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能源化回收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10424发布日期:2018-09-22 00:00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污泥能源化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沉淀物质以及从污水表面漂出的浮沫中所得的残渣称为污泥(sewagesludge),属于一种固体废弃物。目前,我国每年排放干污泥约为5×106t,且在不断增加。污泥成分极其复杂,其中虽然含有大量氮、磷等多种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有机质等可利用成分,但也含有有毒、有害、难降解的有机物、病原菌、寄生虫(卵)及重金属等。污泥的主要特性是含水率高(可高达99%以上),有机物含量高,容易腐化发臭,并且颗粒较细,比重较小,呈胶体液状,如果处置不当将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如何合理处置污泥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

污泥处理处置通常包括:卫生填埋,该方法操作简单,投资费用较小,处理费用较低,适应性强,但是其侵占土地严重,而且如果防渗技术不够,将导致潜在的土壤污染和地下水污染。随着污泥量的日益增加,其产生的问题也更加突出,易造成二次污染,加重渗滤液收集处理系统和市政污水处理系统的负荷,另外,大量污泥直接堆积使得填埋作业面形成沼泽。污泥焚烧,泥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机成分,经脱水干燥的污泥可用焚烧加以处理,从而使有机物全部碳化,杀死病原体,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泥体积。该方法的缺点在于处理设施投资大,处理费用较高。另外,有机物焚烧也会产生有毒物质。污泥投海,该方法是一种操作简单的处理方法。但是,随着生态环境意识的不断加强,人们也越来越多地关注污泥投海对海洋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污泥的能源化利用,该方法可以解决污泥处置中的难题,避免城市生态环境的污染,节约处置费用,变废为宝,使之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实现循环经济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对污泥能源化的利用仍处于不断探索发展阶段,技术刚刚起步。同时面临着巨大的能源与环境压力,矿物能源和资源日益耗尽,开发并生产各种可再生能源,替代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今后解决能源紧缺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我国也逐渐开始重视对能量的回收利用,特别是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为其能源利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虽然国内污泥能源化技术还没有完全成型,与国外相比也还没有广泛的实际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污泥能源化回收利用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污泥能源化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浓缩装置和消化装置,所述浓缩装置包括由内到外依次嵌套的离心筒、滤筒和污水收集筒,所述污水收集筒底部设有框架式的底座、上部设有支杆固定连接滤筒,所述底座内设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通过输出轴连接离心筒底部,所述输出轴穿过所述污水收集筒和滤筒、且外周设有防护套,所述防护套与污水收集筒和滤筒固定连接;所述污水收集筒下侧设有污水出管,所述离心筒上端设有两个快装接口,分别连接污泥进管和第一污泥出管,所述第一污泥出管与消化装置连接,所述滤筒下侧设有穿过污水收集筒的第二污泥出管,所述第二污泥出管连接消化装置,所述第一污泥出管、第二污泥出管上均设有污泥泵;所述消化装置上端设有集气管、下侧设有出料口。

污泥进入离心筒离心脱水后,污泥部分留在离心筒内,污水部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离心筒的外周飞出,碰到滤筒筒壁后顺着筒壁下落,在滤筒底部经过过滤网二次过滤,污水进入污水收集筒,污泥与离心筒内的污泥均被送到消化装置内消化,消化装置内产生的甲烷气体经集气管收集后作为燃料进一步利用。出料口便于消化后的污泥排出,排出后的污泥作为有机肥利用。

优选的,所述离心筒仅侧壁设有过滤网,便于离心筒的离心力将污泥进行固液分离。

优选的,所述滤筒仅底部设有过滤网,污水碰到滤筒壁后向下流动,经底部过滤网过滤后,固液再次分离。

优选的,所述滤筒的过滤网目数大于离心筒的过滤网目数。滤筒为二次过滤装置,过滤网目数设置更大,有利于整体过滤效果,提高污水的出水水质,有利于截留污泥的有机部分。

优选的,所述消化装置上端通过输药管连接储药罐。便于在消化过程中添加药物。

优选的,所述储药罐内装有重金属钝化剂。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泥中的重金属,便于后续作为有机肥进行农田消解。

优选的,所述输药管上设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污泥进管设有污泥泵,所述污水出管上设有污水泵。便于污泥、污水的输送。

优选的,所述滤筒上端设有水平的挡板。防止离心的污水碰到滤筒壁后向上飞出。

优选的,所述第一污泥出管伸入离心筒底部。便于进行污泥抽吸。

本发明优点:

1、通过离心筒和滤筒的双重作用,提高了污泥的有效利用率,同时提高了污水水质。

2、消化装置与浓缩装置相结合,实现污泥消化自动化处理,排出的污泥可作为有机肥再次利用。

3、消化装置可以减少污泥中可降的有机物含量,使污泥的体积减少,与消化前相比,污泥的体积减少1/2~1/3。另一方面,污泥中可分解、易腐化物质的数量得到减少,使污泥性质稳定。污泥消化过程中产生甲烷气体,可做为燃料用来发电、烧锅炉、驱动机械等。

4、储药罐、输药管的设计,便于进行消化过程的调控,可以添加重金属钝化剂,也可以添加其他药剂。

5、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滤筒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中:浓缩装置-1,离心筒-101,滤筒-102,污水收集筒-103,支杆-104,污水出管-105,快装接口-106,污泥进管-107,第一污泥出管-108,第二污泥出管-109,消化装置-2,底座-3,旋转电机-4,输出轴-5,防护套-6,集气管-7,过滤网-8,输药管-9,储药罐-10,阀门-11,出料口-12,污泥泵-13,污水泵-14,挡板-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修改或改动,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污泥能源化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浓缩装置1和消化装置2,所述浓缩装置1包括由内到外依次嵌套的离心筒101、滤筒102和污水收集筒103,污水收集筒103底部设有框架式的底座3、上部设有支杆104固定连接滤筒102,滤筒102上端设有水平的挡板15,防止离心后的污水碰到滤筒102壁后向上飞出,底座3内设有旋转电机4,旋转电机4通过输出轴5连接离心筒101底部,输出轴5穿过污水收集筒103和滤筒102、且外周设有防护套6,防护套6与污水收集筒103和滤筒102固定连接;离心筒101仅侧壁设有过滤网8,便于离心筒101的离心力将污泥进行固液分离,滤筒102仅底部设有过滤网8,污水碰到滤筒102壁后向下流动,经底部过滤网8过滤后,固液再次分离。滤筒102的过滤网8目数大于离心筒101的过滤网8目数。滤筒102为二次过滤装置,过滤网8目数设置更大,有利于整体过滤效果,提高污水的出水水质,有利于截留污泥的有机部分。

所述污水收集筒103下侧设有污水出管105,离心筒101上端设有两个快装接口106,分别连接污泥进管104和第一污泥出管108,第一污泥出管108伸入离心筒101底部,便于进行污泥抽吸,第一污泥出管108与消化装置2连接,滤筒102下侧设有穿过污水收集筒103的第二污泥出管109,第二污泥出管109连接消化装置2;消化装置2上端设有集气管7。消化装置2下侧设有出料口12。便于消化后的污泥排出,排出后的污泥作为有机肥利用。所述消化装置2上端通过输药管9连接储药罐10,输药管9上设有阀门11,储药罐10内装有重金属钝化剂,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泥中的重金属,便于后续作为有机肥进行农田消解。污泥进管107、第一污泥出管108和第二污泥出管109上均设有污泥泵13,污水出管105上设有污水泵14,便于污泥、污水的输送。

污泥通过污泥进管107注入离心筒101中,注入完成后卸下污泥进管107,启动旋转电机4,旋转电机4带动离心筒101进行离心脱水,其中污水部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离心筒101四周飞出,碰到滤筒102筒壁后下落,筒壁上方有挡板15防止污水向上飞出,污水下落进入滤筒102底部,进行重力过滤,过滤后的污水进入污水收集筒103从污水出管105排出;离心筒101内的污泥在离心完后通过第一污泥出管108送至消化装置2,滤筒102内的污泥通过第二污泥出管109送至消化装置2。污泥进管105和第一污泥出管108在离心筒101工作时均需卸下,使用时通过快装接口106安装。消化装置2接收第一污泥出管108、第二污泥出管109输送的污泥,并通过输药管9添加重金属钝化剂等,消化反应后产生的甲烷气体通过集气管7收集后作为燃料使用,消化反应产生的污泥通过出料口12排出,作为农田有机肥进行利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