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械零件除渣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05600发布日期:2018-07-24 21:10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配件清洁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机械零件除渣的方法。



背景技术:

轴承是工业产品中的标准件之一,为了防止滚珠脱落,提高滚珠的稳定性,轴承的总类有很多。有在内圈和外圈上开设弧形槽安装滚珠的、也有通过设置轴承支架安装滚珠的、还有在内圈上焊接珠碗来安装滚珠的。滚珠的稳定性是保证轴承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另一个方面轴承的清洁度也直接影响到轴承使用寿命和质量,因此,提高轴承零件的清洁度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工厂对轴承的清洗一般情况下采用淋洗,但是对于内圈装有珠碗的轴承而言淋洗不是很方便,因为珠碗内的废屑不易被清洗干净,而且需要单独对每一个珠碗进行喷淋。为了提高清洗的速度和清洗效果,通常用专用的吸焊器将珠碗从内圈上解除焊接,然后统一将碗珠和滚珠放入清洗池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将滚珠放入珠碗,再将碗珠焊接在内圈上。这中清洗方式虽然清洗较彻底,但是需要后续重新组装珠碗,操作很繁琐,导致清洗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洗彻底而且清洗效率高的机械零件除渣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用于机械零件除渣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准备一种机械零件清洗装置,包括紧固环、控制器、限位杆、若干喷洗机构、支撑杆、设置于支撑杆上的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和第一齿轮;其中每个喷洗机构包括丝杠副和喷洗单元;丝杠副包括丝杆和螺母座,丝杆上固定有第二齿轮,喷洗单元包括推动块、弹簧、调节杆、压力感应器、相对设置的两个夹持块以及连接两个夹持块的连接杆,其中推动块上设有水泵、烘干机和油泵;

步骤2:将轴承套在支撑杆上,并设定压力感应器的第一感应值和第二感应值;

步骤3:第一齿轮随支撑杆公转,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从而带动丝杆自转;推动块在丝杆自转的过程中移动,从而带动夹持块移动,推动块移动的同时拉长弹簧,从而使得弹簧对压力感应器的力达到第一感应值,压力感应器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时控制器控制水泵启动,对轴承内圈以及珠碗内侧进行清洗;

步骤4:当弹簧对压力感应器的力达到第二感应值时,压力感应器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时控制器控制水泵关闭,同时控制器控制支撑杆反向转动以及控制器控制烘干机启动;第一齿轮随支撑杆反向公转,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从而带动丝杆反向自转;推动块在丝杆反向自转的过程中反向移动,弹簧收缩,烘干机产生的热风对轴承内圈以及珠碗内侧进行烘干;

步骤5:当弹簧复位后,弹簧对压力感应器的力再次达到第一感应值,控制器控制支撑杆再次正向转动,从而带动推动块移动,进而带夹持块移动,弹簧再次拉伸,烘干机产生的热风继续对轴承内圈以及珠碗内侧进行烘干;

步骤6:当弹簧对压力感应器的力再次达到第二感应值时,控制器控制烘干机关闭,同时控制器控制支撑杆再次反向转动以及控制器控制油泵启动;支撑杆反向转动的过程中带动推动块反向移动,进而带动夹持块反向移动,弹簧再次收缩,夹持块反向移动的过程中对轴承内圈以及珠碗内侧进行上油;当弹簧再次复位时,控制器控制油泵关闭以及控制转动杆停止转动,然后将轴承从支撑杆上取下。

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支撑杆、紧固环和第一支撑块配合,使得轴承和第二支撑块处于公转状态的同时,再与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支撑块以及丝杠副配合,伺服电机带动丝杆公转的同时,使丝杆处于自转;再与喷洗单元配合,推动块在丝杆作用下移动的过程中带动调节杆移动,从而使弹簧发生形变,根据弹簧形变过程中对压力感应器压力值的变化,再与控制器、水泵、烘干机和油泵配合,使得夹持块在移动过程中一次性自动化地实现对轴承内圈以及珠碗内侧的清洗、烘干和上油操作,提高了轴承的清洗速度,同时也提高了轴承的清洗质量。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紧固环上设有定位针。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在清洗轴承之前可以通过调节支撑杆使喷洗单元中的两个夹持块位于定位针处,在放入轴承的时候也使一个珠碗对准定位针,这样可以减少放入轴承时确保夹持块对准珠碗的时间,保证清洗速度的提高。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支撑杆上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对轴承进行限位的抱箍。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防止轴承在转动的过程中从支撑杆上脱落,同时防止轴承抛出后伤害操作人员。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限位杆的自由端设有挡块。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可以对推动块的移动位置进行限制,防止推动块从丝杆上滑落。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支撑杆上固定有海绵层。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一方面增强轴承在支撑杆上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海绵层可以对清洗过程中的水和润滑油进行吸附,防止再一次放入轴承时轴承相对于支撑杆滑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采用机械零件清洗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夹持块位于珠碗处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支撑杆1、轴承2、抱箍3、紧固环4、定位针5、珠碗6、第一支撑块7、第二支撑块8、第一齿轮9、丝杆10、螺母座11、第二齿轮12、通孔13、压力感应器14、弹簧15、调节杆16、推动块17、连接杆18、夹持块19、喷头20、喷油嘴21、烘干口22、限位杆23、挡块24、推动杆25、盛水腔26。

用于机械零件除渣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准备一种如图1、2所示的机械零件清洗装置,包括伺服电机和四个喷洗机构。伺服电机固定在机架上,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支撑杆1,支撑杆1用于支撑轴承2,支撑杆1上固定有海绵层,支撑杆1右端可拆卸连接有抱箍3;机架上固定有用于固定轴承2外圈的紧固环4,紧固环4上固定有定位针5;其中轴承2内圈上焊接有四个珠碗6,每个珠碗6内装有一个钢珠。

支撑杆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块7和第二支撑块8,第一支撑块7位于第二支撑块8左侧;支撑杆1上还同轴连接有第一齿轮9,第一齿轮9位于第一支撑块7和第二支撑块8之间。

四个喷洗机构分别位于支撑杆1的上、下、左、右,其中每个喷洗机构包括丝杠副和喷洗单元。丝杠副包括丝杆10和螺母座11,第二支撑块8上开有圆孔,丝杆10转动设置于圆孔内;丝杆10左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2,第二齿轮12与第一齿轮9啮合。丝杆10内沿轴向开有通孔13,通孔13贯穿了第二齿轮12。

如图1所示,喷洗单元从左到右包括压力感应器14、弹簧15、调节杆16、推动块17、连接杆18和夹持块19;如图2所示,夹持块19的数量为两块,连接杆18左右两端分别与两块夹持块19固定连接,其中如图1所示,两个夹持块19上均设置有喷头20、喷油嘴21和烘干口22。图1中,压力感应器14安装在第一支撑块7上,调节杆16滑动设置于通孔13内;调节杆16右端与连接杆18中部固定连接,调节杆16左端与弹簧15右端固定连接,弹簧15左端固定连接在压力感应器14上。

如图3所示,推动块17与螺母座11固定连接,推动块17上开有两个孔洞;第二支撑块8上固定有两根限位杆23,两根限位杆23各自穿过一个孔洞后对推动块17进行限位,限位杆23右端固定有挡块24。推动块17上固定有呈“l”形的推动杆25,推动杆25右端与调节杆16固定连接。推动块17内设有盛水腔26和盛油腔,盛水腔26内安装有水泵,水泵与喷头20通过波纹管连通,启动水泵后从而将盛水腔26内的自来水输送至喷头20处;盛油腔内安装有油泵,油泵与喷油嘴21也通过波纹管连通,启动油泵后从而将盛油腔内的润滑油输送至喷油嘴21;推动块17上还固定有烘干机,烘干机与烘干口22通过软管连通。其中压力感应器14通过控制器分别与伺服电机、水泵、油泵以及烘干机串联。

步骤2:在对轴承2进行清洗时,先将轴承2内圈套在支撑杆1上,此时紧固环4将轴承2外圈固定;然后设定压力感应器14的第一感应值和第二感应值;

步骤3: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输出轴正向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支撑块7、第一齿轮9和第二支撑块8正向转动;丝杆10和第二齿轮12随第二支撑块8正向公转,同时第二齿轮12在第一齿轮9的作用下反向自转,从而带动丝杆10反向转动;丝杆10反向转动的过程中带动螺母座11和推动块17向右移动,推动块17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带动推动杆25向右移动,从而带动调节杆16向右移动,进而带动两个夹持块19向右移动;调节杆16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弹簧15被拉伸,弹簧15作用在压力感应器14上的力达到第一感应值时,压力感应器14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水泵启动,将盛水腔26内的水输送至喷头20处喷出,夹持块19在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喷头20喷出的水对轴承2内圈进行清洗;如图2所示,当夹持块19移动至珠碗6处时,喷头20喷出的水对珠碗6内壁进行清洗,同时轴承2随伺服电机输出轴正向转动的过程中,将珠碗6内的污水倒出;夹持块19在继续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喷头20喷出的水对剩余部分轴承2内圈进行清洗,同时弹簧15继续被拉长;

步骤4:当弹簧15拉长至最长状态时,弹簧15作用在压力感应器14上的力达到第二感应值,压力感应器14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水泵关闭,同时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反向转动以及控制器控制烘干机启动;伺服电机反向转动带动第一支撑块7、第一齿轮9和第二支撑块8反向转动,丝杆10和第二齿轮12随第二支撑块8反向公转,同时第二齿轮12在第一齿轮9的作用下正向自转,从而带动丝杆10正向转动;丝杆10正向转动的过程中带动螺母座11和推动块17向左移动,推动块17向左移动的过程中带动调节杆16和两个夹持块19向左移动(弹簧15处于收缩状态),烘干机产生的热风从夹持块19上的烘干口22吹出,对轴承2内圈以及珠碗6内侧进行烘干;

步骤5:当弹簧15复位至初始状态时,弹簧15作用在压力感应器14上的力达到第一感应值,此时压力感应器14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再次正向转动,从而带动推动块17再次向右移动,进而带动调节杆16和夹持块19再次向右移动(弹簧15再次处于拉伸状态),烘干机产生的热风继续从夹持块19上的烘干口22吹出对轴承2内圈以及珠碗6内侧进行烘干;

步骤6:当弹簧15再次拉伸至最长状态时,弹簧15作用在压力感应器14上的力达到第二感应值,压力感应器14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烘干机关闭,同时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再次反向转动以及控制器控制油泵启动;伺服电机再次反向转动的过程中带动推动块17再次向左移动,从而带动调节杆16和夹持块19再次向左移动(弹簧15处于再次收缩状态);夹持块19向左移动的过程中夹持块19上的喷油嘴21喷出的润滑油对轴承2内圈以及珠碗6内侧进行上油;当弹簧15再次复位至初始状态时,弹簧15作用在压力感应器14上的力达到第一感应值,压力感应器14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油泵以及伺服电机关闭;然后人工将轴承2取下,进行下一个轴承2的清洗上油操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发明所省略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