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氢水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25868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富氢水杯。属于生活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人的衰老是由于细胞老化或坏死所造成的。造成细胞病态或者老化的主要元凶就是过剩的氧自由基。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和无嗅的气体。氢气的独特性质,决定了氢气在生物上具有许多优点。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强大的穿透性,可以非常容易的进入细胞内如细胞核和线粒体等任何部位。这是奠定氢气可以用于疾病的一个重要特征。氢的主要功效为:抗氧化。

富含氢离子的水素水,即为氢还原水,就是一种让水中含有强还原力的氢、与普通的水不同的是,通过其抗氧化还原力、清除体内过剩活性氧(氧自由基) 的一种饮用水。目前,市场已出现了大量水素水产品,但是现有技术一般采用电极棒来对水分子进行微电解,微电解反应慢,产生的氧气和氢气不均匀,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富氢水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富氢水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杯盖、杯体、杯座,杯体的下端与杯座的上端密封且可拆卸地连接,杯体的上端与杯盖密封且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杯座设有一容纳腔,在该容纳腔外上方水平设有第一电极网和第二电极网,该第一电极网和第二电极网呈层状结构设置在杯座顶部的中央并且相互不接触,在容纳腔内则设有控制板分别与第一电极网和第二电极网电连接;所述杯盖的底部设有出口,并且在杯盖的侧壁设有与该出口连通的雾化喷嘴,在杯体内还设有磁化滤芯,该磁化滤芯的出口端与杯盖底部的出口连通并螺纹连接,磁化滤芯的进口端连通软管,该软管延伸至杯体底部。

采用电极网对水分子进行微电解,在微电解的过程中,氧气和氢气则会带动电极网附近的水团上升移动,由于电极网的网状结构,使其产生的氧气和氢气较为均匀,水团上升移动的过程中,扩散速度较现有技术中采用电极棒的扩散速度快很多,使得氢离子更加均匀的分布于水中,并且还可大大缩短微电解过程的时间,因此采用本实施例的电极网微电解制作氢水的效果异常突出。杯体、杯盖、杯座采用可拆卸的方式便于清晰和维护。微电解制氢水可直接饮用,也可喷在脸上,对面部补水。

具体地,所述控制板包括微控制器、电源模块、开关模块,电源模块、开关模块分别与微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充电接口、电源转换电路、电源储存电路,开关模块包括开关按键、开关信号采集电路,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电源储存电路、开关信号采集电路均与微处理器连接,充电接口和开关按键均设于杯座的外壁上。

为了固定第一电极网和第二电极网,所述容纳腔上方的杯座内设有凹槽,第一电极网和第二电极网一上一下横向设于该凹槽中,第一电极网和第二电极网之间设有绝缘件,所述横向为水平方向;在第一电极网上设有固定件,该固定件包括上下均开口的筒体,和一个以上一端连接于筒体外壁且竖向设置的翼片,以及设于筒体外围且与翼片的另一端连接的环形件,环形件的外边缘卡接入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翼片、环形件一体成型且下端面均位于同一个光滑的弧面或者平面上。通过此种方式,可将第一电极网和第二电极网很好地固定,并且也方便拆卸清洗。

为了使固定件更加牢固地固定于凹槽,所述环形件的外边缘还设有多个凸起,凹槽侧壁则设有多个与凸起配合的滑槽。

进一步地,在杯座的顶部还设有透明的灯罩,该灯罩中设有与控制板电连接的LED灯,灯罩的底部与容纳腔的顶部一体成型,并在容纳腔壁上开有用于穿过LED灯的第一通孔,相应的,灯罩穿过第一电极网和第二电极网设于杯座的中部,在第一电极网、第二电极网中部均设有用于穿过灯罩的第二通孔,筒体的开口与第二通孔位置对应。

杯体和杯座的密封且可拆卸的方式为:所述杯座的顶部边缘设有安装凹槽,杯体的厚度与该安装凹槽的宽度匹配地卡接于该安装凹槽内,并且在该安装凹槽的相对内侧壁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凹槽的相对外侧壁还设有内螺纹,杯体下端相应地设有外螺纹,使杯体和杯座螺纹连接。进一步改善杯体和杯座的密封性能。

更进一步地,所述杯体和杯盖螺纹连接,并且在连接处设置密封圈。

另外所述杯体为透明玻璃材质或PPSU制成,杯盖和杯体均采用安全耐用材质,第一电极网和第二电极网均采用钛基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电极网对水分子进行微电解,微电解出氢离子,形成微电解制氢水,其中,氢离子水可有效被细胞吸收、平衡人体酸碱值、改善亚健康、祛除水中余氯。微电解制氢水可直接饮用,也可以喷雾的形式喷在脸上,对面部补水。

在微电解的过程中,氧气和氢气则会带动电极网附近的水团上升移动,由于电极网的网状结构,使其产生的氧气和氢气较为均匀,水团上升移动的过程中,扩散速度较现有技术中采用电极棒的扩散速度快很多,使得氢离子更加均匀的分布于水中,并且还可大大缩短微电解过程的时间,因此采用本实施例的电极网微电解制作氢水的效果异常突出。杯体、杯盖、杯座采用可拆卸的方式便于清晰和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

1-杯盖,101-雾化喷嘴,102-磁化滤芯,103-出口端,2-杯体,3-杯座, 301-第一电极网,302-充电接口,303-开关按键,304-灯罩,305-密封圈,306- 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富氢水杯,包括杯盖1、杯体2、杯座3,杯体的下端与杯座的上端密封且可拆卸地连接,杯体的上端与杯盖密封且可拆卸地连接。

其中,杯体和杯座的密封且可拆卸的方式为:杯座的顶部边缘设有安装凹槽,并且在该安装凹槽的相对内侧壁设有密封圈305,杯体的厚度与该安装凹槽的宽度匹配地卡接于该安装凹槽内。

杯体和杯座的密封且可拆卸的另一种方式为: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安装凹槽的相对外侧壁还设有内螺纹,杯体下端相应地设有外螺纹,通过螺纹连接进一步改善杯体和杯座的密封性能。

同理,杯体和杯盖的密封且可拆卸的方式也可为螺纹连接,再通过密封圈进一步密封。

本实施例中,杯座设有一容纳腔,在该容纳腔外上方水平设有第一电极网 301和第二电极网,该第一电极网和第二电极网呈层状结构设置在杯座顶部的中央并且相互不接触,在容纳腔内则设有控制板分别通过电线与第一电极网和第二电极网电连接。控制板包括微控制器、电源模块、开关模块,电源模块、开关模块分别与微控制器电连接,电源模块包括充电接口302、电源转换电路、电源储存电路,开关模块包括开关按键303、开关信号采集电路,充电接口和开关按键均设于杯座的外壁上。

由于现有技术一般采用电极棒来对水分子进行微电解,本实施例采用电极网对水分子进行微电解,在微电解的过程中,氧气和氢气则会带动电极网附近的水团上升移动,由于电极网的网状结构,使其产生的氧气和氢气较为均匀,水团上升移动的过程中,扩散速度较现有技术中采用电极棒的扩散速度快很多,使得氢离子更加均匀的分布于水中,并且还可大大缩短微电解过程的时间,因此采用本实施例的电极网微电解制作氢水的效果异常突出。在实际使用中,也可看到气泡的运动更加均匀。

另外,杯体、杯盖、杯座采用可拆卸的方式便于清晰和维护。

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加本富氢水杯的渲染效果,在杯座的顶部还设有透明的灯罩304,该灯罩中设有通过电线与微控制器电连接的LED灯,灯罩的底部与容纳腔的顶部一体成型,并在容纳腔壁上开有用于穿过LED灯的第一通孔。

本实施例中,灯罩穿过第一电极网和第二电极网设于杯座的中部,第一电极网和第二电极网中部均设有用于穿过灯罩的第二通孔。

为了固定第一电极网和第二电极网,在容纳腔上方的杯座内设有凹槽,第一通孔设于该凹槽的底部,第一电极网和第二电极网横向设于该凹槽中,第一电极网和第二电极网之间设有绝缘件,绝缘件中部设有用于穿过灯罩的第三通孔,横向为水平方向,在第一电极网上设有固定件306,该固定件包括上下均开口的筒体,和一个以上一端连接于筒体外壁且竖向设置的翼片,以及设于筒体外围且与翼片的另一端连接的环形件,环形件的外边缘卡接入凹槽,筒体的开口与第二通孔位置对应。

筒体、翼片、环形件一体成型且下端面均位于同一个光滑的弧面或者平面上。通过此种方式,可将第一电极网和第二电极网很好地固定,并且也方便拆卸清洗。

为了使固定件更加牢固地固定于凹槽,环形件的外边缘还设有多个凸起,凹槽侧壁则设有多个与凸起配合的滑槽。

杯盖的底部设有出口,并且在杯盖的侧壁设有与该出口连通的雾化喷嘴 101。

本实施例的杯体为透明玻璃材质或PPSU制成,杯盖和杯体均采用安全耐用材质,例如PP。第一电极网和第二电极网均采用钛基材料制成。

在杯体内还设有磁化滤芯102,该磁化滤芯的出口端103与杯盖底部的出口连通并螺纹连接,磁化滤芯的进口端连通软管(图中未示出),该软管延伸至杯体底部。

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设计原理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结构基础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