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式投加絮凝沉淀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6915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干式投加絮凝沉淀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干式投加絮凝沉淀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进年来,由于当代工业的迅猛发展,人工合成的有机物种类迅速增加,这些有机物中相当一部分是难以被生物降解和对生物有毒害作用的。这些难以降解以及有毒害作用的有机物如果不经处理而进行排放,则会造成世界水质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的生活也逐渐受其影响及困扰。因此,污水处理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目前,在污水处理工艺中普遍使用的是絮凝沉淀装置,其中,传统的絮凝剂投加手段一般为液体投加,传统的絮凝、沉淀系统包括容药箱、溶药搅拌机、计量泵、混凝反应装置、沉淀装置等,整个系统所含设备种类较多。同时也存在以下问题,例如一般加药装置和混凝沉淀装置未放置在一处,药剂需要长距离输送,对管理带来一定的不便,整套絮凝、沉淀系统存在占地大、投资高、设备多、运行隐患多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式投加絮凝沉淀一体化装置,能够精确调整投加量,减少设备数量和占地面积,管理简便,大幅度减少运行隐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干式投加絮凝沉淀一体化装置,包括:投加装置、混凝反应装置以及沉淀装置,所述投加装置与所述混凝反应装置以及所述沉淀装置为一体装置;

所述投加装置,用于对药剂进行投加,所述投加装置与所述混凝反应装置连接;

所述混凝反应装置,用于对废水和所述药剂进行均匀混合与反应,所述混凝反应装置与所述沉淀装置连接;

所述沉淀装置,用于对经过所述混凝反应装置反应生成后的絮体以及污泥进行沉淀。

优选地,所述药剂类型为絮凝剂干粉。

优选地,所述投加装置为干粉投加装置,所述干粉投加装置包括:自动投加斗、阻旋式物料开关、振动机、电加热装置、给料机、机盖和入料器。

优选地,所述自动投加斗被配置为接收絮凝剂干粉在预设时间周期的投入。

优选地,所述振动机被配置为在其自身持续性的振动下按照预设频率通过阻旋式物料开关由所述给料机均匀输送至所述入料器。

优选地,所述给料机为变频控制,通过设置为变频控制的所述给料机调节药剂投入量。

优选地,所述电加热装置被配置为烘干药剂,以便使药剂下料顺畅。

优选地,所述混凝反应装置包括:絮凝反应槽和变频搅拌机。

优选地,所述变频搅拌机被配置为根据不同废水属性参数调节搅拌强度。

优选地,所述沉淀装置采用斜管沉淀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干式投加絮凝沉淀一体化装置,药剂以干粉的形式定量投加,投加量可精确调整,药剂投加装置、絮凝反应装置和沉淀装置整合为一体,可明显减少设备数量和占地面积,并且节省投资,管理简便,运行隐患大幅度减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一种干式投加絮凝沉淀一体化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一种干式投加絮凝沉淀一体化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一种干式投加絮凝沉淀一体化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一种干式投加絮凝沉淀一体化装置的投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一种干式投加絮凝沉淀一体化装置的投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侧视图;以及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一种干式投加絮凝沉淀一体化装置的投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附图标记:1-投加装置,2-混凝反应装置,3-沉淀装置,11-自动投加斗,12-阻旋式物料开关,13-振动机,14-电加热装置,15-给料机,16-机盖,17-入料器,21-絮凝反应槽,22-变频搅拌机,4-进水口,5-连通管,6-布水管,7-出水堰,8--出水口,9--泥斗,10-排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干式投加絮凝沉淀一体化装置包括:投加装置1、混凝反应装置2以及沉淀装置3。投加装置1与混凝反应装置2以及沉淀装置3为一体装置。

具体而言,投加装置1用于对药剂进行投加,药剂类型可以为絮凝剂干粉。投加装置1与混凝反应装置2连接。混凝反应装置2用于对废水和药剂进行均匀混合与反应。混凝反应装置2与沉淀装置3连接。沉淀装置3用于对经过混凝反应装置2反应生成后的絮体以及污泥进行沉淀。

在该干式投加絮凝沉淀一体化装置中,药剂可以以干粉的形式定量投加,投加量可以精确调整。而且,药剂投加装置、絮凝反应装置和沉淀装置整合为一体,可明显减少设备数量和占地面积,并且节省投资,管理简便,运行隐患大幅度减少。

如图4-图6所示,投加装置1为干粉投加装置,干粉投加装置包括:自动投加斗11、阻旋式物料开关12、振动机13、电加热装置14、给料机15、机盖16和入料器17。

具体而言,自动投加斗11被配置为接收絮凝剂干粉在预设时间周期的投入。投加装置1通过采用自动投加斗11来向一体装置投加絮凝剂干粉,能够用来保证絮凝剂的定期投入。振动机13被配置为在其自身持续性的振动下按照预设频率通过阻旋式物料开关12由给料机15均匀输送至入料器17。通过采用振动机13使得絮凝剂能够持续的由给料机15均匀输送至入料器17。给料机15为变频控制,通过设置为变频控制的给料机15调节药剂投入量。通过设置给料机15为变频控制,可在涉及范围内精确调节投药量。电加热装置14被配置为烘干药剂,以便使药剂下料顺畅。通过设计电加热装置14能够防止药剂潮湿导致下料不畅。

如图1-图3所示,混凝反应装置2包括:絮凝反应槽21和变频搅拌机22。

具体而言,变频搅拌机22被配置为根据不同废水属性参数调节搅拌强度。也就是说,废水与絮凝剂通过变频搅拌机22混合均匀,变频搅拌机22可调节转速,针对不同废水可随时调节搅拌强度,以达到形成絮体的最佳条件。

如图1所示,沉淀装置3采用斜管沉淀设计。也就是说,沉淀装置3采用斜管填料,由于斜管填料具有湿周大、水力半径小、层流状体好、颗粒沉淀不受絮凝水流干扰等特点,可大幅度减小沉淀装置占地面积,提高沉淀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干式投加絮凝沉淀一体化装置,其工作过程如下:

废水首先由进水口4进入絮凝反应槽21,通过干粉投加装置1定量向废水中投加絮凝剂,干粉投加装置1为变频控制,可精确调节絮凝剂的投加量,以达到最好的絮凝效果,废水和絮凝剂通过变频搅拌机22混合均匀,变频搅拌机22转速可调,针对不同废水可随时调节搅拌强度,以保证絮体形成的最佳条件。

形成絮体的废水由连通管5进入布水管6,布水管6开具多个布水孔,保证布水均匀,废水沿斜管设计的沉淀装置3填料缓慢上流,斜管设计具有湿周大、水力半径小、层流状态好、颗粒沉淀不受絮凝水流干扰等特点,絮体由于比重较大向下沉降,上清液汇集至出水堰7,由出水口8排出;污泥沉降至泥斗9中,定期由排泥口10排出。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