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用的曝气生物滤池及其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28475发布日期:2018-12-19 06:03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处理用的曝气生物滤池及其处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的曝气生物滤池及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曝气生物滤池,简称baf,是80年代末在欧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工艺,于90年代初得到较大发展,最大规模达几十万吨每天,并发展为可以脱氮除磷。

曝气生物滤池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其在水深度处理、微污染源水处理、难降解有机物处理、低温污水的硝化、低温微污染水处理中都有很好的、甚至不可替代的功能。

为了使曝气生物滤池能有较长的运行周期,减少反冲次数降低能耗,运用baf的工艺都需对进水进行预处理,否则原水中的大量杂质和ss将进入曝气滤池,容易造成曝气器气孔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曝气器气孔堵塞的污水处理用的曝气生物滤池及其处理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水处理用的曝气生物滤池,包括池体和生物滤料槽,所述池体左侧设置有配水箱,所述配水箱与池体螺栓连接,所述配水箱下面设置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两端分别与配水箱和池体相连通,所述输水管两端分别与配水箱和池体固定连接,所述池体下面设置有反冲洗进气管和反冲洗进水管,所述反冲洗进气管和反冲洗进水管均与池体相连通,所述反冲洗进气管和反冲洗进水管均与池体固定连接,所述池体右侧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池体相连通,所述排水管与池体固定连接,所述池体底部设置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位于生物滤料槽下方,所述曝气管贯穿池体设置,所述曝气管上面设置有曝气器,所述曝气器呈等间距分布设置,所述曝气器与曝气管螺纹连接,所述曝气管上面设置有用于防止曝气器气孔堵塞的过滤网罩,所述过滤网罩包裹住曝气器,所述过滤网罩与曝气管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生物滤料槽位于池体中间,所述池体两侧设置有卡槽,所述生物滤料槽两侧设置有与卡槽相配对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与生物滤料槽为一体式设置,所述卡接部插入卡槽内,所述生物滤料槽通过卡槽和卡接部与池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生物滤料槽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等间距分布设置。通过设置有卡槽和卡接部,使生物滤料槽能固定在池体上。

作为优选,所述池体右侧上部设置有第一稳流板和第二稳流板,所述第一稳流板和第二稳流板均与池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稳流板和第二稳流板之间设置有反冲洗排水管,所述反冲洗排水管上面设置有防涡器,所述防涡器与池体固定连接。第一稳流板和第二稳流板将水表面分层,有效的拦截反冲洗被带出的滤料,防涡器能有效防止反冲洗排水管排水时发生旋涡。

作为优选,所述池体底部设置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位于反冲洗进气管和反冲洗进水管之间,所述排污管与池体相连通,所述排污管与池体螺栓连接。排污管有效的将污泥排出池体。

作为优选,所述配水箱上面设置有加药管,所述加药管与配水箱相连通,所述加药管与配水箱螺栓连接,所述加药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加药管法兰连接。从加药管中往污水中加入药剂,有效的使污水净化。

作为优选,所述曝气管设置有一个以上,所述曝气管呈等间距分布,所述曝气管上连有通气主管,所述通气主管与曝气管固定连接,所述通气主管呈t字型设置,所述通气主管末端连有鼓风机,所述通气主管与鼓风机螺栓连接。鼓风机给通气主管通气,传输到曝气管中,使其在水中对污水进行曝气。

作为优选,所述曝气管上连有通气支管,所述通气支管与曝气管相连通,所述曝气管与通气支管为一体式设置。通气支管与曝气管相连通,使气体能有效均与的从散发出。

作为优选,所述生物滤料槽下面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呈对称分布设置,所述支撑脚两端分别与生物滤料槽和池体固定连接。支撑脚有效的支撑住生物滤料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的曝气生物滤池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污水流进生物滤料时,与池体内的生物滤料相接触;

2)对污水进行曝气处理,待生物膜成熟时,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与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吸附降解;

3)采用反冲洗进气管松动生物滤料层,使其膨胀,其中,气洗强度为10~15l/(s·m2),时间为5min;

4)最后采用反冲洗进气管和反冲洗进水管同时将生物滤料上截留的悬浮物和老化的生物膜冲洗出去,其中,水洗强度为5~8.5l/(s·m2),时间为5~8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有曝气管、曝气器和过滤网罩,在曝气器进行曝气时,过滤网罩有效的过滤污水中的杂质,使其有效的防止曝气器的气孔堵塞。此外,生物滤料槽位于池体中间,池体两侧设置有卡槽,生物滤料槽左侧设置有与卡槽相配对的卡接部,卡接部与生物滤料槽为一体式设置,卡接部插入卡槽内,生物滤料槽通过卡槽和卡接部与池体可拆卸连接,生物滤料槽上设置有通气孔,通气孔等间距分布设置。通过设置有卡槽和卡接部,使生物滤料槽能固定在池体上。池体右侧上部设置有第一稳流板和第二稳流板,第一稳流板和第二稳流板均与池体固定连接,第一稳流板和第二稳流板之间设置有反冲洗排水管,反冲洗排水管上面设置有防涡器,防涡器与池体固定连接。第一稳流板和第二稳流板将水表面分层,有效的拦截反冲洗被带出的滤料,防涡器能有效防止反冲洗排水管排水时发生旋涡。池体底部设置有排污管,排污管位于反冲洗进气管和反冲洗进水管之间,排污管与池体相连通,排污管与池体螺栓连接。排污管有效的将污泥排出池体。配水箱上面设置有加药管,加药管与配水箱相连通,加药管与配水箱螺栓连接,加药管上设置有电磁阀,电磁阀与加药管法兰连接。从加药管中往污水中加入药剂,有效的使污水净化。曝气管设置有一个以上,曝气管呈等间距分布,曝气管上连有通气主管,通气主管与曝气管固定连接,通气主管呈t字型设置,通气主管末端连有鼓风机,通气主管与鼓风机螺栓连接。鼓风机给通气主管通气,传输到曝气管中,使其在水中对污水进行曝气。曝气管上连有通气支管,通气支管与曝气管相连通,曝气管与通气支管为一体式设置。通气支管与曝气管相连通,使气体能有效均与的从散发出。生物滤料槽下面设置有支撑脚,支撑脚呈对称分布设置,支撑脚两端分别与生物滤料槽和池体固定连接。支撑脚有效的支撑住生物滤料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污水处理用的曝气生物滤池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污水处理用的曝气生物滤池的曝气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污水处理用的曝气生物滤池的曝气管俯视图。

图中:1、池体;2、生物滤料槽;3、配水箱;4、输水管;5、反冲洗进气管;6、反冲洗进水管;7、排水管;8、曝气管;9、曝气器;10、过滤网罩;11、卡槽;12、卡接部;13、通气孔;14、第一稳流板;15、第二稳流板;16、反冲洗排水管;17、防涡器;18、排污管;19、加药管;20、电磁阀;21、通气主管;22、鼓风机;23、通气支管;24、支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上”、“下”、“顶部”、“右侧”、“左端”、“上方”、“背面”、“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施新型的限制。

另外,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未特别说明部件之间的连接或固定方式,其连接或固定方式均可为通过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螺栓固定,或钉销固定,或销轴连接,或粘合固定,或铆接固定等常规方式,因此,在实施例中不在详述。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污水处理用的曝气生物滤池,包括池体1和生物滤料槽2,所述池体1左侧设置有配水箱3,所述配水箱3与池体1螺栓连接,所述配水箱3下面设置有输水管4,所述输水管4两端分别与配水箱3和池体1相连通,所述输水管4两端分别与配水箱3和池体1固定连接,所述池体1下面设置有反冲洗进气管5和反冲洗进水管6,所述反冲洗进气管5和反冲洗进水管6均与池体1相连通,所述反冲洗进气管5和反冲洗进水管6均与池体1固定连接,所述池体1右侧设置有排水管7,所述排水管7与池体1相连通,所述排水管7与池体1固定连接,所述池体1底部设置有曝气管8,所述曝气管8位于生物滤料槽2下方,所述曝气管8贯穿池体1设置,所述曝气管8上面设置有曝气器9,所述曝气器9呈等间距分布设置,所述曝气器9与曝气管8螺纹连接,所述曝气管8上面设置有用于防止曝气器气孔堵塞的过滤网罩10,所述过滤网罩10包裹住曝气器9,所述过滤网罩10与曝气管8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有曝气管、曝气器和过滤网罩,在曝气器进行曝气时,过滤网罩有效的过滤污水中的杂质,使其有效的防止曝气器的气孔堵塞。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有曝气管、曝气器和过滤网罩,在曝气器进行曝气时,过滤网罩有效的过滤污水中的杂质,使其有效的防止曝气器的气孔堵塞。

实施例2

如图1-3所示,一种污水处理用的曝气生物滤池,包括池体1和生物滤料槽2,所述池体1左侧设置有配水箱3,所述配水箱3与池体1螺栓连接,所述配水箱3下面设置有输水管4,所述输水管4两端分别与配水箱3和池体1相连通,所述输水管4两端分别与配水箱3和池体1固定连接,所述池体1下面设置有反冲洗进气管5和反冲洗进水管6,所述反冲洗进气管5和反冲洗进水管6均与池体1相连通,所述反冲洗进气管5和反冲洗进水管6均与池体1固定连接,所述池体1右侧设置有排水管7,所述排水管7与池体1相连通,所述排水管7与池体1固定连接,所述池体1底部设置有曝气管8,所述曝气管8位于生物滤料槽2下方,所述曝气管8贯穿池体1设置,所述曝气管8上面设置有曝气器9,所述曝气器9呈等间距分布设置,所述曝气器9与曝气管8螺纹连接,所述曝气管8上面设置有用于防止曝气器气孔堵塞的过滤网罩10,所述过滤网罩10包裹住曝气器9,所述过滤网罩10与曝气管8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有曝气管、曝气器和过滤网罩,在曝气器进行曝气时,过滤网罩有效的过滤污水中的杂质,使其有效的防止曝气器的气孔堵塞。

所述生物滤料槽2位于池体1中间,所述池体1两侧设置有卡槽11,所述生物滤料槽2两侧设置有与卡槽相配对的卡接部12,所述卡接部12与生物滤料槽2为一体式设置,所述卡接部12插入卡槽11内,所述生物滤料槽2通过卡槽11和卡接部12与池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生物滤料槽2上设置有通气孔13,所述通气孔13等间距分布设置。通过设置有卡槽和卡接部,使生物滤料槽能固定在池体上。

所述池体1右侧上部设置有第一稳流板14和第二稳流板15,所述第一稳流板14和第二稳流板15均与池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稳流板14和第二稳流板15之间设置有反冲洗排水管16,所述反冲洗排水管16上面设置有防涡器17,所述防涡器17与池体1固定连接。第一稳流板和第二稳流板将水表面分层,有效的拦截反冲洗被带出的滤料,防涡器能有效防止反冲洗排水管排水时发生旋涡。

所述池体1底部设置有排污管18,所述排污管18位于反冲洗进气管5和反冲洗进水管6之间,所述排污管18与池体1相连通,所述排污管18与池体1螺栓连接。排污管有效的将污泥排出池体。

所述配水箱3上面设置有加药管19,所述加药管19与配水箱3相连通,所述加药管19与配水箱3螺栓连接,所述加药管19上设置有电磁阀20,所述电磁阀20与加药管19法兰连接。从加药管中往污水中加入药剂,有效的使污水净化。

所述曝气管8设置有一个以上,所述曝气管8呈等间距分布,所述曝气管8上连有通气主管21,所述通气主管21与曝气管8固定连接,所述通气主管21呈t字型设置,所述通气主管21末端连有鼓风机22,所述通气主管21与鼓风机22螺栓连接。鼓风机给通气主管通气,传输到曝气管中,使其在水中对污水进行曝气。

所述曝气管8上连有通气支管23,所述通气支管23与曝气管8相连通,所述曝气管8与通气支管23为一体式设置。通气支管与曝气管相连通,使气体能有效均与的从散发出。

所述生物滤料槽2下面设置有支撑脚24,所述支撑脚24呈对称分布设置,所述支撑脚24两端分别与生物滤料槽2和池体1固定连接。支撑脚有效的支撑住生物滤料槽。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有曝气管、曝气器和过滤网罩,在曝气器进行曝气时,过滤网罩有效的过滤污水中的杂质,使其有效的防止曝气器的气孔堵塞。此外,生物滤料槽位于池体中间,池体两侧设置有卡槽,生物滤料槽左侧设置有与卡槽相配对的卡接部,卡接部与生物滤料槽为一体式设置,卡接部插入卡槽内,生物滤料槽通过卡槽和卡接部与池体可拆卸连接,生物滤料槽上设置有通气孔,通气孔等间距分布设置。通过设置有卡槽和卡接部,使生物滤料槽能固定在池体上。池体右侧上部设置有第一稳流板和第二稳流板,第一稳流板和第二稳流板均与池体固定连接,第一稳流板和第二稳流板之间设置有反冲洗排水管,反冲洗排水管上面设置有防涡器,防涡器与池体固定连接。第一稳流板和第二稳流板将水表面分层,有效的拦截反冲洗被带出的滤料,防涡器能有效防止反冲洗排水管排水时发生旋涡。池体底部设置有排污管,排污管位于反冲洗进气管和反冲洗进水管之间,排污管与池体相连通,排污管与池体螺栓连接。排污管有效的将污泥排出池体。配水箱上面设置有加药管,加药管与配水箱相连通,加药管与配水箱螺栓连接,加药管上设置有电磁阀,电磁阀与加药管法兰连接。从加药管中往污水中加入药剂,有效的使污水净化。曝气管设置有一个以上,曝气管呈等间距分布,曝气管上连有通气主管,通气主管与曝气管固定连接,通气主管呈t字型设置,通气主管末端连有鼓风机,通气主管与鼓风机螺栓连接。鼓风机给通气主管通气,传输到曝气管中,使其在水中对污水进行曝气。曝气管上连有通气支管,通气支管与曝气管相连通,曝气管与通气支管为一体式设置。通气支管与曝气管相连通,使气体能有效均与的从散发出。生物滤料槽下面设置有支撑脚,支撑脚呈对称分布设置,支撑脚两端分别与生物滤料槽和池体固定连接。支撑脚有效的支撑住生物滤料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的曝气生物滤池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污水流进生物滤料时,与池体内的生物滤料相接触;

2)对污水进行曝气处理,待生物膜成熟时,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与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吸附降解;

3)采用反冲洗进气管松动生物滤料层,使其膨胀,其中,气洗强度为10~15l/(s·m2),时间为5min;

4)最后采用反冲洗进气管和反冲洗进水管同时将生物滤料上截留的悬浮物和老化的生物膜冲洗出去,其中,水洗强度为5~8.5l/(s·m2),时间为5~8min;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