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36423发布日期:2018-07-27 20:21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印染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纺织印染过程中,染缸是指用来染纱线的大缸,能够用于纱线或布匹染色以及后期整理定型的设备。作为深色布料或纱线的染色用水时,对于水质的要求相对较低,此时使用的印染用水只需要脱去印染废水(即原水)中的颜色,去除染料分子和悬浮杂质即可,而并不需要进行彻底的净化处理。

目前,当完成一批深色纱线或布匹的染色处理后,操作者会将经染色处理后的印染废水排入到综合处理池中,同时添加漂白粉等强氧化剂进行简单的脱水后就直接经排水管排出到河道或市政管网内。在此过程中,染料水中含有大量的染料分子、杂质和油污等物质,上述物质的存在会污染水环境,造成水体内有机物含量超标,同时还会降低河道或市政管网内水体中的氧气含量,进一步破坏了环境和水体中的生态平衡,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减少了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提高了水体的含氧量,有助于保护环境和提高水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步骤s1、印染废水经由染缸排污管排放入原水沟内进行散热,同时检测原水的ph值并记录;

步骤s2、第一次沉淀:将位于原水沟内的印染废水经由水泵提升到初沉池内,同时添加废酸和/或废碱充分混合后,对印染废水进行调节ph值处理,使得印染废水呈弱碱性,反应1.5-2.5h后得到沉淀;

步骤s3、第二次沉淀:将一次沉淀后的印染废水经水管排放到蓄水池内,同时加入明矾和活性炭处理装置进行再次沉淀处理;

步骤s4、第三次沉淀:将步骤s3中经过第二次沉淀后得到的水体经水泵再次输送到初沉池内,同时再次加入废酸和/或废碱充分混合后对水体进行第三次沉淀;

步骤s5、将步骤s4中的水体经水泵排入到生化池内,连续曝气后在好氧菌的作用下对水体内的有机物进行分解、吸附和凝聚处理;

步骤s6、将步骤s5中得到的水体经水泵排入到二沉池内再次进行沉淀处理;

步骤s7、将二沉池内的水体取小样检测其cod的含量,当cod的含量在200以下时,将其排放到市政管网内,并经由联合污水处理厂再次处理,合格后即可排入海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印染废水经由染缸排污管排放入原水沟内散热,接着在经由水泵将印染废水提升到初沉池内,与废酸(例如醋酸或硫酸等有机酸)或者废碱(石灰石、氢氧化钠等)反应,得到沉淀,该沉淀为染料分子与有机酸或废碱进行反应后得到的有机沉淀,在沉淀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会向下移动,而水体会留在初沉池的上方,此时即可完成对水体的脱水处理。

接着位于初沉池上层的水体再经管道排入到蓄水池内,进行再次絮凝、吸附以及沉淀后排入到洁净的初沉池内再次投入废酸或废碱进行反应,进一步取出水体中的有机物。随后将上层的水体经水泵排入到生化池内,连续曝气后与好氧菌反应进行分解、吸附以及凝聚水体中残留的有机物,同时提高了水体中的含氧量,随后将生化池内处理后的水体经水泵排入到二沉池内进行进一步的沉淀作用后即可进行取样检测,当cod≤200时即可将其排放到市政管网内,并经由联合污水处理厂再次处理,合格后可排入海里。由此通过上述印染水的处理方法即可有效的减少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提高水体中的含氧量,进一步保护环境和提高水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初沉池的内壁呈上大下小的圆锥状,在初沉池中心设有螺旋污泥刮泥装置,所述螺旋污泥刮泥装置包括转动轴和若干刮泥板,所述刮泥板朝着转动轴的轴向方向向外延伸,所述初沉池上设有电机,电机驱动转动轴转动,所述刮泥板沿转动轴的径向方向间隔分布在转动轴的圆周侧壁上,所述刮泥板从初沉池内壁到转动轴方向倾斜向下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人通过电机驱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带动刮泥板绕着转动轴的中轴线方向转动;此时将位于初沉池边沿处的沉淀能沿刮泥板的延伸方向逐渐导流到初沉池的中心处进行聚集,而沉淀处理后水体位于初沉池的周侧,由此即可实现固液分离。由此将污泥通过污泥泵抽走后,再将初沉池内的水体导入到蓄水池内时,能够有效的减少排入到蓄水池内污泥的含量,进一步提高了固液分离的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轴在远离所述刮泥板的一侧上轴承连接有一个套管,所述套管内开设有一个环形空腔,所述套管上分别开设有一个与所述环形空腔相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处设有冲洗水管,所述出水口位于套管的下端面;所述套管的下方转动连接有一个与所述转动轴固接的圆盘,且在所述圆盘的上端面开设有一个环形的凹槽,所述凹槽与出水口上下对应,所述圆盘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与所述凹槽相连通的开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初沉池进行刮泥处理后,刮泥板上会积留较多的污泥,此时通过在设置冲洗水管,使得原水沟中印染废水能经水泵从进水口排入到套管的环形空腔内,再经出水口流入到圆盘的凹槽内,接着印染废水能够随着转动轴的转动做离心运动,此时位于凹槽内的印染废水从开孔处喷洒到刮泥板上,由此即可完成了对刮泥板的冲洗,十分的方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s2中,位于初沉池内的沉淀在螺旋污泥刮泥装置的作用下从初沉池的漏斗状排污口聚集,经污泥泵排放到污泥浓缩池内进行浓缩处理,再经由螺杆泵输送到板框压滤机内进行进一步的脱水处理,得到污泥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污泥进行脱水浓缩和焚烧处理后,可将初沉池内得到的污泥变废为宝,提高了对工业废料(即土壤资源)的重复利用率,由此不仅提升了污泥的使用价值,而且还进一步保护了环境。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将步骤s3中经过第二次沉淀后的水体经由水泵排入到车间内,并作为染色用水进行使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经过初沉池的脱色沉淀后,印染废水内的染料有机物被大量截留在沉淀内,此时排入到蓄水池内水体内的含氧量较低,但是此时水体内仅含有少量的有机物,完全可以作为印染深色纱线或布匹的染料水使用,由此节约了水资源,提高了印染废水的重复利用率,同时还有利于减少污水的排放,保护了环境。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s4中,将第三次沉淀后得到的水体排放到气浮池内,同时添加入聚丙烯酰胺和聚合氯化铝充分混合后进行脱色处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聚丙烯酰胺和聚合氯化铝两种高分子水处理絮凝剂,使得印染废水内的有机物或油污等均能被凝聚在水体的上方,此时相对洁净的水体则留在气浮池的下方,由此进一步去除了水体中染料分子的残留量,提高了水处理的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s4中,将气浮池内污泥经刮板收集后经污泥泵排入到污泥浓缩池内进行浓缩处理;而气浮池内的水体经由水管排入到氧化沟或生物池内进行处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气浮池内处理后的水体排入到氧化沟或生物池内进行曝气处理,均可提高水体中的氧气含量,有利于改善水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s4中,将第三次沉淀后得到的水体排放到氧化沟内,在s形状的氧化沟渠内隔间设置多个曝气头同时进行曝气处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多个曝气头进行曝气处理,分阶段进行多次曝气,可以有效提高水体中的氧气含量,效果较佳。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s4中,将氧化沟处理后的水体经由水泵排入到储存箱内进行暂存;接着将储存箱内的一部分水体经由水泵排入到生化池内,连续曝气后经活性污泥法去除水体内的有机物;而另一部分的水体经由水泵排入到车间内,并作为染色用水进行使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储存箱内的水体中仅含有少量的有机物,完全可以作为印染深色纱线或布匹的染料水使用,由此节约了水资源,提高了印染废水的重复利用率,同时还有利于减少污水的排放,保护了环境。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将步骤s5中经过连续曝气处理后的水体经由水泵排入到车间内,并作为染色用水进行使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生化池内的水体中仅含有少量的有机物,完全可以作为印染深色纱线或布匹的染料水使用,由此节约了水资源,提高了印染废水的重复利用率,同时还有利于减少污水的排放,保护了环境。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减少了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提高了水体的含氧量,有助于保护环境和提高水质;

2、通过设置冲洗水管,提高了对刮泥板的冲洗效率,十分的方便;

3、节约了水资源,提高了印染废水的重复利用率,同时还有利于减少污水的排放,保护了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1中初沉池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施例1中初沉池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的放大图。

附图说明:1、初沉池;3、排污口;4、螺旋污泥刮泥装置;5、转动轴;6、刮泥板;7、电机;8、套管;9、环形空腔;10、进水口;11、出水口;12、冲洗水管;13、圆盘;14、凹槽;15、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一种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如图1所述,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步骤s1、将印染车间中染缸内多余的印染废水经由染缸排污管(图中未示出)排放入原水沟内进行散热,同时在原水沟内采用ph试纸检测印染废水(即原水)的ph值并记录。

步骤s2、第一次沉淀:将位于原水沟内的印染废水经由水泵提升到初沉池1内,同时添加废酸或废碱充分混合后,对印染废水进行调节ph值处理,使得印染废水呈弱碱性,其ph值大致控制在8-9左右,反应1.5-2.5h后得到沉淀。与此同时,沉淀在螺旋污泥刮泥装置4的作用下聚集在初沉池1的漏斗状排污口3处,然后再由污泥泵排放到污泥浓缩池内进行浓缩处理,随后再经螺杆泵输送到板框压滤机内进行进一步的脱水处理,得到污泥渣。

接着再可将上述污泥渣输送到发电厂锅炉内进行焚烧处理后得到的干污泥,加工干污泥可作为制砖原料提供给砖瓦长。由此变废为宝,提高了对污泥的回收使用率。

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方便污泥从漏斗状的排污口3排出,将初沉池1的内壁呈上大下小的圆锥状,在初沉池1的上方设有天桥(图中未标记),同时在初沉池1中心设有螺旋污泥刮泥装置4。其中,螺旋污泥刮泥装置4包括一根竖直设置的转动轴5和三块刮泥板6,每块刮泥板6朝着转动轴5的轴向方向向外延伸,且在初沉池1的上方桥面处安装有一台电机7,转动轴5竖直设置,其上端连接在电机7的输出轴上,由此上述电机7能够驱动转动轴5转动,同时刮泥板6位于转动轴5的下端,且刮泥板6沿转动轴5的径向方向间隔分布在转动轴5的圆周侧壁上;同时每块刮泥板6均从初沉池1内壁到转动轴5方向倾斜向下设置。由此工人通过电机7驱动转动轴5转动,转动轴5带动刮泥板6绕着转动轴5的中轴线方向转动;此时将位于初沉池1边沿处的沉淀能沿刮泥板6的延伸方向逐渐导流到初沉池1的中心处进行聚集,而沉淀处理后水体位于初沉池1的周侧,即可实现固液分离。由此将污泥通过污泥泵抽走后,再将初沉池1内的水体导入到蓄水池内时,能够减少污泥排入蓄水池的机率,进一步提高了固液分离的效率。

如图3和图4所示,在对初沉池1进行刮泥处理后,刮泥板6上会积留较多的污泥,因此为了方便清洗刮泥板6,在转动轴5远离刮泥板6的一侧上轴承连接有一个圆柱环状的套管8,套管8内开设有一个环形空腔9,套管8上分别开设有一个与环形空腔9相连通的进水口10和出水口11,进水口10处设有冲洗水管12,出水口11位于套管8的下端面。

与此同时,在套管8的下方转动连接有一个与转动轴5固接的圆盘13,且在圆盘13的上端面开设有一个环形的凹槽14,凹槽14与出水口11上下对应,圆盘13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与凹槽14相连通的开孔15。由此位于原水沟中印染废水能经水泵从进水口10排入到套管8的环形空腔9内,再经出水口11流入到圆盘13的凹槽14内,接着印染废水能够随着转动轴5的转动做离心运动,此时位于凹槽14内的印染废水从开孔15处喷洒到刮泥板6上,由此即可完成了对刮泥板6的冲洗,十分的方便。

步骤s3、第二次沉淀:如图1所示,将一次沉淀后的印染废水经水管排放到蓄水池内,同时加入明矾和活性炭处理装置进行再次沉淀处理。其中,可将步骤s3中经过第二次沉淀后的水体经由水泵排入到车间内,并作为染色用水进行使用。

步骤s4、第三次沉淀:将步骤s3中经过第二次沉淀后得到的水体经水泵再次输送到初沉池1内,同时再次加入废酸和/或废碱充分混合后对水体进行第三次沉淀。

步骤s5、将步骤s4中的水体经水泵排入到生化池内,连续曝气后在好氧菌的作用下对水体内的有机物进行分解、吸附和凝聚处理。其中,可将步骤s5中经过连续曝气处理后的水体经由水泵排入到车间内,并作为染色用水进行使用。

步骤s6、将步骤s5中得到的水体经水泵排入到二沉池内再次进行沉淀处理。

步骤s7、将二沉池内的水体取小样检测其cod的含量,当cod的含量在200以下时,将其排放到市政管网内,并经由联合污水处理厂再次处理,合格后即可排入海里。

检测结果:对cod的检测符合国家标准hj-t399-2007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实施例2:一种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如图1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s4中,将第三次沉淀后得到的水体排放到气浮池内,同时添加入聚丙烯酰胺和聚合氯化铝充分混合后进行脱色处理。接着再将气浮池内污泥经刮板收集后经污泥泵排入到污泥浓缩池内进行浓缩处理;而气浮池内的水体经由水管排入到生物池内进行处理。

检测结果:对cod的检测符合国家标准hj-t399-2007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实施例3:一种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如图1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s4中,将第三次沉淀后得到的水体排放到气浮池内,同时添加入聚丙烯酰胺和聚合氯化铝充分混合后进行脱色处理。接着再将气浮池内污泥经刮板收集后经污泥泵排入到污泥浓缩池内进行浓缩处理;而气浮池内的水体经由水管排入到氧化沟内进行处理。

随后再将氧化沟处理后的水体经由水泵排入到储存箱内进行暂存;接着再将储存箱内的一部分水体经由水泵排入到生化池内,连续曝气后经活性污泥法去除水体内的有机物;而另一部分的水体经由水泵排入到车间内,并作为染色用水进行使用。

检测结果:对cod的检测符合国家标准hj-t399-2007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实施例4:一种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如图1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s4中,将第三次沉淀后得到的水体排放到氧化沟内,在s形状的氧化沟渠内隔间设置多个曝气头同时进行曝气处理。随后再将氧化沟处理后的水体经由水泵排入到储存箱内进行暂存;接着将储存箱内的一部分水体经由水泵排入到生化池内,连续曝气后经活性污泥法去除水体内的有机物;而另一部分的水体经由水泵排入到车间内,并作为染色用水进行使用。

检测结果:对cod的检测符合国家标准hj-t399-2007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