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镜清洗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2820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镜清洗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清洗消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镜清洗池。



背景技术:

内镜是一种光学仪器,由体外经过人体自然腔道送入体内,对体内疾病进行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脏器内腔病变,确定其部位、范围,并可进行照相、活检或刷片,大大的提高了癌的诊断准确率,并可进行某些治疗。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这项进入人体的诊疗技术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

由于内镜是浸入人体的诊疗方式,在重复利用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消毒程度来控制。在2017年6月1日起实施的新的《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中关于清洗液的浓度有着严格的规定。现阶段医院使用的消毒池的容量在21000ml,按照浓度规定需要加入147ml的酶,才可以达到浓度要求,酶的价格在0.3元/ml,那么一条内镜要消耗的酶的成本即为44.1元,数量巨大的内镜清洗大大增加了清洗内镜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内镜清洗池使用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的内镜清洗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镜清洗池,包括池体,池体上设有防溢口和排出口,所述池体底面设有凸台,凸台与池体侧壁之间形成间隔空间用于容置内镜。

优选地,所述池体上还设有出酶口。装有酶的器皿可以直接通过连接出酶口向池体中补充酶。

优选地,所述池体上还设有注酶口,所述注酶口与出酶口通过软管连接。此时,装有酶的器皿连接注酶口,然后酶液通过软管从出酶口流入池体中。

优选地,所述池体上还设有无菌水供水口。

优选地,所述池体上还设有高压注水口。高压水注水口连接高压水给水管道,用于冲刷池体。

优选地,所述排出口处设有塞子用于封堵排出口防止池中的水流出。

优选地,所述池体上还设有水龙头。水龙头可以集成设置在池体上,方便使用。

优选地,所述凸台的高度低于池体深度。主要目的是除了适用一些长管状内镜外,凸台平面在池体内也可以适用于一般的机械放置清洗消毒。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内镜清洗池,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内镜清洗池内的凸台,与池体之间形成的间隔空间可以容置内镜,保证内镜可以按照要求清洗的前提下减少酶的用量,从而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内镜清洗池的主视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内镜清洗池的俯视结构图。

图3为实施例内镜清洗池的立体结构图。

图中:

1无菌水供水口,2水龙头,3池体,4排出口,5塞子,6注酶口,7出酶口,8防溢口,9高压注水口,10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

请参见图1-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镜清洗池,包括池体3,池体3上设有防溢口8和排出口4,排出口4处设有塞子5用于封堵排出口4防止池中的水流出。所述池体3底面设有凸台10,凸台10与池体3侧壁之间形成间隔空间用于容置内镜。凸台10的形状不限于图示的形状,在满足清洗的条件下,可以变换各种形状用于减少酶的用量。凸台10的高度低于池体3深度。主要目的是除了适用一些长管状内镜外,凸台10平面在池体3内也可以适用于一般的机械放置清洗消毒。

池体3上还设有出酶口7和注酶口6,注酶口6和出酶口7通过软管连接。装有酶的器皿连接注酶口6,然后酶液通过软管从出酶口7流入池体3中。池体3上还设有水龙头2、无菌水供水口1和高压注水口9。高压水注水口连接高压水给水管道,用于冲刷池体3。

该内镜清洗池的使用方法如下:

将使用后的内镜,用湿纱布擦拭插入部,并按下注水、注气按钮10秒钟,将整条内镜放入池体3中,通过水龙头2放水,使内镜完全浸泡在水中,分别清洗按钮及腔体等部分,然后拔出塞子5,通过排出口4放水,将废水排出。

注酶口6与装有酶的器皿通过软管连接,注酶口6与出酶口7连接,当废水排净后,通过无菌供水口1放水进入池体3,通过出酶口7向池内加入一定比例的酶,然后进行刷洗工作,刷洗完成后,静置一段时间,拔掉塞子5,放掉池内的清洗液,然后通过高压注水口9进行冲洗,冲洗完成,进入下一个环节。其中防溢口8主要用来预防清洗液过多,当清洗液超过规定的量,就会从防溢口8流走。

该清洗池通过池体3内凸台10的设计,占用了池体3内部的一部分体积,当进行清洗工作时,工作人员将清洗液按比例加入池内。在现在阶段普遍使用的普通清洗池计算,由于池体内部是空的,需要的总清洗液容积在21000ml,需要147ml的酶来进行配比。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凸台10使原来的池体容积由原来的21000ml变成13800ml,此时需要97.28ml的酶,减少了清洗液的使用,从而减少了酶的使用,可以减少至少1/3的用量,那么按照市场价格酶的单价是0.3元/ml,那么每条内镜消耗的酶的金额由原来的44.1元,变成现在的29.1元,大大降低了成本。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发明构思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该发明构思的前提下,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