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污水深度处理的成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42402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市政污水深度处理的成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污水深度处理领域,特别适用于市政污水从一级B排放标准提升到一级A排放标准的成套装置。
背景技术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规定:4.1.2.1一级标准的A标准是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作为回用水的基本要求。当污水处理厂出水引入稀释能力较小的河湖作为城镇景观用水和一般回用水等用途时,执行一级标准的A标准。2006年以后,所有新建污水厂出水必须硬性的达到一级A标准;所有已建污水厂必须限期升级改造,使自己的出水达到一级A。为达到国家“水十条”和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目前各城市市政污水处理厂都在进行提标改造。《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指标BOD5CODcrSSNH3-NTNTPpH出水标准(mg/L)2060208(15)2016~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指标BOD5CODcrSSNH3-NTNTPpH出水标准(mg/L)1050105(8)150.56~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和一级B的出水标准只有一字之差,但是标准提升幅度不小,提标改造对老污水处理厂来说也相当复杂。在对总磷的要求方面,一级B出水标准允许1毫克/升,依靠生物处理方式基本可以实现,但是一级A要求在0.5毫克/升以下,就还要依靠化学方法除磷。技术实现要素:针对上述需求,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任务是提供一种市政污水深度处理的成套装置。它具备化学除磷和微过滤的功能,能保证出水水质的稳定及优异,解决了提标过程中悬浮物和总磷超标的技术难题。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如下方式实现:市政污水深度处理的成套装置,它包括高密度沉淀器和转盘式微过滤机。其结构特点是,所述高密度沉淀器和转盘式微过滤机通过管道串联连接。所述高密度沉淀器内依次包括快速混合区、絮凝反应区、预沉浓缩区和斜管澄清区。所述快速混合区中心置有快速混合搅拌器,絮凝反应区中心置有絮凝反应搅拌器。快速混合搅拌器和絮凝反应搅拌器均采用高效轴流式弧形叶轮,以推进式搅拌形式工作,叶轮由轮毂及三个桨叶组成。在上述成套装置中,所述快速混合搅拌器采用两台。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以下优点:1.具备化学除磷和微过滤的功能,完美解决了提标过程中悬浮物和总磷超标的技术难题。2.本实用新型中的叶轮对水的混合效率高,混合均匀度高,比普通推进式叶轮其混合效率高40%~5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高密度沉淀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快速混合搅拌器叶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絮凝反应搅拌器叶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转盘式微过滤机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市政污水深度处理的成套装置,它包括通过管道串联连接的高密度沉淀器和转盘式微过滤机。高密度沉淀器内依次包括快速混合区1、絮凝反应区2、预沉浓缩区3和斜管澄清区4。快速混合区1中心置有两台快速混合搅拌器1.1,絮凝反应区2中心置有絮凝反应搅拌器2.1。快速混合搅拌器1.1和絮凝反应搅拌器2.1均采用高效轴流式弧形叶轮,以推进式搅拌形式工作,叶轮由轮毂及三个桨叶组成。本实用新型中,快速混合搅拌器1.1和絮凝反应搅拌器2.1均采用高效轴流式弧形叶轮,分别立式安装在快速混合区1和絮凝反应区2的中心处,其结构形式为大叶轮,轴流式。该叶轮对水的混合效率高,混合均匀度高,比普通推进式叶轮其混合效率高40%~50%。叶轮由轮毂及三个桨叶组成,三个桨叶的尺寸、角度、重量尤为重要,可直接影响搅拌器的正常运行或搅拌效果。为了确保上述要求,我们在设计制造中采用了一系列的压模,焊接加工手段及方法。三个桨叶制造完后与轮毂在焊模内进行焊接,待冷却后脱模。从而保证了能够替代进口的产品质量。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污水首先流入快速混合区1,与混凝剂接触后进行混凝。一台快速混合搅拌器1.1连续运行,以帮助混凝剂反应并避免矾花沉淀。另一台快速混合搅拌器1.1投加泵(一用一备)将混凝剂投加到快速混合区1入口。通过变频器按照原水流量和需要的投加浓度来控制加药泵的运行。经过加药的混合液通过沟道进入絮凝反应区2,往里加入高分子助凝剂,并将后续预沉浓缩区3部分污泥回流至絮凝反应区2入口,加速矾花的增长及增加矾花的密度,提高沉淀效果。絮凝反应区2内设置一台絮凝反应搅拌器2.1,确保聚合物搅拌充足,矾花絮凝良好。如果转速过高,那么矾花就有被打碎的危险。絮凝反应区2出水各自进入后续预沉浓缩区3,大部分矾花就在这里沉淀和浓缩。每座预沉浓缩区3里设置刮泥机一台,通过连续刮扫促进了沉淀污泥的浓缩,部分污泥通过污泥循环泵回流到絮凝反应区2中,剩余污泥通过污泥排放泵排出系统外。斜管澄清区在预沉浓缩区3顶部,用于去除残留的矾花和产生最终合格的水。经过加药混凝沉淀后的出水通过重力流入转盘式微过滤器空心转鼓上系列布置的过滤盘片,在每个过滤盘片的两侧为高强度致密的不锈钢或聚酯滤布。水由滤布内侧向外流出,流入到清水槽,水中的细小颗粒在滤布的内侧聚积。过滤状态下设备处于静止状态。当颗粒在滤布内侧聚积到一定程度时,水流过转鼓的速度就被减缓,转鼓内的水位逐渐上升,当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将触发液位传感器发出信号并启动转鼓转动,同时反冲洗泵启动,于是一个反冲洗的过程开始——转盘开始缓慢转动,高压冲洗水通过位于转盘顶部的喷头由外自内将滤布内侧的聚积颗粒冲洗掉,反冲洗用水为过滤器本身的滤出水,冲洗分离出来的杂质并流入过滤器内部反洗水收集槽,然后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排污管排出。连续冲洗废水经收集后排至污水厂预处理系统。反冲洗的同时,过滤正常进行。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