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超磁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42782发布日期:2018-06-08 20:32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超磁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超磁分离水体净化工艺作为一种物化处理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种污水处理当中,相对于传统的混凝沉淀工艺来说,其取消了混凝澄清池,加快了混凝效率,大大地缩短了混凝沉淀的时间,提高了分离效率,对于浊度具有良好的去除能力,同时与磁性生物活性污泥法连用,具有很高的脱氮除磷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超磁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污水处理超磁分离装置,包括磁种投加单元、PAC制备投加装置、PAM制备投加装置、超磁分离机、磁分离鼓、磁种回收装置、污泥调节池、压滤机和搅拌池,磁种投加单元PAC制备投加装置和PAM制备投加装置分别设置在开口搅拌池上部,加入磁种、PAC和PAM至搅拌池中,搅拌池右侧连接超磁分离机,超磁分离机下部连接磁种回收装置,磁种回收装置左侧设置有磁分离鼓,磁种回收装置右侧下部连接有污泥调节池,污泥调节池右上部连接有压滤机。

超磁分离机右端连接有出水管。

磁分离鼓左侧设置有磁种回流管。

搅拌池左侧连接有进水管。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日常维护方便,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分离效果好,磁种循环利用,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污水处理超磁分离装置,包括磁种投加单元1、PAC制备投加装置2、PAM制备投加装置3、超磁分离机4、磁分离鼓6、磁种回收装置7、污泥调节池8、压滤机9和搅拌池11,磁种投加单元1、PAC制备投加装置2和PAM制备投加装置3分别设置在开口搅拌池11上部,加入磁种、PAC和PAM至搅拌池11中,搅拌池11右侧连接超磁分离机4,超磁分离机4下部连接磁种回收装置7,磁种回收装置7左侧设置有磁分离鼓6,磁种回收装置7右侧下部连接有污泥调节池8,污泥调节池8右上部连接有压滤机9。

超磁分离机4右端连接有出水管5。

磁分离鼓6左侧设置有磁种回流管12。

搅拌池11左侧连接有进水管10。

利用药剂PAC(聚合氯化铝)及PAM(聚丙烯酰胺),PAC通常也称作净水剂或混凝剂,PAM是国内常用的非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PAC与PAM通过各自的制备装置分别配制成一定浓度的药剂。配制完成的PAC通过计量泵定量地投加到混凝系统的PAC搅拌箱,配制完毕的PAM经过PAM计量泵泵组定量地投加到混凝系统的PAM搅拌箱。进水管进入超磁分离净化设备,在高强度的磁场下,磁性微絮团被与进水方向相反的缓慢转动的稀土磁盘打捞出来,达到磁性微絮团与水体分离的目的。水流速度可达到300m/h~1000m/h,不能过快,以保证足够的水力停留时间,充分的接触吸引,分离时间总得来说基本在30s左右。由磁盘打捞出来的微磁絮团通过磁鼓回收系统,实现磁种和非磁性污泥的分离,磁种回收再利用(回收率≥90),污泥进人污泥处理系统。回收的磁种加人一定量的清水,搅拌均匀后通过计量泵重新投加到混凝反应器,循环使用。

工作原理:超磁分离净化装置的主体是由一组强磁力稀土磁盘分离装置组成的,由于该磁盘采用圆形,加大了微磁絮团与磁盘的接触面积,加大了分离效率。当污水流经超磁分离净化装置时,微絮凝形成的磁性絮团受到磁盘上强磁力的作用,克服水中阻力,被磁盘表面捕获,吸附于磁盘表面。随着磁盘的转动逐渐从水体中分离出来待悬浮物于磁盘上失去大部分水分,运转到刮渣条时,形成隔磁卸渣带,由刮渣刨轮将废渣刮入“螺旋输送装置”,产生的废渣输入渣池,以备磁种回收利用。被刮去废渣的磁盘再次进入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