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污染物协同控制高效速降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42784发布日期:2018-06-08 20:32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污染物协同控制高效速降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污染物协同控制高效速降池。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污废水处理领域用于去除水中悬浮物的沉淀池类型主要有平流式、竖流式、辐流式、斜板或者斜管沉淀池等。其中平流式沉淀池由进、出水口、水流部分和污泥斗三个部分组成,池体平面为矩形,池底设有污泥斗。平流式沉淀池构造简单,沉淀效果好,但占地面积大。竖流式沉淀池,池体平面为圆形或方形,废水由设在沉淀池中心的进水管自上而下排入池中,进水的出口下设挡板,使废水在池中均匀分布,然后沿池的整个断面缓慢上升。竖流式沉淀池占地面积小,但深度大,池底为锥形,施工较困难。辐流式沉淀池池体平面多为圆形,也有方形的,直径较大而深度较小,废水自池中心管入池,沿半径方向向池周缓慢流动。斜板或斜管沉淀池主要是在上述沉淀池中加设斜板或斜管,目的是提供沉淀效率、缩短沉淀时间、减小沉淀池体积,但有斜板、斜管易结垢,长生物膜,产生浮渣,维修工作量大,管材、板材寿命低等缺点。目前,上述沉淀池在工业、市政污废水处理领域均有广泛应用,但其停留时间长,占地面积大,无法应用在可利用空间小、处理水量大的城市河涌水治理等领域。

目前,我国城市河涌水体污染严重,为了改善河涌水质,营造健康、卫生、宜居、休闲的环境,全国各地都大力开展河涌整治,努力改善河涌水质。但由于城市可利用空间小、处理水量大等原因,现有工业和城市污水治理工艺、设备无法照搬到河涌水治理上,因此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相应工艺设备开发。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污染物协同控制高效速降池,在一套设备中同时实现总悬浮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污染物的协同去除和污泥的快速沉淀分离,具有设备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水利负荷大等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污染物协同控制高效速降池,包括速降池本体,速降池本体由下至上依次设有载磁泥斗段、磁沉降段、进水管段、过滤吸附段以及出水段,速降池本体中部设有中心管,中心管贯穿磁沉降段、进水管段、过滤吸附段以及出水段,载磁泥斗段设有污泥斗,污泥斗设有永久性磁铁,进水管段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与中心管连通,过滤吸附段设有吸附填料,出水段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与速降池本体连通。

进一步,中心管的下端设有喇叭口,喇叭口的下端设有反射板。

进一步,反射板为圆锥形的反射板,圆锥形的反射板的顶点对准中心管的喇叭口。

进一步,污泥斗的底部设有排泥管。

进一步,吸附填料为若干个可更换的过滤吸附单元。

进一步,过滤吸附单元的数量为六个,且六个过滤吸附单元呈矩形阵列排布。

进一步,每个过滤吸附单元均分别设有不锈钢拉链。

进一步,出水段设有溢流堰,溢流堰的外侧设有溢流水槽,出水管与溢流水槽连通。

进一步,永久性磁铁设置于污泥斗的外侧面,且永久性磁铁可更换。

进一步,中心管设有固定支架,中心管通过固定支架固接于速降池本体。总的说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一种多污染物协同控制高效速降池,包括速降池本体,速降池本体由下至上依次设有载磁泥斗段,用于收集污泥,磁沉降段,用于沉淀污泥,进水管段,用于进水,过滤吸附段,用于过滤污水并吸附污水中的污染物,以及出水段,用于处理后的水出水,速降池本体中部设有中心管,中心管贯穿磁沉降段、进水管段、过滤吸附段以及出水段,载磁泥斗段设有污泥斗,用于收集污泥并暂存污泥,污泥斗设有永久性磁铁,磁铁可以吸引污水中含有铁磁性物质的污泥,进水管段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与中心管连通,用于进水,且让进水均匀分布,过滤吸附段设有吸附填料,用于过滤及吸附污染物,进一步除去悬浮物,降低污水的华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污染物,出水段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与速降池本体连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污染物协同控制高效速降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污染物协同控制高效速降池另外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污染物协同控制高效速降池的中心管及进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污染物协同控制高效速降池的过滤吸附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5a和图5b均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污染物协同控制高效速降池的过滤吸附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5中包括有:

1-载磁泥斗段,2-污泥斗,3-永久性磁铁,4-排泥管,5-磁沉降段,6-进水管段,7-进水管,8-中心管,9-喇叭口,10-反射板,11-过滤吸附段,12-吸附填料,13-出水段,14-溢流堰,15-出水管,16-固定支架,17-过滤吸附单元,18-不锈钢拉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来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多污染物协同控制高效速降池,包括速降池本体,速降池本体由下至上依次设有载磁泥斗段1、磁沉降段5、进水管段6、过滤吸附段11以及出水段13,速降池本体中部设有中心管8,中心管8贯穿磁沉降段5、进水管段6、过滤吸附段11以及出水段13,载磁泥斗段1设有污泥斗2,污泥斗2设有永久性磁铁3,进水管段6设有进水管7,进水管7与中心管8连通,过滤吸附段11设有吸附填料12,出水段13设有出水管15,出水管15与速降池本体连通。中心管8的下端设有喇叭口9,喇叭口9的下端设有反射板10。反射板10为圆锥形的反射板10,通过污水自身重力反弹使污水向四周扩散,便于布水均匀,圆锥形的反射板10的顶点对准中心管8的喇叭口9。污泥斗2的底部设有排泥管4。吸附填料12为六个可更换的过滤吸附单元17,且六个过滤吸附单元17呈矩形阵列排布。每个过滤吸附单元17均分别设有不锈钢拉链18。便于更换过滤吸附单元17。出水段13设有溢流堰14,溢流堰14的外侧设有溢流水槽,出水管15与溢流水槽连通。永久性磁铁3设置于污泥斗2的外侧面,且永久性磁铁3可更换。中心管8设有固定支架16,中心管8通过固定支架16固接于速降池本体。

具体的本速降池的工作过程为:污水由进水管7进入中心管8,再由中心管8依靠自身重力向下经由喇叭口9流出进入速降池本体内部,撞击反射板10后向四周扩散以达到布水均匀的目的。污水进入速降池本体后水位依次沿载磁泥斗段1、磁沉降段5、进水管段6、过滤吸附段11以及出水段13升高,污水在缓慢上升过程中,在达到过滤吸附段11之前,污水中的污泥沉淀在污泥斗2内,永久性磁铁3吸附污泥中的铁磁性污染物,污水进一步上升经过过滤吸附段11时,吸附填料12吸附污水中的污染物,进一步去除悬浮物,降低污水的华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污染物,最后由出水段13的出水管15流出速降池本体,完成水处理。

总的说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一种多污染物协同控制高效速降池,包括速降池本体,速降池本体由下至上依次设有载磁泥斗段1,用于收集污泥,磁沉降段5,用于沉淀污泥,进水管段6,用于进水,过滤吸附段11,用于过滤污水并吸附污水中的污染物,以及出水段13,用于处理后的水出水,速降池本体中部设有中心管8,中心管8贯穿磁沉降段5、进水管段6、过滤吸附段11以及出水段13,载磁泥斗段1设有污泥斗2,用于收集污泥并暂存污泥,污泥斗2设有永久性磁铁3,磁铁可以吸引污水中含有铁磁性物质的污泥,进水管段6设有进水管7,进水管7与中心管8连通,用于进水,且让进水均匀分布,过滤吸附段11设有吸附填料12,用于过滤及吸附污染物,进一步除去悬浮物,降低污水的华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污染物,出水段13设有出水管15,出水管15与速降池本体连通。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