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路可换向式纯水机用滤芯安装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27558发布日期:2018-08-21 18:47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路可换向式纯水机用滤芯安装座。



背景技术:

现今水资源污染越来越严重,城市用水安全问题凸显。针对自来水的二次污染问题以及原水污染而存在自来水中的有害物质,越来越多的净水机得到应用。目前,家庭过滤净水以RO反渗透纯水机装置为主要方法,通过粗过滤系统和RO反渗透过滤方式,对市政自来水进行处理,以获得能直接饮用的水。

现有的纯水机在装配时需要连接很多管路,不仅装配慢,而且还容易渗漏,使用时操作不便,还会造成水资源浪费和二次污染。

现有专利号为CN201620048187.7的中国专利“净水器的五级滤芯水路集成装置”、以及专利号为CN201620946847.3的中国专利“带水路集成板的纯水机净水系统”,采用上述两种技术方案的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且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布复杂,使得占用面积较大。

因此,亟需一种加工工艺简单、体积较小的水路可换向式纯水机用滤芯安装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路可换向式纯水机用滤芯安装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路可换向式纯水机用滤芯安装座,包括水路板本体、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上安装板、水路板本体和下安装板由上至下排列且三者热熔为一体,水路板本体和上安装板之间集成有至少二级水道,水路板本体和下安装板之间集成有换向水道,上安装板的任一侧边设有漏水槽,漏水槽与换向水道相连通。

其中,上述的漏水槽的两端设有坡度平台和漏水口,漏水槽的高度低于上安装板的表面。

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上安装板、水路板本体和下安装板热熔为一体,加工简单,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也便于安装和拆卸;

(2)换向水道可收集漏水,也可改变水道方向。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做如下改进:

作为优选的方案,还设有用于安装水质检测探头的检测固定座和用于安装滤芯的滤芯座,检测固定座和滤芯座可拆卸式设置于上安装板上,每一级水道进水水道和出水水道的连接处集中于水路板本体的一侧。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检测固定座上安装水质检测探头,可检测过滤后的水质,查看过滤效果,也为更换滤芯提供依据;滤芯座便于滤芯的更换,滤芯座和上安装板可分开同时加工,提高生产效率;另外,水道进水水道和出水水道的连接处集中于一处,不需要设计交叉水路即可安装检测固定座,减小产品体积。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水道由后向前依次分布于水路本体上,水路板本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分别设有与水道相连的进水接口、泵进接口、泵出接口和纯水接口。

其中,水道包括第一级水道、第二级水道、第三级水道和第四级水道,第一级水道的进水水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进水接口,第一级水道的出水水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泵进接口,第二级水道的进水水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泵出接口,第二级水道的出水水道与第三级水道的进水水道相连,第三级水道的进水水道的右端和第四级水道的左端设有废水接口,第三级水道的出水水道与第四级水道相连,第四级水道左右两端还设有纯水接口。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所有接口分别设置于各级水道的左右两端,占用面积小,减小产品体积,同时,分布有序,便于安装连接。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第三级水道设有双进水水道,双进水水道的进水端与第二级水道的出水水道相连,双进水水道的出水端与废水接口、第四级水道的进水端相连。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第三级水道采用双进水水道的结构,配合滤瓶,提高过滤效率和精度。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第一级水道的进水水道由右向左依次设有连通的第一进水直管段、第一进水斜管段、第一进水水道本体和第一进水延伸段,第一进水斜管段的侧面与第一进水水道本体相连;

第一级水道的出水水道由右向左依次设有连通的第一出水直管段、第一出水斜管段、第一出水水道本体和第一出水延伸段,第一出水延伸段和第一进水延伸段相连。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第一斜管段的侧面与第一进水水道本体相连,增加第一进水水道本体的进口口径,便于水流进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下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水路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水路板本体,11.第一级水道,12.第二级水道,13.第三级水道,14.第四级水道,20.上安装板,30.下安装板,40.检测固定座,50.滤芯座,60.进水接口,61.泵进接口,62.泵出接口,63.废水接口,64.纯水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是基于说明书附图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为了达到本发明的目的,如图1-3所示,在本发明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水路可换向式纯水机用滤芯安装座,包括水路板本体10、上安装板20和下安装板30,上安装板20、水路板本体10和下安装板30由上至下排列且三者热熔为一体,水路板本体10和上安装板20之间集成有四级水道,水路板本体10和下安装板30之间集成有换向水道,上安装板20的右侧边设有漏水槽21,漏水槽21与换向水道相连通。

其中,上述的漏水槽21的两端设有坡度平台和漏水口,漏水槽的高度低于上安装板的表面。

本实施方式中上安装板20、水路板本体10和下安装板30热熔为一体,加工简单,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也便于安装和拆卸;换向水道可收集漏水,也可改变水道方向。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还设有用于安装水质检测探头的检测固定座40和用于安装滤芯的滤芯座50,检测固定座40和滤芯座50可拆卸式设置于上安装板20上,每一级水道进水水道和出水水道的连接处集中于水路板本体的一侧。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检测固定座40上安装水质检测探头,可检测过滤后的水质,查看过滤效果,也为更换滤芯提供依据;滤芯座50便于滤芯的更换,滤芯座50和上安装板20可分开同时加工,提高生产效率;另外,水道进水水道和出水水道的连接处集中于一处,不需要设计交叉水路即可安装检测固定座,减小产品体积。

如图3所示,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水道由后向前依次分布于水路本体10上,水路板本体10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分别设有与水道相连的进水接口、泵进接口、泵出接口和纯水接口。

具体地,水道包括第一级水道11、第二级水道12、第三级水道13和第四级水道14,第一级水道11的进水水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进水接口60,第一级水道11的出水水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泵进接口61,第二级水道12的进水水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泵出接口62,第二级水道12的出水水道与第三级水道13的进水水道相连,第三级水道13的进水水道的右端和第四级水道14的左端设有废水接口63,第三级水道13的出水水道与第四级水道14相连,第四级水道14左右两端还设有纯水接口64。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所有接口分别设置于各级水道的左右两端,占用面积小,减小产品体积,同时,分布有序,便于安装连接。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第三级水道13设有双进水水道,双进水水道的进水端与第二级水道的出水水道相连,双进水水道的出水端与废水接口、第四级水道的进水端相连。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第三级水道采用双进水水道的结构,配合滤瓶,提高过滤效率和精度。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第一级水道11的进水水道由右向左依次设有连通的第一进水直管段、第一进水斜管段、第一进水水道本体和第一进水延伸段,第一进水斜管段的侧面与第一进水水道本体相连;

第一级水道11的出水水道由右向左依次设有连通的第一出水直管段、第一出水斜管段、第一出水水道本体和第一出水延伸段,第一出水延伸段和第一进水延伸段相连。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第一斜管段的侧面与第一进水水道本体相连,增加第一进水水道本体的进口口径,便于水流进入。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