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化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6909阅读:1765来源:国知局
磁化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热水器领域,尤其涉及热水器用磁化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磁化燃气热水器能够对生活用水起到软化的作用,但磁化水装置在作用过程中由于磁感线和水流方向基本平行,加之磁铁的作用面积小,造成磁化效果不显著。

CN201510298403.3公开了《一种磁化水水泵》,包括定子铁芯,该定子铁芯内设有定子绕组;定子外壳,所述定子铁芯与定子绕组密封封装于该定子外壳内,所述定子外壳两端的端部设有通水孔;转子铁芯,该转子铁芯外设有转子绕组;转轴,该转轴穿过定子铁芯且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定子外壳的端部连接,所述转子铁芯固接于定子铁芯内的转轴上;转子外壳,所述转子铁芯与转子绕组密封封装于该转子外壳内,且所述转子外壳的外周设有螺旋凹槽;所述转子外壳与定子铁芯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

该申请利用外壳与定子铁芯之间的气隙内产生轴向的牵引力来输送水流的同时,对水流进行磁化。其磁感线与水流方向平行,同样存在磁化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显著提升磁化效果的磁化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磁化水装置,包括设置在水管内的磁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化组件包括磁性件,所述磁性件为环形结构,将所述水管的内腔分隔为位于所述磁性件和所述水管之间的第一腔体和位于磁性件内的第二腔体;

所述第二腔体内设有能在水流作用转动的扰流组件;

所述扰流组件驱动连接所述磁性组件。

为进一步增强磁化效果,作为改进,所述磁性件可以由第一N极、第二N极、第一S极和第二S极组成;其中第一N极和第一S极对接形成所述磁性件的外层环,所述第二N极和所述第二S极对接形成所述磁性件的内层环;

所述第一S极贴合在所述第一N极的内侧壁上,形成所述磁性件的左半环;

所述第一N极贴合在所述第一S极的内侧壁上,形成所述磁性件的右半环。

该磁性件的结构设计,磁体为圆环结构,且磁级布局在内外圆环上,内外圆环都存在N级和S级,同一表面上也同时存在的N极、S极,极大地提高了第二腔体内的磁力线密度,形成中心磁感线密集区,大大增强磁场强度;同时在外圆环形成封闭的环形磁场区,能够减小外圆环表面磁场强度随距离增强而衰减的程度;并且水流处于切割磁感线的作用状态,水分子能够得到充分而有效的磁化;并且环状磁性件的结构设计,使得磁铁的表面积增大,进一步加强了磁场对水的磁化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腔体的横截面积与所述第二腔体的横截面积之比为1:1.5~3,以使大部分水流从磁感线密集的第二腔体流过,从而进一步保证磁化效果。

作为改进,可以将所述磁性件嵌设在壳体内;所述壳体与所述水管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的第一腔体;所述壳体的内腔形成所述的第二腔体。

将磁性件嵌设在壳体内,避免了磁性件与水流直接接触所导致的腐蚀问题;优选磁性件采用钕铁硼材质制备。

为方便磁性件与壳体的装配,所述壳体可以包括相互对接的环状的上座和下座;两者可以通过超声波焊接固定。

上述各方案中,所述扰流组件的结构可以有多种,较好的,所述扰流组件可以包括转轴和能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转轴上叶轮;

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定位架和第二定位架上,所述第一定位架和所述第二定位架限位在所述水管内。

作为改进,为进一步改善出水效果,可以在所述叶轮的表面包覆有银离子层。通过向水流中释放银离子来杀灭水中的细菌等微生物。

较好的,所述磁化组件有可以多组,沿所述转轴的轴向依次间隔设置;所述扰流组件也有多组,分别设置在对应的磁化组件第二腔体内。该方案能够使的水流在第二腔体内呈加速旋转状态流过,与磁力线的切割进一步增加,进一步增强了磁化效果。

为方便限位叶轮,可以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叶轮的叶片上设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能转动的容置在所述导向槽内。通过导向孔与导向槽的配合来限流叶轮,能充分保证叶轮的定向转动以及对水流的扰动导向作用,使得水流在第二腔体内形成旋转的涡流,增强与磁力线之间的切割,进一步改善磁化效果。

优选所述叶片沿所述转轴的周壁呈螺旋状布置,以进一步改善水流的旋转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磁化水装置,将水流分为内外两部分,且水流方向与磁感线垂直,水中阴阳离子所受的洛伦兹力最大,运动达到一定强度后可以破坏连接大分子之间的链,单个水分子摆脱链的约束做单个运动,更容易被吸收;并且本磁化装置的结构在强化水流磁化效果的同时,加工工艺简单可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配结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磁性组件和扰流组件装配结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磁性组件和扰流组件分解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磁力线分布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水流切割磁力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该磁化水装置包括:

磁化组件2,有多组,依次间隔设置在水管1的内腔内,包括环状结构的壳体和嵌设在壳体内的磁性件21。

其中壳体由环状的上座22和下座23对接而成,上座和下座的内部设有用于嵌设磁化件21的环状凹槽25,壳体的内侧壁上设有导向槽24。

壳体将水管1的内腔分隔为位于壳体和水管1之间的第一腔体11和位于壳体内的第二腔体12,即壳体的内腔。

第一腔体11的横截面积与第二腔体12的横截面积之比为1:2。

磁性件21由第一N极、第二N极、第一S极和第二S极组成;其中第一N极和第一S极对接形成磁性件21的外层环,第二N极和第二S极对接形成磁性件的内层环。

第一S极贴合在第一N极的内侧壁上,形成磁性件21的左半环。

第一N极贴合在第一S极的内侧壁上,形成磁性件21的右半环。

扰流组件3,有多组,设置在壳体的内腔内即第二腔体12内,用于旋转进入第二腔体内的水流,包括转轴31和能转动地连接在转轴31上叶轮32。

其中,转轴3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定位架41和第二定位架42上,第一定位架41和第二定位架42限位在水管1内。

各组扰流组件沿转轴的轴向依次间隔设置;扰流组件3也有多组,分别设置在对应的磁化组件2第二腔体12内。

叶轮32的叶片34上设有导向块33;导向块33能转动的容置在导向槽24内。

各叶片34沿转轴的周壁呈螺旋状布置;叶片34的材质可以根据需要选用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种,例如金属、塑料等;本实施例中的叶片采用纯铜制备,以便于在叶片表面电镀上银离子层;包覆在叶片33表面的银离子层,能向水流中释放银离子,杀灭水中的细菌。

水流进入水管内,流束分两部分流出,大部分从第二腔体内流过,少部分从第一腔体内流过;水流通过叶轮转子,流束呈涡旋状态,同时带动磁化组件旋转,形成旋转磁场,且磁性件的结构使磁体的中心区域为磁场密集区,磁场强度最大,能够使水流与磁场进行充分作用,且流束始终与磁感线处于垂直切割状态,使水中的阴阳离子所受的洛伦兹力最大,保证磁化强度最大化,加强水分子的小分子化。磁化组件在外圈的磁感线在横截面上形成环形的封闭曲线,与从第一腔体内流经的少部分水流方向垂直,同样保证水流与磁感线的充分接触和垂直切割作用,从而保证磁化效果。

该磁化装置工作时,叶轮表面包覆的银离子层,能够释放银离子,银离子接触细菌后,能够破坏细菌的蛋白质结构,有效杀灭细菌,且由于银离子具有较高的氧化还原性,因此细菌被杀灭后又会游离,从菌体中释放,继续与其它有机细菌进行氧化反应,周而复始的产生杀菌抗菌作用。银离子对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杆菌及绿脓杆菌等,均有99%的抑制功效。同时转子的叶轮结构能带动水流旋转,加强水流与银离子的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