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固定化的微生物流化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96497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非固定化的微生物流化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生物净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非固定式微生物流化床。



背景技术:

我国的江河湖泊水体污染主要包括氮磷等营养物和有机物污染物两方面。削减水体N、P和有机污染物的技术途径除了消除点源(截流污染源)、减少和控制面源污染这些最基本的途径外,国内外最常见的方法有机械清淤法、引水冲洗法、化学法和生物修复法。与物理、化学方法相比,生物修复技术可在常温下高效完成,具有处理效果好、工程造价相对较低、不需耗能或低耗能、运行成本大大低于机械清淤和引水冲洗等技术,并可避免铺设机械设备、修坡筑堤以及由于污泥堆放造成的环境二次污染问题。在生物修复方法中,微生物技术更是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其来源广、易培养、繁殖快、对环境适应性强;不仅能够去除各类有机物、病原体与有毒物质,还能去除臭味、提高透明度与降低色度等;对处理环境的影响小,不产生二次污染。

直接应用微生物制剂处理污水存在治理成本高、效果不稳定等缺点,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应运而生的微生物固定化技术较好的解决了此类问题。在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应用于富营养化水体治理方面,目前的技术是将包埋填料直接置于网兜中,放入水体中,让其缓慢发生作用。但是这种方式由于填料通常静止于水体中,微生物的作用较为缓慢,生物膜容易老化。

通过改进,一种非固定化的微生物流化床,其床体采用密度较轻的塑料制成,外形呈圆柱形、长方体或正方体,床体上表面及周边安有泡沫浮球,并连接一个牵引铁环,底面设有金属固定环,床体的周侧及下底面均匀开孔,床体上端有填料口。这种流化床由于所装载填料较轻,并通过水流作用所需曝气量极少,这极大的减小了动力消耗。然而这种设计在牵引时,床体中的填料仅有部分在水面以下,床体本身的活动限制很大,影响净化效率,同时从填料口放进的填料也易从填料口逃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提供一种放置在流水中的非固定式微生物流化床。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非固定式微生物流化床,由船体牵引,包括一部分浮在水面以上的装载装置、漂浮装置和牵引装置;

所述装载装置由两个相同盖体对置扣合而成,两所述盖体扣合后形成的空腔放置微生物载体,每个所述盖体表面设有第一通孔和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盖体的中心,多个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互不干涉,且直径均小于微生物载体;

所述漂浮装置包括杆体和漂浮体,所述杆体贯穿两个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杆体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所述漂浮体;

所述牵引装置分别与船体和所述杆体的两端连接,以同时牵引所述装载装置和所述漂浮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装载装置由两个盖体扣合而成,方便盛放和拿取微生物载体,其上设有直径小于微生物载体的通孔,同时漂浮装置的杆体贯穿设置在盖体中心的第一通孔,因此装载装置可绕杆体旋转,另外,漂浮装置上连有牵引装置,因此当装载装置放于水中后,会漂浮在水上,并且随着牵引装置固定于船体或固定物体后,受到流水的作用,装载装置会绕杆体旋转,微生物载体在装载装置中进行去除富营养化水体有机质及氮磷污染,并保证有充足的氧气接触。

进一步,所述盖体为半球形,所述装载装置为球体;所述盖体为半扁球形,所述装载装置为扁球体。

采用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装载装置为球体,置于水中均匀受到来自于各个方向的力,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适用于不断变化的流水中。装载装置为扁球体,置于水中受到绕扣合边缘方向的力,使装载装置在水中绕扣合边缘快速旋转,适用于流水方向与船体行驶方向相同的环境中。

进一步,盖体的边缘间隔设有沿径向延伸的凸缘,所述凸缘设有发光涂层。

采用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凸缘利于装载装置在水中旋转,同时凸缘表面设有发光涂层,不需要额外的电力,经济环保,便于观察和定位。

进一步,所述杆体沿其周向分别设有两个环形凹槽,两个所述第一通孔分别套设在所述环形凹槽内,每个所述环形凹槽上在远离所述盖体的侧壁与所述盖体之间套设一弹簧。

采用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盖体受到沿杆体的长度方向的力时,会与杆体上的凹槽发生碰撞,设置弹簧后,缓冲盖体受到的力,保护盖体与杆体。

进一步,所述漂浮体设置在所述装载装置外,所述漂浮体为泡沫浮球。

进一步,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牵引支架和牵引绳,所述牵引支架为人字形,包括三根分支架,其中两根所述分支架分别与所述杆体的两端连接,另一根所述分支架上设有所述牵引绳。

进一步,所述牵引绳为弹性绳。

采用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牵引装置用于将该装载装置连接与船体上,同时牵引绳为弹性绳,在受到不同程度的水流冲击时绳体不易断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微生物流化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非固定式微生物流化床,由船体牵引,包括装载装置1、漂浮装置2和牵引装置3;装载装置1由两个相同盖体4对置扣合而成,两个盖体4对置扣合后形成的空腔放置微生物载体,每个盖体4的表面设有第一通孔5和多个第二通孔6,其中第一通孔5设置在盖体4的中心,多个第二通孔6与第一通孔5互不干涉,并且第一通孔5和每个第二的直径均小于微生物载体;

漂浮装置2包括杆体21,杆体21贯穿每个盖体4的第一通孔5,沿杆体21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漂浮体22;

牵引装置3分别与船体和杆体21的两端连接,使用时,将牵引装置3与船体连接,并同时牵引装载装置1和漂浮装置2。

在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中,盖体4为半球形,当两盖体4对置扣合后,装置装置1为球体,置于水中均匀受到来自于各个方向的力,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适用于不断变化的流水中。

在另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中盖体4为半扁球形时,当两盖体4对置扣合后,装载装置1为扁球体,置于水中受到环绕于扣合边缘方向的力,使装载装置1在水中绕扣合边缘快速旋转,适用于流水方向与船体行驶方向相同的环境中。

参见图2,盖体4的边缘间隔设有沿径向延伸的凸缘41,凸缘41的表面设有发光涂层。凸缘41利于装载装置1在水中旋转而不是在水面上滑行,有利于装载装置1中的微生物载体与空气、水充分接触,同时凸缘41表面设有发光涂层,不需要额外的电力,经济环保,便于观察和定位。

具体地,牵引装置3包括牵引支架31和牵引绳32,牵引支架31为人字形,包括三根分支架,每根分支架上均设有牵引绳32,其中两根分支架分别通过各自的牵引绳32与杆体21的两端连接,另一根分支架通过牵引绳32与船体连接。

优选地,牵引绳32为弹性绳。这样在受到不同程度的水流冲击时绳体不易断裂。

优选地,漂浮体22设置在装载装置1外,漂浮体22为泡沫浮球。

如图3所示,为图1中A处放大图,杆体21沿其周向分别设有两个环形凹槽210,两个第一通孔5分别套设在两个环形凹槽210内,每个环形凹槽210上在远离盖体4的侧壁2101与盖体4之间套设一弹簧211。

盖体4受到沿杆体21长度方向的水波推力时,会与杆体21上的凹槽210的侧壁2101发生碰撞,设置弹簧211后,缓冲盖体41受到的力,保护盖体4与杆体21。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可拆分盖体4合扣形成的装载装置1,利于放置和取出微生物载体,同时,漂浮装置2的杆体21穿过位于两盖体4中心的第一通孔5,使装载装置1可绕杆体21旋转,并通过漂浮装置2使装载装置1至少一部分漂浮在水上,牵引装置3连接船体,当船体在水上运动时,提高了流化床的活动性,并增大了微生物载体的接触氧气的机会,提高了微生物反应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