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污泥内源消耗的工业废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8399发布日期:2018-11-02 21:15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污泥内源消耗的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属于工业废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污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和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废水生物处理的主要方法。活性污泥法是向废水中连续通入空气,经一定时间后因好氧性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污泥状絮凝物。

但现有技术存在废水在处理过程,污泥含水量多,容易出现污泥膨胀以及污泥上浮问题,导致曝气池中污泥减少,污水净化逐渐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污泥内源消耗的工业废水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废水在处理过程,污泥含水量多,容易出现污泥膨胀以及污泥上浮问题,导致曝气池中污泥减少,污水净化逐渐失效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污泥内源消耗的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其结构包括箱主体、进水口、出水口、排污泥管、检修口、调节池、生化池、絮凝沉淀池、污泥池、消毒池、格栅、潜水泵、抽水器、抽泥泵、絮凝剂箱、回流泵,所述进水口设于箱主体左侧上表面,所述进水口与箱主体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出水口设于箱主体右侧表面,所述排污泥管设于箱主体右侧下表面,且位于出水口下方,所述排污泥管与箱主体通过套合相连接,所述检修口设有5个,所述检修口设于箱主体上表面,所述检修口与箱主体通过法兰盘相连接,箱主体内部设有5个腔室,且从左到右依次为调节池、生化池、絮凝沉淀池、污泥池、消毒池,所述格栅设于调节池内上部,所述格栅与调节池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潜水泵安装于调节池内下部,所述抽水器设于絮凝沉淀池内部且通过输送管道与消毒池相连接,所述抽泥泵设于絮凝沉淀池内下部右侧,所述絮凝剂箱设于絮凝沉淀池内上部左壁,所述絮凝剂箱与絮凝沉淀池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回流泵设于污泥池内部,且与絮凝沉淀池通过输送管相连接,所述絮凝沉淀池由絮凝沉淀池框架、进料机构、初分离机构、二次分离机构、传动连接结构、排污结构、组成,所述絮凝沉淀池框架呈箱体结构,所述进料机构设于絮凝沉淀框架内上部左侧,且与絮凝剂箱下表面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初分离机构呈水平结构与进料机构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二次分离机构呈竖直状设于初分离机构下表面右侧且与抽水器相连接,所述排污结构与进料机构通过传动连接结构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机构由进料筒、活动板、固定块、第一复位弹簧、绳扣组成,所述进料筒设于絮凝沉淀池内上壁左侧且位于絮凝剂箱下表面,所述进料筒与絮凝沉淀池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活动板设于进料筒内部,所述固定块设有两块,且设于活动板左右两侧,所述固定块与活动板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设有两根,且设于固定块上表面,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与固定块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绳扣设于活动板下表面中部,所述绳扣与活动板通过电焊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机构由一号转筒、第一旋转杆、第一推料螺旋叶、第一返流管、旋转齿轮、驱动电机、出料口、排液口组成,所述一号转筒设于进料筒下表面,所述一号转筒与进料筒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杆设于一号转筒内部,所述第一旋转杆与一号转筒通过套合相连接,所述第一推料螺旋叶设于第一旋转杆表面,所述第一推料螺旋叶与第一旋转杆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第一返流管设有两根,且设于第一旋转杆右侧上下表面,所述第一返流管与第一旋转杆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旋转齿轮设于第一旋转杆右侧,且位于一号转筒右方,所述旋转齿轮与第一旋转杆通过套合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设于第一旋转杆右端表面,且位于旋转齿轮右侧,所述驱动电机与第一旋转杆通过传动相连接,所述出料口设于一号转筒下表面左侧,所述出料口与一号转筒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排液口设于一号转筒下表面右侧,所述排液口与一号转筒通过电焊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二次分离机构由二号转筒、第二旋转杆、轴承座、斜齿轮、第二推料螺旋叶、第二返流管、限位块、输水管组成,所述二号转筒与排液口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杆呈竖直状设于二号转筒内部,且一端暴露与二号转筒上方,所述第二旋转杆与二号转筒通过轴承座相连接,所述斜齿轮设于第二旋转杆上端表面,所述斜齿轮与第二旋转杆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斜齿轮与旋转齿轮通过啮合相连接,所述第二推料螺旋叶设于第二旋转杆表面,所述第二推料螺旋叶与第二旋转杆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第二返流管设有两根,所述第二返流管设于第二旋转杆中上部左右侧表面,所述第二返流管与第二旋转杆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限位块设于第二旋转杆下端表面,所述限位块与第二旋转杆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输水管设于二号转筒右上表面,且与抽水器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连接结构由支撑座、第一滑轮、活动板、第一绳索组成,所述支撑座设于絮凝沉淀池框架内上壁中部右侧,所述支撑座与絮凝沉淀池框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第一滑轮设于支撑座下表面,所述第一滑轮与支撑座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活动板设于二号转筒右表面下部,所述活动板与二号转筒通过铰链相连接,所述第一绳索一端与绳扣缠绕相连接,且另一端绕过第一滑轮与活动板右侧表面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排污结构由蓄泥框、排污管、第二滑轮、第三滑轮、闭合板、拉动块、第二复位弹簧、第二绳索组成,所述蓄泥框设于絮凝沉淀池框架内下部,所述排污管设于蓄泥框右侧表面,所述排污管与蓄泥框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第二滑轮设于蓄泥框内上壁,所述第二滑轮与蓄泥框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第三滑轮设于蓄泥框内下壁右侧,所述第三滑轮与蓄泥框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闭合板设于排污管与蓄泥框连接处,所述拉动块设于闭合板上表面,所述拉动块与闭合板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第二复位弹簧设于闭合板内部,所述第二复位弹簧与闭合板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第二绳索一端与活动板左侧表面缠绕相连接,且另一端绕过第二滑轮、第三滑轮与拉动块缠绕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排液口内上部设有过筛网。

进一步地,所述抽水器内部设有自吸泵。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基于污泥内源消耗的工业废水处理系统,污水经过调节池流向生化池进行处理,在絮凝剂箱内混合产生反应后,流向进料机构,活动板受到污水的冲力,向下移动,,污水流向一号转筒,在驱动电机的转动下固液分离,液体通过第一返流管从排液口流出,污泥则通过出料口排入蓄泥框,二次分离机构在旋转齿轮的转动下跟随其转动,经过初分离机构处理的液体内仍旧存在一些悬浮污泥,在二次分离机构的转动下进行二次固液分离,液体通过第二返流管流分离出流向输水管,通过抽水器内部设有的自吸泵被吸出,活动板在固体的压力下以及进料机构向下作用下,左侧板向下移动,分离后的固体则流向蓄泥框,排污结构在活动板的向下移动下,拉动拉动块带动闭合板向下移动,打开排污管通道,通过抽泥泵将污泥抽出;反之,活动板不再受到水力冲击,在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向上弹回,恢复初始状态,传动连接结构在活动板向上移动作用下活动板恢复最初状态,与活动板另一端连接的排污结构在其向上拉动下第二绳索处于宽松状态,闭合板在第二复位弹簧向上弹出作用下恢复最初状态,停止排污。

本发明一种基于污泥内源消耗的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在絮凝沉淀池内部设有初分离机构与二次分离机构,有效的提高了曝气池中的污泥与污水的分离,降低因污泥膨胀而带来的污水净化不佳,加强整体污水净化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污泥内源消耗的工业废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絮凝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絮凝沉淀池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絮凝沉淀池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箱主体-1、进水口-2、出水口-3、排污泥管-4、检修口-5、调节池-6、生化池-7、絮凝沉淀池-8、污泥池-9、消毒池-10、格栅-11、潜水泵-12、抽水器-13、抽泥泵-14、絮凝剂箱-15、回流泵-16、絮凝沉淀池框架-80、进料机构-81、初分离机构-82、二次分离机构-83、传动连接结构-84、排污结构-85、进料筒-810、活动板-811、固定块-812、第一复位弹簧-813、绳扣-814、一号转筒-820、第一旋转杆-821、第一推料螺旋叶-822、第一返流管-823、旋转齿轮-824、驱动电机-825、出料口-826、排液口-827、二号转筒-830、第二旋转杆-831、轴承座-832、斜齿轮-833、第二推料螺旋叶-834、第二返流管-835、限位块-836、输水管-837、支撑座-840、第一滑轮-841、活动板-842、第一绳索-843、蓄泥框-850、排污管-851、第二滑轮-852、第三滑轮-853、闭合板-854、拉动块-855、第二复位弹簧-856、第二绳索-85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污泥内源消耗的工业废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箱主体1、进水口2、出水口3、排污泥管4、检修口5、调节池6、生化池7、絮凝沉淀池8、污泥池9、消毒池10、格栅11、潜水泵12、抽水器13、抽泥泵14、絮凝剂箱15、回流泵16,所述进水口2设于箱主体1左侧上表面,所述进水口2与箱主体1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出水口3设于箱主体1右侧表面,所述排污泥管4设于箱主体1右侧下表面,且位于出水口3下方,所述排污泥管4与箱主体1通过套合相连接,所述检修口5设有5个,所述检修口5设于箱主体1上表面,所述检修口5与箱主体1通过法兰盘相连接,箱主体1内部设有5个腔室,且从左到右依次为调节池6、生化池7、絮凝沉淀池8、污泥池9、消毒池10,所述格栅11设于调节池6内上部,所述格栅11与调节池6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潜水泵12安装于调节池6内下部,所述抽水器13设于絮凝沉淀池8内部且通过输送管道与消毒池10相连接,所述抽泥泵14设于絮凝沉淀池8内下部右侧,所述絮凝剂箱15设于絮凝沉淀池8内上部左壁,所述絮凝剂箱15与絮凝沉淀池8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回流泵16设于污泥池9内部,且与絮凝沉淀池8通过输送管相连接,所述絮凝沉淀池8由絮凝沉淀池框架80、进料机构81、初分离机构82、二次分离机构83、传动连接结构84、排污结构85、组成,所述絮凝沉淀池框架80呈箱体结构,所述进料机构81设于絮凝沉淀框架80内上部左侧,且与絮凝剂箱15下表面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初分离机构82呈水平结构与进料机构81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二次分离机构83呈竖直状设于初分离机构82下表面右侧且与抽水器13相连接,所述排污结构85与进料机构81通过传动连接结构84传动连接,所述进料机构81由进料筒810、活动板811、固定块812、第一复位弹簧813、绳扣814组成,所述进料筒810设于絮凝沉淀池8内上壁左侧且位于絮凝剂箱15下表面,所述进料筒810与絮凝沉淀池8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活动板811设于进料筒810内部,所述固定块812设有两块,且设于活动板811左右两侧,所述固定块812与活动板811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813设有两根,且设于固定块812上表面,所述第一复位弹簧813与固定块812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绳扣814设于活动板811下表面中部,所述绳扣814与活动板811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分离机构82由一号转筒820、第一旋转杆821、第一推料螺旋叶822、第一返流管823、旋转齿轮824、驱动电机825、出料口826、排液口827组成,所述一号转筒820设于进料筒810下表面,所述一号转筒820与进料筒810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杆821设于一号转筒820内部,所述第一旋转杆821与一号转筒820通过套合相连接,所述第一推料螺旋叶822设于第一旋转杆821表面,所述第一推料螺旋叶822与第一旋转杆821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第一返流管823设有两根,且设于第一旋转杆821右侧上下表面,所述第一返流管823与第一旋转杆821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旋转齿轮824设于第一旋转杆821右侧,且位于一号转筒820右方,所述旋转齿轮824与第一旋转杆821通过套合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825设于第一旋转杆821右端表面,且位于旋转齿轮824右侧,所述驱动电机825与第一旋转杆821通过传动相连接,所述出料口826设于一号转筒820下表面左侧,所述出料口826与一号转筒820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排液口827设于一号转筒820下表面右侧,所述排液口827与一号转筒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二次分离机构83由二号转筒830、第二旋转杆831、轴承座832、斜齿轮833、第二推料螺旋叶834、第二返流管835、限位块836、输水管837组成,所述二号转筒830与排液口827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杆831呈竖直状设于二号转筒830内部,且一端暴露与二号转筒830上方,所述第二旋转杆831与二号转筒830通过轴承座832相连接,所述斜齿轮833设于第二旋转杆831上端表面,所述斜齿轮833与第二旋转杆831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斜齿轮833与旋转齿轮824通过啮合相连接,所述第二推料螺旋叶834设于第二旋转杆831表面,所述第二推料螺旋叶834与第二旋转杆831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第二返流管835设有两根,所述第二返流管835设于第二旋转杆831中上部左右侧表面,所述第二返流管835与第二旋转杆831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限位块836设于第二旋转杆831下端表面,所述限位块836与第二旋转杆831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输水管837设于二号转筒830右上表面,且与抽水器13相连接,所述传动连接结构84由支撑座840、第一滑轮841、活动板842、第一绳索843组成,所述支撑座840设于絮凝沉淀池框架80内上壁中部右侧,所述支撑座840与絮凝沉淀池框架80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第一滑轮841设于支撑座840下表面,所述第一滑轮841与支撑座840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活动板842设于二号转筒830右表面下部,所述活动板842与二号转筒830通过铰链相连接,所述第一绳索843一端与绳扣823缠绕相连接,且另一端绕过第一滑轮841与活动板842右侧表面相连接,所述排污结构85由蓄泥框850、排污管851、第二滑轮852、第三滑轮853、闭合板854、拉动块855、第二复位弹簧856、第二绳索857组成,所述蓄泥框850设于絮凝沉淀池框架80内下部,所述排污管851设于蓄泥框850右侧表面,所述排污管851与蓄泥框850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第二滑轮852设于蓄泥框850内上壁,所述第二滑轮852与蓄泥框850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第三滑轮853设于蓄泥框850内下壁右侧,所述第三滑轮853与蓄泥框850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闭合板854设于排污管851与蓄泥框850连接处,所述拉动块855设于闭合板854上表面,所述拉动块855与闭合板854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第二复位弹簧856设于闭合板854内部,所述第二复位弹簧856与闭合板854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第二绳索857一端与活动板842左侧表面缠绕相连接,且另一端绕过第二滑轮852、第三滑轮853与拉动块855缠绕相连接,所述排液口827内上部设有过筛网,所述抽水器13内部设有自吸泵。

本专利所说的絮凝沉淀池主要用于增强污泥与污水的分离效果。

在进行使用时,污水经过调节池6流向生化池7进行处理,在絮凝剂箱15内混合产生反应后,流向进料机构81,活动板811受到污水的冲力,向下移动,,污水流向一号转筒820,在驱动电机825的转动下固液分离,液体通过第一返流管823从排液口827流出,污泥则通过出料口826排入蓄泥框850,二次分离机构83在旋转齿轮824的转动下跟随其转动,经过初分离机构82处理的液体内仍旧存在一些悬浮污泥,在二次分离机构83的转动下进行二次固液分离,液体通过第二返流管835流分离出流向输水管837,通过抽水器13内部设有的自吸泵被吸出,活动板842在固体的压力下以及进料机构81向下作用下,左侧板向下移动,分离后的固体则流向蓄泥框850,排污结构85在活动板842的向下移动下,拉动拉动块855带动闭合板854向下移动,打开排污管851通道,通过抽泥泵14将污泥抽出;反之,活动板811不再受到水力冲击,在第一复位弹簧813的作用下向上弹回,恢复初始状态,传动连接结构84在活动板811向上移动作用下活动板842恢复最初状态,与活动板842另一端连接的排污结构85在其向上拉动下第二绳索857处于宽松状态,闭合板854在第二复位弹簧856向上弹出作用下恢复最初状态,停止排污。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废水在处理过程,污泥含水量多,容易出现污泥膨胀以及污泥上浮问题,导致曝气池中污泥减少,污水净化逐渐失效,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在絮凝沉淀池内部设有初分离机构与二次分离机构,有效的提高了曝气池中的污泥与污水的分离,降低因污泥膨胀而带来的污水净化不佳,加强整体污水净化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