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纳米级气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6886阅读:65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浮装置,具体地说就是一种微纳米级气浮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常常会让人们忽略环境污染的存在,比如,对很对人来说,打开水龙头就可以得到干净的水,但是,水污染仍旧大规模存在于自然环境中,为了环境的长久发展以及人们的身体健康,水污染的治理依旧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目前存在一些净化装置,往往通过以下方式对水进行初步净化:添加化学药剂;气浮去除杂物。添加护学药剂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微生物,但可能会引入其他的污染物;现有气浮装置规格比较粗糙,气泡较大,处理的往往是比较大的杂质及污染物,对直径较小的杂质及污染物达不到理想的处理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提出一种方案,对自然环境中的水体进行更加全面、有效的初步净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纳米级气浮装置,在不添加化学药剂的前提下,仅仅通过本微纳米级气浮装置即可实现对水中杂质及污染物的初步处理。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纳米级气浮装置,包括玻璃管水流量计、截止阀一、截止阀二、截止阀三、真空表、可调空气流量计、气液混合泵、扩张管、小角阀、止回阀、压力表和气浮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浮池通过管道与所述的气液混合泵入口端连接,该段管道上由气浮池至气液混合泵依次设置截止阀一、真空表和空气管道,所述的空气管道上设置可调空气流量计,所述的空气管道入口处设置截止阀二,所述的气液混合泵出口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的扩张管入口端连接,该段管道上设置止回阀,所述的扩张管出口端与所述的气浮池通过管道连接,该段管道上由扩张管出口端至气浮池依次设置压力表和截止阀三,该段管道出口为溶气水出口,所述的气浮池同侧设置污水入口,所述的气浮池与污水入口相对的一侧设置清水出口和清水入口,所述的清水入口与所述的气液混合泵入口端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的气浮池顶部设置刮泥机,所述的刮泥机上设置链条,所述的链条上固定有刮泥板,所述的气浮池顶部与所述的刮泥机平行设置污泥排放管道。

作为优化,所述的气浮池底部污水入口一侧设置有引流板,所述的引流板与所述的气浮池底部成65度到80度角。

作为优化,所述的气浮池的清水出口一侧设置有溢流槽。

作为优化,所述的污泥排放管道近刮泥机端设置有倾斜的金属板。

作为优化,溶气水的气泡密度和气泡直径可以通过调节吸入所述的气液混合泵的水量和空气量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纳米级气浮装置,吸水、吸气同时进行,气液混合泵内加压混合,气液溶解效率高,气泡直径可以达到20-30微米的水平,气泡表面积较传统气浮设备更大,吸附能力更强,净化效果显著提高,本微纳米级气浮装置为自动化运行噪音小,节能效果好,与同型号传统气浮设备相比,工作时长相同的情况下,可省电20%-3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玻璃管水流量计、2截止阀一、3真空表、4可调空气流量计、5截止阀二、6气液混合泵、7扩张管、8小角阀、9止回阀、10压力表、11截止阀三、12气浮池、13溶气水出口、14污水入口、15引流版、16刮泥机、17污泥排放管道、18溢流槽、19清水出口、20清水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微纳米级气浮装置,包括玻璃管水流量计1、截止阀一2、截止阀二5、截止阀三11、真空表3、可调空气流量计4、气液混合泵6、扩张管7、小角阀8、止回阀9、压力表10和气浮池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浮池12通过管道与所述的气液混合泵6入口端连接,该段管道上由气浮池12至气液混合泵6依次设置截止阀一2、真空表3和空气管道,所述的空气管道上设置可调空气流量计4,所述的空气管道入口处设置截止阀二5,所述的气液混合泵6出口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的扩张管7入口端连接,该段管道上设置止回阀9,所述的扩张管7出口端与所述的气浮池12通过管道连接,该段管道上由扩张管7出口端至气浮池12依次设置压力表10和截止阀三11,该段管道出口为溶气水出口13,所述的气浮池12同侧设置污水入口14,所述的气浮池12与污水入口14相对的一侧设置清水出口19和清水入口20,所述的清水入口20与所述的气液混合泵6入口端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的气浮池12顶部设置刮泥机16,所述的刮泥机16上设置链条,所述的链条上固定有刮泥板,所述的气浮池12顶部与所述的刮泥机16平行设置污泥排放管道17,对气浮出的杂质和污染物进行处理。

作为优化,所述的气浮池12底部污水入口14一侧设置有引流板15,所述的引流板15与所述的气浮池12底部成65度到80度角,使溶气水和污水得以充分混合,避免污水在气浮池12底部直接和处理过的水混合而无法与溶气水混合。

作为优化,所述的气浮池12的清水出口19一侧设置有溢流槽18,净化后的水在排放前会先进入溢流槽18,以确保气浮池12中的液体不会流入污泥排放管道17内。

作为优化,所述的污泥排放管道17近刮泥机16端设置有倾斜的金属板。

作为优化,溶气水的气泡密度和气泡直径可以通过调节吸入所述的气液混合泵6的水量和空气量进行调整,吸入水量一定的情况下,吸入空气量越大,气泡密度越大,气泡直径越小。

工作原理:所述的溢流槽18预先存储清水,气液混合泵6工作,清水根据玻璃管水流量计1预先确定的流量由清水入口20经由管道被吸入气液混合泵6,空气根据可调空气流量计4预先确定的流量由空气入口经空气管道被吸入气液混合泵6,空气和清水在气液混合泵6初步混合后,进入扩张管7进行充分混合,混合充分的溶气水经由溶气水出口13进入气浮池12,同时污水经污水入口14进入气浮池12,溶气水与污水充分混合后,产生垂直向上的浮力,将固体悬浮物带到水面,上浮过程中,气泡会附着到悬浮物上,到达水面后固体悬浮物便依靠这些气泡支撑和维持在水面;浮在水面上的固体悬浮物连续地被刮泥机16清除,刮泥机16由无级调速器带动链轮传动装置驱动,沿整个液面运动,并将悬浮物从气浮池12的进口端推到污泥排放管道17倾斜的金属板上,再将其推入污泥排放管道1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纳米级气浮装置,吸水、吸气同时进行,气液混合泵内加压混合,气液溶解效率高,气泡直径可以达到20-30微米的水平,表面积较传统气浮设备更大,吸附能力更强,净化效果显著提高,本微纳米级气浮装置为自动化运行噪音小,节能效果好,与同型号传统气浮设备相比,工作时长相同的情况下,可省电20%-30%。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个案,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符合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一种微纳米级气浮装置且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