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加工污水循环利用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54379发布日期:2018-09-15 00:43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羊皮加工污水循环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羊皮加工污水循环利用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羊皮加工耗水量大,皮毛加工清洗过程中产生大量污水,鞣制过程中产生含铬废水,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cod、氨氮、悬浮物、六价铬等。这些污水直接排放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造成水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羊皮加工污水循环利用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将羊皮加工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并循环利用在毛皮加工工程中,以节约水资源,减少污水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羊皮加工污水循环利用处理系统,包括综合废水集水池与事故池,所述综合废水集水池与事故池分别通过污水管及水泵通向沉淀池,沉淀池与气浮机连接,气浮机的出水口通过污水管与调节池连接,调节池通过污水管及水泵与水解酸化池连接;水解酸化池的出水口通过污水管通向好氧池底部,好氧池的出水口与斜管沉淀池连接,斜管沉淀池的出水口与三级净化设备连接,三级净化设备的出水端与回用水池连接;所述斜管沉淀池的底部通过污泥管及泥泵分别与水解酸化池及污泥储池连接,污泥储池的上部通过上清液管通向综合废水集水池,污泥储池的底部通过污泥管及泥泵通向生化系统;空气泵通过空气管通向好氧池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气浮机的上部设有刮渣板,药物储罐通过营养药管及药泵与气浮机连接。

优选的,所述好氧池包括一级好氧池及二级好氧池。

优选的,所述三级净化设备中第一个过滤罐加入石英砂,后面两个过滤罐加入活性炭,形成三级过滤,处理完的污水达到国家环保标准后进入车间循环利用,活性炭过滤器吸附器内的滤料,底部可装填0.15-0.4米高的石英砂吸,作为支持层,石英砂的颗粒可采用20-40mm,石英砂上可装填1.0-1.5米颗粒状的活性炭作为过滤层,装填厚度为1000-2000mm;所述三级净化设备在装料之前,底部滤料石英砂应进行溶液的稳定性试验,浸泡24小时并符合以下要求:全固型物的增加量不超过20mg/l,耗氧量的增加不超过10mg/l,在碱性介质中浸泡后,二氧化硅的增加不超过10mg/l;活性碳吸附过滤器缸体采用水力模拟长径设计比表面积大于1000m2/g的高效活性碳。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羊皮加工污水循环利用处理工艺,包含如下步骤:

(1)将生产废水引入沉淀池中,初步沉淀1小时;

(2)将步骤(1)中的上部清水输送至气浮机中,先后通过营养药管加入pac和pam,向水中通入空气,产生微小气泡,由于气泡与细小悬浮物之间互相粘附,形成悬浮物,利用气泡的浮升作用,上浮到水面,形成泡沫或浮渣,从而使水中的悬浮物质得以分离,进行气浮处理0.5-1小时,同时用刮渣板,刮去浮渣和气泡达到处理效果;所述pac为聚合氯化铝,pam为聚丙烯酰胺;

(3)将步骤(2)中气浮出水通过气浮机的管道流入调节池,充分的与调节池的水融合,使污水中的水质调节均衡;

(4)将步骤(3)中的水输送至水解酸化池,同时使斜管沉淀池中的污泥回流至酸化池中,使废水中高分子有机物分子断裂,难降解的生物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提高废水bod/cod比,增加生化系统的耐冲击能力和降低其处理负荷;

(5)将步骤(4)中的水先后输送至一级好氧池及二级好氧池,在一级好氧池和二级好氧池停留时间分别为为1.5-2.5小时,通入空气使污水中氧浓度控制在2.5-3.0mg/l,利用活性污泥吸附降解有机污染物,好氧微生物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利用自身的新陈代谢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降解有机污染物,并进行自身繁殖,维持系统中高浓度的生物群体;

(6)将步骤(5)中的水输送至斜管沉淀池进行沉淀处理,从好氧池出来的混合液在此泥水分离,污水上清液通过泵打入一级石英砂过滤器,再进入三级净化设备,使出水水质达到循环利用标准;污泥在污泥储池中沉淀后活性污泥回流至生化系统,上层污水回流至综合废水集水池,再次进行处理。

(7)将步骤(6)中的水输送至回用水池,待输送至车间回用,经检测,处理完的污水达到国家环保标准后进入车间循环利用。

优选的,所述步骤(2)的具体操作是:配制浓度10-15%的pac及浓度为0.1-0.3%的pam;控制废水ph为7.0-8.5,温度控制在15-20℃,先在搅拌状态下按浓度20-50g/m3投加pac至废水中,搅拌至pac分散均匀,按浓度0.3-0.6g/m3投加pam至废水中,搅拌至pac分散均匀,静置沉淀1小时,再进行气浮处理0.5-1小时。

优选的,所述步骤(5)的具体操作是:以含于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为培养基,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连续地培养活性污泥,再利用其吸附凝聚和氧化分解作用净化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包括三个阶段:

a.吸附阶段:污水中的污染物在与活性污泥微生物接触过程中,被由微生物形成的絮凝体吸附及粘连;

b.氧化阶段:在有氧条件下,微生物利用部分被吸附摄入体内的有机物为营养,合成细胞物质,另一部分有机物被分解代谢,并释放能量;

c.絮凝体的形成与凝聚沉淀阶段:氧化阶段合成的菌体絮凝形成絮凝体,通过重力沉淀从水中分离出来,使水得到净化。

使用上述羊皮加工污水循环利用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将羊皮加工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并循环利用在毛皮加工工程中,以节约水资源,减少污水排放对环境的污染。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水解酸化池可以提高污水可生化性,加快后续污水处理,节省污水处理时间,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2)本发明能够将絮凝剂和污水充分均匀的的混合,从而加快絮凝沉淀速度,减少絮凝沉淀时间,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3)本发明通过将混凝沉淀池设置为斜管沉淀池,能够增大沉淀面积,减少沉淀所花时间,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羊皮加工污水循环利用处理系统示意图;

图2为使用该处理系统前后污水检测结果对比。

图中:1-综合废水集水池,2-事故池,3-沉淀池,4-气浮机,41-刮渣板,5-调节池,6-水解酸化池,7-好氧池,71-一级好氧池,72-二级好氧池,8-斜管沉淀池,9-三级净化设备,10-回用水池,11-污泥储池,12-生化系统,13-空气泵,14-药物储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羊皮加工污水循环利用处理系统,包括综合废水集水池1与事故池2,所述综合废水集水池1与事故池2分别通过污水管及水泵通向沉淀池3,沉淀池3与气浮机4连接,气浮机4的出水口通过污水管与调节池5连接,调节池5通过污水管及水泵与水解酸化池6连接;水解酸化池6的出水口通过污水管通向好氧池7底部,好氧池7的出水口与斜管沉淀池8连接,斜管沉淀池8的出水口与三级净化设备9连接,三级净化设备9的出水端与回用水池10连接;所述斜管沉淀池8的底部通过污泥管及泥泵分别与水解酸化池6及污泥储池11连接,污泥储池11的上部通过上清液管通向综合废水集水池1,污泥储池11的底部通过污泥管及泥泵通向生化系统12;空气泵13通过空气管通向好氧池7的底部。

所述气浮机4的上部设有刮渣板41,药物储罐14通过营养药管及药泵与气浮机4连接。

所述好氧池7包括一级好氧池71及二级好氧池72。

所述三级净化设备8中第一个过滤罐加入石英砂,后面两个过滤罐加入活性炭,形成三级过滤,处理完的污水达到国家环保标准后进入车间循环利用,活性炭过滤器吸附器内的滤料,底部可装填0.15-0.4米高的石英砂吸,作为支持层,石英砂的颗粒可采用20-40mm,石英砂上可装填1.0-1.5米颗粒状的活性炭作为过滤层,装填厚度为1000-2000mm;所述三级净化设备在装料之前,底部滤料石英砂应进行溶液的稳定性试验,浸泡24小时并符合以下要求:全固型物的增加量不超过20mg/l,耗氧量的增加不超过10mg/l,在碱性介质中浸泡后,二氧化硅的增加不超过10mg/l;活性碳吸附过滤器缸体采用水力模拟长径设计比表面积大于1000m2/g的高效活性碳。

图2为使用该处理系统前后污水检测结果对比,其中西区污水处理站采用了本发明的羊皮加工污水循环利用处理系统。结果显示,利用本处理系统处理废水的效果明显提高。

针对本发明羊皮加工污水循环利用处理方法进行了一些具体试验,具体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羊皮加工污水循环利用处理工艺,包含如下步骤:

(1)将生产废水引入沉淀池中,初步沉淀1小时;

(2)将步骤(1)中的上部清水输送至气浮机中,配制浓度10-15%的pac及浓度为0.1-0.3%的pam;控制废水ph为7.0-8.5,温度控制在15-20℃,先在搅拌状态下按浓度20-50g/m3投加pac至废水中,搅拌至pac分散均匀,按浓度0.3-0.6g/m3投加pam至废水中,搅拌至pac分散均匀,静置沉淀1小时,向水中通入空气,产生微小气泡,由于气泡与细小悬浮物之间互相粘附,形成悬浮物,利用气泡的浮升作用,上浮到水面,形成泡沫或浮渣,从而使水中的悬浮物质得以分离,进行气浮处理0.5-1小时,同时用刮渣板,刮去浮渣和气泡达到处理效果;所述pac为聚合氯化铝,pam为聚丙烯酰胺;

(3)将步骤(2)中气浮出水通过气浮机的管道流入调节池,充分的与调节池的水融合,使污水中的水质调节均衡;

(4)将步骤(3)中的水输送至水解酸化池,同时使斜管沉淀池中的污泥回流至酸化池中,使废水中高分子有机物分子断裂,难降解的生物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提高废水bod/cod比,增加生化系统的耐冲击能力和降低其处理负荷;

(5)将步骤(4)中的水先后输送至一级好氧池及二级好氧池,在一级好氧池和二级好氧池停留时间分别为为1.5-2.5小时,通入空气使污水中氧浓度控制在2.5-3.0mg/l,利用活性污泥吸附降解有机污染物,好氧微生物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利用自身的新陈代谢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降解有机污染物,并进行自身繁殖,维持系统中高浓度的生物群体;

以含于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为培养基,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连续地培养活性污泥,再利用其吸附凝聚和氧化分解作用净化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包括三个阶段:

a.吸附阶段:污水中的污染物在与活性污泥微生物接触过程中,被由微生物形成的絮凝体吸附及粘连;

b.氧化阶段:在有氧条件下,微生物利用部分被吸附摄入体内的有机物为营养,合成细胞物质,另一部分有机物被分解代谢,并释放能量;

c.絮凝体的形成与凝聚沉淀阶段:氧化阶段合成的菌体絮凝形成絮凝体,通过重力沉淀从水中分离出来,使水得到净化。

(6)将步骤(5)中的水输送至斜管沉淀池进行沉淀处理,从好氧池出来的混合液在此泥水分离,污水上清液通过泵打入一级石英砂过滤器,再进入三级净化设备,使出水水质达到循环利用标准;污泥在污泥储池中沉淀后活性污泥回流至生化系统,上层污水回流至综合废水集水池,再次进行处理。

(7)将步骤(6)中的水输送至回用水池,待输送至车间回用,经检测,处理完的污水达到国家环保标准后进入车间循环利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步骤(2)中,配制浓度12%的pac及浓度为0.2%的pam;控制废水ph为7.0-7.5,温度控制在15-18℃,先在搅拌状态下按浓度30-50g/m3投加pac至废水中,搅拌至pac分散均匀,按浓度0.2-0.4g/m3投加pam至废水中,搅拌至pac分散均匀,静置沉淀1小时,进行气浮处理0.7小时。

步骤(5)中,在一级好氧池和二级好氧池停留时间分别为2小时,污水中氧浓度控制在2.5-2.7mg/l。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步骤(2)中,配制浓度15%的pac及浓度为0.1%的pam;控制废水ph为8.0-8.5,温度控制在17-20℃,先在搅拌状态下按浓度20-40g/m3投加pac至废水中,搅拌至pac分散均匀,按浓度0.5-0.6g/m3投加pam至废水中,搅拌至pac分散均匀,静置沉淀1小时,进行气浮处理1小时。

步骤(5)中,在一级好氧池和二级好氧池停留时间分别为2.5小时,污水中氧浓度控制在2.8-3.0mg/l.

表1本发明废水处理效果对比

上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对其作出种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