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餐厨油水进行高效分解处理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6500发布日期:2018-06-30 03:52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对餐厨油水进行高效分解处理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厨垃圾处理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对餐厨油水进行高效分解处理的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单位面积人口密度的升高,由餐饮行业产生的餐厨垃圾也在逐年增加,给城市卫生带来了极大的环保压力。对于餐厨垃圾的处理,现在的常规处理方式是先进行固液分离,一方面将固体部分干燥回收作为动物饲料,另一方面将液体部分作为油污废水排放出去。但是在油污废水中除含有以浮游、乳化油以及溶解性油等形式存在的油脂类物质外,还存在大量的悬浮物质,因此油污废水在进入排放管后,非常容易堵塞排放管网,并因油类物质会漂浮于水体表面,还会影响水体的复氧及其自然净化过程,危害水体生态系统,发出恶臭污染周围环境。

对于油污废水中含有的油类物质,目前主要采用油水分离设备来进行先分离再排放处理,但是现有油水分离设备的分离效果并不理想,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前述现有设备对餐厨油水分离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餐厨油水进行高效分解处理的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对餐厨油水进行高效分解处理的系统,包括反应箱、控制柜、气泵、臭氧发生器、负离子发生器、微孔爆气器、粉碎泵、排污泵、液位传感器和紫外线灯管;

所述反应箱包括第一油水分解反应腔、第二油水分解反应腔、隔板、浮渣限位拦网、竖直过水通道、进料管、供气管和排污管,其中,所述第一油水分解反应腔和所述第二油水分解反应腔被所述隔板分隔,所述浮渣限位拦网位于所述第一油水分解反应腔的上部,所述竖直过水通道的底部端口连通所述第一油水分解反应腔的下部,所述竖直过水通道的顶部端口连通所述第二油水分解反应腔的上部,所述进料管伸入所述第一油水分解反应腔,且使所述进料管的出料管口被所述浮渣限位拦网包围,所述供气管分别伸入所述第一油水分解反应腔和所述第二油水分解反应腔的下部,所述排污管分别伸入所述第一油水分解反应腔和所述第二油水分解反应腔的底部;

所述控制柜分别电连接所述气泵、所述臭氧发生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所述粉碎泵、所述排污泵和所述紫外线灯管的受控端,其中,所述气泵的出气端口分别连通所述臭氧发生器和所述负离子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和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出气端口分别连通所述供气管的进气端口,所述供气管的出气端口连通所述微孔爆气器,所述微孔爆气器的数目为多个且分别均匀地布置在所述第一油水分解反应腔和所述第二油水分解反应腔的下部,所述粉碎泵位于所述第一油水分解反应腔的下部,并使所述粉碎泵的进料管口和排料管口分别被所述浮渣限位拦网包围,所述排污泵的数目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油水分解反应腔和所述第二油水分解反应腔的底部,并使两排污泵的排污管口分别连通所述排污管,所述紫外线灯管安装在所述第一油水分解反应腔和所述第二油水分解反应腔的顶盖下方;

所述控制柜还电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器的输出端,其中,所述液位传感器的数目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油水分解反应腔和所述第二油水分解反应腔的容腔侧壁上。

优化的,还包括与所述紫外线灯管一一对应的电动线性往复移动装置和清洁套圈,其中,所述电动线性往复移动装置的受控端电连接所述控制柜;所述电动线性往复移动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油水分解反应腔或所述第二油水分解反应腔的顶盖下方,其线性运动轨迹与对应的所述紫外线灯管平行;所述清洁套圈活动地套在对应的所述紫外线灯管上,并固定连接所述电动线性往复移动装置的线性移动部。进一步优化的,所述清洁套圈由吸水海绵材质制成。

优化的,在所述第一油水分解反应腔的底部设有倾斜板,其中,所述倾斜板与所述隔板两两相对设置。进一步优化的,在所述倾斜板的下表面设有振动器,其中,所述振动器的受控端电连接所述控制柜。

优化的,还包括第一流量控制阀和第二流量控制阀;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串联在所述气泵与所述臭氧发生器之间,其受控端电连接所述控制柜;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阀串联在所述气泵与所述负离子发生器之间,其受控端也电连接所述控制柜。

优化的,在所述微孔爆气器的进气端口设有第一单向阀。

优化的,在所述排污管中设于第二单向阀。

优化的,所述反应箱还包括清洗排水管;所述清洗排水管的数目为两个且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油水分解反应腔和所述第二油水分解反应腔的底部。

优化的,所述气泵为由一个主气泵和至少一个备用气泵组成的气泵组。

综上,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对餐厨油水进行高效分解处理的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该餐厨油水处理设备,一方面可利用粉碎泵对浮渣进行切割粉碎处理,使它们细化并沉淀下来,最终通过排污泵将沉淀的废渣及经分解处理的液体排放出去,另一方面可利用臭氧和空气负离子的高氧化能力,引发餐厨油水中的且悬浮的油脂及油污产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易于生化降解的物质,进而实现对餐厨油水的高效分解处理,提高废水在排出后的可生化性,利于自然降解,从根源上解决餐厨垃圾易堵塞管道和危害水体生态系统的问题;(2)通过在箱盖下方设置紫外线灯管,可以将加热面限制在液面悬浮层,由于该液面悬浮层(即悬浮的油脂及油污层)为最需要油水分解的区域,因此可使加热更集中化,利于节能加热;(3)通过设置浮渣限位拦网,可以将浮渣限定在特定区域,并方便粉碎泵进行集中粉碎;(4)通过设置竖直过水通道,可以确保仅上层低颗粒率的液体淌入次级的油水分解反应腔中,便于在次级的油水分解反应腔中得到达到的排放液体;(5)通过在初级的油水分解反应腔的底部设置斜坡结构,可以避免腔内沉淀物出现积压而不易排出的问题;(6)通过为紫外灯光管配置相应的电动线性往复移动装置和清洁套圈,可以周期地自动清洁紫外线灯管,确保高效加热; (7)所述系统还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故障率低、结构简单和易于实现等优点,便于实际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对餐厨油水进行高效分解处理的系统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在反应箱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1、反应箱 101、第一油水分解反应腔 102、第二油水分解反应腔 103、隔板 104、浮渣限位拦网 105、竖直过水通道 106、进料管 107、供气管 108、排污管 109、倾斜板 110、清洗排水管 2、控制柜 3、气泵 4、臭氧发生器 5、负离子发生器 6、微孔爆气器 7、粉碎泵 701、进料管口 702、排料管口 8、排污泵 9、液位传感器 10、紫外线灯管 11、电动线性往复移动装置 12、清洁套圈 13、振动器 14、第一流量控制阀 15、第二流量控制阀 16、第一单向阀 17、第二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通过实施例方式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对餐厨油水进行高效分解处理的系统。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 A和B三种情况,本文中术语“/和”是描述另一种关联对象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两种关系,例如,A/和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A和B两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关系。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对餐厨油水进行高效分解处理的系统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在反应箱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对餐厨油水进行高效分解处理的系统,包括反应箱1、控制柜2、气泵3、臭氧发生器4、负离子发生器5、微孔爆气器6、粉碎泵7、排污泵8、液位传感器9和紫外线灯管10;

所述反应箱1包括第一油水分解反应腔101、第二油水分解反应腔102、隔板103、浮渣限位拦网104、竖直过水通道105、进料管106、供气管107和排污管108,其中,所述第一油水分解反应腔101和所述第二油水分解反应腔102被所述隔板103分隔,所述浮渣限位拦网104位于所述第一油水分解反应腔101的上部,所述竖直过水通道105的底部端口连通所述第一油水分解反应腔101的下部,所述竖直过水通道105的顶部端口连通所述第二油水分解反应腔102的上部,所述进料管106伸入所述第一油水分解反应腔101,且使所述进料管106的出料管口被所述浮渣限位拦网104包围,所述供气管107分别伸入所述第一油水分解反应腔101和所述第二油水分解反应腔102的下部,所述排污管108分别伸入所述第一油水分解反应腔101和所述第二油水分解反应腔102的底部;

所述控制柜2分别电连接所述气泵3、所述臭氧发生器4、所述负离子发生器5、所述粉碎泵7、所述排污泵8和所述紫外线灯管10的受控端,其中,所述气泵3的出气端口分别连通所述臭氧发生器4和所述负离子发生器5,所述臭氧发生器4和所述负离子发生器5的出气端口分别连通所述供气管107的进气端口,所述供气管107的出气端口连通所述微孔爆气器6,所述微孔爆气器6的数目为多个且分别均匀地布置在所述第一油水分解反应腔101和所述第二油水分解反应腔102的下部,所述粉碎泵7位于所述第一油水分解反应腔101的下部,并使所述粉碎泵7的进料管口701和排料管口702分别被所述浮渣限位拦网104包围,所述排污泵8的数目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油水分解反应腔101和所述第二油水分解反应腔102的底部,并使两排污泵8的排污管口分别连通所述排污管 108,所述紫外线灯管10安装在所述第一油水分解反应腔101和所述第二油水分解反应腔102的顶盖下方;

所述控制柜2还电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器9的输出端,其中,所述液位传感器 9的数目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油水分解反应腔101和所述第二油水分解反应腔102的容腔侧壁上。

如图1和2所示,在所述对餐厨油水进行高效分解处理的设备结构中,所述反应箱1提供了用于初级处理的第一油水分解反应腔101和用于次级处理的第二油水分解反应腔102,其中,所述第一油水分解反应腔101用于临时盛装刚排入的且包含浮渣、油脂及油污的固液混合物,并利用所述浮渣限位拦网104将浮渣限定在特定区域,以便所述粉碎泵进行集中粉碎;所述第二油水分解反应腔 102用于临时盛装经过油水分解初步处理的且包含少许油脂及油污的液体;所述反应箱1可以但不限于采用玻璃钢材质制成,以便利用该材质的透明性,方便工作人员观察内部的处理情况。

所述控制柜2用于实现对整个设备的自动化控制,例如分别控制所述气泵 3、所述臭氧发生器4、所述负离子发生器5、所述粉碎泵7、所述排污泵8和所述紫外线灯管10的开启或关闭,又例如通过采集液位传感器9的液位数据,自动控制进料(需要配合连通所述进料管106的泵体)或排料。所述气泵3用于在所述控制柜2的控制下抽取空气。所述臭氧发生器4用于在所述控制柜2的控制下、利用高压电离技术使来自所述气泵3的空气中的部分氧气分解聚合为具有高氧化能力的臭氧。所述负离子发生器5用于在所述控制柜2的控制下、利用高压电晕技术产生具有高氧化能力的空气负离子。所述微孔爆气器6用于将来自所述臭氧发生器4和所述负离子发生器5的且包含臭氧和空气负离子的混合气体,以微气泡形式排散到所述第一油水分解反应腔101和所述第二油水分解反应腔102 中,并使臭氧和空气负离子能够与悬浮的油脂及油污中的大部分油类物质充分接触,引发油类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易于生化降解的物质,进而实现对餐厨垃圾的深度处理,提高废水在排出后的可生化性。所述粉碎泵7用于在通过所述进料管口701收集到浮渣后,对浮渣进行粉碎处理,然后又通过所述出料管口 702将粉碎后的浮渣排回至被所述浮渣限位拦网104所包围的区域。所述排污泵 8用于排出沉淀的废渣及经分解处理的液体。所述液位传感器9用于采集所处腔体的液位数据。所述紫外线灯管10用于加热液面悬浮层,并促进溢出臭氧的分解,确保箱顶排气不污染环境。

由此通过前述结构的描述,一方面可利用所述粉碎泵7对浮渣进行切割粉碎处理,使它们细化并沉淀下来,最终通过排污泵8将沉淀的废渣及经分解处理的液体排放出去,另一方面可利用臭氧和空气负离子的高氧化能力,引发餐厨油水中的且悬浮的油脂及油污产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易于生化降解的物质,进而实现对餐厨油水的高效分解处理,提高废水在排出后的可生化性,利于自然降解,从根源上解决餐厨垃圾易堵塞管道和危害水体生态系统的问题。同时通过在箱盖下方设置所述紫外线灯管10,可以将加热面限制在液面悬浮层,由于该液面悬浮层即悬浮的油脂及油污层为最需要油水分解的区域,因此可使加热更集中化,利于节能加热,通过设置所述浮渣限位拦网104,可以将浮渣限定在特定区域,并方便粉碎泵进行集中粉碎,通过设置所述竖直过水通道105,可以确保仅上层低颗粒率的液体淌入次级的油水分解反应腔中,便于在次级的油水分解反应腔中得到达到的排放液体。此外,所述系统还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故障率低、结构简单和易于实现等优点,便于实际推广和应用。

优化的,还包括与所述紫外线灯管10一一对应的电动线性往复移动装置 11和清洁套圈12,其中,所述电动线性往复移动装置11的受控端电连接所述控制柜2;所述电动线性往复移动装置11安装在所述第一油水分解反应腔101或所述第二油水分解反应腔102的顶盖下方,其线性运动轨迹与对应的所述紫外线灯管10平行;所述清洁套圈12活动地套在对应的所述紫外线灯管10上,并固定连接所述电动线性往复移动装置11的线性移动部。如图1所示,所述清洁套圈12用于在所述电动线性往复移动装置11驱动下,擦拭对应的所述紫外线灯管 10,由此可以周期地自动清洁紫外线灯管,确保高效加热。为了实现湿擦拭目的,进一步优化的,所述清洁套圈12优选采用吸水海绵材质制成。

优化的,在所述第一油水分解反应腔101的底部设有倾斜板109,其中,所述倾斜板109与所述隔板103两两相对设置。如图1和2所示,通过设置所述倾斜板109,可以在所述第一油水分解反应腔101的底部构成一个斜坡结构,避免在腔内出现沉淀物积压而不易排出的问题。进一步优化的,所述倾斜板109的倾斜角度介于10~20度之间。如图1所示,作为举例的,所述倾斜板109的倾斜角度为12度。

进一步优化的,在所述倾斜板109的下表面设有振动器13,其中,所述振动器13的受控端电连接所述控制柜2。如图1所示,通过启动所述振动器13,可以驱动所述倾斜板109也振动,从而可利于沉淀物松动并下移,进一步避免箱内沉淀物出现积压而不易排出的问题。

优化的,还包括第一流量控制阀14和第二流量控制阀15;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14串联在所述气泵3与所述臭氧发生器4之间,其受控端电连接所述控制柜2;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阀15串联在所述气泵3与所述负离子发生器5之间,其受控端也电连接所述控制柜2。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14用于在所述控制柜2的控制下,控制进入所述臭氧发生器4中的空气量;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阀15用于在所述控制柜2的控制下,控制进入所述负离子发生器5中的空气量,由此可以在所述控制柜2的控制下,改变最后混合气体中臭氧和负离子含量的配比,进一步提升自动化程度。

优化的,在所述微孔爆气器6的进气端口设有第一单向阀16。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单向阀16只向相应的进气方向开启,用于防止腔内液体反向灌入送气管道中。

优化的,在所述排污管108中设于第二单向阀16。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单向阀16也只向相应的排污方向开启,用于防止排污液体反向灌入油水分解反应腔内。

优化的,所述反应箱1还包括清洗排水管110;所述清洗排水管110的数目为两个且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油水分解反应腔101和所述第二油水分解反应腔 102的底部。如图2所示,通过设置所述清洗排水管110,可以在清洗两油水分解反应腔时,方便排水。

优化的,所述气泵3为由一个主气泵和至少一个备用气泵组成的气泵组。如此可以进行分时工作安排,在主气泵休息或损坏时,能够及时启动另一个备用气泵,保障油水分解反应不间断,同时延长气泵的使用寿命和方便气泵的不停工更换。

综上,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对餐厨油水进行高效分解处理的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该餐厨油水处理设备,一方面可利用粉碎泵对浮渣进行切割粉碎处理,使它们细化并沉淀下来,最终通过排污泵将沉淀的废渣及经分解处理的液体排放出去,另一方面可利用臭氧和空气负离子的高氧化能力,引发餐厨油水中的且悬浮的油脂及油污产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易于生化降解的物质,进而实现对餐厨油水的高效分解处理,提高废水在排出后的可生化性,利于自然降解,从根源上解决餐厨垃圾易堵塞管道和危害水体生态系统的问题;(2)通过在箱盖下方设置紫外线灯管,可以将加热面限制在液面悬浮层,由于该液面悬浮层(即悬浮的油脂及油污层)为最需要油水分解的区域,因此可使加热更集中化,利于节能加热;(3)通过设置浮渣限位拦网,可以将浮渣限定在特定区域,并方便粉碎泵进行集中粉碎;(4)通过设置竖直过水通道,可以确保仅上层低颗粒率的液体淌入次级的油水分解反应腔中,便于在次级的油水分解反应腔中得到达到的排放液体;(5)通过在初级的油水分解反应腔的底部设置斜坡结构,可以避免腔内沉淀物出现积压而不易排出的问题;(6)通过为紫外灯光管配置相应的电动线性往复移动装置和清洁套圈,可以周期地自动清洁紫外线灯管,确保高效加热;(7) 所述系统还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故障率低、结构简单和易于实现等优点,便于实际推广和应用。

如上所述,可较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设计出不同形式的对餐厨油水进行高效分解处理的系统并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整合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