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节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25585发布日期:2018-06-30 08:19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验室节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节水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实验室节水装置。



背景技术:

实验室是提供化学实验条件及进行科学探索的重要场所,在实验结束后要对各种实验器皿进行反复冲洗,这些PH值发生变化的废水直接排放,不仅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同时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有待对此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实验室节水装置,能对排放的废水进行有效处理后回收使用,既节约了水资源,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实验室节水装置,包括依次分布的集水箱、酸碱中和箱、过滤箱和净化箱,所述集水箱的底部设有连通到酸碱中和箱顶部的集水箱出液管,所述酸碱中和箱的下部设有酸碱中和箱出液管,所述酸碱中和箱出液管通过泵连通到过滤箱的下部,所述过滤箱的顶端设有同心的缩径环,过滤箱的顶端位于缩径环的内侧形成安装环面,所述安装环面上贴合安装有滤网,所述过滤箱的下端通过锥形口连接有出渣口,所述出渣口的下端通过堵盖封堵,所述缩径环的顶端压接有过滤箱盖,所述过滤箱盖的中心贯穿连接有伸入缩径环内的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位于滤网的上方,所述缩径环上设有连通到净化箱的过滤箱出液管,所述净化箱的底部贯穿设有曝气总管,所述曝气总管的上端连通位于净化箱的底部中心处的配气盘,所述配气盘的外缘连通设有周向均布的曝气分管,所述曝气分管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均布曝气孔,所述净化箱的内壁设有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凸缘位于曝气分管的上方,第二凸缘的上端面周向均布凹陷部,所述净化箱的内部中心设有中空的内通液管,所述内通液管的下部外缘周向均布多个支杆,所述支杆的外端配合压接在凹陷部内,支杆上端面压接有多个上下堆叠的净化框,所述净化框包括内外同心分布的内支撑环和外支撑环,所述内支撑环和外支撑环的底端齐平,外支撑环的上端高于内支撑环的上端,所述内支撑环和外支撑环之间通过上下两层水平的网孔板连接形成一个放置填料的空间,位于上层的网孔板上开孔并通过框盖封堵,所述框盖的上端低于外支撑环的上端,所述内支撑环的内壁与内通液管的外壁之间通过第二O型圈密封配合,所述外支撑环的外壁与净化箱的内壁之间通过第三O型圈密封配合,多个净化框通过外支撑环相互上下贴合堆叠在一起,所述净化箱的顶端压接有净化箱盖,所述净化箱盖的内缘向内水平延伸形成第三凸缘,净化箱盖的内缘位于第三凸缘下方处设有压接内通液管顶端的台阶面,位于第三凸缘上方的净化箱盖的内缘螺接有外通液管,所述外通液管的上部外缘设有向外水平延伸的第四凸缘,所述过滤箱出液管的末端通过弧形管连接有向下竖直延伸的直通连管,所述直通连管的外壁螺接有螺筒,所述螺筒的下端设有向内水平延伸的抵环,所述抵环抵在第四凸缘的下端面,所述直通连管的末端外壁设有胶套,所述胶套包括从上往下一体成型的上平垫部、弧形缩口部和下平垫部,所述上平垫部通过螺筒压接在直通连管的末端外壁,所述下平垫部的外壁贴合外通液管的顶端内壁。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喷淋装置的下端设有锥形的喷淋口,喷淋装置的外缘向外水平延伸形成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贴合在过滤箱盖的下端面并通过第二螺钉从下往上穿过第一凸缘并拧入过滤箱盖的下端面内进行固定,所述过滤箱出液管位于喷淋口和滤网之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上层的网孔板的上端与内支撑环的上端齐平,下层的网孔板的下端与内支撑环的下端齐平,所述外支撑环的上端高出内支撑环的上端的部分周向均布横向贯穿的拉孔。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集水箱的外壁上部设有水位计,集水箱的顶部设有集水箱进液管,所述集水箱出液管上设有阀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酸碱中和箱上连接有酸碱中和装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箱的下部侧壁连通有过滤箱进液管,所述过滤箱进液管的另一端连通泵的出口。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环面上周向均布螺孔,所述滤网贴合安装环面后通过第一螺钉从上往下穿过滤网并拧入螺孔进行固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净化箱的底部中心设有供曝气总管穿过的曝气总管孔,净化箱的上部侧壁连通净化箱出液管,所述净化箱出液管位于净化框的上方。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通液管的上部外壁螺旋拧入螺母,所述螺母压接位于上方的一个净化框。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渣口的下端面和堵盖之间压接第一O型圈,所述内通液管的上端面和台阶面之间压接第四O型圈,所述外通液管的下端面和第三凸缘的上端面之间压接第一密封垫,所述抵环的上端面和第四凸缘的下端面之间压接第二密封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对排放的废水进行有效处理后回收使用,既节约了水资源,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同时本装置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可拆卸成多个部分进行清洗更换,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的过滤箱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净化箱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曝气分管的局部分布仰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净化框的俯视图;

图7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8为图1中C处的放大图;

图9为图1中D处的放大图。

图中:集水箱1、水位计11、集水箱出液管12、阀门13、集水箱进液管14、酸碱中和箱2、酸碱中和装置21、酸碱中和箱出液管22、泵23、过滤箱进液管24、过滤箱3、缩径环31、安装环面32、螺孔33、滤网34、第一螺钉35、锥形口36、出渣口37、堵盖38、第一O型圈39、过滤箱盖4、喷淋装置41、喷淋口42、第一凸缘43、第二螺钉44、净化箱5、第二凸缘51、凹陷部52、曝气总管孔53、曝气总管54、配气盘55、曝气分管56、曝气孔57、净化箱出液管58、内通液管6、支杆61、第二O型圈62、内支撑环63、外支撑环64、网孔板65、填料66、拉孔67、框盖68、第三O型圈69、螺母610、净化箱盖7、第三凸缘71、台阶面72、第四O型圈73、外通液管74、第一密封垫75、第四凸缘76、第二密封垫77、过滤箱出液管8、弧形管81、直通连管82、螺筒9、抵环91、上平垫部92、弧形缩口部93、下平垫部9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9所示,一种实验室节水装置,包括依次分布的集水箱1、酸碱中和箱2、过滤箱3和净化箱5,集水箱1的顶部设有集水箱进液管14,实验室内产生的废水全部通过集水箱进液管14收集到集水箱1,废水可以通过多道沟渠汇聚后使用水泵打入集水箱1。

所述集水箱1的外壁上部设有水位计11,所述集水箱1的底部设有连通到酸碱中和箱2顶部的集水箱出液管12,所述集水箱出液管12上设有阀门13。通过水位计11观察集水箱1内的水位,当内部废水足够多时开启阀门13,本发明的集水箱1的地势高于酸碱中和箱2,这样废水直接进入酸碱中和箱2。

所述酸碱中和箱2上连接有酸碱中和装置21。通过酸碱中和装置21中和废水,此为现有技术中经常用到的手段,在此不作详细介绍。

所述酸碱中和箱2的下部设有酸碱中和箱出液管22,所述酸碱中和箱出液管22通过泵23连通到过滤箱3的下部,即酸碱中和箱出液管22连接到泵23的入口,所述过滤箱3的下部侧壁连通有过滤箱进液管24,所述过滤箱进液管24的另一端连通泵23的出口,通过泵23将酸碱中和箱2内的废水打到位于高处的过滤箱3。

所述过滤箱3的顶端设有同心的缩径环31,缩径环31的外径与过滤箱3的外径相同,缩径环31的内径大于过滤箱3的内径。

过滤箱3的顶端位于缩径环31的内侧形成安装环面32,所述安装环面32上周向均布螺孔33,所述安装环面32上贴合安装有滤网34,具体为:所述滤网34贴合安装环面32后通过第一螺钉35从上往下穿过滤网34并拧入螺孔33进行固定。

所述过滤箱3的下端通过锥形口36连接有出渣口37,锥形口36的内径从上往下逐渐缩小,所述出渣口37的下端通过堵盖38封堵,堵盖38螺旋拧入出渣口37,即堵盖38的内壁设有内螺纹,出渣口37的外壁设有相配的外螺纹,所述出渣口37的下端面和堵盖38之间压接第一O型圈39,通过第一O型圈39保证两者之间的密封效果,由于过滤箱进液管24位于滤网34的下方,因此废水过滤后的残渣最终均会落在出渣口37。

所述缩径环31的顶端压接有过滤箱盖4,过滤箱盖4与缩径环31之间可通过紧固件等常规方式连接,可在两者上设置用于安装紧固件的支耳(图中均未画出),在此不作详细介绍。

所述过滤箱盖4的中心贯穿连接有伸入缩径环31内的喷淋装置41,所述喷淋装置41位于滤网34的上方,所述喷淋装置41的下端设有锥形的喷淋口42,喷淋口42的尺寸从上往下逐渐增大,喷淋装置41的外缘向外水平延伸形成第一凸缘43,所述第一凸缘43贴合在过滤箱盖4的下端面并通过第二螺钉44从下往上穿过第一凸缘43并拧入过滤箱盖4的下端面内进行固定,所述过滤箱出液管8位于喷淋口42和滤网34之间。这样废水排出时不会影响到喷淋口42,安装是先将喷淋装置41从下往上固定到过滤箱盖4上,再将过滤箱盖4与缩径环31连接固定,当滤网34上粘附的杂质过多时,可开启喷淋装置41对滤网34进行冲洗,冲洗下的杂质从出渣口37排出,喷淋装置41连接外部的水源。

所述缩径环31上设有连通到净化箱5的过滤箱出液管8,所述净化箱5的底部贯穿设有曝气总管54,所述净化箱5的底部中心设有供曝气总管54穿过的曝气总管孔53,其中曝气总管54与曝气总管孔53之间设密封装置。

所述曝气总管54的上端连通位于净化箱5的底部中心处的配气盘55,所述配气盘55的外缘连通设有周向均布的曝气分管56,所述曝气分管56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均布曝气孔57,外部气源的气通过曝气总管54进入配气盘55,再进入各个曝气分管56并从曝气孔57排出,通过曝气加速净化箱5内的废水的净化过程。

所述净化箱5的内壁设有第二凸缘51,所述第二凸缘51位于曝气分管56的上方,第二凸缘51的上端面周向均布凹陷部52,所述净化箱5的内部中心设有中空的内通液管6,所述内通液管6的下部外缘周向均布多个支杆61,所述支杆61的外端配合压接在凹陷部52内,通过支杆61与凹陷部52的配合放置实现内通液管6的安放,且内通液管6安放后无法旋转移位。

支杆61上端面压接有多个上下堆叠的净化框,本发明中的净化框的数量为三个,所述净化框包括内外同心分布的内支撑环63和外支撑环64,内支撑环63和外支撑环64均为实心结构,所述内支撑环63和外支撑环64的底端齐平,外支撑环64的上端高于内支撑环63的上端,所述内支撑环63和外支撑环64之间通过上下两层水平的网孔板65连接形成一个放置填料66的空间,网孔板65即在一块实心板上开设密密麻麻的微孔,通过这些微孔可以使得废水从下往上穿过,废水经过填料66后被净化,本发明的三个净化框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放置不同的填料66,填料66对废水的净化原理均为现有技术,且该点也不是本发明要求保护的对象,在此不作详细介绍。

位于上层的网孔板65上开孔并通过框盖68封堵,通过框盖68可实现内部填料66的更换。

所述框盖68的上端低于外支撑环64的上端,上层的网孔板65的上端与内支撑环63的上端齐平,下层的网孔板65的下端与内支撑环63的下端齐平,所述外支撑环64的上端高出内支撑环63的上端的部分周向均布横向贯穿的拉孔67。通过拉孔67可以使得净化框能够轻松取出,如使用钩子等物件钩住拉孔67向上提起净化框即可。

所述内支撑环63的内壁与内通液管6的外壁之间通过第二O型圈62密封配合,所述外支撑环64的外壁与净化箱5的内壁之间通过第三O型圈69密封配合,这样使得废水只能从网孔板65穿过。

多个净化框通过外支撑环64相互上下贴合堆叠在一起,使得各个净化框中间处上下留有一定距离,提高净化效果。

所述净化箱5的顶端压接有净化箱盖7,净化箱盖7与净化箱5的顶端之间可通过紧固件等常规方式连接,可在两者上设置用于安装紧固件的支耳(图中均未画出),在此不作详细介绍。

所述净化箱盖7的内缘向内水平延伸形成第三凸缘71,净化箱盖7的内缘位于第三凸缘71下方处设有压接内通液管6顶端的台阶面72,安装时在内通液管6定位后直接压接上净化箱盖7即可,所述内通液管6的上端面和台阶面72之间压接第四O型圈73,保证了两者之间的密封效果。

位于第三凸缘71上方的净化箱盖7的内缘螺接有外通液管74,所述外通液管74的下端面和第三凸缘71的上端面之间压接第一密封垫75。外通液管74安装完工后与直通连管82的末端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该距离的设置为了不影响外通液管74在净化箱盖7上的螺旋拧入。

所述外通液管74的上部外缘设有向外水平延伸的第四凸缘76,所述过滤箱出液管8的末端通过弧形管81连接有向下竖直延伸的直通连管82,直通连管82与外通液管74同心上下相对。

所述直通连管82的外壁螺接有螺筒9,所述螺筒9的下端设有向内水平延伸的抵环91,所述抵环91抵在第四凸缘76的下端面,所述抵环91的上端面和第四凸缘76的下端面之间压接第二密封垫77,在螺旋拧入外通液管74前先将螺筒9安放在净化箱盖7上端面中心处,即外通液管74是先穿过螺筒9再螺旋拧入净化箱盖7上端面中心。通过螺筒9实现了直通连管82和外通液管74之间的连接。

所述直通连管82的末端外壁设有胶套,所述胶套包括从上往下一体成型的上平垫部92、弧形缩口部93和下平垫部94,弧形缩口部93的尺寸从上往下逐渐缩小,所述上平垫部92通过螺筒9压接在直通连管82的末端外壁,所述下平垫部94的外壁贴合外通液管74的顶端内壁。上平垫部92和下平垫部94均为圆环状,在将螺筒9螺旋拧入直通连管82前将胶套安放好,胶套柔软易变形,非常容易安放,而后拧入螺筒9压紧上平垫部92,既能保证螺筒9和直通连管82之间的密封性能,还能起到导流作用,从图9中可看出直通连管82的内径大于外通液管74的内径,因此通过胶套可以将直通连管82末端出来的废水直接导入外通液管74的顶端。

净化箱5的上部侧壁连通净化箱出液管58,所述净化箱出液管58位于净化框的上方。通过净化的废水最终从净化箱出液管58流出供实验室再次使用。

所述内通液管6的上部外壁螺旋拧入螺母610,所述螺母610压接位于上方的一个净化框。通过螺母610保证了净化框不会上下浮动移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