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垃圾闪蒸矿化处理器的气体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9930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活垃圾闪蒸矿化处理器的气体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处理领域,涉及生活垃圾的处理,尤其是一种生活垃圾闪蒸矿化处理器的气体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申请人应用自然界的闪蒸原理,成功研制了闪蒸矿化处理器产品,逐一申请了专利保护,并均获得国家专利权。涉及本专利申请技术特征的,为如下三篇相关公开专利文献:

1、一种无动力生活垃圾闪蒸矿化处理器(CN103341482A),包括箱体、烟囱及进气系统,箱体上端中心部位固装一烟囱,在箱体上安装进气系统,所述箱体是由上顶板、侧立板、底板构成的密闭矩形箱体结构,其中上顶板为上拱形,在上顶板中央部位固装烟囱,在箱体的上顶板上斜向滑动安装有垃圾进料门,箱体的上顶板与侧立板为焊接固装,箱体的侧立板与底板为嵌接固装,在箱体的侧立板上设置有与箱体内连通的出灰门,在箱体的侧立板和底板上设置有进气系统,在烟囱内和箱体的侧立板上安装排水系统,在箱体内安装有离子增量装置。

2、一种生活垃圾闪蒸矿化处理器气体净化装置(CN104815503A),所述处理器包括箱体及烟囱,箱体是由上顶板、侧立板、底板构成的密闭矩形箱体结构,其中上顶板为上拱形,在上顶板中央部位制成穹拱形烟座,在穹拱形烟座上固装烟囱的混气管,其特征在于:在混气管上安装一截门,在穹拱形烟座侧边的上顶板上固装气体净化装置,该气体净化装置的总进气管及总出气管分别与混气管连通,并固装在混气管截门的上、下方的混气管上。

3、一种生活垃圾闪蒸矿化处理器箱体(CN203330102U),包括箱体本体及烟囱,烟囱固装在箱体本体上端中心部位,所述箱体本体是由上顶板、侧立板、底板构成的密闭矩形箱体结构,上顶板为上拱形,在上顶板中央部位固装烟囱,在上顶板上斜向滑动安装有垃圾进料门,在侧立板下部四面均设置有与箱体内连通的出灰门,在侧立板及底板上均安装有进气管,在箱体内的侧立板上或者箱体内的底板上安装有离子增量装置。

在上述处理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如下技术问题:

1、处理器的箱体本体的侧立板内壁四周均间隔固装有保湿隔板,即是侧立板内壁的保护板,同时又是箱体侧立板内壁的滴水板和湿混气室,被处理垃圾及携带的液态水和结晶水,与空气,在离子态近似闪电效果的作用下,物质的四大形态不断转换,由此形成处理器箱体内的闪蒸环境。为了保持处理器箱体内的闪蒸环境,需要保证冷凝水的供给。而现有的处理器,液态冷凝水的补充供给,或者是人为补充,或者是利用侧立板内壁的冷凝水,仅是局部供给补充,供水量不均,而且没有保障,影响了闪蒸环境,进而影响了垃圾的处理质量和效率。

2、处理器在处理生活垃圾时,产生的难溶和不溶于水的气体,如一氧化碳,虽然可以通过调节进气阀进行减量,但不可避免地影响排气质量和效率。为了实现排气符合国家愈发严格的环保标准和环境容量要求及用户对处理能力的更高要求,应该给予进一步的创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生活垃圾闪蒸矿化处理器的气体净化系统,该系统利用闪蒸原理高效能处理生活垃圾,箱体内所形成的闪蒸环境科学合理,排气洁净标准较高,矿化灰分质量较高,提供余热利用条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生活垃圾闪蒸矿化处理器的气体净化系统,所述的生活垃圾闪蒸矿化处理器包括箱体及主排气管组件,主排气管组件连通固装在箱体上部的中心位置,气体净化系统安装在箱体上部,并与主排气管组件连通;所述箱体是由上顶板、侧立板及底板构成的密闭矩形箱体结构,其中上顶板为上拱形;所述主排气管组件连通箱体内,由排气段、冷凝段及混气段三段同轴竖直依次向下连接而成,在混气段内的管道内径向安装有一湿混气管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净化系统包括主水箱组件及副水箱组件,主水箱组件的主水箱进气管连通湿混气管开关下方的混气段,在主水箱上安装有一风机;主水箱与副水箱通过主副水箱连接管连通,副排气管组件由排气段、冷凝段二段同轴竖直依次向下连接副水箱的出气管;在主水箱内的吸气腔连通安装调气管,在副水箱的排气腔连通安装补气管,该调气管及补气管均与箱体内的通气横槽钢及通气竖槽钢连通。

而且,在副排气管组件冷凝段上方的排气段上通过开关采用连接管还连通主排气管组件的湿混气开关上方的混气段。

而且,所述通气横槽钢及通气竖槽钢与箱体内的具体安装结构是:在箱体内的侧立板内壁中部环向固装一圈通气横槽钢,该通气横槽钢固定扣装在侧立板内壁上,对应该通气横槽钢的下沿端的侧立板上均布间隔竖直固装有多个通气竖槽钢,通气竖槽钢的下端面与箱体组件的底板之间有间隙;在通气横槽钢对应通气竖槽钢通道的通气横槽钢上制有调气通孔,在通气竖槽钢的两侧外沿上也均布间隔制有多个调气通孔。

而且,在主排气管组件的混气段底端的穹拱形腔体内同轴固装有一滤气组件,该滤气组件由一带顶滤气筒及倒扣的一环板同轴组合而成,滤气筒的上顶为封闭状并制有均布间隔的通孔,其下底为渐变的敞口状,上半部分的圆筒四壁及下半部分的圆筒四壁上均制有均布间隔的倾斜条孔,该两部分的倾斜条孔为反向螺旋设置,滤气筒的下端外延置放在倒扣的环板的上沿上,该倒扣的环板上同轴固装一集水台,该集水台接收排气管所流下来的冷凝水,并以溢出的方式流向箱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1、本系统的气体净化装置采用主、副水箱的双水箱处理,并采用外部动力风机对气体进行强制循环,两次水洗气体净化,克服了现有垃圾处理器排气时受环境条件、垃圾构成、人工操作等因素影响而造成的排气质量不稳定问题,有效提高了垃圾处理的效率,保证了处理器气体排放的质量稳定;增加的副水箱,可对主水箱未溶于水的气体、尘垢、油污等再次充分洗涤、净化。实践证明,经过双水箱净化后的排放气体质量,已远低于国标GB 18485-2014《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规定数值。

2、本系统可采用单管或双管排气,单管时主排气管的功能为直排排气或水洗后排气,湿混气管开关开启时,直排气体经过混气系统进入排气系统,在过程中冷凝净化排放气体;湿混气管开关关闭时,经过两个水箱的水洗后冷凝净化排放气体。双排管时水洗后的气体可与主排气管连通排放气体,使排放气体进一步得到冷凝,提高排放气体质量,不但进一步提高了排气效率,同时也可以与主排气管连通排气,亦可独立构成余热利用组件。

3、本系统在主水箱内的吸气腔连通设置了调气管,在副水箱内的排气腔连通设置了补气管,使处理器保湿板内在补气-通气-调气的不断循环中,利用被处理气体中未被充分利用的氧气、氮气;利用一氧化碳质量较水蒸气重,不溶于水,但不稳定,在低温处理垃圾的过程中又较容易产生的特点,在补气-通气-调气的不断循环中,得到有效处理和利用,可使处理器箱体内自动保持正常工作所需氧气的平衡,创造了处理器内部充分闪蒸的工作环境,提高处理效率,净化排放气体和矿化灰分质量。实践证明,矿化灰分充分彻底:生活垃圾中有机物的碳和氢被充分利用,有机物中的矿物质被充分矿化,产生的灰分质量标准较高,远低于国标GB5085.3-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规定数值,经简单加工具有多种用途;特别指出的是,本处理器正常工作最高温度不超过200℃,不具备二噁英生成的重要条件,因此排气的净化水平及质量是十分显著的,也是一般垃圾处理器无法比拟的。

4、本系统在主排气管组件的滤气筒的下端外延的倒扣的环板上同轴固装一集水台,该集水台一是承接混气系统与排气系统的冷凝水,二是保持混气室的潮湿环境,三是便于为被处理垃圾表层补水、保湿,集水台的设计与滤气筒浑然一体,且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5、本系统在箱体的内侧立板上固装了一圈对扣的通气横槽钢,以及在该通气横槽钢下沿对应设计了均布间隔的通气竖槽钢,不但增加了处理器箱体的强度,同时也增加了遍及处理器箱体保湿板内的保湿环境,保持了被处理垃圾表层应有的无火、少烟、多湿状态,保证了处理器内的闪蒸环境和处理器高质量、高效率的正常工作。

6、本系统在主排气管组件及副排气管组件均增加了无动力风帽、冷凝罐、油烟分离器及过滤盒等,风机从湿混气管内吸入的被净化气体,在经过主水箱内水中的曝气管、曝气盒时,形成了很多气泡,溶于水的污垢主要形成在泡沫上,容易进入风机吸口,导入副水箱,过滤盒在泡沫进入风机吸口前,有效地滞留了含有污垢的泡沫,便于放置、拿取、清理,便于观察清洗后水质的变化。

7、本系统结构设计科学,在箱体上设置了四角横向进气阀及底部竖向进气阀,通过上述的两组进气阀的调整,可有效调整箱体内的闪蒸环境;通过处理器所安装的温控探头、湿混气管开关、各种仪表等,使处理器箱体内自动保持合理闪蒸环境,提高处理质量和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减少人为和环境条件因素影响,适应于各类地区、各种气候、多种场合的生活垃圾的高效处理,是现有闪蒸法处理生活垃圾的最佳装置,对解决偏远分散不便集中转运处理,造成污染的生活垃圾就地集中处理,是现行规模卫生填埋和集中焚烧处理的补充,对提高全社会生活垃圾处理水平、改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为图2的A-A向截面剖视图;

图5为图4的滤气组件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4的B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与本申请人在先的公开专利相同的技术结构,本实施例仅就涉及的部分进行叙述。下面通过两个实施例叙述本实用新型申请所涉及的处理器的具体结构。

一种生活垃圾闪蒸矿化处理器的气体净化系统,所述的生活垃圾闪蒸矿化处理器包括箱体9及主排气管组件,主排气管组件连通固装在箱体上部的中心位置,气体净化系统安装在箱体上部,并与主排气管组件连通。

所述箱体是由上顶板、侧立板及底板构成的密闭矩形箱体结构,其中上顶板为上拱形,在上顶板两侧边对称并斜向滑动各安装有两个垃圾进料门7,在箱体的侧立板下部四面均设置有与箱体内连通的出灰门10;在箱体上还安装有四角横向进气阀11及底板进气阀25,四角横向进气阀连通设置在箱体侧立板的四角中下部,底板进气阀连通设置在箱体底板位置,并连通安装有竖直进气柱24,该四角横向进气阀及底板进气阀均与箱体内连通。

所述主排气管组件连通箱体内,由排气段20、冷凝段19及混气段18三段同轴竖直依次向下连接而成,在排气段的顶部安装有无动力风帽21,在冷凝段内安装有一油烟分离器(图中没有示出),在混气段内的管道内径向安装有一湿混气管开关17。

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在于:

所述气体净化系统包括主水箱组件及副水箱组件,主水箱组件包括主水箱14、风机15、主水箱进气管16及调气管13,主水箱进气管连通湿混气管开关下方的混气段,在主水箱上安装有一风机,在主水箱内安装有过滤盒及曝气管、曝气盒等(图中水箱内均未逐一示出)。副水箱组件包括副水箱6、补水管8及副排气管组件,该副水箱内安装有横、纵气泡过滤网等(图中水箱内均未逐一示出)。

主水箱与副水箱通过主副水箱连接管5连通,主副水箱连接管即是主水箱的出气管,也是副水箱的进气管;副排气管组件由排气段2、冷凝段4二段同轴竖直依次向下连接副水箱的出气管,在排气段的顶部安装有无动力风帽1,在冷凝段内安装有一油烟分离器(图中没有示出),由此使副水箱内净化的水蒸气可直接单独排放;

在副排气管组件冷凝段上方的排气段上通过开关采用连接管3还连通主排气管组件的湿混气开关上方的混气段。副排气管组件通过该连接管与主排气管组件连通,通过开关的切换,还可在主排气管组件排出净化气体,提高排放气体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为余热利用提供了条件。

在主水箱内的吸气腔连通安装调气管,在副水箱的排气腔连通安装补气管,该调气管及补气管均与箱体内的通气横槽钢22及通气竖槽钢23连通。

通气横槽钢及通气竖槽钢与箱体内的具体安装结构是:参见图6。

在箱体内的侧立板内壁中部环向固装一圈通气横槽钢,该通气横槽钢固定扣装在侧立板内壁上,对应该通气横槽钢的下沿端的侧立板上均布间隔竖直固装有多个通气竖槽钢,通气竖槽钢的下端面与箱体组件的底板之间有间隙。在通气横槽钢对应通气竖槽钢通道的通气横槽钢上制有调气通孔29,在通气竖槽钢的两侧外沿上也均布间隔制有多个调气通孔30,通气横槽钢及通气竖槽钢与侧立板内壁形成湿混气及冷凝水的通道,为箱体内的闪蒸环境自动调整水汽量,替代人为外部补水。

本系统的主水箱内的吸气腔连通设置了调气管,在副水箱内的排气腔连通设置了补气管,该调气管及补气管均与箱体内的通气横槽钢及通气竖槽钢连通,使处理器保湿板内在补气-通气-调气的不断循环中,利用被处理气体中未被充分利用的氧气、氮气;利用一氧化碳质量较水蒸气重,不溶于水,但不稳定,在低温处理垃圾的过程中又较容易产生的特点,在补气-通气-调气的不断循环中,得到有效处理和利用,可使处理器箱体内自动保持正常工作所需氧气的平衡,创造了处理器内部充分闪蒸的工作环境,提高处理效率,净化排放气体和矿化灰分质量。

本处理器在箱体、主排气管组件、副排气管组件及气体净化系统上还安装有各种仪表,这些仪表通过电控箱12进行控制。

在主排气管组件的混气段底端的穹拱形腔体内同轴固装有一滤气组件,该滤气组件由一带顶滤气筒26及倒扣的一环板28同轴组合而成,其结构参见图5,滤气筒的上顶为封闭状并制有均布间隔的通孔,其下底为渐变的敞口状,上半部分的圆筒四壁及下半部分的圆筒四壁上均制有均布间隔的倾斜条孔,该两部分的倾斜条孔为反向螺旋设置,滤气筒的下端外延置放在倒扣的环板的上沿上,该倒扣的环板上同轴固装一集水台27,该集水台接收排气管所流下来的冷凝水,并以溢出的方式流向箱体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