机进行压滤,从竖流罐30溢出的上清液则通过下面将要介绍的中转池70进一步处理后输送至沉淀池2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竖流罐30的出液端与所述沉淀池20的进液端之间的中转池70,中转池70包括第一池体71、第二池体72以及第三池体73,第二池体72设置在第一池体71与第三池体73之间,第二池体72对应第一池体71形成第一溢流部76,第二池体72对应第三池体73形成第二溢流部77,第一池体71和第三池体73的下部设置有回流管道79,回流管道79的出液端连接至所述沉淀池20的进液端,在第二池体72内设有沿纵向设置的导流筒74,导流筒74沿竖直方向设置,其为两端开口的筒体,导流筒74安装在第二池体72中,导流筒74的上端高于第一溢流部76和第二溢流部77,使得液体第二池体72中的液体不会从导流筒74的上部流入,导流筒74的下端与第二池体72的池底之间形成回水通道75,还包括回水管78,回水管78的一端从导流筒74的下端伸入导流筒74中,另一端延伸至用水车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罐体31的上部的周沿设有溢流槽34,溢流槽34与所述第二池体72之间设有导管35,导管35的上端与溢流槽34连通,下端与所述第二池体72连通。

采用这种结构,竖流罐30处理后的液体从溢流槽34中进入导管35,并通过导管35进入第二池体72,液体中的少量沉淀物可以在第二池体72中进一步沉淀,液体则进一步地从第二池体72中溢流至第一池体71和第三池体72,并从第一池体71和第三池体73中流至沉淀池,此时的液体中沉淀物含量很少,对沉淀池的负担很小。第二池体72底部的液体流入导流筒,并通过回水管78送走。由于液体从竖流罐30的上部在重力作用下泻流至第二池体72中,在第二池体72的表面会产生泡沫,将回水管78从导流筒74的底部穿入,可以避免泡沫从回水管78输出,回水管78输出的液体可以作为车间用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罐体31的下部形成锥形部33,所述沉淀排出口设置锥形部33的下端,所述中转池70对应所述竖流罐30的下部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