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下水管道智能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42457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厨房下水管道智能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处理厨房下水管道中的油污以及废水的装置。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厨房的下水管道中由于洗菜洗碗等行为,每天都会排出大量的污水,通常情况下,这些污水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进下水管道,长此以往必然会造成下水管道的堵塞,特别是对于为了防止异味上溢而采用U型弯道的下水管道,由于U型弯道处的水流在污水遛弯后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残存污水中含有的油污便会在U型弯道处成年累月的沉积,造成油污粘附水管内壁,使管道逐渐狭窄而堵塞。目前,人们都是在堵塞问题出现之后再想办法疏通解决,但这治标不治本,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另外,厨房用水不仅仅是污水,还有相当一部分水可以循环再利用,比如淘米、洗菜的水等;但是,普通家庭无法进行这部分用水的水质监测和搜集再利用,造成了水资源的很大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厨房下水管道中使用的智能处理装置,能够对下水管道中的油污进行定时清理,从根本上避免堵塞情况的发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厨房下水管道智能处理装置,包括设置在水池下方U型弯道中的油污加热装置、用于向水池与U型弯道之间的下水管道中输送除油剂的除油剂输送装置以及用于控制油污加热装置和除油剂输送装置协调作业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微处理器、电源模块以及蓝牙模块,微处理器通过蓝牙模块与智能终端相互通信。

上述厨房下水管道智能处理装置,所述油污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U型弯道底部的碳纤维电热丝和用于监测U型弯道中污水温度值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微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碳纤维电热丝的受控端。

上述厨房下水管道智能处理装置,所述除油剂输送装置包括盛装除油剂的除油剂桶,除油剂桶与U型弯道上方的下水管道之间通过除油剂管连通;所述除油剂管上设置有与微处理器输出端连接的微型蠕动泵。

上述厨房下水管道智能处理装置,所述除油剂桶的底部设置有用于监测桶内除油剂液位的红外对射传感器,红外对射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微处理器的输出端还连接有用于输出报警信息的报警装置。

上述厨房下水管道智能处理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包括蜂鸣器和红绿LED灯。

上述厨房下水管道智能处理装置,位于除油剂管与下水管道连通处上方的下水管道上还通过旁路管连通进水管,所述旁路管上设置有进水电磁阀,进水电磁阀的受控端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出端。

上述厨房下水管道智能处理装置,所述智能处理装置还包括用于鉴别水池中污水质量并能够根据检测结果对污水进行分别处理的水处理装置,所述水处理装置包括回收水池、设置在水池中的浊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以及设置在水池出水口的污水电磁阀和回收水电磁阀,污水电磁阀的输出端连通下水管道的进口,回收水电磁阀通过回收管道与回收水池连通;所述浊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微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污水电磁阀和回收水电磁阀的受控端连接。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下水管道的U型弯道处设置油污加热装置,对U型弯道中的污水进行控时控温处理,使油污乳化,防止凝结粘附在U型弯道管壁上;同时设置的除油剂输送装置,能够向下水管道中输送除油剂,以分解下水管道以及U型弯道中管壁上的油污,并在油污分解后向下水管道中注水将油污颗粒冲向污水池,保持U型弯道和下水管道的洁净,从根本上避免了堵塞现象发生。

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水处理装置,能够根据水池中污水的洁净度来控制相应的电磁阀启闭,当水池中的污水洁净度较好时,开启回收水电磁阀,水池中的水会经过回水管道流入回收水池,重复利用;当水池的污水洁净度较差时,开启污水电磁阀,水池中的水就会经下水管道流向污水池,实现了对洁净度不同的废水进行分流搜集或排污,做到了水的二次利用,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气控制原理图。

其中:1.水池,2.U型弯道,3.污水池,4.旁路管,5.回收水池,61.温度传感器,62.碳纤维电热丝,63.微型蠕动泵,64.除油剂桶,65.浊度传感器,66.液位传感器,67.污水电磁阀,68.回收水电磁阀,69.进水电磁阀,7.微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厨房下水管道智能处理装置,用于对下水管道中油污以及水池中的污水进行智能处理,包括油污加热装置、除油剂输送装置、水处理装置、控制装置以及智能终端,控制装置和智能终端之间相互通信,控制装置用于在智能终端指令下控制油污加热装置、除油剂输送装置、水处理装置作业。

油污加热装置设置在水池下方U型弯道中,用于对U型弯道中的污水进行控时控温处理,使油污乳化,防止凝结粘附在U型弯道管壁上,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碳纤维电热丝62和温度传感器61,温度传感器61的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微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碳纤维电热丝62的受控端,如图2所示;其中温度传感器61用于监测U型弯道中污水的温度值,并将检测结果实时传递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根据检测控制碳纤维电热丝对U型弯道中的污水进行加热。

除油剂输送装置用于向水池与U型弯道之间的下水管道中输送除油剂,以分解下水管道以及U型弯道中管壁上的油污。除油剂输送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盛装除油剂的除油剂桶64,除油剂桶64与U型弯道上方的下水管道之间通过除油剂管连通;除油剂管上设置有微型蠕动泵63,微型蠕动泵63的受控端与微处理器输出端连接,如图2所示。微处理器根据智能终端的指令或者设定的时间间隔启动微型蠕动泵,将除油剂桶内的除油剂泵入到下水管道和U型弯道中,控制控量地进行除油剂的添加,以分解管壁上的油污颗粒,避免堵塞管道。

为在进行了油污处理后,及时将分解的油污颗粒排出下水管道和U型弯道,本实用新型在除油剂管与下水管道连通处上方的下水管道上还通过旁路管4连通了进水管,旁路管上设置了进水电磁阀69,进水电磁阀69的受控端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出端,如图2所示,以方便微处理器在油污分解后向下水管道中注水将油污颗粒冲向污水池3,保持U型弯道和下水管道的洁净。

除油剂输送装置在工作过程中,为防止除油剂桶中的除油剂使用完而无法得知,本实用新型在除油剂桶64的底部设置了红外对射传感器,用于监测桶内除油剂液位,红外对射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微处理器的输出端还连接有报警装置,报警装置包括蜂鸣器和红绿LED灯,用于在红外对射传感器检测到除油剂桶内除油剂较少时,发出报警信息的,提醒人们及时添加除油剂。

水处理装置用于鉴别水池中污水质量,并能够根据检测结果对污水进行分别处理,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回收水池5、设置在水池中的浊度传感器65和液位传感器66以及设置在水池出水口的污水电磁阀和67回收水电磁阀68,污水电磁阀67的输出端连通下水管道的进口,回收水电磁阀通过回收管道与回收水池连通。上述浊度传感器65和液位传感器66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用于将检测结果输送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污水电磁阀和67回收水电磁阀68的受控端连接,如图2所示,用于根据检测结果控制污水电磁阀和67回收水电磁阀68的启闭,以实现将洁净度不同的废水进行分流收集或排放。

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油污加热装置、除油剂输送装置和水处理装置作业,包括微处理器7、电源模块以及蓝牙模块,电源模块用于为各装置供电,微处理器通过蓝牙模块与智能终端实现相互通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