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提式化粪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5338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提式化粪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新农村污水处理的化粪池。



背景技术:

现在,新农村污水处理已经在中国农村被广泛使用,其中常规化粪池规格有两格式化粪池和三格式化粪池,按生产材料分多为砖砌化粪池、钢筋化粪池、玻璃钢化粪池。砖砌化粪池的缺点是占地面积大,施工繁琐,施工周期长,易渗漏;钢筋化粪池的缺点是钢筋易腐蚀,制造成本高;玻璃钢化粪池的缺点是承压能力差,产品耗材多,并且玻璃钢的生产属于高污染行业。常规化粪池的装配多为平行式装配(见附图),其缺点是所需锁紧螺栓多,装配繁琐,紧密效果差,另外,由于生产工艺技术限制,常规化粪池只具备厌氧与沉淀功能,出水氨氮反而比进水时还要高,不适用于我国建设美丽新农村的政策。

气提装置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管内外液体的密度差来气提回流的,对于常规的混合液气提回流,存在以下问题,使用水泵回流,电耗高,为保证脱氮除磷效率,混合液回流比往往很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将化粪池和气提装置有机结合起来,提供一种能耗低,气提效果好,实现除氮效果、产品经济可靠的气提式化粪池。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气提式化粪池,包括卧式壳体、开设于卧式壳体左端的进水口、开设于卧式壳体右端的出水口、设置于卧式壳体内的两块主隔板,两块主隔板将卧式壳体从左往右分隔成三个密封腔室,分别构成厌氧区、好氧区以及沉淀区,两块主隔板近顶端开设有过粪口,其特征在于厌氧区内设置有气提自动出粪装置,好氧区内设置有混合液气提装置,所述气提自动出粪装置、混合液气提装置均通过一气提管道连接风机吸风口。

作为优选,厌氧区内设置有1、2、3......N+1块副隔板,将厌氧区分隔成厌氧Ⅰ区、厌氧Ⅱ区、厌氧Ⅲ区...... 厌氧N+Ⅰ区,所述副隔板上近顶端均开设有过粪口。

作为优选,气提自动出粪装置包括伸入厌氧区近底端的提粪主管、与提粪主管连接旋转流量调节器、与旋转流量调节器的出粪管,出粪管连接集粪桶。

作为优选,混合液气提装置包括伸入好氧区近底端的混合液气提主管、与混合液气提主管连接旋转流量调节器、与旋转流量调节器连接的回流管道,回流管道连通厌氧区,使好氧区内污水回流进厌氧区进行反硝化。

作为优选,旋转流量调节器包括顶端密封的内衬管、套于内衬管上的旋转套管、设置于内衬管底端的连接接头,内衬管侧壁开设有出水孔,旋转套管侧壁上对应出水孔开设有调节孔,通过旋转旋转套管上调节孔与出水孔的重合度来调节回流量。旋转流量调节器材质为UPVC、PE、CS、SS、PVC或PP。

作为优选,好氧区底端设置有曝气装置,曝气装置通过一曝气管道连接风机出风口。

作为优选,好氧区内投入有悬浮填料。

作为优选,卧式壳体的装配方式设计成凹凸模装配方式或抽屉式装配方式。

作为优选,卧式壳体为注塑成型。

作为优选,卧式壳体设置水位标尺或浮子标尺。

工作原理:

家庭生活污水从进水口进入厌氧区厌氧处理,然后进入好氧区实现硝化过程,之后混合液通过混合液气提装置气提至回流管道内回流至厌氧区,实现反硝化过程,进而去除氨氮,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沉淀区,静止沉淀,实现泥水分离,最后将处理好的污水排出。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一、化粪池采用注塑成型,工作可靠,制造成本低,不会腐蚀生锈,较常规的砖砌化粪池,大大减小了占地面积,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二、化粪池使用气提回流装置在两个分区内实现了污水循环,实现硝化反硝化作用。

三、使用风机气提回流,既气提回流,还可以实现好氧曝气功能,节省了能耗。

四、在好氧区内投入部分悬浮填料,微生物易附着生成,增加了污泥浓度,提高了生化效率。

五、操作简单,回流管出水口设有旋转流量调节器,相比阀门,极大的减少了成本,同时可控制回流流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示意图。

图2为凹凸模装配方式示意图。

图3为抽屉式装配方式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5为实施例2的主视图。

图6为混合液气提装置、气提自动出粪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 为旋转流量调节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气提式化粪池,包括卧式壳体1、开设于卧式壳体1左端的进水口1.1、开设于卧式壳体1右端的出水口1.2、设置于卧式壳体1内的两块主隔板2,两块主隔板2将卧式壳体1从左往右分隔成三个密封腔室,分别构成厌氧区3、好氧区4以及沉淀区5,两块主隔板2近顶端开设有过粪口2.1,所述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均位于卧式壳体1近顶端,厌氧区3内设置有气提自动出粪装置6,好氧区4内设置有混合液气提装置7,所述气提自动出粪装置6、混合液气提装置7均通过第一气提管道8、第二气提管道9连接风机10吸风口,风机10出风口通过曝气管道连接好氧区4底端的曝气装置11,气提自动出粪装置6包括伸入厌氧区3近底端的提粪主管6.1、与提粪主管6.1连接旋转流量调节器11、与旋转流量调节器11的出粪管12,出粪管12连接集粪桶13;混合液气提装置7包括伸入好氧区3近底端的混合液气提主管7.1、与混合液气提主管7.1连接旋转流量调节器11、与旋转流量调节器11连接的回流管道7.2,回流管道7.2伸入厌氧区3内并开设有回流口7.2.1,连通厌氧区3,使好氧区4内污水回流进厌氧区3进行反硝化,所述第一气提管道8、第二气提管道9均设置有竖直段同轴插设于提粪主管6.1、混合液气提主管7.1内。

实施例2:参照实施例1,厌氧区3内设置有1块副隔板14,将厌氧区3分隔成厌氧Ⅰ区15、厌氧Ⅱ区16,所述副隔板14上近顶端均开设有过粪口14.1,所述气提自动出粪装置6设置在厌氧Ⅱ区16内,所述混合液气提装置7的回流管道7.2伸入厌氧Ⅰ区15、厌氧Ⅱ区16内,并均设置有回流口7.2.1。

上述实施例1或2中,旋转流量调节器11包括顶端密封的内衬管11.1、套于内衬管11.1上的旋转套管11.2、设置于内衬管11.1底端的连接接头11.3,(连接接头可采用抱箍)内衬管11.1侧壁开设有出水孔11.1.1,旋转套管11.2侧壁上对应出水孔11.1.1开设有调节孔11.2.1,通过旋转旋转套管11.2上调节孔11.2.1与出水孔11.1.1的重合度来调节回流量。

上述实施例1或2中,主、副隔板(2、14)的过粪口上安装有向下的弯管,厌氧区3顶端开设有排气口3.1,卧式壳体顶端设置有观测人孔。

上述实施例1或2中,好氧区3内投入有悬浮填料。

上述实施例1或2中,卧式壳体的装配方式设计成凹凸模装配方式或抽屉式装配方式。

上述实施例1或2中,卧式壳体为注塑成型。

上述实施例1或2中,卧式壳体设置水位标尺或浮子标尺。

上述实施例1或2中,风机10通过第一气提管道8、第二气提管9以及曝气管道11,其中第一气提管道8、第二气提管9连接风机10吸风口,曝气管道11连接风机10出风口,不但实现好氧曝气功能,还可以实现混合液气提回流,将混合液气提回流至回流管道7.2内,然后通过回流管道7.2回流到厌氧区3,回流管道7.2出水口设有旋转流量调节器11,可以调节回流量,污水经过厌氧区3、好氧区4处理后流入沉淀区5,静止沉淀,泥水分离,最后将污水排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