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污水中的污泥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63394发布日期:2018-08-24 22:20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工业污水中的污泥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中大多数的工业污水直接排入到环境中,使得严重污染环境,并且,污水中存在大量的污泥,在排污的时候污泥容易沉淀下来存留到设备内,使得增加设备的清洗困难,并且,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而工业生产所产生的污水直接排入到环境中时,容易影响农作物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工业污水中的污泥处理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工业污水中的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污泥处理器、支板、支脚一、水箱、水泵以及进水管和排污管,所述污泥处理器的一侧上部连接有所述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下方且所述污泥处理器的侧边底部设置有所述支板,所述支板的顶部两端均设置有所述支脚一,两侧支脚一的顶部之间横穿设有所述水箱,所述水箱内底部设置有所述水泵,所述水泵上连接有所述进水管,且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且远离所述水泵的一端贯穿于所述污泥处理器的顶部一侧延伸至所述污泥处理器内部,其中,所述污泥处理器内顶部一侧且靠近所述排污管的一侧设置有储水池,所述储水池与所述进水管相连接,所述储水池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喷头,所述污泥处理器内顶部另一侧设置有支撑板三,所述支撑板三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二,所述支撑板二的一侧且远离所述污泥处理器内壁一侧设置有支撑板一,所述支撑板一的顶部两端均设置有凸板,所述凸板的顶部均设置有与所述凸板相配合的凸轮,两侧凸轮之间横穿设有圆柱体二,所述圆柱体二的一侧且远离所述排污管的一侧设置有伸缩杆二,所述伸缩杆二的一侧且远离所述圆柱体二的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污泥处理器内壁上部,位于一侧的所述凸轮侧边且远离所述支撑板三的一侧设置有伸缩杆一,所述伸缩杆一的一侧且远离所述凸轮的一侧设置有立板,所述立板的底部设置有伸缩板,所述伸缩板的底部设置有刮板,位于另一侧的所述凸轮侧边且远离所述伸缩杆一的一侧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顶部设置有圆柱体一,所述圆柱体一的中部穿插设有滑杆,所述支撑板三的侧边且远离所述污泥处理器内壁一侧上部设置有与所述滑杆相配合的凹槽;所述支撑板一的下方设置有滤板,所述滤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滤网,所述第一滤网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滤网,所述污泥处理器的底部一侧且远离所述水箱的一侧设置有排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口上设置有调节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污泥处理器的底部两端均设置有支脚二,所述支脚二的底部均设置有垫块,所述垫块均为橡胶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一的纵向截面尺寸大于所述支撑板二的纵向截面尺寸。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三的侧边且靠近所述支撑板一的侧边与所述支撑板一的相对应侧边之间留有10mm的间距。

进一步的,所述刮板的顶部采用镶嵌的方式嵌入在所述伸缩板的底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把排污管与外部连接的机械相连接,使得工业生产中所产生的污泥直接从排污管内进入到污泥处理器内,然后通过外部控制按钮的作用,控制水箱内的水通过水泵的作用把水抽到储水池内,然后通过喷头对污泥处理器内的污泥进行冲洗,然后控制伸缩杆二的伸缩,使得伸缩杆二的作用带动圆柱体二,而圆柱体二在移动的时候由于滑杆与凹槽之间的配合下,带动立板的移动,同时,伸缩杆一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随意的调整立板与污泥处理器内壁之间的距离,然后调节伸缩板的伸缩性,使得方便刮板对滤板上的污泥进行各个方位的刮洗,因此,当喷头对滤板上的污泥在冲洗的同时与刮板相配合,使得污泥冲洗的更加充分,然后通过第一滤网以及第二滤网进行过滤,最后过滤后的水从排水口内排出去,从而减少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工业污水中的污泥处理装置的总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工业污水中的污泥处理装置的滑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污泥处理器;2、支板;3、支脚一;4、水箱;5、水泵;6、进水管;7、排污管;8、储水池;9、喷头;10、支撑板三;11、支撑板二;12、支脚二;13、支撑板一;14、凸板;15、凸轮;16、圆柱体二;17、伸缩杆二;18、电机;19、伸缩杆一;20、立板;21、伸缩板;22、刮板;23、连接件;24、圆柱体一;25、滑杆;26、凹槽;27、滤板;28、第一滤网;29、第二滤网;30、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业污水中的污泥处理装置。

如图1-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工业污水中的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污泥处理器1、支板2、支脚一3、水箱4、水泵5以及进水管6和排污管7,所述污泥处理器1的一侧上部连接有所述排污管7,所述排污管7的下方且所述污泥处理器1的侧边底部设置有所述支板2,所述支板2的顶部两端均设置有所述支脚一3,两侧支脚一3的顶部之间横穿设有所述水箱4,所述水箱4内底部设置有所述水泵5,所述水泵5上连接有所述进水管6,且所述进水管6的一端且远离所述水泵5的一端贯穿于所述污泥处理器1的顶部一侧延伸至所述污泥处理器1内部,其中,所述污泥处理器1内顶部一侧且靠近所述排污管7的一侧设置有储水池8,所述储水池8与所述进水管6相连接,所述储水池8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喷头9,所述污泥处理器1内顶部另一侧设置有支撑板三10,所述支撑板三10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二11,所述支撑板二11的一侧且远离所述污泥处理器1内壁一侧设置有支撑板一13,所述支撑板一13的顶部两端均设置有凸板14,所述凸板14的顶部均设置有与所述凸板14相配合的凸轮15,两侧凸轮15之间横穿设有圆柱体二16,所述圆柱体二16的一侧且远离所述排污管7的一侧设置有伸缩杆二17,所述伸缩杆二17的一侧且远离所述圆柱体二16的一侧设置有电机18,所述电机18固定在所述污泥处理器1内壁上部,位于一侧的所述凸轮15侧边且远离所述支撑板三10的一侧设置有伸缩杆一19,所述伸缩杆一19的一侧且远离所述凸轮15的一侧设置有立板20,所述立板20的底部设置有伸缩板21,所述伸缩板21的底部设置有刮板22,位于另一侧的所述凸轮15侧边且远离所述伸缩杆一19的一侧设置有连接件23,所述连接件23的顶部设置有圆柱体一24,所述圆柱体一24的中部穿插设有滑杆25,所述支撑板三10的侧边且远离所述污泥处理器1内壁一侧上部设置有与所述滑杆25相配合的凹槽26;所述支撑板一13的下方设置有滤板27,所述滤板27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滤网28,所述第一滤网28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滤网29,所述污泥处理器1的底部一侧且远离所述水箱4的一侧设置有排水口30。

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把排污管7与外部连接的机械相连接,使得工业生产中所产生的污泥直接从排污管7内进入到污泥处理器1内,然后通过外部控制按钮的作用,控制水箱4内的水通过水泵5的作用把水抽到储水池8内,然后通过喷头9对污泥处理器1内的污泥进行冲洗,然后控制伸缩杆二17的伸缩,使得伸缩杆二17的作用带动圆柱体二16,而圆柱体二16在移动的时候由于滑杆25与凹槽26之间的配合下,带动立板20的移动,同时,伸缩杆一19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随意的调整立板20与污泥处理器1内壁之间的距离,然后调节伸缩板21的伸缩性,使得方便刮板22对滤板27上的污泥进行各个方位的刮洗,因此,当喷头9对滤板27上的污泥在冲洗的同时与刮板22相配合,使得污泥冲洗的更加充分,然后通过第一滤网28以及第二滤网29进行过滤,最后过滤后的水从排水口30内排出去,从而减少环境的污染。

此外,所述排水口30上设置有调节阀门,所述污泥处理器1的底部两端均设置有支脚二12,所述支脚二12的底部均设置有垫块,所述垫块均为橡胶材质,所述支撑板一13的纵向截面尺寸大于所述支撑板二11的纵向截面尺寸,所述支撑板三10的侧边且靠近所述支撑板一13的侧边与所述支撑板一13的相对应侧边之间留有10mm的间距,所述刮板22的顶部采用镶嵌的方式嵌入在所述伸缩板21的底部,提高污泥处理效果,使得污泥冲洗的更加充分,减少污泥对环境的污染。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把排污管7与外部连接的机械相连接,使得工业生产中所产生的污泥直接从排污管7内进入到污泥处理器1内,然后通过外部控制按钮的作用,控制水箱4内的水通过水泵5的作用把水抽到储水池8内,然后通过喷头9对污泥处理器1内的污泥进行冲洗,然后控制伸缩杆二17的伸缩,使得伸缩杆二17的作用带动圆柱体二16,而圆柱体二16在移动的时候由于滑杆25与凹槽26之间的配合下,带动立板20的移动,同时,伸缩杆一19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随意的调整立板20与污泥处理器1内壁之间的距离,然后调节伸缩板21的伸缩性,使得方便刮板22对滤板27上的污泥进行各个方位的刮洗,因此,当喷头9对滤板27上的污泥在冲洗的同时与刮板22相配合,使得污泥冲洗的更加充分,然后通过第一滤网28以及第二滤网29进行过滤,最后过滤后的水从排水口30内排出去,从而减少环境的污染。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