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行天桥的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54109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行天桥的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洁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行天桥的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人行天桥又称人行立交桥。一般建造在车流量大、行人稠密的地段,或者交叉口、广场及铁路上面。人行天桥只允许行人通过,用于避免车流和人流平面相交时的冲突,保障人们安全的穿越,提高车速,减少交通事故。按照结构区分,常见的过街天桥可以分为三大类,分别为悬挂式结构、承托式结构和混合式结构,除了上述三种主流结构,还有一些城市在某些街区将悬索桥、斜拉桥的结构用于过街天桥的建筑,但这些特殊结构的过街天桥大多造价昂贵,之所以选择这些特异的结构,大多是出于城市景观的考虑,并非过街天桥的主流,人行天桥在缓解交通压力和保障行人安全等方面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人行天桥由于平时来往行人较多,因此表面清洁度较差,为维护城市的市容市貌,需要定时对人行天桥进行清理,尤其对扶手,栏杆支柱等要更加注意清理,但这些部位由于表面并不平整,因此清理不便,有些栏杆形状为多边形的支架,这增加了外形的可观性,但同时也增加了清洁的难度,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人行天桥的清洁装置来改变这种现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行天桥的清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清洁效果不理想,清洁难度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行天桥的清洁装置,包括手套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外壳的手掌内侧位置固定设有摩擦层,在所述手套外壳的手指第二指节处和掌心拇指展肌区和小指展肌区上均设有喷洒结构,所述手套外壳为双层结构,在层与层之间形成一个内腔,在内腔之中设有第一储液腔、第二储液腔和气囊,在所述第一储液腔与第二储液腔内装有清洁液。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储液腔设置于手掌背面的位置,所述第二储液腔设置于四指背面的位置,所述气囊设置于第一储液腔和第二储液腔之间,位于手掌的掌骨深横韧带区上,所述第一储液腔与手掌上的喷洒结构连通,所述第二储液腔与手指上的喷洒结构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喷洒结构包括压头、压柱和复位弹簧,所述压头固定设置于压柱的一端,所述压柱的末端与复位弹簧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拇指上并未设有喷洒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摩擦层为橡胶层或毛刷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手指上的摩擦层比手掌上的摩擦层材质较柔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手指上的摩擦层采用软质橡胶层,手掌上的摩擦层采用硬质橡胶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清洗装置,可对人行天桥的扶手、栏杆等一些难清理的部位进行有效的清除,保证人行天桥的正常使用,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清洗装置,无需拿取清洁液,清洁液直接放置于清洗装置中,使用方便,喷洒、擦拭、除垢等均可有本实用新型的清洗装置一体完成,并且本装置体积小,质量轻,方便拿取存放,结构简单,使用快速便捷,适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清洗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清洗装置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清洗装置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套外壳、2-摩擦层、3-喷洒结构、4-第一储液腔、5-第二储液腔、6-气囊、31-压头、32-压柱、33-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一种人行天桥的清洁装置,包括手套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外壳的手掌内侧位置固定设有摩擦层,在所述手套外壳的手指第二指节处和掌心拇指展肌区和小指展肌区上均设有喷洒结构,所述手套外壳为双层结构,在层与层之间形成一个内腔,在内腔之中设有第一储液腔、第二储液腔和气囊,在所述第一储液腔与第二储液腔内装有清洁液;喷洒结构方便将储液腔内的清洁液喷涂到所要清洁材质的表面,喷涂收缩自如,方便使用。

第一储液腔设置于手掌背面的位置,所述第二储液腔设置于四指背面的位置,所述气囊设置于第一储液腔和第二储液腔之间,位于手掌的掌骨深横韧带区上,所述第一储液腔与手掌上的喷洒结构连通,所述第二储液腔与手指上的喷洒结构连通;气囊挤压两侧的第一储液腔和第二储液腔,使其内部的压力增大,便于清洁液的喷洒。

喷洒结构包括压头、压柱和复位弹簧,所述压头固定设置于压柱的一端,所述压柱的末端与复位弹簧固定连接;便于喷洒结构收放自如,及时开关喷洒开口,使得喷涂方便。

拇指上并未设有喷洒结构;由于拇指接触清洁面较窄,有时甚至会被其他手指部位遮挡,因此不必设置喷洒结构,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节约清洁剂。

摩擦层为橡胶层或毛刷层;摩擦系数大,同时质量较轻,便于使用;手指上的摩擦层比手掌上的摩擦层材质较柔软,所述手指上的摩擦层采用软质橡胶层,手掌上的摩擦层采用硬质橡胶层;由于手指部位要弯曲,因此这个部位的摩擦层应柔软一些,便于手指的弯曲。

本实用新型清洗装置的具体使用方法:首先将清洗液注入第一储液腔和第二储液腔内,第一储液腔与手掌上的喷洒结构连通,第二储液腔与手指上的喷洒结构连通,当需要对圆柱状的扶手和栏杆进行清洗时,手握栏杆,对喷洒结构的压头施加一定压力,使得压柱压缩,打开喷口,方便清洗液流出,并且由于气囊位于手掌的掌骨深横韧带区上并且设置于第一储液腔和第二储液腔之间,手掌弯曲时,手指关节会对气囊进行挤压,这样会给予第一储液腔和第二储液腔压力,使得其中的清洗液喷洒出去,然后配合手掌内摩擦层的擦拭达到对栏杆表面的清洗任务。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