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硬件生产用主板除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43606发布日期:2018-09-04 22:29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计算机生产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机硬件生产用主板除杂装置。



背景技术:

计算机(computer)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

计算机主板一般为矩形电路板,上面安装了组成计算机的主要电路系统,一般有BIOS芯片、I/O控制芯片、键和面板控制开关接口、指示灯插接件、扩充插槽、主板及插卡的直流电源供电接插件等元件。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 202673457U,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计算机硬件生产用主板除杂装置,包括有底板、工作台、第一电机、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平皮带、支板、轴承座、转轴、齿轮、毛刷、竖杆等;底板的顶部设有工作台,工作台的上部水平开有开口,工作台的左侧面设有第一电机。但是现有的计算机硬件生产用主板除杂装置还存在着未设置专用照明装置,除杂装置不可调节变换和除尘效率低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计算机硬件生产用主板除杂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计算机硬件生产用主板除杂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计算机硬件生产用主板除杂装置未设置专用照明装置,除杂装置不可调节变换和除尘效率低的问题。一种计算机硬件生产用主板除杂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杆,工作台,固定台,除杂室,固定杆装置,照明灯装置,吸尘机装置,固定块,回收箱,拉手,主板和支柱,所述的底座分别螺栓连接在支撑杆的下端;所述的支撑杆分别螺栓连接在工作台的下表面四角位置;所述的固定台螺栓连接在支柱的上端;所述的除杂室螺栓连接在工作台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杆装置横向螺栓连接在除杂室内部下侧;所述的照明灯装置螺栓连接在除杂室的内部上侧;所述的吸尘机装置螺栓连接在工作台的上表面右侧;所述的固定块分别卡接在固定台的上表面左右两侧;所述的回收箱卡接在工作台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拉手焊接在回收箱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主板横向卡接在固定块和固定块之间;所述的支柱上端螺栓连接在固定台的下表面中间位置,下端螺栓连接在回收箱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杆装置包括电机,滑轨,滑块,固定杆,转轴和套管结构,所述的电机螺栓连接在固定杆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滑块分别滑动卡接在滑轨的内侧面的内部;所述的固定杆横向卡接在滑块和滑块内部之间;所述的转轴联轴器连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的套管结构套接在转轴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的照明灯装置包括控制板,灯开关,电机开关,吸尘机开关,悬挂灯座和照明灯,所述的灯开关,电机开关和吸尘机开关分别从左至右依次焊接在控制板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控制板螺栓连接在悬挂灯座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照明灯分别螺纹连接在悬挂灯座的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的吸尘机装置包括吸尘罩,连接筒,套管,吸尘机,固定横杆和储尘箱,所述的吸尘罩螺栓连接在连接筒的左端;所述的连接筒螺栓连接在套管的左侧上部;所述的吸尘机螺栓连接在固定横杆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横杆横向卡接在套管的内部下侧;所述的套管下端插接在储尘箱的上表面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套管结构包括螺纹套管,固定螺栓,刷杆和刷毛,所述的螺纹套管螺纹连接在刷杆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螺栓螺纹连接在螺纹套管的右侧上部;所述的刷毛分别胶接在刷杆的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的吸尘罩左侧卡接在除杂室的左侧内部上侧。

优选的,所述的灯开关电性连接照明灯;所述的电机开关电性连接电机;所述的吸尘机开关电性连接吸尘机。

优选的,所述的滑轨分别螺栓连接在除杂室的内部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的控制板设置在除杂室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悬挂灯座螺栓连接在除杂室的内部上侧。

优选的,所述的套管的具体采用上端密封的不锈钢管。

优选的,所述的吸尘罩通过套管和储尘箱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照明灯的设置,有利于在给主板除杂过程中起到照明作用,方便查看除杂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工人的操作。

2.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滑轨和滑块的设置,有利于方便的调节固定杆的高度,有利于根据不同主板的除杂需要进行调节。

3.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回收箱的设置,有利于将清除下来的杂质进行集中回收,方便搜集集中处理。

4.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吸尘机的设置,有利于将除杂过程中产生的灰尘进行搜集,更有利保证主板的干净,有利于主板的后续使用。

5.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底座的设置,有利于将除杂装置进行固定,防止在除杂过程中发生晃动,保证除杂的效果。

6.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套管和固定螺栓的设置,有利于方便的更换毛刷,可以循环使用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套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照明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吸尘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底座;2、支撑杆;3、工作台;4、固定台;5、除杂室;6、固定杆装置;61、电机;62、滑轨;63、滑块;64、固定杆;65、转轴;66、套管结构;661、螺纹套管;662、固定螺栓;663、刷杆;664、刷毛;7、照明灯装置;71、控制板;72、灯开关;73、电机开关;74、吸尘机开关;75、悬挂灯座;76、照明灯;8、吸尘机装置;81、吸尘罩;82、连接筒;83、套管;84、吸尘机;85、固定横杆;86、储尘箱;9、固定块;10、回收箱;11、拉手;12、主板;13、支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计算机硬件生产用主板除杂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杆2,工作台3,固定台4,除杂室5,固定杆装置6,照明灯装置7,吸尘机装置8,固定块9,回收箱10,拉手11,主板12和支柱13,所述的底座1分别螺栓连接在支撑杆2的下端;所述的支撑杆2分别螺栓连接在工作台3的下表面四角位置;所述的固定台4螺栓连接在支柱13的上端;所述的除杂室5螺栓连接在工作台3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杆装置6横向螺栓连接在除杂室5内部下侧;所述的照明灯装置7螺栓连接在除杂室5的内部上侧;所述的吸尘机装置8螺栓连接在工作台3的上表面右侧;所述的固定块9分别卡接在固定台4的上表面左右两侧;所述的回收箱10卡接在工作台3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拉手11焊接在回收箱10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主板12横向卡接在固定块9和固定块9之间;所述的支柱13上端螺栓连接在固定台4的下表面中间位置,下端螺栓连接在回收箱10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杆装置6包括电机61,滑轨62,滑块63,固定杆64,转轴65和套管结构66,所述的电机61螺栓连接在固定杆64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滑块63分别滑动卡接在滑轨62的内侧面的内部;所述的固定杆64横向卡接在滑块63和滑块63内部之间;所述的转轴65联轴器连接在电机61的输出轴上;所述的套管结构66套接在转轴65的下端。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照明灯装置7包括控制板71,灯开关72,电机开关73,吸尘机开关74,悬挂灯座75和照明灯76,所述的灯开关72,电机开关73和吸尘机开关74分别从左至右依次焊接在控制板71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控制板71螺栓连接在悬挂灯座75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照明灯76分别螺纹连接在悬挂灯座75的下表面。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吸尘机装置8包括吸尘罩81,连接筒82,套管83,吸尘机84,固定横杆85和储尘箱86,所述的吸尘罩81螺栓连接在连接筒82的左端;所述的连接筒82螺栓连接在套管83的左侧上部;所述的吸尘机84螺栓连接在固定横杆85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横杆85横向卡接在套管83的内部下侧;所述的套管83下端插接在储尘箱86的上表面中间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套管结构66包括螺纹套管661,固定螺栓662,刷杆663和刷毛664,所述的螺纹套管661螺纹连接在刷杆663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螺栓662螺纹连接在螺纹套管661的右侧上部;所述的刷毛664分别胶接在刷杆663的下表面。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吸尘罩81左侧卡接在除杂室5的左侧内部上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灯开关72电性连接照明灯76;所述的电机开关73电性连接电机61;所述的吸尘机开关74电性连接吸尘机84。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滑轨62分别螺栓连接在除杂室5的内部左右两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控制板71设置在除杂室5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悬挂灯座75螺栓连接在除杂室5的内部上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套管83的具体采用上端密封的不锈钢管。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吸尘罩81通过套管83和储尘箱86连通。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将主板12通过固定块9固定在固定台4的上表面,通过打开电机开关73启动电机61,通过转轴65带动刷杆663和刷毛664转动,在刷毛664的作用下会将主板12上的杂物清扫干净,在清扫的过程中通过打开吸尘机开关74启动吸尘机84将清扫过程中的灰尘吸附到储尘箱86内,在夜间操作时可以通过打开灯开关72启动照明灯76,提供照明,保证工人的操作安全。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