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54581发布日期:2018-07-04 02:43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垃圾处理设备,特别涉及用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专用设备。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大量垃圾,由于其成分多、排出量大,处理起来非常不便,如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就会造成污染,影响环境卫生。垃圾处理就是将垃圾进行清除,并无害化处理和合理利用。目前主要依靠填埋、堆肥和焚烧等处理。以上几种垃圾处理方式均存在缺点,填埋和堆肥处理时,垃圾里还会存在大量的细菌、病毒、重金属等,对于不易腐烂的垃圾,其周期过长,并且垃圾渗漏还会长期污染地下水资源,给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焚烧处理时,垃圾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极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人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进行研究和设计,提供一种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备,其采用全新的垃圾处理系统,实现对垃圾的分类处理,利于垃圾再利用,具有工作效率高、稳定性好的特点,便于推广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备,包括与垃圾渗透池连接的滚筒筛选破碎装置、连接于滚筒筛选破碎装置后方的风选装置及与风选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的清洗池;垃圾渗透池中设置有链条式输送带,链条式输送带通过进料输送带与滚筒筛选破碎装置连接;滚筒筛选破碎装置的筛上物料出口通过第一筛上物料输送带与风选装置的进料口连接,其筛下物料出口连接第一筛下物料输送带,第一筛下物料输送带上设有第一除铁器;所述风选装置的进料口及出料口的下方分别安装有第二筛下物料输送带及第三筛下物料输送带,第二筛下物料输送带上设有第二除铁器,第三筛下物料输送带上设有第三除铁器,风选装置的出料口还通过第二筛上物料输送带与塑料再生装置连接;所述第一筛下物料输送带的输出端、第二筛下物料输送带的输出端共同连接过渡输送带,第三筛下物料输送带的输出端及过渡输送带共同与物料输出输送带连接,物料输出输送带的输出端连接清洗池;

所述链条式输送带包括安装于机架上的链条组件,输送链条组件由减速电机驱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链条组件上方的均匀布料装置;所述链条组件包括对称安装于机架上的链条,相对的两链条之间安装有间隔连续布置的输送盒及位于输送盒两侧的挡板,链条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主动链轮及从动链轮,相对的两主动链轮之间及相对的两从动链轮之间分别通过转轴同步连接;所述均匀布料装置包括安装于罩壳中的布料滚筒,罩壳与机架连接,布料滚筒与所述链条组件之间带有布料间隙,布料滚筒通过罩壳上的布料电机驱动;

所述滚筒筛选破碎装置包括安装于机架上的箱体,箱体的周围布置有围栏,箱体中安装有滚筒筛,滚筒筛由机架上的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滚筒筛的前端为输送带进料端,其后端为出料端,滚筒筛的下侧方的机架上设有筛下物料出口,所述输送带进料端处设有破碎装置,所述出料端处设有筛上物料出口;所述破碎装置包括设置于滚筒筛前端的破碎刀辊及用于驱动破碎刀辊的破碎电机,破碎电机通过支架安装于机架上;

所述风选装置的结构与所述滚筒筛选破碎装置的结构的区别是:风选装置中未设置破碎装置而设置有位于其进料端的吹风装置。

所述从动链轮的侧面安装有张紧装置,所述张紧装置包括安装从动链轮的链轮座,链轮座安装于机架上的腰型孔中,链轮座通过调节杆与机架连接,调节杆上安装有调节螺母。

所述罩壳的两侧安装有升降调节板,升降调节板通过支撑架安装所述布料滚筒及布料电机;所述布料滚筒的外周面安装有多块布料板,沿其轴向布置的布料板之间错开设置。

所述机架上还安装有位于布料滚筒下方两侧的挡料斜板;所述罩壳的内侧安装有斜支撑板,斜支撑板与挡料斜板的斜度一致。

所述滚筒筛包括筒体,筒体的两端分别通过驱动轮与机架滚动连接,筒体的内壁设有导料片;所述筒体的为锥台形结构,其输送带进料端的直径小于出料端的直径,筒体的下侧面从输送带进料端至出料端倾斜向下设置。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对称设置于滚筒筛下方两侧的传动轴,传动轴的两端分别带有传动轮,传动轮与滚筒筛的筒体两端的驱动轮同步连接;相对的两传动轴之间通过端部的传动链同步连接,一侧的传动轴与驱动电机连接。

所述筒体的内腔截面为正八边形,所述导料片分别设置于每一边对应的侧面上;所述筒体的下侧安装有导料斗,导料斗的下端出口与筛下物料出口连接。

所述破碎刀辊的外周壁安装有围绕其中心轴布置的齿形刀片;所述破碎刀辊的位置略低于滚筒筛的输送带进料端的中心位置。

所述物料输出输送带上还安装有四轴撕碎机。

所述第二筛上物料输送带上安装有防护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滚筒筛选破碎装置,对垃圾物料进行破碎、筛选;通过风选装置进行风力和滚筛操作,选出塑料袋可制成塑料粒子,进行资源再利用;采用除铁器实现废金属回收,其余物料通过四轴撕碎机打碎后,进入清洗池清洗,最终通过除臭、灭菌后制成相应产品,做到不填埋、不焚烧,使生活垃圾得到再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合理,工作稳定性高;彻底避免了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垃圾的再利用,具有环保、实用的特点,可广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链条式输送带的结构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6为图4的左视图。

图7为图4的分解结构图。

图8为图7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9为图7的分解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滚筒筛选破碎装置的主视图。

图11为图10的左视图。

图12为图10的右视图。

图13为图10的俯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滚筒筛及破碎装置图。

图15为图14的俯视图(不包括滚筒筛)。

图16为滚筒筛选破碎装置的分解结构图。

图17为滚筒筛选破碎装置的局部结构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中破碎刀辊的结构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中风选装置的结构图。

图中:1、机架;2、链条式输送带;20、防护罩;202、挡板;203、链条;204、张紧装置;205、从动链轮;206、主动链轮;207、减速电机;208、布料滚筒;2081、布料板;209、布料电机;210、罩壳;211、输送盒;212、链轮座;213、调节杆;214、调节螺母;215、腰型孔;216、挡料斜板;217、升降调节板;218、支撑架;219、斜支撑板;3、进料输送带;4、滚筒筛选破碎装置;401、输送带进料端;402、出料端;403、围栏;404、滚筒筛;4041、筒体;4042、驱动轮;4043、导料片;4044、导料斗;405、驱动装置;4051、驱动电机;4052、传动轴;4053、传动轮;4054、传动链;406、破碎装置;4061、破碎刀辊;4062、破碎电机;4063、支架;4064、齿形刀片;407、筛下物料出口;408、筛上物料出口;409、箱体;5、第一除铁器;6、第一筛下物料输送带;7、第一筛上物料输送带;8、过渡输送带;9、风选装置;901、吹风装置;10、第二筛上物料输送带;11、物料输出输送带;12、四轴撕碎机;13、垃圾渗透池;14、清洗池;15、第二除铁器;16、第二筛下物料输送带;17、第三筛下物料输送带;18、第三除铁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包括与垃圾渗透池13连接的滚筒筛选破碎装置4、连接于滚筒筛选破碎装置4后方的风选装置9及与风选装置9的输出端连接的清洗池14;垃圾渗透池13中设置有链条式输送带2,链条式输送带2通过进料输送带3与滚筒筛选破碎装置4连接;滚筒筛选破碎装置4的筛上物料出口408通过第一筛上物料输送带7与风选装置9的进料口连接,其筛下物料出口407连接第一筛下物料输送带6,第一筛下物料输送带6上设有第一除铁器5;风选装置9的进料口及出料口的下方分别安装有第二筛下物料输送带16及第三筛下物料输送带17,第二筛下物料输送带16上设有第二除铁器15,第三筛下物料输送带17上设有第三除铁器18,风选装置9的出料口还通过第二筛上物料输送带10与塑料再生装置连接;第一筛下物料输送带6的输出端、第二筛下物料输送带16的输出端共同连接过渡输送带8,第三筛下物料输送带17的输出端及过渡输送带8共同与物料输出输送带11连接,物料输出输送带11的输出端连接清洗池14;

如图4、图5及图6所示,链条式输送带2包括安装于机架1上的链条组件,输送链条组件由减速电机207驱动,还包括设置于链条组件上方的均匀布料装置;链条组件包括对称安装于机架1上的链条203,相对的两链条203之间安装有间隔连续布置的输送盒211及位于输送盒211两侧的挡板202,链条203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主动链轮206及从动链轮205,相对的两主动链轮206之间及相对的两从动链轮205之间分别通过转轴同步连接;均匀布料装置包括安装于罩壳210中的布料滚筒208,罩壳210与机架1连接,布料滚筒208与链条组件之间带有布料间隙,布料滚筒208通过罩壳210上的布料电机209驱动;

如图10至图13所示,滚筒筛选破碎装置4包括安装于机架1上的箱体409,箱体409的周围布置有围栏403,箱体409中安装有滚筒筛404,滚筒筛404由机架1上的驱动装置405驱动;滚筒筛404的前端为输送带进料端401,其后端为出料端402,滚筒筛404的下侧方的机架1上设有筛下物料出口407,输送带进料端401处设有破碎装置406,出料端402处设有筛上物料出口408;破碎装置406包括设置于滚筒筛404前端的破碎刀辊4061及用于驱动破碎刀辊4061的破碎电机4062,破碎电机4062通过支架4063安装于机架1上;

如图19所示,风选装置9的结构与滚筒筛选破碎装置4的结构的区别是:风选装置9中未设置破碎装置406而设置有位于其进料端的吹风装置901。

如图4、图7及图8所示,从动链轮205的侧面安装有张紧装置204,张紧装置204包括安装从动链轮205的链轮座212,链轮座212安装于机架1上的腰型孔215中,链轮座212通过调节杆213与机架1连接,调节杆213上安装有调节螺母214。通过调节螺母214调节链轮座212的位置,从而调节从动链轮205与主动链轮206之间的距离,起到对链条203的张紧作用。

如图9所示,罩壳210的两侧安装有升降调节板217,升降调节板217通过支撑架218安装布料滚筒208及布料电机209;布料滚筒208的外周面安装有多块布料板2081,沿其轴向布置的布料板2081之间错开设置。升降调节板217用于调节支撑架218的高度,以调节布料滚筒208与链条203之间的间距;布料板2081用于对输送盒211上的垃圾物料进行拨动,实现对垃圾进行平整处理,保证均匀输送。

如图9所示,机架1上还安装有位于布料滚筒208下方两侧的挡料斜板216;罩壳210的内侧安装有斜支撑板219,斜支撑板219与挡料斜板216的斜度一致。挡料斜板216用于垃圾物料的阻挡,放置布料滚筒208将垃圾拨出输送盒211。

如图14、图16所示,滚筒筛404包括筒体4041,筒体4041的两端分别通过驱动轮4042与机架1滚动连接,筒体4041的内壁设有导料片4043;筒体4041的为锥台形结构,其输送带进料端401的直径小于出料端402的直径,筒体4041的下侧面从输送带进料端401至出料端402倾斜向下设置。筒体4041的锥台形设计,其目的是:一方面可以使物料倾斜输送,提高输送效率;另一方面,可保证筒体4041两端的驱动轮4042的中心水平同轴布置,提高滚筒筛404的工作稳定性并便于安装筒体4041。

如图15所示,驱动装置405包括对称设置于滚筒筛404下方两侧的传动轴4052,传动轴4052的两端分别带有传动轮4053,传动轮4053与滚筒筛404的筒体4041两端的驱动轮4042同步连接;相对的两传动轴4052之间通过端部的传动链4054同步连接,一侧的传动轴4052与驱动电机4051连接。驱动电机4051驱动一侧的传动轴4052转动,同时通过链条带动另一侧的传动转转动,两传动轴4052通过传动轮4053、驱动轮4042带动筒体4041转动,筒体4041转动时对其中的垃圾进行翻转,细小的垃圾从筒体4041的侧壁孔中导出,并从筛下物料出口407中输出至下方的输送带,未滤除的垃圾从筒体4041的出料端402导出并从筛上物料出口408输出至第一筛上物料输送带7。

如图16所示,筒体4041的内腔截面为正八边形,导料片4043分别设置于每一边对应的侧面上;筒体4041的下侧安装有导料斗4044,导料斗4044的下端出口与筛下物料出口407连接。筒体4041为多边形结构,与导料片4043相结合,实现对垃圾进行导向,便于垃圾的输出。

如图11、图17及图18所示,破碎刀辊4061的外周壁安装有围绕其中心轴布置的齿形刀片4064;破碎刀辊4061的位置略低于滚筒筛404的输送带进料端401的中心位置。齿形刀片4064更利于对垃圾物料的破碎,特别适于塑料袋的破袋操作。破碎刀辊4061设置于滚筒筛404的筒体4041的进料口中心的下方位置,既利于对垃圾物料的破碎,又不影响垃圾的进料。

本实用新型中,链条203还可以配用支架,以调节其输送角度,以适应多种场合。

本实用新型中,如图1所示,物料输出输送带11上还安装有四轴撕碎机12,四轴撕碎机12为现有技术,用于对垃圾物料进一步撕碎处理,便于后期的清洗。

如图2所示,第二筛上物料输送带10上安装有防护罩20。

本实用新型中,输送带设计成框板式(盒式)安装在自制特种链条上,使物料在输送过程中,当输送机倾斜度较大的情况下物料不会下滑掉落;输送带上设计安装均匀布料装置,使物料在输送带上堆放均匀,其厚度可以调整,确保在出料时不会有成堆或者无料的情况出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合理,输送物料的稳定性高、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中,滚筒筛的进料口处设置有破碎装置,对垃圾物料进行初步破碎,便于物料筛选,破碎装置的结构及安装位置设计合理,其破碎效果好;滚筒筛采用锥台形结构,其结构合理,便于安装,筛选工作稳定性高。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生活垃圾通过链条式输送带2提升至进料输送带3,经过滚筒筛选破碎装置4,对物料进行破碎、筛选;2.滚筒筛选破碎装置4的筛上物输送到风选装置9,经过风力和滚筛装置,选出塑料袋可制成塑料粒子,进行资源再利用;3.滚筒筛选破碎装置4及风选装置9中的筛下物经过除铁器,可得到废金属回收,其余物料进入四轴撕碎机打碎后,进入清洗池清洗,最终通过除臭、灭菌后制成相应产品,做到不填埋、不焚烧,使生活垃圾得到再利用。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改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