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垃圾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54787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食物垃圾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食物垃圾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食物垃圾在处理时,需要将大径的垃圾和小径的垃圾分离开来,常见的是利用过滤网进行分离,但是对于一些提交较大的垃圾,比如菜叶,分离时会堵住网孔,从而导致过滤效率不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食物垃圾处理装置,比较实用、完美和方便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不易堵塞、过滤效率高的食物垃圾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食物垃圾处理装置,包括粗处理箱、精处理箱和过滤箱,粗处理箱的末端连接有精处理箱,精处理箱的下方设置有过滤箱,过滤箱与精处理箱之间设置有过滤板;

所述的粗处理箱内设置有多个挂钩、移动板和转动轴A,所述的挂钩包括竖直杆和尖形水平杆,竖直杆的上端固定在粗处理箱上壁上,竖直杆的下端铰接有尖形水平杆,竖直杆和尖形水平杆的直径大小相同,在该铰接处尖形水平杆的端头设置有转动圈,转动圈中放置有转动轴A,转动轴A水平设置,转动轴A为花键轴,在粗过滤箱的侧壁上设置有带动转动轴A水平移动和转动的机构,在竖直杆的上部位置设置有移动板,竖直杆穿过移动板,移动板的两端设置有带动其上下移动的位移机构。

所述的粗处理箱的底板设置有开闭板,开闭板的下方设置有斜槽。

所述的精过滤箱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转动轴B,转动轴B为空心轴,转动轴B的下端设置有多个卡爪杆,卡爪杆的一端伸入转动轴B内且铰接在转动轴B的内壁上,位于转动轴B内的卡爪端面上连接有拉线,拉线与提升机构相连。

所述的多个竖直杆中每个竖直杆下端头的高度不一致。

所述的多个转动轴B中每个转动轴B下端头的高度不一致。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粗处理箱先将一些体积大的食物垃圾穿起,精处理箱进一步将为处理到的大体积食物穿起,在过滤时不易造成堵塞;(2)移动板的设置能够及时将穿在尖形水平杆上的食物挤压下;(3)而拉线带动卡爪杆转动的方式,能及时地将食物垃圾穿起和放下。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粗过滤箱内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3 为卡爪杆与转动轴B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移动板,2—转动轴A,3—竖直杆,4—尖形水平杆,5—斜槽,6—转动轴B,7—卡爪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食物垃圾处理装置,包括粗处理箱、精处理箱和过滤箱,粗处理箱的末端连接有精处理箱,精处理箱的下方设置有过滤箱,过滤箱与精处理箱之间设置有过滤板。

具体地,所述的粗处理箱内设置有多个挂钩、移动板1和转动轴A2,所述的挂钩包括竖直杆3和尖形水平杆4,竖直杆3的上端固定在粗处理箱上壁上,竖直杆3的下端铰接有尖形水平杆4,竖直杆3和尖形水平杆4的直径大小相同,在该铰接处尖形水平杆4的端头设置有转动圈,转动圈中放置有转动轴A2,转动轴A2水平设置,转动轴A2为花键轴,在粗过滤箱的侧壁上设置有带动转动轴A2水平移动和转动的机构,在竖直杆3的上部位置设置有移动板1,竖直杆3穿过移动板1,移动板1的两端设置有带动其上下移动的位移机构。所述的粗处理箱的底板设置有开闭板,开闭板的下方设置有斜槽5。

具体地,所述的精过滤箱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转动轴B6,转动轴B6为空心轴,转动轴B6的下端设置有多个卡爪杆7,卡爪杆7的一端伸入转动轴B6内且铰接在转动轴B6的内壁上,位于转动轴B6内的卡爪端面上连接有拉线,拉线与提升机构相连。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多个竖直杆3中每个竖直杆3下端头的高度不一致。所述的多个转动轴B6中每个转动轴B6下端头的高度不一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