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发性污染土壤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54794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挥发性污染土壤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挥发性污染土壤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近几年出现了一大批关闭搬迁或即将退役的化工企业。这些化工企业由于产品的生产和处理、废物的倾倒和排放、化学物质的泄露等因素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场地污染问题。这类土壤污染主要是化工原料和产品产生的易挥发和半易挥发有机物。当前大多数污染场地面临着用地功能的转换和二次开发,这些场地的污染土壤将成为“化学定时炸弹”,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土壤环境问题。

目前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的技术包括换土/客土法、淋洗法、热脱附法、蒸汽提取法、化学氧化法、固定/稳定化法、焚烧法、生物法等。场地污染与一般的土壤污染不同,场地污染具有点源污染特征,其污染区域通常不大,但污染负荷高、污染物毒性大,土地的后续商业化开发,往往需要对污染场地进行快速修复。热脱附是一项新型的非燃烧技术,主要针对挥发和半挥发的污染物。

但是现在进行热脱附时基本是把土壤放到一个修复室内,然后在外面对修复室进行加热,或者直接通过微波对土壤进行加热,但是因为放置在修复室的土壤较多,造成加热非常不均匀,热脱附效果不好,并且产生的气体中带有很高的热能,直接排掉造成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挥发性污染土壤修复装置,解决现有装置修复室中土壤直接堆积,造成土壤厚度太大,加热非常不均匀,热脱附效果不好,并且产生的气体中带有很高的热能,直接排掉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挥发性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包括粉碎室和修复室,粉碎室内设置有粉碎辊,修复室内上部一侧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处安装有输料绞龙,修复室底部设置有出料管,修复室顶部设置有出气管,粉碎室下方固定有预热室,预热室内设置有筛板,预热室底部固定有输料管,输料管底端连接输料绞龙的进料口,修复室内设置有多级输送带,每级输送带上方均设置有输风管,每个输风管的下端均设置有多个喷头,输风管进风端连接有热风进管,出气管另一端连接有换热箱,换热箱另一端连接有废气处理箱,换热箱的热风出口通过通风管连通到预热室下部一侧。

所述换热箱内设置有盘管,出气管贯穿换热箱且另一端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另一端与废气处理箱连接,盘管螺旋缠绕在出气管伸入换热箱内一段上,盘管一端伸出换热箱,另一端连接通风管,通风管上设置有抽风机一。结构简单换热效果好。

所述预热室内壁上设置有多个交错分布的限流板,限流板处于筛板的下方,且通风管的出口处于最底部限流板的下方内侧。降低土壤的下降速度,防止阻塞。

所述废气处理箱前端内部竖直设置有多个镂空栅格状的催化板,且催化板的表面涂覆有纳米二氧化钛层,每个催化板两侧均设置有竖直的UV灯,废气处理箱后端内部竖直设置有多个活性炭层,活性炭层填充在不锈钢网上,不锈钢网固定在废气处理箱内壁上;废气处理箱出口处连接有抽风机二。通过高能臭氧UV紫外线光束分解空气中的氧分子产生游离氧,即活性氧,因游离氧所携正负电子不平衡所以需氧分子结合,进而产生臭氧。UV+O2→O一+O*活性氧O+O2→O3臭氧,在臭氧对有机物废气处理的情况下,紫外线光可以照射纳米二氧化钛,进行光催化氧化,使得处理废气更彻底,光解后的废气再在活性炭层吸附,进一步处理废气。

所述粉碎室内设置有两个转向相反的粉碎辊,粉碎室顶部固定有进料斗,进料斗的出口处于两个粉碎辊连线中间的正上方,粉碎室下部设置有漏斗形出料口,漏斗形出料口外侧下方设置有抽风管,抽风管另一端伸出粉碎室连接有抽风机三,抽风机三出风端通过管道连通到修复室内。在预热的同时,防止土壤中的挥发物质直接排到大气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通过多级传送带使得进入到修复室的土壤可以流动起来,减少土壤的厚度,并且结合设置在每级传送带上方的喷头,可以更好的加热,热脱附效果更好,另外排出的气体通过换热后,把热能通到预热室内,在做到热能回收利用的同时,可以防止土壤因潮湿而沾粘内壁,并且换热后的废气经过废气处理箱处理后再排出,减少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料斗,2、粉碎辊,3、粉碎室,4、漏斗形出料口,5、抽风管,6、筛板,7、抽风机三,8、抽风机一,9、通风管,10、出气管,11、换热箱,12、盘管,13、UV灯,14、催化板,15、活性炭层,16、抽风机二,17、废气处理箱,18、修复室,19、输风管,20、热风机,21、喷头,22、输送带,23、出料管,24、输料绞龙,25、输料管,26、限流板,27、预热室,28、热风进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到图3所示的挥发性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包括粉碎室3和修复室18,粉碎室3内设置有粉碎辊2,粉碎辊2的转轴一端伸出粉碎室3连接有粉碎电机,粉碎电机安装在粉碎室3外壁上,粉碎电机连接室内电源,修复室18内上部一侧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处安装有输料绞龙24,输料绞龙24包括输料壳体,输料壳体内设置有螺旋输料轴,螺旋输料轴左端伸出输料壳体连接有输料电机,输料电机连接室内电源,输料电机安装在输料壳体上,修复室18底部设置有出料管23,修复室18顶部设置有出气管10,粉碎室3下方固定有预热室27,预热室27内设置有筛板6,筛板6可以倾斜设置,且筛板6较高一端伸出预热室27连接有震动电机,震动电机连接室内电源,震动电机安装在预热室27的外壁上,筛板6较低一端设置有杂物出口,杂物出口处设置有开关门,预热室27底部固定有输料管25,输料管25底端连接输料绞龙24的进料口,修复室18内设置有多级输送带22,多级输送带22把土壤实现S形输送,且最后一级的输送带22的下料端处于出料管23的正上方,输料绞龙24的出料口处于最上面一级的输送带22的上方,每级输送带22上方均设置有输风管19,每个输风管19的下端均设置有多个喷头21,喷头21为喷气头,输风管19进风端连接有热风进管28,热风进管28进管可以连接有热风机20,出气管10另一端连接有换热箱11,换热箱11另一端连接有废气处理箱17,换热箱11的热风出口通过通风管9连通到预热室27下部一侧。每级输送带22均通过转轴安装在修复室18内壁上,且转轴一端伸出修复室18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连接有室内电源。

所述换热箱11内设置有盘管12,出气管10贯穿换热箱11且另一端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另一端与废气处理箱17连接,盘管12螺旋缠绕在出气管10伸入换热箱11内一段上,盘管12一端伸出换热箱11,另一端连接通风管9,通风管9上设置有抽风机一8,可以把换热的能量送到预热室27内。

所述预热室27内壁上设置有多个交错分布的限流板26,限流板26处于筛板6的下方,且通风管9的出口处于最底部限流板26的下方内侧。

所述废气处理箱17前端内部竖直设置有多个镂空栅格状的催化板14,且催化板14的表面涂覆有纳米二氧化钛层,每个催化板14两侧均设置有竖直的UV灯13,废气处理箱17后端内部竖直设置有多个活性炭层15,废气处理箱17出口处连接有抽风机二16。UV灯13连接室内电源。UV灯13包括灯管和灯座,废气处理箱17顶部设置有安装通孔,灯管上端穿过通过与固定在废气处理箱17外壁上的灯座固定,灯管上部与安装通孔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所述粉碎室3内设置有两个转向相反的粉碎辊2,即左边的粉碎辊2顺时旋转,右边的粉碎辊2逆时针旋转,粉碎室3顶部固定有进料斗1,进料斗1的出口处于两个粉碎辊2连线中间的正上方,粉碎室3下部设置有漏斗形出料口4,漏斗形出料口4外侧下方设置有抽风管5,抽风管5另一端伸出粉碎室3连接有抽风机三7,抽风机三7出风端通过管道连通到修复室18内。抽风机三7、抽风机二16、热风机20和抽风机一8均连接室内电源。

工作原理:待处理的土壤从进料斗1进入,经过粉碎辊2粉碎,进入到预热室27,土壤掉到筛板6上,经过筛选的土壤在预热室27内进行预热,防止沾粘内壁,预热后的土壤通过输料绞龙24输送到修复室18的最上一级的输送带22上,经过输送带22进行S型输送,把土壤分散且减少其厚度,并且在输送的同时通过喷头21对土壤进行加热,使其进行热脱附,脱附完的土壤从出料管23排出,且其中产生的废气从出气管10排出,经过换热箱11,把废气中的热能通到预热室27内,做到能量回收利用,然后降温的废气进入到废气处理箱17内,通过高能臭氧UV紫外线光束分解空气中的氧分子产生游离氧,即活性氧,因游离氧所携正负电子不平衡所以需氧分子结合,进而产生臭氧。UV+O2→O一+O*活性氧O+O2→O3臭氧,在臭氧对有机物废气处理的情况下,紫外线光可以照射纳米二氧化钛,进行光催化氧化,使得处理废气更彻底,光解后的废气再在活性炭层15进行吸附,进一步处理废气,处理好的废气从抽风机二16的出口排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多级传送带使得进入到修复室的土壤可以流动起来,减少土壤的厚度,并且结合设置在每级传送带上方的喷头,可以更好的加热,热脱附效果更好,另外排出的气体通过换热后,把热能通到预热室内,在做到热能回收利用的同时,可以防止土壤因潮湿而沾粘内壁,并且换热后的废气经过废气处理箱处理后再排出,减少二次污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