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角度搅拌的絮凝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6897发布日期:2018-09-18 19:30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角度搅拌的絮凝池。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用于污水处理的系统,广泛采用的有以下几个不同类型的处理方法:化学沉淀法,又分为中和沉淀法和硫化物沉淀法;溶剂萃取分离法;吸附法;氧化还原处理法,又分为化学还原法、铁氧体法和电解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技术;生物处理技术。但无论采用上述哪一种处理方法,对污水进行沉淀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污水沉淀通常在沉降池体和絮凝池体中进行,现有的絮凝池体通常都是直接将污水从反应池引入后,再使污水静置,并加入絮凝剂,待微粒沉降后,再将沉淀后的污水引出,然后进行下一步处理。由于絮凝剂的加料方式单一,絮凝剂分散不均匀,因此在絮凝池内部往往反应不完全,不仅造成了絮凝剂的浪费,还影响污水净化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絮凝剂分散均匀,搅拌效果好,反应完全的多角度搅拌的絮凝池。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角度搅拌的絮凝池,包括池体、加料机构、进水口、搅拌机构和出水口;所述的加料机构安装在池体顶部;所述的进水口设于池体的上方,所述的出水口设于池体底部;所述的池体的下方均匀设有至少两组搅拌机构,每组搅拌机构分别与池体外的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的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桨和搅拌轴;所述的加料机构包括一个加料总管和多个加料分管;所述的加料分管并联在加料总管底部;所述的加料分管上均布有出料孔。

优选的,以上所述的加料机构还包括转动盘和支撑盘;所述的支撑盘固定在加料总管中部,并固定在池体的上方;所述的转动盘固定在加料总管上,设于支撑盘上方。支撑盘将加料机构固定安装于絮凝池顶部,转动盘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带动加料总管和加料分管在絮凝池内旋转,絮凝剂向絮凝池内部均匀喷洒。

优选的,以上所述的加料总管的顶端还设有球状的加料仓。

优选的,以上所述的加料仓顶部设有进气管;所述的进气管上设有阀门。使用时,加料仓可通过进气管与高压气管外接,可促进絮凝剂进入絮凝池池体内进行反应。

优选的,以上所述的加料分管设有4-12个。

优选的,以上所述的搅拌机构设有3-6组。

优选的,以上所述的搅拌桨为轮式搅拌桨叶。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污水通过进水口进入到絮凝池池体内,絮凝剂通过加料机构进入絮凝池池体内,加料机构上的加料分管可将絮凝剂均匀分布到污水中,絮凝池底部设有多组搅拌机构,在絮凝池内多角度进行搅拌,搅拌充分,防止了搅拌不均匀的现象发生,絮凝效果好,沉淀后的污水可通过出水口排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在絮凝池内部设置了多组搅拌机构,将池体分成了多个搅拌空间,并能促进物料形成较好的湍流状态,絮凝反应充分。

2.本发明的加料机构上设有多个加料分管,有助于将絮凝剂均匀的分散在污水中,促进絮凝反应;加料机构还设有转动盘和支撑盘,实现了边转动边加料的功能,进一步实现絮凝剂分散均匀的效果,絮凝效果好,提高了污水的净化效率。

3.本发明在加料总管上还设置加料仓,加料仓上还设有进气管和阀门,使用时,加料仓可通过进气管与高压气管外接,促进絮凝剂进入絮凝池池体内进行反应,提高反应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

1-池体,2-加料仓,3-加料总管,4-转动盘,5-支撑盘,6-进水口,7-加料分管,8-搅拌桨,9-搅拌轴,10-驱动电机,11-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多角度搅拌的絮凝池,包括池体1、加料机构、进水口6、搅拌机构和出水口11;所述的加料机构安装在池体1顶部;所述的进水口6设于池体1的上方,所述的出水口11设于池体1底部;所述的池体1的下方均匀设有3组搅拌机构,每组搅拌机构分别与池体1外的驱动电机10连接;所述的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桨8和搅拌轴9;所述的搅拌桨8为轮式搅拌桨叶;所述的加料机构包括一个加料总管3和4个加料分管7;所述的加料分管7并联在加料总管3底部;所述的加料分管7上均布有出料孔。

该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污水通过进水口6进入到絮凝池池体1内,絮凝剂通过加料机构进入絮凝池池体1内,加料机构上的加料分管7可将絮凝剂均匀分布到污水中,絮凝池底部设有多组搅拌机构,在絮凝池内多角度进行搅拌,搅拌充分,防止了搅拌不均匀的现象发生,絮凝效果好,沉淀后的污水可通过出水口11排出。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加料分管7设有8个;所述的搅拌机构设有4组。所述的加料机构还包括转动盘4和支撑盘5;所述的支撑盘5固定在加料总管3中部,并固定在池体1的上方;所述的转动盘4固定在加料总管3上,设于支撑盘5上方。支撑盘5将加料机构固定安装于絮凝池顶部,转动盘4在外接的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带动加料总管3和加料分管7在絮凝池内旋转,絮凝剂向絮凝池内部均匀喷洒。

该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加料分管7设有12个;所述的搅拌机构设有6组。所述的加料总管3的顶端还设有球状的加料仓2。所述的加料仓2顶部设有进气管;所述的进气管上设有阀门。使用时,加料仓7可通过进气管与高压气管外接,可促进絮凝剂进入絮凝池池体1内进行反应。

该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2相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