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层撒施技术的土壤污染修复材料撒施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42977发布日期:2018-08-10 20:06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土壤撒施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多层撒施技术的土壤污染修复材料撒施设备。



背景技术:

土壤污染物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酸、碱、重金属,盐类、放射性元素铯、锶的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农药、酚类、氰化物、石油、合成洗涤剂、3,4-苯并芘以及由城市污水、污泥及厩肥带来的有害微生物等。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其厚度一般在2m左右。土壤不但为植物生长提供机械支撑能力,并能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肥力要素。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导致了土壤污染。凡是妨碍土壤正常功能,降低作物产量和质量,还通过粮食、蔬菜,水果等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物质,都叫做土壤污染物。

进入土壤的污染物,因其类型和性质的不同而主要有固定、挥发、降解、流散和淋溶等不同去向。重金属离子,主要是能使土壤无机和有机胶体发生稳定吸附的离子,包括与氧化物专性吸附和与胡敏素紧密结合的离子,以及土壤溶液化学平衡中产生的难溶性金属氢氧化物、碳酸盐和硫化物等,将大部分被固定在土壤中而难以排除;虽然一些化学反应能缓和其毒害作用,但仍是对土壤环境的潜在威胁。化学农药的归宿,主要是通过气态挥发、化学降解、光化学降解和生物降解而最终从土壤中消失,其挥发作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自身的溶解度和蒸气压,以及土壤的温度、湿度和结构状况。例如,大部分除草剂均能发生光化学降解,一部分农药(有机磷等)能在土壤中产生化学降解;使用的农药多为有机化合物,故也可产生生物降解。即土壤微生物在以农药中的碳素作能源的同时,就已破坏了农药的化学结构,导致脱烃、脱卤、水解和芳环烃基化等化学反应的发生而使农药降解。土壤中的重金属和农药都可随地面径流或土壤侵蚀而部分流失,引起污染物的扩散;作物收获物中的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物也会向外环境转移,即通过食物链进入家畜和人体等。施入土壤中过剩的氮肥,在土壤的氧化还原反应中分别形成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和铵、氮气。前两者易于淋溶而污染地下水,后两者易于挥发而造成氮素损失并污染大气。

土壤污染后需要进行修复,土壤修复是指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从根本上说,污染土壤修复的技术原理可包括为:(1)改变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或同土壤的结合方式,降低其在环境中的可迁移性与生物可利用性;(2)降低土壤中有害物质的浓度。

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土壤修复材料被研制出来,那么如何将修复材料均匀的撒施在土壤中,需要有一些辅助的设备,例如撒施机等,由于土壤修复材料的粒径较小,现有的撒施机构不能完全满足土壤修复的要求,经常出现撒施不均匀,部分撒施不到,使得土壤修复效果大幅降低,难以满足现代土壤治理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多层撒施技术的土壤污染修复材料撒施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多层撒施技术的土壤污染修复材料撒施设备,包括底盘、撒料箱和储料箱,底板的中央嵌设有撒料箱,撒料箱贯通底盘的上下端面,撒料箱的内腔底壁设有分料板,分料板的顶端均匀的设有若干分料槽,所有的分料槽均是相互平行设置,分料槽的底端贯通连接撒料孔,撒料孔贯通连接撒料箱的底端,撒料孔内设有均布网,均布网上金属网制作而成,分料槽内设有搅料装置,底盘的顶端面边缘均匀的设有若干支撑杆,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储料箱,支撑杆的顶端面高度高于撒料箱的顶端面高度,储料箱设在撒料箱的上方,储料箱的底端贯通连接连接管,连接管的另一贯通连接在撒料箱的顶端,连接管上设有控制阀,储料箱的内腔底壁设有与连接管相配合的导流斗,储料箱的顶端贯通连接加料管,加料管的顶端套设有密封盖,底盘的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行走轮。

进一步的,搅料装置包括转辊、辐条杆和搅料辊,转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撒料箱的内壁上,转轴的一端穿过撒料箱的侧端且固定连接在机外电机的电机轴上,转轴与撒料箱之间是转动连接,转辊上均匀的设有若干辐条杆,辐条杆的另一端通过旋转轴转动连接有与分料槽相配合的搅料辊。

进一步的,搅料辊与转辊是相互平行的关系,搅料辊的外圆面均匀的设有若干搅料叶,搅料叶是选用硬质橡胶材质制作。

进一步的,转辊与分料槽是相互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分料槽的横截面是半圆形结构。

进一步的,底盘的一侧端固定连接牵引杆,牵引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牵引环。

进一步的,底盘的底端均匀的设有四个行走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设置搅料装置,能有效的预防修复材料堵塞分料槽,且防止同一个分料槽内的修复材料进入的过多,使得修复材料能均匀的分散在各个分料槽内;多个分料槽同时进行撒料工作,能有效的防止出现部分土壤没有撒到修复材料的情况,且通过均布网配合分料槽使用,能保证修复材料播撒的均匀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多层撒施技术的土壤污染修复材料撒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基于多层撒施技术的土壤污染修复材料撒施设备的搅料装置的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基于多层撒施技术的土壤污染修复材料撒施设备的搅料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盘,2-散料箱,3-分料板,4-分料槽,5-撒料孔,6-均布网,7-搅料装置,71-转辊,72-转轴,73-辐条杆,74-旋转轴,75-搅料辊,76-搅料叶,8-连接管,9-控制阀,10-储料箱,11-导料斗,12-加料管,13-密封盖,14-牵引杆,15-牵引环,16-行走轮,17-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基于多层撒施技术的土壤污染修复材料撒施设备,包括底盘1、撒料箱2和储料箱10,所述底板1的中央嵌设有撒料箱2,所述撒料箱2贯通底盘1的上下端面,撒料箱2的内腔底壁设有分料板3,所述分料板3的顶端均匀的设有若干分料槽4,所述分料槽4的横截面是半圆形结构,所有的分料槽4均是相互平行设置,分料槽4的底端贯通连接撒料孔5,所述撒料孔5贯通连接撒料箱2的底端,撒料孔5内设有均布网6,所述均布网6上金属网制作而成,所述分料槽4内设有搅料装置7,所述搅料装置7包括转辊71、辐条杆73和搅料辊75,所述转辊71与分料槽4是相互平行设置,转辊71通过转轴72转动连接在撒料箱2的内壁上,所述转轴72的一端穿过撒料箱2的侧端且固定连接在机外电机(图中未画出)的电机轴上,转轴72与撒料箱2之间是转动连接,所述转辊71上均匀的设有若干辐条杆73,所述辐条杆73的另一端通过旋转轴74转动连接有与分料槽4相配合的搅料辊75,所述搅料辊75与转辊71是相互平行的关系,搅料辊75的外圆面均匀的设有若干搅料叶76,所述搅料叶76是选用硬质橡胶材质制作,所述底盘1的顶端面边缘均匀的设有若干支撑杆17,所述支撑杆17的顶端固定连接储料箱10,支撑杆17的顶端面高度高于撒料箱2的顶端面高度,所述储料箱10设在撒料箱2的上方,储料箱10的底端贯通连接连接管8,所述连接管8的另一贯通连接在撒料箱2的顶端,连接管8上设有控制阀9,所述储料箱10的内腔底壁设有与连接管8相配合的导流斗11,储料箱10的顶端贯通连接加料管12,所述加料管12的顶端套设有密封盖13,所述底盘1的一侧端固定连接牵引杆14,所述牵引杆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牵引环15,所述底盘1的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行走轮16。

本发明使用时,预先在储料箱10内添加修复材料,在行走运行过程总,打开控制阀9,修复材料通过连接管8进入撒料箱2内,然后进入分料槽4内,最后通过撒料孔5流出,撒在土壤表面;通过设置搅料装置7,能有效的预防修复材料堵塞分料槽4,且防止同一个分料槽4内的修复材料进入的过多,使得修复材料能均匀的分散在各个分料槽4内;多个分料槽4同时进行撒料工作,能有效的防止出现部分土壤没有撒到修复材料的情况,且通过均布网6配合分料槽4使用,能保证修复材料播撒的均匀化。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