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水机出水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0928发布日期:2018-06-28 03:03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氢水机出水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氢水机出水的控制结构,尤指一种控制氢水机的含氢水出水时、防止高压喷水现象的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根据相关研究,人体老化、生病可能与活性氧、自由基造成的氧化压力有关,因此许多产品以“抗氧化”作为诉求,宣称只要多补充抗氧化剂即可见效,事实上有些产品可能具有毒性,必须小心。近年医学研究有了突破性发现「氢分子」是一种良好的生理调节剂,更是新型抗氧化剂,可以减少活性氧中的氢氧自由基,因而活化细胞、避免雕亡,还有良好的抗发炎效用,目前已证实有助于改善多种现代病。然而氢分子的利用法很多,直接吸入、饮用氢分子水或含饱和氢分子的食盐水均可;其中以氢分子水最简易方便,而且不管是逆渗透纯水或电解水、自来水均能转换为氢分子机能水,成为饮用水主流直接改善血红细胞含氧量,快速改善血液运行可抗细胞线粒体氧化,保证人体能源有效供应促进记忆,思维增加皮肤弹性和色泽。而目前氢水的制成方式,多以于水液中添加镁粉(或镁棒、镁锭)以与水反应形成氢气,惟氢分子易于水中消散,特别时在低气温的下以适合饮用的温度加热,水中所含的氢分子更易消散,故而有改善的必要。

已知的氢水机,当氢生成的时,会逐渐累积于氢水机中,形成含氢的氢水;而当氢水机于一段时间未使用时,则因氢分子不断的生成大量的氢分子,并累积于机体及包含于滤芯内的过滤及出水回路、因而形成高水压的现象;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待机未使用后的第一次取用出水时,于打开出水口的同时也会启动氢水机内的水泵汲水输送,同时产生氢水高压及汲水输送的双重水压作用,而造成出水口瞬间水压力的喷水现象,导致使用的不便,而为现有氢水机使用的一大缺失。



技术实现要素:

申请人有鉴于此,经不断研究、实验,遂萌生设计一种氢水机的防喷水结构,使氢水于取用时更为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氢水机出水控制结构,包含一控制电路,以及连接于该控制电路的水泵、过滤单元、氢+负电位生成单元及储水锅炉、过水锅炉及控制出水的电磁阀;其中,该过滤单元、水泵与氢+负电位生成单元链接为一回路,由该回路连接于水箱及储水锅炉以及过水锅炉及控制出水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水泵与电磁阀由控制电路控制同时或延迟先后开启。

所述的氢水机出水控制结构,其中,该水泵比该控制出水的电磁阀所延迟开启的时间为秒。

所述的氢水机出水控制结构,其中,该过滤单元至少包含二种过滤功能的单元,且该氢+负电位生成单元配置于该二过滤单元的中间位置。

所述的氢水机出水控制结构,其中,该控制出水的电磁阀连接有出水口,该出水口配置有一出水的缓冲部。

所述的氢水机出水控制结构,其中,该出水的缓冲部为棉质、海绵或其他具有透水性物质所构成。

所述的氢水机出水控制结构,其中,该过水锅炉使氢水经由该过水锅炉的快速加热,以防止水中的氢分子散失。

所述的氢水机出水控制结构,其中,该过水锅炉快速的加热为的加热温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即在提供一种氢水机出水的控制结构,在氢水机经过一段时间的待机后、第一次取用氢水的出水时,防止出水口发生喷水现象,进而使氢水机的使用更为方便,提高氢水机的实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氢水机出水的控制结构,其中,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待机后的第一次启动取用出水时,凭借控制延迟开启水泵的汲水输送,避免同时发生氢水高压及汲水输送的双重水压作用,以防止出水时造成喷水现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氢水机出水的控制结构,其中的延迟开启水泵汲水输送,系指于取用出水开启电磁阀时,以使氢水机内的高压氢水先行释出或降压后,经一段时间的释压后,再开启水泵的汲水输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氢水机出水的控制结构,其中的经过一段待机后的第一次启动取用出水的时间,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设计为氢水机未取用的待机于4小时以上。而根据本实用新型揭示的技术,于熟习本技术领域即可依照氢水机的容量大小、氢水生成的速度及含量多寡,即得为延长或缩短该时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氢水机出水的控制结构,其中开启水泵汲水输送的延迟一段时间,是指于取用出水而开启电磁阀后、再开启水泵汲水输送的延迟时间,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设计为开启取用出水的电磁阀后的3秒至120秒再开启水泵的汲水输送。而根据本实用新型揭示的技术,于熟习本技术领域即可依照氢水机的容量大小、氢水生成的速度及含量多寡,即得为延长或缩短该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即在提供一种氢水机出水的控制结构,凭借将氢+ 负电位生成单元配置于前后二过滤单元的中间位置,以凭借靠近出水口端的过滤单元得以容纳、吸收或缓冲生成氢水的压力,而达到控制或降低高水压出水的喷出状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氢水机出水的控制结构,其中凭借靠近出水口端的过滤单元得以容纳、吸收或缓冲生成氢水的压力,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设计为设置一组过滤单元。而根据本实用新型揭示的技术,于熟习本技术领域即可依照氢水机的容量大小、氢水生成的速度及含量多寡,即得为设置二个或以上的过滤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即在提供一种氢水机出水的控制结构,凭借在出水口处设置一缓冲部,以缓冲氢水生成高水压的出水时,达到控制或降低出水喷出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氢水机出水的控制结构,其中于出水口设置的缓冲部,可为棉质、海绵或其他具有透水性的材质。

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一,即在提供一种氢水机出水的控制结构,凭借过水锅炉快速加热于适合饮用的水温,以防止长时间加热后水中的氢分子消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氢水机出水的控制结构,其中该过水锅炉快速加热的温度,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实施例可为摄氏40度至摄氏70。而根据本实用新型揭示的技术,于熟习本技术领域即可依照氢水机的容量大小、氢水生成的速度及含量多寡,即得为任何温度的设置。

前述的氢水机出水的控制结构,包含控制电路,以及连结该控制电路的水泵、过滤单元、氢+负电位生成单元及储水锅炉、过水锅炉、电磁阀等组件。其中,该水泵、过滤单元与氢+负电位生成单元,系通过管路与水箱连接构成一个回路,再由该回路连接于储水锅炉、过水锅炉及电磁阀;凭借水泵的传输、该过滤单元将进水过滤为纯净水,该氢+负电位生成单元产生氢水,凭借过水锅炉快速加热。

前述的氢水机出水的控制结构,该电磁阀系启动取用出水的控制开关,于出水取用的启动时,凭借控制电路启动水泵汲水输送,并经由过滤单元、氢+负电位生成单元及储水锅炉、过水锅炉、最后由电磁阀出水取用。本实用新型设有常温及快速加热的二种出水及相应的电磁阀控制。

前述的氢水机出水的控制结构,该启动取用出水控制的电磁阀配合控制电路,即有本实用新型两种取用出水的控制模式,其一为经常使用状态下的控制模式,当电磁阀取用出水启动时,同时启动水泵的汲水输送;其二为非经常使用的状态、即氢水机系经一段时间未取用出水的后第一次的出水时的控制模式,当电磁阀取用出水开始启动时,水泵的汲水输送不同时启动,而延迟一段时间后再为启动。上述第二种的取用出水的控制模式,即为本实用新型防止高水压的出水喷出机制功能之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方块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电路方块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状态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动作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体;12-碳布抗菌中空膜滤芯;13-复合抗菌中空丝膜滤芯;14-氢+负电位生成单元;15-水泵;16-单向阀;17-水箱;2-控制电路;21- 储水锅炉;22-过水锅炉;23-电磁阀;24-电磁阀;25-单向阀;26-出水口;261- 缓冲部;27-安全阀。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阅图1及图2,并配合图3及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及结构图,以及方块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设有一机体1,于机体1设有进水口(图未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体1内系选用为碳布抗菌中空膜滤芯12及复合抗菌中空丝膜滤芯13的二过滤单元,该二过滤单元之间设有氢+负电位生成单元14,并凭借靠近出水口26端的过滤单元得以容纳、吸收或缓冲生成氢水的压力,而达到控制或降低高水压出水的喷出状态。该碳布抗菌中空膜滤芯12系连结于一水泵15后再连接一单向阀16,再由单向阀16连接于水箱17。使碳布抗菌中空膜滤芯12、复合抗菌中空丝膜滤芯13、氢+负电位生成单元14与水泵 15及单向阀6通过管路连接构成一个回路,由该回路连接于由储水锅炉21、过水锅炉22及两电磁阀23、24所构成的另一回路,并于两回路间设有一单向阀 25,以及于该电磁阀23、24连接出水口26。

该碳布抗菌中空膜滤芯12、复合抗菌中空丝膜滤芯13、氢+负电位生成单元14与水泵15及单向阀6所构成的回路,系于水箱17与单向阀25之间设有一安全阀27。

凭借前述构件的组合,构成氢水机出水的控制结构。于使用时,凭借水泵 15由水箱17汲水输送,该碳布抗菌中空膜滤芯12及复合抗菌中空丝膜滤芯13 的过滤单元系将进水过滤为纯净水,氢+负电位生成单元14生成氢水;该经过滤单元后的氢水其中一流向回路,系以常温经由电磁阀24以待取用出水;另一流向回路则系氢水经由单向阀25进入储水锅炉21储水,待经启动取用出水时,再经由过水锅炉22快速加热,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系以适于直接饮用的水温为说明,本实用新型以快速加热的方式、可改善水中氢分子因长时间加热而散失,故本实用新型经加热后仍属高浓度的氢水再流向电磁阀23以待取用,从而达到方便快捷的制取、供应高浓度的氢水。

而前述的氢水生成中,当氢水机于经过一段时间未出水状态后的第一次出水时(于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实施例为经过4小时以上未出水),由于氢水机内因不间断的进行生成氢,累积的氢气压可能达到甚至更高;于此状态下,当开启电磁阀23、24取用出水时,水泵15如果也同时开启汲水输送,则因同时具有氢水机的内高压及水泵15汲水输送水压的双重压力作用,而造成出水口26产生高压喷水的现象。于本实用新型氢水机于经过一段时间未出水状态后的第一次出水时的控制实施例,系于使用开启出水时,电磁阀23或电磁阀24 系先开启,以先释出及降低氢水机的内压力,同时凭借控制电路2的控制,延迟一适当时间(例如秒)的后、再使水泵15开启汲水输送,从而得以防止出水时因双重压力作用所造成的喷水现象,进而使氢水机的使用更为方便,提高氢水机的实用价值。

请参阅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电路图。如图所示,实用新型至少设有一控制电路2,由该控制电路2分别连接水泵15、电磁阀23、24及单向阀 16、25,以及过滤单元的碳布抗菌中空膜滤芯12及复合抗菌中空丝膜滤芯13、储水锅炉21、过水锅炉22,以及安全阀27。其中,控制电路2控制水泵15汲水输送,并凭借碳布抗菌中空膜滤芯12及复合抗菌中空丝膜滤芯13的过滤单元将进水过滤为纯净水,以及凭借氢+负电位生成单元14产生氢水,俾于出水使用时控制电磁阀23、24取用出水。其中,当氢水机于经过一段时间未取用出水后的第一次使用出水时(例如经过4小时以上未出水),可凭借控制电路2 的控制,使电磁阀23或电磁阀24先开启一段时间、而延迟开启水泵15,而由氢水机末端的电磁阀23或电磁阀24先开启出水并降低或释放氢水机的内压力,从而防止出水时造成高压喷水现象,进而使氢水机的使用更为方便,提高氢水机的实用价值。

由于氢+负电位生成单元14配置于碳布抗菌中空膜滤芯12及复合抗菌中空丝膜滤芯13的二过滤单元的中间位置,从而使氢+负电位生成单元14生成的氢水压力,也得凭借靠近出水口26端的过滤单元得以容纳、吸收或缓冲生成氢水的压力,而达到控制或降低高水压出水的喷出状态。

请参阅图4、图6所示,于出水口26内部设有一缓冲部261,该缓冲部261 可为棉质、海绵或其他具有透水性物质所构成,于出水时得以缓冲水压或水流,达到控制或降低出水喷出的状态。

请同时参阅图6及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状态图及流程图。敬请配合图 1及图2,以及图5,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流程,至少包含以下的步骤:

1、饮用水由水箱17经单向阀16后,由水泵15汲水输送。

2、水泵15所汲水输送的水,经碳布抗菌中空膜滤芯12过滤。

2、经碳布抗菌中空膜滤芯12过滤的水,经由氢+负电位生成单元14产生氢水。

3、使前述的氢水进入复合抗菌中空丝膜滤芯13再次过滤。

4、经复合抗菌中空丝膜滤芯13过滤后的氢水,其中一路径系流向电磁阀 24,以待取用。

5、经复合抗菌中空丝膜滤芯13过滤后的氢水,另一路径系经单向阀25进入储水锅炉21储水,再经由过水锅炉22以的温度快速加热,形成具适合饮用的温度及防止氢分子散失的含氢饮用水。

6、使用者开启电磁阀23,由出水口26取用温热的高纯度的氢水,或开启电磁阀24,由出水口26取用常温的高纯度的氢水。

7、前述生成氢水的过程中,当氢水机于经一段时间的长时间未出水(例如超过4小时以上)后第一次开启电磁阀出水时,凭借控制电路2的控制,使水泵延迟不开启汲水输送,而由电磁阀先开启先行取用出水并可降低氢水机内压力,的后约秒时间再使水泵开启汲水输送,从而防止水泵与电磁阀同时开启,形成出水的双重压力致造成喷水现象,进而使氢水机的使用更为方便,提高氢水机的实用价值。

8、最后由出水口26出水时,出水口26内部设有一缓冲部261,该缓冲部 261可为棉质、海绵或其他具有透水性的物质所构成,于出水时得以缓冲出水口的水压喷水,达到控制或降低出水的喷出状态。

前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方式,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凡经由些微修饰、变更,仍不失本实用新型的要义所在,也不脱本实用新型的精神范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将氢+负电位生成单元设于碳布抗菌中空膜滤芯及复合抗菌中空丝膜滤芯等二过滤单元的中间,使过滤单元成为缓冲氢水生成水压的第一道机制;于氢水机长时间未出水状态后第一次出水时,配合控制单元先开启电磁阀并延迟水泵开启避免同时产生双重水压,构成氢水机的防水压喷水的第二道机制;在出水口设置一缓冲部,形成防止水压喷水的第三道机制。从而防止氢水机于出水时造成水压喷水的现象,进而使氢水机的使用更为方便。为一实用的设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