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89939发布日期:2018-08-17 20:27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的增加,节水治污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氨氮以及磷,如果不进行处理,会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类的健康。现有的处理生活污水的工艺复杂,设备占地面积大,维护成本高,不利于在生活区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的并且效果好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塔体,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分别设置在塔体内,将塔体分隔成从下至上三个独立空间分别为厌氧室、缺氧室和好氧室,厌氧室下部设有第一进水管,厌氧室底部设有排泥管,上部设有第一排水管,第一排水管外接第一过滤器,缺氧室上部设有三相分离器和第二排水管,第二排水管外接第二过滤器,缺氧室下部设有第二进水管,第二进水管连通第一排水管,好氧室上部设有出水管,下部设有第三排水管和第三进水管,第三排水管连通第二进水管并且连通第二排水管和第一排水管,好氧室的底部设有出气管,出气管外连气泵,好氧室内安设有装填有生物填料的网格,所述三相分离器顶部连接出气导管,该出气导管伸出塔体顶部。

作为改进,所述塔体的底部呈倒圆锥形。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排泥管上设置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将厌氧室、缺氧室、好氧室以及过滤器等污水处理设备设置在一个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的系统中,尤其适用于生活污水的处理。

2)能够很好的去除高浓度、高氨氮、高磷废水中的有机物,还能够高效的脱氮除磷,具有很好的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包括塔体1,塔体1的底部呈倒圆锥形,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分别设置在塔体1内,将塔体1分隔成厌氧室4、缺氧室5和好氧室6,厌氧室4下部设有第一进水管7,厌氧室4底部设有排泥管8,排泥管8上设置有阀门9,厌氧室4上部设有第一排水管10,第一排水管10外接第一过滤器11,缺氧室5上部设有三相分离器12和第二排水管13,第二排水管13外接第二过滤器14,缺氧室5下部设有第二进水管15,第二进水管15连通第一排水管10,好氧室6上部设有出水管16,下部设有第三排水管17,第三排水管17连通第二进水管15并且连通第二排水管13和第一排水管10,好氧室6的底部设有出气管19,出气管19外连气泵20,好氧室6内安设有装填有生物填料的网格21,所述三相分离器12顶部连接出气导管22,该出气导管22伸出塔体1顶部。

处理过程如下:高浓度生活污水从塔体1底部进入厌氧室4,在厌氧室4内,复杂有机物降解成简单稳定的化合物,同时产生沼气,有机氮转化成氨态氮,聚磷菌释放出细胞中的聚磷酸盐;然后上述混合物通过第一排水管10和第一过滤器11进入缺氧室5,在缺氧室5内有机物得到进一步降解,产生更多的沼气,同时来自于好氧室回流液中的硝态氮和亚硝态氮在缺氧室内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成氮气,氮气和沼气合并,在缺氧室的上部形成一个污泥浓度较稀薄的泥水混合物,然后一起上升进入三相分离器12,经过三相分离器12后,气体经过出气导管22排放到大气,污泥颗粒被三相分离器12下部的反射板挡回进入缺氧室5,液体通过第二排水管13和第二过滤器14向上进入好氧室6;在好氧室6内,来自于厌氧室4的氨态氮在硝化菌和亚硝化菌的作用下转化成硝态氮和亚硝态酸氮,聚磷菌从废水中摄取大量溶解态的正磷酸盐完成聚磷的过程。厌氧室4上设置的第一排水管10能够将厌氧室4内的处理水送到好氧室6内,使处理水中的氨态氮在好氧室6内发生硝化反应转化成硝态氮和亚硝态氮。好氧室6上设置的第三排水管17是为了能将好氧室6内的处理液打入缺氧室5,使处理液中的硝态氮和亚硝态氮能在缺氧室5中发生反硝化变成氮气,从而完成有机物的降解以及脱氮除磷。好氧室6内安设有装填有生物填料的网格21,增大了有效比表面积,可使降解效率更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