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器械回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12087发布日期:2018-08-07 18:25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回收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医疗器械回收设备。



背景技术:

输液瓶是用于病人输液时装所输人体内医用配置的液体的瓶子。一般来说,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属于医疗废物,但是未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使用后的各种玻璃(一次性塑料)输液瓶(袋),不属于医疗废物,不必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但这类废物回收利用时不能用于原用途,用于其他用途时应符合不危害人体健康的原则。在对输液瓶进行再利用之前,需要对输液瓶进行处理,主要是将输液瓶内残留的废液进行清理,如果输液瓶表面残留有标签的话,也需要对标签进行去除,之后再将清理后的输液瓶进行高温消毒。目前主要采用人工方式对输液瓶内部进行处理,需要工人对输液瓶进行逐一清理,因此工作效率不高,除此之外,输液瓶内部残留的废液在经过长时间放置之后,可能会对工作人员人身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工作的安全性不能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疗器械回收设备,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废输液瓶清理过程中存在的人工成本高、工作效率低、存在安全隐患与工作稳定性不够等问题,可以实现对废输液瓶进行自动化清理的功能,具有人工成本低、工作效率高、安全性高与工作稳定性好等优点。

本发明所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医疗器械回收设备,包括底板、安装架、移动装置与清洁装置,所述底板上安装有安装架,安装架下端安装有清洁装置,清洁装置下端布置有移动装置,且移动装置安装在底板上;其中:

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移动机构与放置箱,移动机构安装在底板上,移动机构上端安装有放置箱;通过移动机构将放置箱移动至适当位置,以便对放置箱内的输液瓶进行清理,无需人工进行移动,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清洁装置包括内侧清洁机构与辅助机构,内侧清洁机构安装在安装架上,内侧清洁机构下端布置有辅助机构,辅助机构安装在底板上;在辅助机构的辅助作用下,内侧清洁机构对输液瓶内部进行清洁,一次可对多个输液瓶进行清洁,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无需人工清洁,降低了劳动强度。

所述内侧清洁机构包括升降电动推杆、升降面板、旋转支链与清洁支链,升降电动推杆安装在安装架下端,升降电动推杆顶端与升降面板相连接,升降面板上从左往右等间距安装有旋转支链,升降面板上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清洁支链,且清洁支链上端与旋转支链相连接;通过升降电动推杆的伸缩运动带动升降面板运动至适当高度,以便旋转支链与清洁支链正常工作。

所述旋转支链包括旋转电机、主动转轮、从动转轮、过渡转轮与传动带,升降面板上端前侧通过轴承安装有主动转轮,主动转轮上端与旋转电机输出轴相连接,旋转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在升降面板上,升降面板上端后侧通过轴承安装有从动转轮,主动转轮与从动转轮之间布置有过渡转轮,过渡转轮通过轴承安装在升降面板上,且主动转轮、从动转轮与过渡转轮之间通过传动带相连接,主动转轮、从动转轮与过渡转轮下端均安装有清洁支链;通过旋转电机带动主动转轮进行同步转动,在传动带的作用下,从动转轮与过渡转轮也同时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下方的清洁支链进行转动,使得清洁支链能够对输液瓶内壁进行全面清洁,不会留有死角。

所述清洁支链包括旋转气缸、旋转面板与清洁刷,旋转气缸安装在清洁支链下端,旋转气缸顶端安装有旋转面板,旋转面板下端安装有清洁刷;通过旋转气缸的伸缩运动带动旋转面板运动至合适高度,使得清洁刷能够伸入输液瓶内部,接着在旋转支链的作用下对输液瓶内部进行清洁,无需人工进行清洁,避免输液瓶内残留的药物对工作人员身体造成危害,提高了工作效率与工作的安全性。

所述辅助机构包括升降架、调节气缸、调节面板与辅助支链,升降架数量为二,两个升降架对称布置在底板前后两端,位于底板后侧的升降架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调节气缸,调节气缸顶端与调节面板相连接,调节面板下端从左往右均匀安装有辅助支链;通过升降架将工作高度调节适当,再通过调节气缸的伸缩运动带动调节面板进行同步运动,使得相邻辅助支链的间距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可将全部辅助支链一次性调节完毕,无需人工一一调节,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辅助支链包括一号夹板、二号夹板、海绵、一号调节板与二号调节板,两个升降架之间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一号夹板与二号夹板,且一号夹板与二号夹板内壁上均安装有海绵,一号夹板后端侧壁上通过铰链与一号调节板一端相连接,一号调节板另一端通过铰链与调节面板相连接,二号夹板后端侧壁上通过铰链与二号调节板一端相连接,二号调节板另一端通过铰链与调节面板相连接;当调节气缸带动调节面板进行同步运动时,通过铰链安装在调节面板下端的一号夹板与二号夹板底端间距随之发生变化,从而能够满足不同直径大小的输液瓶的使用要求,以便更好的将输液瓶位置固定,不会在清洁过程中发生滑动而对工作的正常进行产生影响,提高了工作的稳定性。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直线导轨、电动滑块与托板,直线导轨安装在底板上,直线导轨上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电动滑块,电动滑块上端安装有托板;在直线滑轨的辅助作用下,电动滑块带动托板进行同步直线运动,无需人工移动位置,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放置箱上端均匀开设有限位孔,避免因在运动过程中输液瓶位置发生滑动而对工作的正常产生影响,保证了工作的稳定进行。

工作时,工作人员将待处理的输液瓶放置在放置箱内,之后清洁装置开始工作,通过升降架将工作高度调节适当,再通过调节气缸的伸缩运动带动调节面板进行同步运动,当调节气缸带动调节面板进行同步运动时,通过铰链安装在调节面板下端的一号夹板与二号夹板底端间距随之发生变化,从而能够满足不同直径大小的输液瓶的使用要求,以便更好的将输液瓶位置固定,之后通过升降电动推杆的伸缩运动带动升降面板运动至适当高度,以便旋转支链与清洁支链正常工作,通过旋转电机带动主动转轮进行同步转动,在传动带的作用下,从动转轮与过渡转轮也同时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下方的清洁支链进行转动,同时通过旋转气缸的伸缩运动带动旋转面板运动至合适高度,使得清洁刷能够伸入输液瓶内部,接着在旋转支链的作用下对输液瓶内部进行清洁,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废输液瓶清理过程中存在的人工成本高、工作效率低、存在安全隐患与工作稳定性不够等问题,可以实现对废输液瓶进行自动化清理的功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废输液瓶清理过程中存在的人工成本高、工作效率低、存在安全隐患与工作稳定性不够等问题,可以实现对废输液瓶进行自动化清理的功能,具有人工成本低、工作效率高、安全性高与工作稳定性好等优点;

2.本发明设置有清洁装置,在辅助机构的辅助作用下,内侧清洁机构对输液瓶内部进行清洁,一次可对多个输液瓶进行清洁,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无需人工清洁,降低了劳动强度与人工成本,避免输液瓶内残留的药物对工作人员身体造成危害,提高了工作的安全性;

3.本发明设置有辅助支链,能够满足不同直径大小的输液瓶的使用要求,以便更好的将输液瓶位置固定,不会在清洁过程中发生滑动而对工作的正常进行产生影响,提高了工作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底板与移动装置之间的配合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安装架与内侧清洁机构之间的配合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底板与辅助机构之间的配合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医疗器械回收设备,包括底板1、安装架2、移动装置3与清洁装置4,所述底板1上安装有安装架2,安装架2下端安装有清洁装置4,清洁装置4下端布置有移动装置3,且移动装置3安装在底板1上;其中:

所述移动装置3包括移动机构31与放置箱32,移动机构31安装在底板1上,移动机构31上端安装有放置箱32;通过移动机构31将放置箱32移动至适当位置,以便对放置箱32内的输液瓶进行清理,无需人工进行移动,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清洁装置4包括内侧清洁机构41与辅助机构42,内侧清洁机构41安装在安装架2上,内侧清洁机构41下端布置有辅助机构42,辅助机构42安装在底板1上;在辅助机构42的辅助作用下,内侧清洁机构41对输液瓶内部进行清洁,一次可对多个输液瓶进行清洁,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无需人工清洁,降低了劳动强度。

所述内侧清洁机构41包括升降电动推杆411、升降面板412、旋转支链413与清洁支链414,升降电动推杆411安装在安装架2下端,升降电动推杆411顶端与升降面板412相连接,升降面板412上从左往右等间距安装有旋转支链413,升降面板412上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清洁支链414,且清洁支链414上端与旋转支链413相连接;通过升降电动推杆411的伸缩运动带动升降面板412运动至适当高度,以便旋转支链413与清洁支链414正常工作。

所述旋转支链413包括旋转电机4131、主动转轮4132、从动转轮4133、过渡转轮4134与传动带4135,升降面板412上端前侧通过轴承安装有主动转轮4132,主动转轮4132上端与旋转电机4131输出轴相连接,旋转电机4131通过电机座安装在升降面板412上,升降面板412上端后侧通过轴承安装有从动转轮4133,主动转轮4132与从动转轮4133之间布置有过渡转轮4134,过渡转轮4134通过轴承安装在升降面板412上,且主动转轮4132、从动转轮4133与过渡转轮4134之间通过传动带4135相连接,主动转轮4132、从动转轮4133与过渡转轮4134下端均安装有清洁支链414;通过旋转电机4131带动主动转轮4132进行同步转动,在传动带4135的作用下,从动转轮4133与过渡转轮4134也同时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下方的清洁支链414进行转动,使得清洁支链414能够对输液瓶内壁进行全面清洁,不会留有死角。

所述清洁支链414包括旋转气缸4141、旋转面板4142与清洁刷4143,旋转气缸4141安装在清洁支链414下端,旋转气缸4141顶端安装有旋转面板4142,旋转面板4142下端安装有清洁刷4143;通过旋转气缸4141的伸缩运动带动旋转面板4142运动至合适高度,使得清洁刷4143能够伸入输液瓶内部,接着在旋转支链413的作用下对输液瓶内部进行清洁,无需人工进行清洁,避免输液瓶内残留的药物对工作人员身体造成危害,提高了工作效率与工作的安全性。

所述辅助机构42包括升降架421、调节气缸422、调节面板423与辅助支链424,升降架421数量为二,两个升降架421对称布置在底板1前后两端,位于底板1后侧的升降架421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调节气缸422,调节气缸422顶端与调节面板423相连接,调节面板423下端从左往右均匀安装有辅助支链424;通过升降架421将工作高度调节适当,再通过调节气缸422的伸缩运动带动调节面板423进行同步运动,使得相邻辅助支链424的间距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可将全部辅助支链424一次性调节完毕,无需人工一一调节,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辅助支链424包括一号夹板4241、二号夹板4242、海绵4243、一号调节板4244与二号调节板4245,两个升降架421之间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一号夹板4241与二号夹板4242,且一号夹板4241与二号夹板4242内壁上均安装有海绵4243,一号夹板4241后端侧壁上通过铰链与一号调节板4244一端相连接,一号调节板4244另一端通过铰链与调节面板423相连接,二号夹板4242后端侧壁上通过铰链与二号调节板4245一端相连接,二号调节板4245另一端通过铰链与调节面板423相连接;当调节气缸422带动调节面板423进行同步运动时,通过铰链安装在调节面板423下端的一号夹板4241与二号夹板4242底端间距随之发生变化,从而能够满足不同直径大小的输液瓶的使用要求,以便更好的将输液瓶位置固定,不会在清洁过程中发生滑动而对工作的正常进行产生影响,提高了工作的稳定性。

所述移动机构31包括直线导轨311、电动滑块312与托板313,直线导轨311安装在底板1上,直线导轨311上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电动滑块312,电动滑块312上端安装有托板313;在直线滑轨311的辅助作用下,电动滑块312带动托板313进行同步直线运动,无需人工移动位置,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放置箱32上端均匀开设有限位孔,避免因在运动过程中输液瓶位置发生滑动而对工作的正常产生影响,保证了工作的稳定进行。

工作时,工作人员将待处理的输液瓶放置在放置箱32内,之后清洁装置4开始工作,通过升降架421将工作高度调节适当,再通过调节气缸422的伸缩运动带动调节面板423进行同步运动,当调节气缸422带动调节面板423进行同步运动时,通过铰链安装在调节面板423下端的一号夹板4241与二号夹板4242底端间距随之发生变化,从而能够满足不同直径大小的输液瓶的使用要求,以便更好的将输液瓶位置固定,之后通过升降电动推杆411的伸缩运动带动升降面板412运动至适当高度,以便旋转支链413与清洁支链414正常工作,通过旋转电机4131带动主动转轮4132进行同步转动,在传动带4135的作用下,从动转轮4133与过渡转轮4134也同时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下方的清洁支链414进行转动,同时通过旋转气缸4141的伸缩运动带动旋转面板4142运动至合适高度,使得清洁刷4143能够伸入输液瓶内部,接着在旋转支链413的作用下对输液瓶内部进行清洁,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废输液瓶清理过程中存在的人工成本高、工作效率低、存在安全隐患与工作稳定性不够等问题,实现了对废输液瓶进行自动化清理的功能,达到了目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