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热解装置的废渣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72302发布日期:2018-07-20 18:30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低温热解装置的废渣处理系统,属于垃圾处理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国内外现有的垃圾处理技术主要有填埋法、堆肥法、焚烧法几种工艺,由于其每种技术均存在一定的适用局限性二次污染的风险,加之其处理过程的资源回收率相对不完善造成其回收效益不明显;垃圾热解技术由于其资源化水平高,二次污染小的特点成为垃圾处理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其中,裂解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废渣,现有技术中,对于热解后的废渣直接进行掩埋,由于热解后的废渣内含有大量的碳和油等能量,直接将其丢弃容易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同时会给掩埋地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低温热解装置的废渣处理系统,其采用压滤机构实现固液分离,将碳类固体物和油水混合物分别回收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低温热解装置的废渣处理系统,包括压滤机构;所述压滤机构底部两边侧设置有废渣导流渠;所述压滤机构底面中部设置有滤饼出料传送带;所述滤饼出料传送带输出端连接到烘干窑进料端;所述烘干窑出料端设置有打包机构;所述打包机构输出端连接到长条烘道;所述长条烘道输出端连接到粉碎机;所述粉碎机输出端通过提料机构连接到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输出端连接到造粒机;所述废渣导流渠输出端连接到油水存储仓。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打包机构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侧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上液压打包板和下液压打包板;所述筒体于上液压打包板和下液压打包板之间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长条烘道包括烘道体;及设置于烘道体内侧的传送带;及安装于烘道体内侧顶部的加热管。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压滤机构输入端与低温热解炉底部的废渣出料传送带安装。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油水存储仓为密封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低温热解装置的废渣处理系统,其采用压滤机构实现固液分离,将碳类固体物和油水混合物分别回收利用,碳类固体物回收时,先进行烘干然后打包,并将废渣块再次烘干后粉碎,保证其粉碎更细和均匀,最后直接混合拌料后形成碳化颗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低温热解装置的废渣处理系统,包括压滤机构1;所述压滤机构1底部两边侧设置有废渣导流渠2;所述压滤机构1底面中部设置有滤饼出料传送带3;所述滤饼出料传送带3输出端连接到烘干窑4进料端;所述烘干窑4出料端设置有打包机构5;所述打包机构5输出端连接到长条烘道6;所述长条烘道6输出端连接到粉碎机7;所述粉碎机7输出端通过提料机构连接到搅拌机构8;所述搅拌机构8输出端连接到造粒机9;所述废渣导流渠2输出端连接到油水存储仓10。

再一实施例中,所述打包机构5包括筒体51;所述筒体51内侧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上液压打包板52和下液压打包板53;所述筒体51于上液压打包板和下液压打包板之间设置有进料口54和出料口55。

再一实施例中,所述长条烘道6包括烘道体61;及设置于烘道体内侧的传送带62;及安装于烘道体内侧顶部的加热管63。

再一实施例中,所述压滤机构1输入端与低温热解炉底部的废渣出料传送带11安装。

再一实施例中,所述油水存储仓10为密封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低温热解装置的废渣处理系统,其采用压滤机构实现固液分离,将碳类固体物和油水混合物分别回收利用,碳类固体物回收时,先进行烘干然后打包,并将废渣块再次烘干后粉碎,保证其粉碎更细和均匀,最后直接混合拌料后形成碳化颗粒。

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