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埋式医用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69574发布日期:2018-09-29 04:08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地埋式医用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医院排放的污水主要是医院病房污水和生活污水,主要含有机物、氨氮及大肠菌、病原体等污染物。目前所使用的医用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工艺繁琐,造价较高,且处理效果较差,排放不能达到国家标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地埋式医用污水处理设备。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地埋式医用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处理箱体,所述处理箱体呈矩形状,所述处理箱体内沿其长度依次设有调节池、水解酸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沉淀池和消毒池,所述处理箱体一侧且与调节池固定连接有废水进水管,所述废水进水管位于废水进水管上固定安装控制阀一、固定安装在废水进水管上且位于控制阀一一侧的流量计数器一共同构成,所述调节池内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由位于调节池上方一侧且固定安装在调节池上方一侧的调节剂添加箱、位于调节池上表面中心处且插装在调节池上表面中心处的酸碱测量仪、位于调节池内且固定安装在调节池内的若干个调节器、位于调节池内一侧的污水提升泵一、一端与污水提升泵一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的水解酸化池固定连接的抽水管道一共同构成,所述水解酸化池内设有水解酸化装置,所述水解酸化装置由位于水解酸化池底部且固定安装在水解酸化池底部的布水管、位于水解酸化池内且固定安装在水解酸化池内的弹性填料、位于水解酸化池底部且固定安装在水解酸化池底部的排泥管道一、开在处理箱体上方且与水解酸化池位置相对应的检修孔一、位于检修孔一上方且与检修孔一活动铰接的活动盖一、位于水解酸化池下方且与生物接触氧化池固定连接的第一进水管共同构成,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内设有生物接触氧化装置,所述生物接触氧化装置由位于生物接触氧化池内部且位于第一进水管上方的曝气管、固定安装在曝气管上方且位于生物接触氧化池内部的填料支架、均匀分布在填料支架上方均匀分布生物填料、开在处理箱体上方且与生物接触氧化池位置相对应的检修孔二、位于检修孔二上方且与检修孔二活动铰接的活动盖二、位于生物接触氧化池下方且与沉淀池固定连接的第二进水管共同构成,所述沉淀池内设有沉淀装置,所述沉淀装置由固定安装在沉淀池内且位于第二进水管一侧的挡流板、位于沉淀池底部且固定安装在沉淀池底部的排泥管道二、位于沉淀池内一侧的污水提升泵二、一端与污水提升泵二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的消毒池固定连接的抽水管道二共同构成,所述消毒池内设有消毒装置,所述消毒装置由位于开在处理箱体上方且与消毒池位置相对应的检修孔三、位于检修孔三上方且与检修孔三活动铰接的活动盖三共同构成,所述处理箱体上设有回流装置,所述回流装置由位于消毒池内且固定安装在消毒池出水口处的水质监测器、一端与消毒池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水解酸化池固定连接的回流管、位于回流管上的抽水泵共同构成,所述处理箱体另一侧且与消毒池固定连接有废水出水管,所述处理箱体上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调节装置、水解酸化装置、生物接触氧化装置、沉淀装置、消毒装置和回流装置电性连接。

所述废水进出管位于废水进出管上固定安装控制阀二、固定安装在废水出水管上且位于控制阀二一侧的流量计数器二共同构成。

所述废水进水管与医院排污管道固定连接,从医院排出的污水首先经过外部预处理池中细格栅去除大的漂浮物、悬浮物,然后通过废水进水管进入调节池内。

所述节剂添加箱和调节器共同对污水进行水量水质调解,然后通过污水提升泵一进入水解酸化池内,确保后续工艺的稳定运行,所述酸碱测量仪可测量调节池内污水酸碱度。

所述布水管可有效提高水解酸化的效果,在降低有机污染物的同时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所述弹性填料使悬浮状态的污泥与水充分混合,为水解酸化菌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所述排泥管道一可以保证水解酸化池长期稳定的运行,然后通过第一进水管流入生物接触氧化池内。

所述曝气管与外部空气管道连接,提供氧气进行好氧处理,生物填料除去废水中的有机物等大分子物质,然后通过第二进水管流入沉淀池内。

所述排泥管道一和排泥管道二分别与外部排泥管道系统连接,所述沉淀池沉淀分离污泥后,上清液经过污水提升泵二进入到消毒池内,产生的污泥通过排泥管道二排出。

所述消毒池可通过检修孔三投加消毒剂。

所述水质监测器收集并检测消毒池内的水质,并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经过分析后,控制回流管上抽水泵的开关。

所述控制器内设有plc系统,所述控制器内设有开关按钮和功能按钮。

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制作的地埋式医用污水处理设备,通过将医院排出的污水逐层过滤和消毒,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氨氮及大肠菌、病原体等污染物,处理过后的污水通过水质监测器检测再排出,不达标的污水再次通过回流管重新过滤消毒处理,大大提高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地埋式医用污水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调节池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水解酸化池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沉淀池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所述消毒池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所述控制器示意图;

图中,1、处理箱体;2、调节池;3、水解酸化池;4、生物接触氧化池;5、沉淀池;6、消毒池;7、废水进水管;8、控制阀一;9、流量计数器一;10、调节剂添加箱;11、酸碱测量仪;12、调节器;13、污水提升泵一;14、抽水管道一;15、布水管;16、弹性填料;17、排泥管道一;18、检修孔二;19、活动盖二;20、第一进水管;21、曝气管;22、填料支架;23、生物填料;24、检修孔二;25、活动盖二;26、第二进水管;27、挡流板;28、排泥管道二;29、污水提升泵二;30、抽水管道二;31、检修孔三;32、活动盖三;33、水质监测器;34、回流管;35、抽水泵;36、废水出水管;37、控制器;38、控制阀二;39、流量计数器二;40、plc系统;41、开关按钮;42、功能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7所示,一种地埋式医用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处理箱体1,所述处理箱体1呈矩形状,所述处理箱体1内沿其长度依次设有调节池2、水解酸化池3、生物接触氧化池4、沉淀池5和消毒池6,所述处理箱体1一侧且与调节池2固定连接有废水进水管7,所述废水进水管7位于废水进水管7上固定安装控制阀一8、固定安装在废水进水管7上且位于控制阀一8一侧的流量计数器一9共同构成,所述调节池2内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由位于调节池2上方一侧且固定安装在调节池2上方一侧的调节剂添加箱10、位于调节池2上表面中心处且插装在调节池2上表面中心处的酸碱测量仪11、位于调节池2内且固定安装在调节池2内的若干个调节器12、位于调节池2内一侧的污水提升泵一13、一端与污水提升泵一13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的水解酸化池3固定连接的抽水管道一14共同构成,所述水解酸化池3内设有水解酸化装置,所述水解酸化装置由位于水解酸化池3底部且固定安装在水解酸化池3底部的布水管15、位于水解酸化池3内且固定安装在水解酸化池3内的弹性填料16、位于水解酸化池3底部且固定安装在水解酸化池3底部的排泥管道一17、开在处理箱体1上方且与水解酸化池3位置相对应的检修孔一18、位于检修孔一18上方且与检修孔一18活动铰接的活动盖一19、位于水解酸化池3下方且与生物接触氧化池4固定连接的第一进水管20共同构成,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4内设有生物接触氧化装置,所述生物接触氧化装置由位于生物接触氧化池4内部且位于第一进水管20上方的曝气管21、固定安装在曝气管21上方且位于生物接触氧化池4内部的填料支架22、均匀分布在填料支架22上方均匀分布生物填料23、开在处理箱体1上方且与生物接触氧化池4位置相对应的检修孔二24、位于检修孔二24上方且与检修孔二24活动铰接的活动盖二25、位于生物接触氧化池4下方且与沉淀池5固定连接的第二进水管26共同构成,所述沉淀池5内设有沉淀装置,所述沉淀装置由固定安装在沉淀池5内且位于第二进水管26一侧的挡流板27、位于沉淀池27底部且固定安装在沉淀池27底部的排泥管道二28、位于沉淀池5内一侧的污水提升泵二29、一端与污水提升泵二29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的消毒池6固定连接的抽水管道二30共同构成,所述消毒池6内设有消毒装置,所述消毒装置由位于开在处理箱体1上方且与消毒池6位置相对应的检修孔三31、位于检修孔三31上方且与检修孔三31活动铰接的活动盖三32共同构成,所述处理箱体1上设有回流装置,所述回流装置由位于消毒池6内且固定安装在消毒池6出水口处的水质监测器33、一端与消毒池6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水解酸化池3固定连接的回流管34、位于回流管34上的抽水泵35共同构成,所述处理箱体1另一侧且与消毒池6固定连接有废水出水管36,所述处理箱体1上设有控制器37,所述控制器37分别与调节装置、水解酸化装置、生物接触氧化装置、沉淀装置、消毒装置和回流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废水进出管36位于废水进出管36上固定安装控制阀二38、固定安装在废水出水管36上且位于控制阀二38一侧的流量计数器二39共同构成;所述废水进水管7与医院排污管道固定连接,从医院排出的污水首先经过外部预处理池中细格栅去除大的漂浮物、悬浮物,然后通过废水进水管7进入调节池2内;所述节剂添加箱10和调节器12共同对污水进行水量水质调解,然后通过污水提升泵一13进入水解酸化池3内,确保后续工艺的稳定运行,所述酸碱测量仪11可测量调节池2内污水酸碱度;所述布水管15可有效提高水解酸化的效果,在降低有机污染物的同时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所述弹性填料16使悬浮状态的污泥与水充分混合,为水解酸化菌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所述排泥管道一17可以保证水解酸化池3长期稳定的运行,然后通过第一进水管20流入生物接触氧化池4内;所述曝气管21与外部空气管道连接,提供氧气进行好氧处理,生物填料22除去废水中的有机物等大分子物质,然后通过第二进水管26流入沉淀池5内;所述排泥管道一14和排泥管道二28分别与外部排泥管道系统连接,所述沉淀池5沉淀分离污泥后,上清液经过污水提升泵二29进入到消毒池6内,产生的污泥通过排泥管道二28排出;所述消毒池6可通过检修孔三31投加消毒剂;所述水质监测器33收集并检测消毒池6内的水质,并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37,控制器37经过分析后,控制回流管34上抽水泵35的开关;所述控制器37内设有plc系统40,所述控制器37内设有开关按钮41和功能按钮42。

本实施方案的特点为,固定安装在废水进水管上且位于控制阀一一侧的流量计数器一共同构成,位于调节池上表面中心处且插装在调节池上表面中心处的酸碱测量仪、位于调节池内且固定安装在调节池内的若干个调节器、位于调节池内一侧的污水提升泵一、一端与污水提升泵一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的水解酸化池固定连接的抽水管道一共同构成,位于水解酸化池内且固定安装在水解酸化池内的弹性填料、位于水解酸化池底部且固定安装在水解酸化池底部的排泥管道一、开在处理箱体上方且与水解酸化池位置相对应的检修孔一、位于检修孔一上方且与检修孔一活动铰接的活动盖一、位于水解酸化池下方且与生物接触氧化池固定连接的第一进水管共同构成,固定安装在曝气管上方且位于生物接触氧化池内部的填料支架、均匀分布在填料支架上方均匀分布生物填料、开在处理箱体上方且与生物接触氧化池位置相对应的检修孔二、位于检修孔二上方且与检修孔二活动铰接的活动盖二、位于生物接触氧化池下方且与沉淀池固定连接的第二进水管共同构成,位于沉淀池底部且固定安装在沉淀池底部的排泥管道二、位于沉淀池内一侧的污水提升泵二、一端与污水提升泵二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的消毒池固定连接的抽水管道二共同构成,位于检修孔三上方且与检修孔三活动铰接的活动盖三共同构成,一端与消毒池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水解酸化池固定连接的回流管、位于回流管上的抽水泵共同构成,通过将医院排出的污水逐层过滤和消毒,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氨氮及大肠菌、病原体等污染物,处理过后的污水通过水质监测器检测再排出,不达标的污水再次通过回流管重新过滤消毒处理,大大提高过滤效果。

在本实施方案中,使用时,使用者将处理箱体埋设于地表以下,废水进水管与医院排污管道固定连接,从医院排出的污水首先经过外部预处理池中细格栅去除大的漂浮物、悬浮物,然后通过废水进水管进入调节池内,调节剂添加箱和调节器共同对污水进行水量水质调解,酸碱测量仪可测量调节池内污水酸碱度,然后通过污水提升泵一进入水解酸化池内,确保后续工艺的稳定运行,布水管可有效提高水解酸化的效果,在降低有机污染物的同时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弹性填料使悬浮状态的污泥与水充分混合,为水解酸化菌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排泥管道一保证水解酸化池长期稳定的运行,然后通过第一进水管流入生物接触氧化池内,曝气管与外部空气管道连接,提供氧气进行好氧处理,生物填料除去废水中的有机物等大分子物质,然后通过第二进水管流入沉淀池内,沉淀池沉淀分离污泥后,上清液经过污水提升泵二进入到消毒池内,产生的污泥通过排泥管道二排出,排泥管道一和排泥管道二分别与外部排泥管道系统连接,消毒池可通过检修孔四投加消毒剂,水质监测器收集并检测消毒池内的水质,并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经过分析后,控制回流管上抽水泵的开关,接触消毒后的污水达标则通过废水出水管排入市政管网,不达标则通过回流管流入水解酸化池内重新过滤消毒。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发明的原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