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光伏板表面清洁的双辊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43614发布日期:2018-09-04 22:29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光伏板表面清洁的双辊刷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可再生资源,在地球上有形能源日益紧迫形式下,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与推广,太阳能光伏发电成为全球关注、重点开发的新能源项目。太阳能光伏发电在实际应用中,光伏板作为发电最为重要的单元,其输出功率受阳光光照强度的直接影响,在光伏板使用过程中,由于本身日夜暴露在户外,灰尘及空气中的其他杂质会落在其上,造成光照不足,轻则降低了光伏发电的效率,重则形成热斑,损坏光伏板,导致整体装置无法工作,所以需要经常对太阳能光伏板表面进行清洁。

现有技术中的光伏板辊刷清洁装置普遍为单辊刷结构,对于光伏板表面长期滞留的灰尘不能彻底清扫干净,需要清洁装置在光伏板上来回进行多次清扫,这样不仅清洁时间长而且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光伏板表面清洁的双辊刷装置,能够节约清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光伏板表面清洁的双辊刷装置,包括第一辊刷清洁机构、第二辊刷清洁机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电机和减速传动机构,所述减速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电机与所述减速传动机构相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辊刷清洁机构和所述第二辊刷清洁机构均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所述第一辊刷清洁机构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辊刷清洁机构的一端均与所述减速传动机构相连接,所述第一辊刷清洁机构和所述第二辊刷清洁机构相互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两端通过连接角件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梁下端固定设置有全向轮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全向轮组件包括安装板、支架、全向轮和固定螺栓,所述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梁的下表面,所述支架设置有两个,所述两个支架对称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两端,所述支架与所述安装板相互垂直设置,所述固定螺栓设置在所述两个支架之间,所述全向轮套设在所述固定螺栓上。

进一步的,所述全向轮组件设置有至少2组,所述全向轮组件均匀布置在所述支撑梁上。

进一步的,所述减速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带、主动带轮、从动带轮、侧板罩、中间带轮、第二传动带、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的右侧上端,所述主动带轮和所述从动带轮呈上下分布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的左侧,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动带轮相连接,所述第一传动带设置在所述主动带轮和所述从动带轮上,所述中间带轮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的右侧,所述中间带轮与所述从动带轮对应设置,所述从动带轮和所述中间带轮通过轴肩螺丝固定在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第二带轮分别设置在所述中间带轮的两侧,所述第二传动带设置在所述中间带轮、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第二带轮上,所述侧板罩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第一辊刷清洁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带轮相连接,所述第二辊刷清洁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带轮相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张紧装置和第二张紧装置,所述第一张紧装置设置在所述中间带轮和所述第一带轮之间,所述第二张紧装置设置在所述中间带轮和所述第二带轮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张紧装置和所述第二张紧装置均包括内六角螺钉、第一深沟球轴承和第二深沟球轴承,所述第一深沟球轴承和所述第二深沟球轴承均套设在所述内六角螺钉上,所述内六角螺钉一端通过螺纹安装在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第一深沟球轴承和所述第二深沟球轴承均与所述第二传动带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辊刷清洁机构和所述第二辊刷清洁机构均包括辊刷轴和辊刷,所述辊刷呈螺旋状固定设置在所述辊刷轴上,所述辊刷轴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第一辊刷清洁机构和第二辊刷清洁机构,可对光伏板在进行一次清洁工作过程中可进行两次清洁,节约清洁所需时间,提高工作和清洁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辊刷清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向轮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减速传动机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减速传动机构后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张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减速传动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第二侧板 2、支撑梁 3、第一辊刷清洁机构

31、辊刷轴 32、辊刷 4、全向轮组件

41、安装板 42、支架 43、全向轮

44、固定螺栓 5、电机 6、减速传动机构

61、从动带轮 62、第一传动带 63、主动带轮

64、中间带轮 65、第一张紧装置 66、第一带轮

67、第二带轮 68、第二传动带 69、第二张紧装置

610、轴肩螺丝 611、内六角螺钉 612、第一深沟球轴承

613、第二深沟球轴承 614、侧板罩 7、连接角件

8、第一侧板 9、第二辊刷清洁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光伏板表面清洁的双辊刷装置,包括第一辊刷清洁机构3、第二辊刷清洁机构9、第一侧板8、第二侧板1、电机5和减速传动机构6,减速传动机构6设置在第一侧板8上,电机5固定设置在第一侧板8上,电机5与减速传动机构6相连接,第一侧板8和第二侧板1相互平行设置,第一辊刷清洁机构3和第二辊刷清洁机构9均固定设置在第一侧板8和第二侧板1之间,第一辊刷清洁机构3的一端和第二辊刷清洁机构9的一端均与减速传动机构6相连接,第一辊刷清洁机构3和第二辊刷清洁机构9相互平行设置。

第一侧板8和第二侧板1之间设置有支撑梁2,支撑梁2的两端通过连接角件7分别与第一侧板8和第二侧板1固定连接。

为了方便第一辊刷清洁机构3和第二辊刷清洁机构9的清洁工作,支撑梁2下端固定设置有全向轮组件4。起到导向作用。全向轮组件4包括安装板41、支架42、全向轮43和固定螺栓44,安装板41固定安装在支撑梁2的下表面,支架42设置有两个,两个支架42对称设置在安装板41的两端,支架42与安装板41相互垂直设置,固定螺栓44设置在两个支架42之间,全向轮4套设在固定螺栓44上。

全向轮组件4设置有至少2组,全向轮组件4均匀布置在支撑梁2上。

减速传动机构6包括第一传动带62、主动带轮63、从动带轮61、侧板罩614、中间带轮64、第二传动带68、第一带轮66和第二带轮67,电机5固定设置在第一侧板8的右侧上端,主动带轮63和从动带轮61呈上下分布设置在第一侧板8的左侧,电机5的输出轴与主动带轮63相连接,第一传动带62设置在主动带轮63和从动带轮61上,中间带轮64设置在第一侧板8的右侧,中间带轮64与从动带轮61对应设置,从动带轮61和中间带轮64通过轴肩螺丝610固定在第一侧板8上,第一带轮66和第二带轮67分别设置在中间带轮64的两侧,第二传动带68设置在中间带轮64、第一带轮66和第二带轮67上,侧板罩614设置在第一侧板8上,第一辊刷清洁机构3的一端与第一带轮66相连接,第二辊刷清洁机构9的一端与第二带轮67相连接。

为了避免第二传动带68工作一段时间后被拉长变松或因中心距无法调整时,防止第二传动带68出现打滑情况,控制第二传动带68的张紧力,使第二传动带68更加稳定安全可靠。还包括第一张紧装置65和第二张紧装置69,第一张紧装置65设置在中间带轮64和第一带轮66之间,第二张紧装置69设置在中间带轮64和第二带轮67之间。

第一张紧装置65和第二张紧装置69均包括内六角螺钉611、第一深沟球轴承612和第二深沟球轴承613,第一深沟球轴承612和第二深沟球轴承613均套设在内六角螺钉611上,内六角螺钉611一端通过螺纹安装在第一侧板8上,第一深沟球轴承612和第二深沟球轴承613均与第二传动带68相接触。

第一辊刷清洁机构3和第二辊刷清洁机构9均包括辊刷轴31和辊刷32,辊刷32呈螺旋状固定设置在辊刷轴31上,辊刷轴31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板8和第二侧板1固定连接。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电机5转动,通过电机5的输出轴带动主动带轮63转动,通过第一传动带62的传动使得从动带轮61转动,并实现一级减速;由于从动带轮61和中间带轮64通过轴肩螺丝610相连接,从动带轮61和中间带轮64相互联动,从动带轮61的转动带动中间带轮64转动,通过第二传动带68的传动,使得第一带轮66和第二带轮67同时转动,并实现二级减速。

通过第一带轮66和第二带轮67将动力分别输送到第一辊刷清洁机构3和第二辊刷清洁机构9,第一辊刷清洁机构3和第二辊刷清洁机构9的旋转方向相同,辊刷32高速旋转将灰尘扫到外面,速度还可以通过控制器来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第一辊刷清洁机构和第二辊刷清洁机构,可对光伏板在进行一次清洁工作过程中可进行两次清洁,节约清洁所需时间,提高工作和清洁效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