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处理装置以及废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03733发布日期:2018-09-21 22:54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以及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重金属废水是一种严重污染自然环境和危害人类健康的工业废水,其主要来源于矿山、冶金、机械制造、电镀、化工、电子和仪表等工业。如果这些含有较高浓度的重金属废水未经妥善处理,会对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

常见的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有化学沉淀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膜处理法和电化学法。化学沉淀法由于成本较低,目前广泛用于重金属废水的处理,但是由于重金属沉淀溶度积的限制,处理后,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浓度经常还在几个ppm以上,很难实现深度处理。离子交换法和膜处理法具有较高的去处率,同时可以实现重金属离子的回收,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为了能够实现重金属废水的零排放,所以现有的重金属废水零排放技术为现有处理工艺的组合,通过多种方法的组合进而实现重金属离子的深度去除和水资源的回收利用。

但是,这种组合的方式对废水处理存在投资及运行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水处理装置以及废水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重金属废水的零排放处理工艺存在投资及运行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包括预处理单元、氧化单元和混凝沉淀单元;

所述预处理单元与所述氧化单元连接,用于对进入所述氧化单元内废水中的油类和\或悬浮物进行预先去除;

所述氧化单元与所述混凝沉淀单元连接,用于对进入所述混凝沉淀单元中的废水进行预先催化氧化处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实现重金属废水的零排放,所以依次通过预处理单元、氧化单元和混凝沉淀单元对重金属废水进行处理,当重金属废水投入到所述预处理单元中时可以首先将重金属废水中的油类和悬浮物进行预先去除,这样的话,重金属废水就能够进一步的通过所述氧化单元进行催化氧化处理,利用催化氧化作用将重金属废水中的大部分COD和溶解性有机物进行去除,同时对络合态重金属进行破络反应,使重金属更宜于生成沉淀;最后,再次利用所述混凝沉淀单元对重金属废水进行絮凝处理,去除掉重金属废水中的重金属和细小的悬浮物,这样通过沉淀就能够得到处理达标的上清液。

这种废水处理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且能够获得较好的重金属处理效果,实现重金属废水的零排放处理。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预处理单元包括隔油池和\或过滤组件。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减量化单元;

所述减量化单元与所述混凝沉淀单元连接,用于对废水中的盐类进行浓缩处理。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减量化单元包括膜浓缩组件和蒸发组件。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结晶单元;

所述结晶单元与所述减量化单元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PH调节单元;

所述PH调节单元设置在所述氧化单元和所述混凝沉淀单元之间。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污泥处理单元;

所述污泥处理单元与所述混凝沉淀单元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污泥处理单元包括压滤机。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氧化单元内的催化剂包括双氧水和\或硫酸亚铁。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混凝沉淀单元中包含有硫化物、PAC和PAM中的任意一种或组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废水处理系统采用了上述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所述废水处理装置为了实现重金属废水的零排放,所以依次通过预处理单元、氧化单元和混凝沉淀单元对重金属废水进行处理,当重金属废水投入到所述预处理单元中时可以首先将重金属废水中的油类和悬浮物进行预先去除,这样的话,重金属废水就能够进一步的通过所述氧化单元进行催化氧化处理,利用催化氧化作用将重金属废水中的大部分COD和溶解性有机物进行去除,同时对络合态重金属进行破络反应,使重金属更宜于生成沉淀;最后,再次利用所述混凝沉淀单元对重金属废水进行絮凝处理,去除掉重金属废水中的重金属和细小的悬浮物,这样通过沉淀就能够得到处理达标的上清液。

这种废水处理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且能够获得较好的重金属处理效果,实现重金属废水的零排放处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废水处理装置的第一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废水处理装置的第二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废水处理装置的第三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废水处理装置的第四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废水处理装置的第五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预处理单元;2-氧化单元;3-混凝沉淀单元;

4-减量化单元;5-结晶单元;6-PH调节单元;

7-污泥处理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废水处理装置的第一连接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包括预处理单元1、氧化单元2和混凝沉淀单元3;

所述预处理单元1与所述氧化单元2连接,用于对进入所述氧化单元2内废水中的油类和\或悬浮物进行预先去除;

所述氧化单元2与所述混凝沉淀单元3连接,用于对进入所述混凝沉淀单元3中的废水进行预先催化氧化处理。

所以,在对重金属废水进行处理的时候,为了实现重金属废水的零排放,所以所述废水处理装置是依次利用预处理单元1、氧化单元2和混凝沉淀单元3对重金属废水进行处理的。

在处理的过程中,可以首先将重金属废水投入到所述预处理单元1中,当重金属废水投入到所述预处理单元1中时可以首先将重金属废水中的油类和悬浮物进行预先去除,这种预处理可以为下一步的催化氧化处理做准备。

由于所述重金属废水首先经过所述预处理单元1将油类的悬浮物处理以后,这种处理后的重金属废水就能够进一步的通过所述氧化单元2进行催化氧化处理,并提高催化氧化的处理效果。

当经过所述预处理单元1处理后的重金属废水进入到氧化单元2中以后,可以利用催化氧化作用将重金属废水中的大部分COD和溶解性有机物进行去除,同时对络合态重金属进行破络反应,使重金属更宜于生成沉淀。

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氧化单元2内的催化剂包括双氧水和\或硫酸亚铁;所以,在所述氧化单元2中对重金属废水进行催化氧化处理的时候,可以选择利用所述双氧水和所述硫酸亚铁的配合来完成对重金属废水的催化氧化处理。

最后,当重金属废水进行催化氧化处理以后,可以进一步的投入到所述混凝沉淀单元3中,利用所述混凝沉淀单元3对重金属废水进行絮凝处理,以去除掉重金属废水中的重金属和细小的悬浮物,这样通过沉淀就能够得到处理达标的上清液。

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混凝沉淀单元3中包含有硫化物、PAC和PAM中的任意一种或组合;所以在进行絮凝处理的时候,可以选择在所述混凝沉淀池中投加硫化物、PAC和PAM,利用所述硫化物、PAC和PAM与重金属废水反应。

综上所述,这种废水处理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且能够获得较好的重金属处理效果,实现重金属废水的零排放处理。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预处理单元1包括隔油池和\或过滤组件。

利用所述隔油池和所述过滤组件对重金属废水进行处理,便可以预先的将重金属废水中的油类和悬浮物进行预先去除,这种预处理可以为下一步的催化氧化处理做准备。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废水处理装置的第二连接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减量化单元4;

所述减量化单元4与所述混凝沉淀单元3连接,用于对废水中的盐类进行浓缩处理。

所述减量化单元4是用来对经过所述混凝沉淀单元3处理后的重金属废水进行进一步的处理的,通过对重金属废水中的盐类进行浓缩,形成浓缩液,然后便可以将上清液回收作为工艺回用水,具有节省水资源的作用,环保效果好。

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减量化单元4包括膜浓缩组件和蒸发组件。

利用所述膜浓缩组件和蒸发组件便可以实现对重金属废水中的盐类进行浓缩,形成浓缩液。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废水处理装置的第三连接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结晶单元5;

所述结晶单元5与所述减量化单元4连接。

所述结晶单元5可以对经过所述减量化单元4生成的浓缩液进行结晶处理,使其结晶形成盐类。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废水处理装置的第四连接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PH调节单元6;

所述PH调节单元6设置在所述氧化单元2和所述混凝沉淀单元3之间。

所述PH调节单元6可以对经过催化氧化处理后的重金属废水中的浓度进行调节,使重金属废水的浓度可以更适合进行絮凝处理,与硫化物、PAC和PAM进行反应。具体的PH值可以根据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具体的处理过程中进行选择,在此便不再赘述。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废水处理装置的第五连接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污泥处理单元7;

所述污泥处理单元7与所述混凝沉淀单元3连接。

所述污泥处理单元7可以对经过所述混凝沉淀单元3处理后形成的沉淀物进行回收处理等工作,使沉淀物能够得到后续的处理。

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污泥处理单元7包括压滤机。

利用所述压滤机可以对含水率较高的重金属沉淀物进行脱水,形成泥饼,以便能够方便运输。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

由于所述废水处理装置的具体结构、功能原理以及技术效果均在前文详述,在此便不再赘述。

所以,任何有关于所述废水处理装置的技术内容均可参考前文对于所述废水处理装置的记载即可。

由上可知,所述废水处理系统采用了上述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所述废水处理装置为了实现重金属废水的零排放,所以依次通过预处理单元1、氧化单元2和混凝沉淀单元3对重金属废水进行处理,当重金属废水投入到所述预处理单元1中时可以首先将重金属废水中的油类和悬浮物进行预先去除,这样的话,重金属废水就能够进一步的通过所述氧化单元2进行催化氧化处理,利用催化氧化作用将重金属废水中的大部分COD和溶解性有机物进行去除,同时对络合态重金属进行破络反应,使重金属更宜于生成沉淀;最后,再次利用所述混凝沉淀单元3对重金属废水进行絮凝处理,去除掉重金属废水中的重金属和细小的悬浮物,这样通过沉淀就能够得到处理达标的上清液。

这种废水处理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且能够获得较好的重金属处理效果,实现重金属废水的零排放处理。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