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沼液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5337阅读:13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沼液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沼液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沼液中对环境危害最大的是NH3及PO等物质,如未经处理排放,这些物质会做成环境水体的污染。目前有采用厌氧氨氧化工艺对沼液进行处理的工艺,然而沼液中COD普遍较高,厌氧氨氧化工艺系统中对水质的COD有一定的要求,而且系统中ANAMMOX(红菌)的增殖对COD也较为敏感;当前的厌氧氨氧化工艺较少的考虑到如何减少沼液中的COD。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合理脱除沼液中COD的沼液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沼液处理装置,包括: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具有进液口、沼气出口、出液口和回液口;

好氧硝化反应器,内设曝气部件,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出液口通向好氧硝化反应器的入口;

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其进液口与好氧硝化反应器的出液口相通,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出液口通向中转容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好氧硝化反应器设有排泥口,好氧硝化反应器的排泥口通过管道和设置在管道上的回流泵通至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污泥回流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循环厌氧反应器设有排泥口,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排泥口与好氧硝化反应器的排泥口通过管路并联连接后通至用于投加原始沼液的沼液池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固液分离器,所述固液分离器具有沼渣出口、通向沼液池的吸入口和通向滤清池的沼液出口,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进液口外接从滤清池抽升液体的给料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转容器与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回液口之间设有回流设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沼气出口通过管路接至发电设备,连接发电设备与沼气出口的管路上设有阻火水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内置生物菌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沼液进入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前先依次进入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和好氧硝化反应器,内循厌氧发生器能够对水中的COD进行进一步脱除以及增加有机物的利用率,以到达厌氧氨氧化工艺对水质的要求;另外,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和好氧硝化反应器组成了一个A/O的工艺组合,用于脱磷及继续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为后续厌氧氨氧化工艺提供电子受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艺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沼液处理装置,包括内循环厌氧反应器1、好氧硝化反应器2和厌氧氨氧化反应器3。

其中内循环厌氧反应器1为多级内循环厌氧反应器,也称IC厌氧反应器,其具有进液口、沼气出口、出液口和回液口,在内循环厌氧反应器1的顶部还设有三相分离器。内循环厌氧反应器1是一种高效的多级内循环反应器,相比原传统的厌氧反应器,它具有占地少、有机负荷高、抗冲击能力更强,性能更稳定、操作管理更简单。当处理COD为10000-15000mg/L时的高浓度有机废水时,传统厌氧反应器一般容积负荷为5-8kgCOD/m3;IC厌氧反应器容积负荷率可达15-30kgCOD/m3

所述的好氧硝化反应器2内设曝气部件21,曝气部件21位于底部,可以是密布有微孔的曝气管,曝气管与外部的空气压缩机22通过管道相连。内循环厌氧反应器1顶部的出液口通过重力自流的方式通向好氧硝化反应器2底部的入口。

所述的厌氧氨氧化反应器3,其进液口与好氧硝化反应器2的出液口相通,以接收好氧硝化之后的沼液。厌氧氨氧化反应器3的出液口通向中转容器10。

上述的内循环厌氧反应器1采用中温厌氧,沼液经过内循环厌氧反应器1处理后,厌氧过程所产生的沼气由设在反应器顶部的三相分离器集气区经管道排出,用作后续工艺;

经过深度厌氧工艺处理过的稀沼液,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好氧硝化反应器2。内循环厌氧反应器1和好氧硝化反应器2组成了一个A/O的工艺组合,用于脱磷及继续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为后续厌氧氨氧化工艺提供电子受体;

经过好氧后的沼液流入厌氧氨氧化反应器3,使用厌氧氨氧化工艺对沼液进行处理的优点在于在不使用沼液碳源的情况下对TN和NH3进行脱除。

在上述过程中,沼液与曝气管喷出空气中的氧气充分接触,氧气在好氧硝化器中起到的作用如下:

1)、对NH4+进行氧化生成亚硝酸盐NO2-,为厌氧氨氧化工艺提供电子受体;

2)、好氧硝化反应器2与内循环厌氧反应器1组成A/O固磷工艺;

3)、氧气在好氧硝化反应器2中的作用也包括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增加污水的溶解氧(DO)。

另外,内循环厌氧反应器1、厌氧氨氧化反应器3及好氧硝化反应器2的组合也可以视作以一个A/O的脱磷工艺。

进一步优选的,上述的好氧硝化反应器2设有位于底端的排泥口,好氧硝化反应器2的排泥口通过管道和设置在管道上的回流泵4通至内循环厌氧反应器1的污泥回流口。

进一步优选的,内循环厌氧反应器1的底端亦设有排泥口,内循环厌氧反应器1的排泥口与好氧硝化反应器2的排泥口通过管路并联连接后通至用于投加原始沼液的沼液池5中。对应的,管路上设置相应的阀门,以控制排泥,同时阀门也能控制好氧硝化反应器2的排泥是排向内循环厌氧反应器1还是沼液池5中。

进一步优选的,沼液处理装置还包括固液分离器6,固液分离器6具有沼渣出口、通向沼液池5的吸入口和通向滤清池7的沼液出口。该固液分离器6为螺旋脱水机,所述螺旋脱水机的进料口作为吸入口通过管路连接沼液池5中,在螺旋脱水机与沼液池5之间设置提升泵61,能够将粗沼液、从好氧硝化反应器2排泥口排出的污泥、从内循环厌氧反应器1排泥口排出的污泥输入至螺旋脱水机中进行固液分离;螺旋脱水机的出料口构成沼渣出口,沼渣出口可以外接管道并通向并未图示的干燥装置,经过固液分离后,粗沼液中的无机物、固定碳及未被水解的大颗粒有机物被截留,并送往有机肥生产工艺进行处理。

螺旋脱水机的出液口形成沼液出口,沼液出口通过管道通向滤清池7中,之后给料泵71将滤清池7中的沼液提升至内循环厌氧反应器1的进液口。

从滤清液输入至内循环厌氧反应器1的沼液浓度有时候可能会较高,而不利于厌氧反应,为此可以在内循环厌氧反应器1的底部另外输入浓度较低的液体(水等),以稀释沼液的浓度。

进一步,内循环厌氧反应器1设置有回液口,中转容器10与回液口之间设有回流设备8,处理过程中回流设备8将厌氧氨氧化反应器3处理完的中水进行回用,从而节约了用水。另外,中转容器10中的中水还可以用作长期的灌溉等途径。

进一步优选的,内循环厌氧反应器1的沼气出口通过管路接至并未图示的发电设备,连接发电设备与沼气出口的管路上设有阻火水封9。

进一步优选的,为了增强厌氧氨氧化反应器3的氨氮脱除效率,反应器内设置填料作为ANAMMOX(红菌)的菌床。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原理属于本领域的常用技术,为此实施例中不再详细描述。

实施例中,最初进入沼液池5的沼液需要进行氨氮的调节,以使后续的深度厌氧具备可行性。

好氧硝化反应器2的污泥中含有聚磷菌,可以是预先在反应器中进行培养,也可以将培养了聚磷菌的污泥直接注入至反应器内。好氧硝化反应器2中的沼液进入好氧状态后,聚磷菌储存于体内的PHB进行好氧分解并释放大量能量,这些能量部分供聚磷菌增值,部分作为其主动吸收沼液中的磷酸盐的能量,磷酸盐以聚磷的形式聚于聚磷菌体内;好氧污泥中包含大量的聚磷菌,通过污泥的排放就可能达到去除磷酸盐的目的。

通过好氧硝化反应器2中排出的污泥也含有聚磷菌,那么在回流的方式下,回流至内循环厌氧反应器1的污泥中亦含有聚磷菌,使得内循环厌氧反应器1也能够实现拖磷的目的。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其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