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生活污水的集约化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1799发布日期:2018-10-31 00:13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领域的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生活污水的集约化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用水量和排水量都在不断的增加,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而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会造成水资源的污染;生活污水中包含有淀粉、蛋白质、纤维素以及矿物质油等有机物,其中化学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都比较高,如果直接排放或者处理不当进行排放,随着水循环进入地下含水层,也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用水造成极大影响,因此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是目前面临的一大问题,而目前采用化粪池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应用较为广泛,但由于生活污水的水解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在这个过程中,又不断有新的污水流入,造成出水口流出的水质并不能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设备成本低,处理效果好的生活污水集约化处理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针对生活污水的集约化处理系统,包括所述处理系统整体呈方形结构,包括依次相接的沉淀池、酸碱调节池、厌氧池、有氧反应池以及过滤池;所述沉淀池上部设有进水口,底部设有排污口,排污口处设有开关阀门,所述沉淀池包括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以及第三沉淀池;第一沉淀池与第二沉淀池之间设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与沉淀池底部之间设有空隙,第二沉淀池与第三沉淀池之间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与沉淀池底部固定相接,与沉淀池顶部之间设有间隙,第三沉淀池下部与酸碱调节池相通;所述厌氧池中设有供厌氧菌生存的厌氧填料,所述有氧反应池中设有供有氧微生物生存的有氧填料;所述过滤池底部设有排水口,过滤池中设有过滤介质。

所述第二沉淀池顶部设有滤网。

所述第一沉淀池与第二沉淀池底部固定安装有斜板,斜板的倾斜底部与排污口相接。

所述酸碱调节池中安装有pH测试仪以及酸碱加料装置。

所述酸碱调节池中还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棒以及驱动搅拌棒的电机。

所述过滤介质为石英砂。

所述石英砂的粒径从上到下依次增大,粒径范围为0.2mm-20mm。

所述过滤池上方设有布水管道,布水管道上依次设有喷洒头。

本实用新型的集约化处理系统较传统的处理系统,采用物理沉淀、酸碱调节以及有氧-无氧发酵处理,最后再采用过滤介质过滤的方法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使处理后的污水满足排放标准以便于循环再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沉淀池采用多级沉淀的方式,首先生活污水经入水口进入沉淀池后,水流经第一沉淀池流入第二沉淀池进而流向第三沉淀池的过程中,水流从第一沉淀池底部流入第二沉淀池,上层漂浮物大部分滞留在第一沉淀池的上部,而水流从第二沉淀池流向第三沉淀池的过程中,由于水流直接从上层流过,因此大颗粒沉淀物则被留在第一、第二沉淀池底部,因此经三个沉淀池预处理后的生活污水上层漂浮物以及大颗粒沉淀物被滞留在沉淀池中,减轻了后续处理过程的负荷。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系统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后期维护起来也较为容易,在保证较好的处理效果的同时节约了成本、满足了水资源的循环使用,达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更好地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所述处理系统整体呈方形结构,包括依次相接的沉淀池1、酸碱调节池2、厌氧池3、有氧反应池4以及过滤池5;所述沉淀池1上部设有进水口,底部设有排污口17,排污口17处设有开关阀门,所述沉淀池1包括第一沉淀池18、第二沉淀池15以及第三沉淀池13;第一沉淀池18与第二沉淀池15之间设有第一隔板19,第一隔板19与沉淀池1底部之间留有空隙,第二沉淀池15与第三沉淀池13之间设有第二隔板14,所述第二隔板14与沉淀池1底部固定相接,与沉淀池1顶部之间设有间隙,第三沉淀池13下部与酸碱调节池2相通;所述厌氧池3中设有供厌氧菌生存的厌氧填料9,所述有氧反应池4中设有供有氧微生物生存的有氧填料8;所述过滤池5底部设有排水口,过滤池5中设有过滤介质7。

所述第二沉淀池15顶部设有滤网20,以阻挡少量从第一沉淀池流入到第二沉淀池的上层漂浮物。

所述第一沉淀池18与第二沉淀池15底部固定安装有斜板16,斜板16的倾斜底部与排污口17相连通,安装斜板可以便于底部污泥向排污口集聚,便于污泥的排出。

所述酸碱调节池2中安装有pH测试仪12以及酸碱加料装置11,采用pH测试仪实时监测所处理污水的酸碱度,然后根据污水的酸碱性通过酸碱加料装置向酸碱调节池中加入酸碱调节溶剂以中和水质。

所述酸碱调节池2中还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棒10以及驱动搅拌棒10的电机21,在酸碱调节池中安装搅拌装置可以保证整个污水酸碱度的均匀性,提高pH测试仪的测试准确性,同时保证添加酸碱调节溶剂的量的准确性,避免过度调节现象的出现。

过滤介质7采用石英砂,石英砂的粒径从上到下依次增大,粒径范围为0.2mm-20mm,可以有效的过滤污水中的小颗粒物质以及未被分解的油性物质,保证过滤后的出水质量,同时节约了成本。

所述过滤池5上方设有布水管道6,布水管道6上依次设有喷洒头,最后一步过滤装置内设置布水管道,可以保证所过滤水源均匀的从上而下过滤,避免出现水流主要从一边过滤而下,过滤介质使用不均匀的现象发生,同时提高了过滤质量和效率,缩短了过滤介质的清洗周期。

本实用新型的集约化污水处理系统工作时,首先污水进入沉淀池后,经三级沉淀池沉淀预处理除去大颗粒物质以及漂浮物之后,从第三沉淀池流入酸碱调节池进行水质的酸碱性调节,可根据pH测试仪的测试结果进行适量的添加酸碱调节试剂,经中和调节后的水从上面流通口流入厌氧池,然后经过厌氧池内的厌氧微生物新陈代谢发酵处理,流入有氧反应池中再经过有氧菌的处理可以有效的除去污水中的有机物等污染物,处理后的水源从过滤池上部的布水管道均匀的喷洒至过滤装置的过滤介质上,然后经不同粒径的石英砂过滤之后,可得到处理效果较好符合要求的水源,该水源可以进行循环利用,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